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動脫勾裝置

自動脫勾裝置

發布時間:2022-04-01 14:02:19

㈠ 強夯法需要哪些設備

(1)夯錘
①錘重,我國常用錘重為80-250KN,世界最大錘重為2000KN,錘重大小根據加固要求由計算與現場試驗確定;
②夯錘的材料,因夯錘頻繁重復使用,要求材料堅固。耐久,不變形,理想材料為鑄鋼,也可用厚鋼板外殼,內澆注混凝土製成;
③夯錘底面構造,錘底形狀宜採用圓形,錘底面積按土的性質確定,錘底靜壓力值可取25-40KPa。強夯機施工錘的底面應對稱設置若干個與其頂面貫通的排氣孔,以消除高空下落時的氣墊,且便於從夯坑中起錘,孔徑可取250-300mm。
(2)強夯機施工 西歐國家強夯機大多採用履帶式吊車,日本還採用輪胎式吊車。履帶式起重機穩定性好,可在臂桿端部設計輔助門架,防止夯錘在高空自動脫鉤時發生機架傾覆。吊車能力大於錘重。
(3)自動脫鉤裝置 當強夯機施工將夯錘吊至設計高度時,要求夯錘自動脫鉤,使夯錘自由下落,夯擊地基。自動脫鉤裝置有兩種:一種利用吊車復卷揚機的鋼絲繩,吊起特製的鎖卡焊合件,使錘脫鉤下落;另一種採用定高度自動脫錘索,效果良好。

㈡ 重力越大吊鉤越緊、吊起重物後,移動位置然後在自動脫鉤

自動吊鉤,可實現自動掛鉤,卸載後自動脫鉤。搜「自動吊鉤」即可找到

㈢ 吊鉤防脫裝置是什麼

吊鉤應裝有防止脫鉤的安全裝置。說白了就是保險裝置。

吊鉤分為單鉤和雙鉤。單鉤製造與使用比較方便,用於較小的起重量;當起重量較大時,為了不使吊鉤過重,多採用雙鉤。吊鉤鉤身(彎曲部分)的斷面形狀有:圓形、矩形、梯形與T字形等。各種吊鉤的檢查重點在於對鍛鉤的檢查、板鉤的檢查和吊鉤負荷試驗。


相關介紹:

安全裝置是機械設備上使用的一種本質安全化附件,其作用是杜絕在機械正常工作期間發生人身事故。

安全裝置通過自身的結構功能限制或防止機器的某種危險,或限制運動速度,壓力等危險因素,常見的安全裝置有聯鎖裝置,雙手操作式裝置,自動停機裝置,限位裝置等。

㈣ 簡述重錘夯實地基和強夯地基的機具設備.施工要點,質量檢查

一、重錘夯實地基是用起重機械將夯錘(2噸-3噸)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後自由落下,重復夯實地基表面。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層比較密實的硬殼層,從而使地基得到加固。重錘夯實地基是利用重錘自由下落時的沖擊能來夯實淺層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層來承受上部載荷。強夯的捶擊與落距要遠大於重錘夯實地基。重錘表面夯實的加固深度為1.2-2.0米,濕陷性黃土地基經重錘表面夯實後,透水性有顯著下降,可消除濕陷性,地基土密度增大,強度可提高30%,對雜填土可減少其不均勻性,提高承載力。
二、強夯地基是用起重機械(起重機或起重機配三腳架、龍門架)將大噸位(一般8-30t)夯錘起吊到6-30m高度後,自由落下,給地基土以強大的沖擊能量的夯擊,使土中出現沖擊波和很大的沖擊應力,迫使土層空隙壓縮,土體局部液化,在夯擊點周圍產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氣體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經時效壓密達到固結,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降低其壓縮性的一種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使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層來承受上部載荷。工藝與重錘夯實地基類同,但錘重與落距要遠大於重錘夯實地基。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施工前應進行試夯,選定夯錘重量、底面直徑和落距,以便確定最後下沉量及相應的最少夯實遍數和總下沉量等施工參數。試夯的密實度和夯實深度必須到達設計要求。
2、基坑的夯實范圍應大於基礎底面。開挖時,基坑每邊比設計寬度加寬不宜小於0.3米,以便於夯實工作的進行,基坑邊坡適度放緩。夯實前,基坑底面應高出設計標高,預留土層的厚度可為試夯時的總下沉量加50至100毫米。夯實完畢,將基坑表面拍實至設計標高。
3、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監測和記錄工作,包括檢查夯錘重和落距,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查,檢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每夯的夯沉量等,對各項施工參數、施工過程實施情況做好詳細記錄,作為質量控制的依據。
施工要求:
1、施工前應檢查奔錘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設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質。
2、施工中應檢查落距、夯擊遍數、夯點位置、夯擊范圍。
3、施工結束後,檢查被夯地基的強度並進行承載力檢驗。

