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什麼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是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收集裝置是排水法或排空氣法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是指在實驗化學中製取氣體時的一種方法。在氣體的密度明顯大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時,用此方法。氣體的密度明顯比空氣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氧氣等。密度小的則用向下排空氣法。且該氣體不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
1、發生裝置內導管不宜伸人過長,以剛露出膠塞為宜,以使氣體順利導出。
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導管要伸人集氣瓶底部,以便使集氣瓶中空氣排盡,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
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剛產生氣泡時不宜立即收集,因此時的氧氣不夠純;當均勻並連續產生氣泡時開始收集.導氣管伸人集氣瓶中不宜過長。
當瓶口有氣泡逸出時,證明集氣瓶內氧氣已收集滿.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6)氯酸鉀加熱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總結成幾個字:連查裝定點收移熄。
1、連接裝置。導管伸入試管內不宜過長,以稍微露出橡皮塞為宜,准備檢查裝置氣密性。
2、檢查裝置氣密性。可以使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如果導管末段有氣泡產生,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裝葯品。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應平鋪在試管底部,有利於均勻受熱。
4、固定裝置。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因為過一會要加熱葯品,所以防止葯品中的水分受熱變成水蒸氣,在試管口凝結成水滴倒流入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導管伸入試管內不宜過長,以稍微露出橡皮塞為宜,有利於空氣的排出和氧氣的導出。
5、點燃酒精燈。加熱葯品時請注意,如果直接進行加熱,試管底端有可能冷熱不均引起炸裂,所以首先要對試管底部加熱區域進行預熱,再用外焰直接加熱。
6、收集氣體。剛開始加熱產生的氣體,主要是試管中原有的空氣,因為我們的實驗的目的是收集高純度的氧氣,所以需要等待導管末端有均勻穩定的氣泡產生的時候,再進行收集。
7、將導管移出水槽。
8、熄滅酒精燈。再將集氣瓶用玻璃片蓋好,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的大,所以集氣瓶要正放在桌面。
G. (2013化州市二模)如圖是實驗室加熱氯酸鉀(KClO3)與二氧化錳(MnO2)的混合物製取氧氣的裝置圖.(1
(1)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的反應表達式為:氯酸鉀
二氧化錳 |
H. 如圖所示的是常用的實驗裝置.(1)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固體製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為了
(1)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固體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I. 比較教材中用氯酸鉀和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的區別
用氯酸鉀要用酒精燈,因為反應要加熱
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不用酒精燈,常溫下進行的反應.
J. 加熱分解氯酸鉀反應原理、發生裝置、收集裝置
二氧化錳 氯酸鉀 → 氯化鉀 + 氧氣 加熱 2)實驗裝置: 排水法: 發生裝置:試管,酒精燈,帶有鐵夾的鐵架台. 收集裝置:導管,集氣瓶,水槽. http://..com/question/14774492.html?fr=qrl
與氯酸鉀加熱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