❶ 金屬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和分析
一、現象:
1、金屬鈉置於水中後,鈉浮在水面上。
2、鈉在水面上迅速游動,並有輕微的嘶嘶聲。
3、鈉融成一個光亮的小球。
4、反應後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變紅。
5、生成的氣體可點燃,有爆鳴聲。
二、化學分析:
離子方程式:2Na+2H₂O=2Na++2OH-+H₂↑。
還原劑:Na;氧化劑:H₂O。

(1)鈉和水微型實驗裝置圖的缺點擴展閱讀:
金屬鈉的化學性質:
鈉原子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很容易失去,所以有強還原性。因此,鈉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能夠和大量無機物,絕大部分非金屬單質反應和大部分有機物反應,在與其他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作還原劑,都是由0價升為+1價(由於ns1電子對),通常以離子鍵和共價鍵形式結合。金屬性強,其離子氧化性弱。
鈉與鹽溶液反應時先與水反應,它包括兩種情況:
1、如果鹽溶液中的溶質與氫氧化鈉不反應,只發生鈉與水的反應。
2、如果鹽溶液中的溶質與氫氧化鈉反應,則會發生兩個反應,如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2Na+2H₂O=2NaOH+H₂↑,
2NaOH+CuSO₄=Cu(OH)₂↓+Na₂SO₄。
❷ 有人設計了如右圖所示實驗裝置,目的是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並驗證:①鈉的物理性質 ②鈉與水反應的產物是
(1)小試管和酒精燈 (2)將大頭針向上提,使鈉塊落入水中,將小試管扣在導管上收集反應專產生的氣體,用拇屬指堵住試管口移近酒精燈,松開拇指點燃試管中的氣體 (3)鈉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閃亮的小球迅速游動,並逐漸消失,水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點燃小試管中的氣體時,有尖銳的爆鳴聲。
❸ 化學問題: 如何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鈉〔Na〕和水〔H2O〕反應生成氫氣〔H2〕。還有:1怎樣畫其裝置圖;2...
可以借鑒你們制氫氣的反應圖,試管裡面放鈉塊,長競漏斗里裝水,用一根導管接出氣體,猶豫鈉與水反應劇烈,只有將氣體先收集起來在做驗證,驗證就和你實驗室制氫氣的原理一樣了哈!手機答的,無法畫圖了!
❹ 鈉與水反應實驗的一些問題。
1、Na是保存在煤油中的,為了擦去表面的煤油
2、此時生成的H2易小范圍積聚,而發生爆炸
3、表面的煤油沒有擦乾凈,可以燃燒生成C
4、C
5、不可以,煤油是可燃物 只能用沙子滅火
6、2Na2O2 + 2H2O = 4NaOH + O2 Ca(HCO3)2 + 2NaOH = CaCO3 + Na2CO3 + 2H2O 有無色氣體生成 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澱
7、HCl為36.5 g,最後生成的就是NaCl-----Na-----HCl 所以,Na元素就是1mol,原來的Na質量=23g
設Na為xmol,Na2O2為ymol 2Na-----H2,2Na2O2-----O2 2H2-----O2 x+2y=1 x=2y 解得,x=0.5mol,y=0.25mol 即,Na質量11.5g,Na2O2質量19.5g
❺ 有人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目的是做鈉與水反應實驗
(1)酒精燈
(2)把大頭針拔出來,讓鈉塊掉下去 (3)鈉塊浮在水面,融化,放出氣體游動,有嗤嗤響聲,溶液變紅。用大拇指堵住導管口一段時 間,對准酒精燈火焰松開,有爆鳴聲。
❻ 有人設計了如右圖的實驗裝置,目的是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並驗證:①鈉的物理性質;②鈉與水反應的產物。
(1)小試管、酒精燈(2)將大頭針向上提,使鈉塊從針頭脫落並落入水中,將小回試管扣在導管上收集反應產答生的氣體,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移近酒精燈,松開拇指點燃試管中的氣體 (3)鈉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閃亮的小球,並逐漸消失,水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反應有氣體生成,點燃小試管中的氣體時,有尖銳的爆鳴聲
❼ 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基礎.請回答有關實驗問題:(1)下面的四個實驗裝置有三個都存在明顯缺陷,其中完