㈤ 強夯的重錘為什麼要自動脫鉤

在建築工程的地基強夯處理施工中,經常會遇到回填土或松軟土層厚度較厚現象版(局部甚權至在10m以上),施工時就需要使用履帶式起重機來起吊強夯柱錘至一定高度,然後讓強夯柱錘脫鉤,強夯柱錘自由落下後對地基進行加固,使得經過強夯加固的有效影響深度及深層地基承載力滿足上部建築的設計要求,以便進行下一步施工。但是由於履帶式起重機原有的脫鉤裝置是普通的掛鉤,掛鉤在鋼繩的拉動下只能作上下運動,無法傾斜,因而強夯柱錘在被吊至一定高度後其吊軸很難與掛鉤分離,既耽誤時間,又影響工作效率,安全性較差。
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強夯柱錘被吊至設計高度後其吊軸可以自動與吊鉤分離、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好、結構簡單的新型強夯柱錘自動脫鉤裝置。
由於吊鉤的豎臂的弧線形頭部分別與支架體左銷軸和支架體右銷軸相切,因而在支架體左銷軸和支架體右銷軸作用下,吊鉤也開始傾斜,強夯柱錘的吊軸便從吊鉤的鉤臂中脫出,擊向地面,從而達到了自動脫鉤的目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在強夯柱錘被吊至一定高度後其吊軸可以自動與吊鉤分離、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好、結構簡單、操作容易、使用方便的優點。

㈥ 強夯加固

(一)方法簡介

強夯法是1969年法國Menard技術公司首創的一種地基加固方法。它一般通過8~30t的重錘(最重可達200t)和8~20m的落距(最大可達40m),對地基施加強大的沖擊能,強制壓實地基。

工程實踐表明,強夯法具有施工簡單、加固效果好、使用經濟等優點,因而被世界各國工程界所重視。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首次在天津新港3號公路進行強夯法試驗研究。強夯法在開始創立時,僅用於加固砂土和碎石土地基。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應用,它已適用於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粘性土、濕陷性黃土等地基的處理。在淺部岩溶發育地區,通過強夯法對地基土體的壓實,可消除土洞和淺部溶洞,對防治岩溶塌陷具有明顯的效果。

(二)加固機理

通常情況下,第一錘夯擊可使夯錘陷入地面以下1m左右深度,在這個深度范圍內,土中的固體物大部分被強制性擠壓到夯坑以下土的孔隙中,從而使土體呈超壓密狀態。因此,強夯法加固地基有以下3種不同的加固機理。

1)動力密實:強夯加固多孔隙、粗顆粒、非飽和土為動力密實機制,即強大的沖擊能強制超壓密地基,使土中氣相體積大幅度減小。

2)動力固結:強夯加固顆粒飽和土為動力固結機理,即通過強大的沖擊能沖擊破壞土的結構,使土體局部液化並產生許多裂隙,作為孔隙水的排水通道,土體發生觸變,強度逐步恢復並增強。

3)動力置換:強夯加固淤泥為動力置換機理,即強夯將碎石整體擠入淤泥成整式置換或間隔夯入淤泥成樁式碎石墩。

(三)強夯法設計

1.有效加固深度

根據我國大量的工程實踐經驗,有效加固深度的計算公式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H為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m);W為夯錘重(t);h為落距(m);a為與土的性質和夯擊能有關的系數,一般變化范圍為0.5~0.9,對於細粒土,夯擊能較大時可取大值。

2.強夯的單位夯擊能

強夯的單位夯擊能應根據地基土的類別、結構類型、荷載大小和要求處理的深度等綜合考慮,並通過現場試夯確定。在一般情況下,粗顆粒土可取1000~3000kN·m/m2;細顆粒土可取1500~4000kN·m/m2

