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圖所示一輪系傳動裝置
齒輪3和齒輪4的螺旋線方向???
B. 蝸桿傳動中主動件為
蝸輪蝸桿傳動中的主動件是蝸桿。
在蝸輪蝸桿傳動方式中,主動件只有是蝸桿。
蝸輪由於螺旋配合中的自鎖效應,是無法成為主動件的,只能是從動件。
C. 急急急!求轉動比的題目 在圖示傳動裝置中,已知各輪齒數為Z1=18,Z2=36,Z2』=20,
n4=6.25
i總為2*2*40=160
n4=1000/160=6.25
D. 某齒輪傳動裝置如圖1所示,輪1為主動輪,則輪2的齒面接觸應力按 變化。 (分數:2分; 難度:易) A、對稱
這個應該是脈動循環變化。
E. 蝸桿傳動中為什麼蝸桿常用作主動輪
因為蝸輪不能帶動蝸桿,那是單向的,蝸輪蝸桿傳動有自鎖性。
F. 圖所示減速裝置簡圖,已知齒輪1主動,蝸桿螺旋線方向
見圖片,分開畫的。
G. 蝸桿傳動中蝸輪能不能作為主動件帶動蝸桿為什麼
只有當蝸桿的螺旋升角大於自鎖角時,蝸輪才能作為主傳動件!但傳動效率太低,除了無知就是浪費才會這樣做!蝸輪-蝸桿傳動主要是要體現蝸桿的自鎖性,確保傳動機構的安全!另外這種機構的單級速比可以做的較大!
冀州,是大禹治水以後劃分的九州之一。九州在先秦著作〈尚書*禹貢〉、〈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爾雅*釋地〉中均有記載,秦代以前,九州是一種地理區域概念,並沒有作為一種行政機構去實行。
西漢時期的冀州
冀州為九州之首,地域十分廣闊。考「冀」字含義,〈說文〉解釋為「冀,北方州也,從北異聲」。〈「冀」既「希望」和「寄託」之意〉
《穀梁傳》:「鄭,同姓之國也,在乎冀州」,顧炎武註:《正義》曰:「冀州者,天下之中州,唐、虞、夏、殷皆都焉。以鄭近王畿,故舉冀州以為說」;
《日知錄·集釋卷二》:「堯、舜、禹皆都河北,故曰冀方」;又:「夏之本在安邑。太康畋於洛表,而羿距於河,則冀方之地入於羿也,惟河之東與南為夏所有」;又:「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後人因之,遂以冀州為中國之號」;
《書·禹貢》:「冀州既載壺口」。
冀州為九州之首,唐、虞、夏、殷皆都焉,分布的地方就是中華民族最初發源之地,就是河內,指的是山陝
H. 蝸桿傳動中為何常用蝸桿為主動件蝸輪能否作主動件為什麼
答:蝸桿傳動中常用蝸桿為主動 件主要是為了實現大傳動比的傳動。 從理論上講,蝸輪可以做主動件,但 在實踐中很少這樣用,因為蝸輪做主 動件時效率很低且為增速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