(1)A.加熱揮發出的乙醇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所以乙醇也能時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從而導致干擾烯烴的檢驗,故A錯誤; B.實驗室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加熱製取氨氣,氨氣易溶於水,和氧氣在常溫下不反應,密度小於空氣,所以氨氣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B正確; C.蒸餾分離混合物時,溫度計測量餾分溫度而不是混合溶液溫度,故C錯誤; D.乙醇和濃硫酸在170℃條件下製取乙烯,溫度計測量混合溶液溫度,故D錯誤; 故選B; (2)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氨氣和氯化氫反應產生白煙,所以可以用濃鹽酸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氣,其檢驗方法為:取用水濕潤的pH試紙(或紅色石蕊試紙,或粘有濃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試紙變紅,故答案為:取用水濕潤的pH試紙(或紅色石蕊試紙,或粘有濃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試紙變紅; (3)①二氧化氯的熔點較低,易揮發,所以二氧化氯要密封且低溫避光保存; 二氧化氯和鹼反應生成亞氯酸鹽和氯酸鹽,同時還生成水,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 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常壓在略高於38℃時蒸發留在母液中的NaClO 2 太多,只有減壓時蒸發,在略高於38℃時水分揮發多一些、母液少一些; 根據圖象知,當溫度略高於38℃時析出氯酸鈉晶體,所以蒸發結晶析出氯酸鈉晶體時,溫度控制在略高於(或大於)38℃, 故答案為:低溫避光;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減壓蒸發;略高於(或大於)38℃; ②潮濕的KClO 3 和草酸(H 2 C 2 O 4 )在60℃時反應製得,所以要用溫度計控制混合溶液溫度,二氧化氯常溫下是氣體,其熔點較低,要使其變為液體,應該採用冰水混合物冷卻,二氧化氯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要有尾氣處理裝置,所以該裝置圖為 . |
❽ 鈉和水反應的現象
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可以歸納為:浮、熔、游、嘶、消、紅(水中滴有酚酞時)。鈉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浮在水面上。鈉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鈉熔成銀白色的小球(鈉的熔點低),反應時產生氫氣,發出響聲,推動鈉在水面上游動。反應時生成氫氧化鈉,使水溶液變紅。
❾ 做金屬鈉與水的反應的實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為了防止爆炸和其他安全問題,嚴格按照實驗操作規范 用鑷子取出,用濾紙吸干表面的易燃物質(煤油) 用小刀就可以切,切下綠豆大小的鈉,剩餘部分可以放回去(高中葯品中只有鈉和鉀可以放回試劑瓶) 超過此體積現象更壯觀但也更危險,可能發生爆炸 丟入水足夠多但是不很滿的水槽中 人不要離得太近
❿ 制備氣體的簡易裝置優缺點
初中化學氣體制備裝置分析
初中化學主要考查兩種常見氣體(O2和CO2)的制備原理、葯品,氣體制備裝置一般分四大部分:發生裝置、凈化裝置(乾燥裝置)、收集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會考突出化學實驗基礎知識的考查,突出教科書上原理的考查;中考則突出考查學生能力,在會考基礎上進行延伸和綜合。中考內容包括會考內容。 一、製取常見氣體葯品、狀態及反應條件 制備 氣體 中考實驗內容 會考實驗葯品、狀態及反應條件 中考增加實驗葯品、狀態及反應條件 O2 KClO3和MnO2共熱、KMnO4加熱、H2O2和MnO2 Na2O2和H2O CO2 石灰石或大理石與鹽酸 H2 Zn與H2SO4或鹽酸 NH3 Ca(OH)2固體與NH4Cl固體共熱 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氣必須適當處理。常用經典儀器有:
⑴a用於NaOH吸收CO2(氣體溶解或反應速度不很快,不易引起倒吸); ⑵b用於收集少量氣體然後處理;如多餘的CO的處理。 ⑶c收集極易溶且溶解很快的氣體。如NH3等,這種裝置可以增大氣體與吸收液的接觸面積,有利於吸收液體對氣體的吸收。由於漏斗容積較大,從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⑷d用於處理難以吸收(有毒)且可燃的氣體。如H2、CO等。
與鈉和水微型實驗裝置圖的缺點相關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