3.夯錘與落距

對施工單位已有的夯錘與起重機型號進行調查後,根據所需有效加固深度與單擊夯擊能,選擇夯錘與落距。實踐表明:在單擊夯擊能相同的情況下,增加落距比增加錘重更有效。

4.確定每個夯點重復夯擊次數

通常每個夯點應多次重復夯擊,才能達到有效加固深度。最佳夯擊次數可由現場試夯所得夯擊次數與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且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1)最後兩擊的平均夯沉量:當單擊夯擊能小於4000kN·m時為50mm;當單擊夯擊能為4000~6000kN·m時取100mm;當單擊夯擊能大於6000kN·m時為200mm。

2)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過大隆起。

3)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

5.夯點平面布置

1)按設計起重機開行路線、順序布置夯擊點。

2)強夯夯擊時,應力向外擴散,因此,夯擊點必須間隔5~9m夯距,如圖4-1a所示的為正確布置。若夯距太小,則應力疊加,效果降低,圖4-1b為不正確的布置。通常夯擊平面按行列式(正方形)布置施工較為方便,也可採用梅花形(等邊三角形)布置。

圖4-1 夯距布置圖

3)確定夯擊遍數。根據土的性質、夯擊能與有效加固深度確定,一般情況為2~3遍,最後再以低能量滿夯一遍。對於滲透性弱的細粒土,夯擊遍數可適當增加。

圖4-2為採用強夯4遍的平面布置。第一遍夯擊(如圖4-2中「1」所示)時,兩個夯擊點相隔7m,按行、列將整個場地夯擊完後,開始第二遍夯擊(如圖4-2中「2」所示),依此類推。

6.兩遍夯擊之間的時間間隔

兩遍夯擊之間的時間間隔,取決於土中超孔隙水壓力的消耗時間。對碎石與砂土可連續夯擊;對滲透性差的粘性土,應不少於3~4周。

圖4-2 夯擊平面布置圖

7.現場試驗測試調整

初定強夯參數,提出強夯試驗方案,進行現場試驗,經間隔時間後進行夯後測試並與夯前數據對比,檢驗強夯效果,確定正式強夯參數。

(四)強夯法的施工

1.強夯法的機具設備

強夯法的機具設備很簡單,主要為夯錘、起重機和自動脫鉤裝置。

(1)夯錘

夯錘的平面形狀一般呈圓形或方形,並有氣孔式和封閉式兩種。實踐證明,圓形和帶有氣孔的夯錘較好。錘重宜根據加固要求由計算與現場試驗確定,我國常用夯錘重8~25t,最大錘重為40t。因夯錘頻繁使用,故要求夯錘的材料堅固、耐久、不變形,理想材料為鑄鋼,也可用厚鋼板外殼,內澆築混凝土製成。錘底面積對加固效果有直接影響,對同樣的錘重,當錘底面積較小時,夯錘著地壓力更大,可形成更深的夯坑。因此,錘底面積宜按土的性質確定,岩溶塌陷一般發生在砂性土和碎石填土地段,對於這類土,一般夯錘的底面積可取2~4m2,錘底靜壓力值可取25~40kPa,對於細粒土宜取小值。錘的底面應對稱設置若干個與其頂面貫通的排氣孔,以消除高空下落時的氣墊,且便於從夯坑中起錘,孔徑可取250~300mm。

(2)起重機

西歐國家起重機大多採用履帶式吊車,日本採用輪胎式吊車。履帶式起重機穩定性好,可在臂桿端部設置輔助門架,防止夯錘在高空自動脫鉤時發生機架傾覆。吊車能力大於錘重。

(3)自動脫鉤裝置

當起重機將夯錘吊至設計高度時,要求夯錘自動脫鉤,使夯錘自由下落,夯擊地基。自動脫鉤裝置有兩種:一種利用吊車副卷揚機的鋼絲繩,吊起特製的鎖卡焊合件,使錘脫鉤下落;另一種採用定高度自動脫錘索,效果良好。

2.強夯法的施工工藝

為了保證強夯加固地基的預期效果,需要嚴格的、科學的施工技術與管理制度。

1)夯前通過詳細的工程勘察,查明場地內岩土層的分布、厚度與工程性質指標,尤其是土洞、岩溶的發育情況。

2)現場試夯與測試。在建築場地內,選取代表性小塊面積進行試夯或試驗性強夯施工。間隔一段時間後,測試加固效果,為強夯正式施工提供參數依據。

3)清理並平整場地。平整的范圍應大於建築物外圍輪廓線。

4)標明第一遍夯點位置,並測量場地高程。對每一夯實點,均要求用石灰標出夯錘底面外圍輪廓線。

5)起重機就位,夯錘對准夯點位置,測量夯前錘頂高程。

6)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自動脫鉤,使夯錘自由下落夯實地基,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若因坑底傾斜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整平坑底。

7)重復步驟6),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准,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

8)重復步驟5)~步驟7),按設計夯點的夯擊次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

9)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並測量場地高程,標出第二遍夯點位置。

10)按規定的間隔時間,待前一遍強夯產生的土中孔隙水壓力消散後,再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遍數,通常為3~5遍。最後採用低能量滿夯,將場地表層鬆土夯實,並測量場地夯後高程。

11)強夯效果質量檢測。全部夯擊結束後,按砂土1~2周,低飽和度粉土與粘性土2~4周的時間間隔,進行強夯效果質量檢測。採用兩種以上方法,檢測點不少於3處。對重要工程與復雜場地,應增加檢測方法與檢測點。檢測的深度應不小於設計地基處理的深度。

(五)強夯加固的效果

強夯法可使深層地基得到加固,因而對土洞、淺部岩溶的處理效果明顯。國內大量的工程實踐表明,強夯法有效加固深度一般為5~10m,高能量強夯法加固深度可超過10m。

㈦ 強夯地基處理用的機械有

起重設來備為強夯的主要機自械,一般額定起重能力為夯錘重量的1.5—3倍,我國大都用履帶式吊車改裝。根據工程所採用的夯錘和起重高度來選用起重機的型號。可單機作業,也可主、副機(移錘)聯合作業。
門架由橫梁和二個支腿組成,支腿的結構形式有格構式或管式。門架上部橫梁中心絞接於吊桿頂部。脫鉤裝置強夯機械應採用帶有自動脫鉤裝置的履帶式起重機起吊夯錘,保證強夯機在起落錘時不發生傾覆。
由帶拉桿的吊鉤和滑輪組成,配上牽引鋼絲繩,當夯錘起到規定高度時能自動脫鉤落錘。夯錘夯錘的選擇系根據土質條件、設計要求和強夯能級決定。夯錘重一般為80—400kN。設數個上下貫通的通氣孔。
夯錘的材質為鑄鋼、鑄鐵或鋼殼包混凝土幾種。其錘底形狀多為圓形,錘底面又有平底、鍋底、球形等,地面投影面積一般為4—8㎡。
推土機是強夯必不可少的輔助機械,作為場地整平壓實之用。

㈧ 吊鉤:有沒有那種手工抓住東西,起吊後,再自動快速脫鉤的裝置

揚州市力神吊裝設備製造有限公司 有內同產品。可以引進。

閱讀全文

與自動脫勾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zhj軸承尺寸是多少 瀏覽:157
這些鎖止裝置各起到什麼作用 瀏覽:320
機械穿什麼異界套裝 瀏覽:778
做閥門銷售怎麼跑業務 瀏覽:592
尚酷儀表盤跟什麼通用 瀏覽:187
桑拿爐自動噴淋裝置接線圖 瀏覽:622
乙醯苯胺水解制備苯胺的實驗裝置 瀏覽:218
實驗室製取硫酸裝置圖 瀏覽:458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題庫 瀏覽:277
水庫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418
壓縮機排氣閥門關閉不嚴 瀏覽:447
蕪湖市華益閥門公司怎麼樣 瀏覽:174
兒科肺炎治療儀儀器怎麼用 瀏覽:1000
現在恆溫庫用什麼樣的製冷機 瀏覽:813
游戲工具箱頂部橫滑 瀏覽:891
zy型液壓自動張緊裝置 瀏覽:664
尼爾機械紀元屠村任務怎麼做 瀏覽:450
為什麼要對化工裝置進行安全設計 瀏覽:322
電動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瀏覽:542
什麼情況下採用雙閘板閥門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