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煤粉鍋爐自動上煤裝置

煤粉鍋爐自動上煤裝置

發布時間:2022-02-27 12:54:22

A. 煤粉爐脫硫裝置都有哪些設備,原理是什麼

目前行業內的脫硫方法主要有三種:燃燒前脫硫、燃燒中脫硫和燃燒後脫硫。脫硫工藝也有十幾種,不同的工藝會使用不同的生產系統,脫硫設備的選擇也會有所區別。目前石灰石--石膏法脫硫工藝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脫硫技術,日本、德國、美國的火力發電廠採用的煙氣脫硫裝置約90%採用此工藝。
此工藝的基本原理是將石灰石粉加水製成漿液作為吸收劑泵入吸收塔與煙氣充分接觸混合,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與漿液中的碳酸鈣以及從塔下部鼓入的空氣進行氧化反應生成硫酸鈣,硫酸鈣達到一定飽和度後,結晶形成二水石膏。經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漿液經濃縮、脫水,使其含水量小於10%,然後用輸送機送至石膏貯倉堆放,脫硫後的煙氣經過除霧器除去霧滴,再經過換熱器加熱升溫後,由煙囪排入大氣。由於吸收塔內吸收劑漿液通過循環泵反復循環與煙氣接觸,吸收劑利用率很高,鈣硫比較低,脫硫效率可大於95%

B. 為什麼大型電廠多採用煤粉爐

原煤如果直接扔到鍋爐里燒,一則燃燒不充分,浪費;二則容易結渣,麻煩。用磨煤機磨成煤粉後可以充分燃燒,且不易在鍋爐內結渣

C. 燃煤10t鍋爐工作原理

無論噸位多大,鍋爐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鍋爐的作用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並利用熱能加熱鍋內的水使之成為具有足夠數量和一定質量(汽溫、汽壓)的過熱蒸汽,供汽輪機使用。現在火力發電廠的鍋爐容量大、參數高、技術復雜、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高,所以燃料主要是煤,並且煤在燃燒之前先製成煤粉,然後送入鍋爐在爐膛中燃燒放熱。概括地說,鍋爐是主要工作過程就燃料的燃燒、熱量的傳遞、水的加熱與汽化和蒸汽的過熱等。

整個鍋爐由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兩部分組成。

鍋爐本體:

鍋爐本體是鍋爐設備的主要部分,是由「鍋」和「爐」兩部分組成的。「鍋」是汽水系統,它主要任務是吸引收燃料放出的熱量,使水加熱、蒸發並最後變成具有一定參數的過熱蒸汽。它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聯箱、水冷壁、過熱器和再熱器等設備及其連接管道和閥門組成。

(1) 省煤器。位於鍋爐尾部垂直煙道,利用煙氣余熱加熱鍋爐給水,降低排煙溫度,提高鍋爐效率,節約燃料。

(2) 汽包。位於鍋爐頂部,是一個圓筒形的承壓容器,其下是水,上部是汽,它接受省煤器的來水,同時又與下降管、聯箱、水冷壁共同組成水循環迴路。水在水冷壁中吸熱而生成的汽水混合物匯集於汽包,經汽水分離後向過熱器輸送飽和蒸汽。

(3) 下降管。是水冷壁的供水管道,其作用是把汽包中的水引入下聯箱再分配到各個水冷壁管中。分小直徑分散下降管和大直徑集中下降管兩種。小直徑下降管管徑小,對水循環不利。

(4) 水冷壁下聯箱。聯箱主要作用是將質匯集起來,或將工質通過聯箱通過聯箱重新分配到其它管道中。水冷壁下聯箱是一根較粗兩端封閉的管子,其作用是把下降管與水冷壁連接在一起,以便起到匯集、混合、再分配工質的作用。

(5) 水冷壁。位於爐膛四周,其主要任務是吸收爐內的輻射熱,使水蒸發,它是現代鍋爐的主要受熱面,同時還可以保護爐牆。

(6) 過熱器。其作用是將汽包來的飽和蒸汽加熱上成具有一定溫度的過熱蒸汽。

(7) 再熱器。其作用是將汽輪機中做過部分功的蒸汽再次進行加熱升溫,然後再送到汽輪機中繼續做功。

「爐」是燃燒系統,它的任務是使燃料在爐內良好的燃燒,放出熱量。它由爐膛、燃燒器、點火裝置、空氣預熱器、煙風道及爐牆、構架等組成。

(1) 爐膛。是由爐牆和水冷壁轉成的供燃料燃燒的,燃料在該空間內呈懸浮狀燃燒,釋放出大量的熱量。

(2) 燃燒器。位於爐膛四角或牆壁上,其作用是把燃料和空氣以一定速度噴入爐內,使其在爐內能進行良好的混合以保證燃料及時著火和迅速完全地燃燒。分直流燃燒器和旋流燃燒器兩種基本類型。

(3) 空氣預熱器。位於鍋爐尾部煙道,其作用是利用煙氣余熱加熱燃料燃燒所需要的空氣,不僅可以進一步降低排煙溫度,而且對於強化爐內燃燒、提高燃燒的經濟性、乾燥和輸送煤粉都是有利的。鍋爐效率可提高2%左右。分管式和回轉式兩種。

(4) 煙風道。是由爐牆、部分受熱面管道及包牆管等組成的管道,用以引導煙氣的流動,並經各個受熱面進行熱量交換,分為水平煙道和尾部煙道。

輔助設備
輔助設備包括通風設備(送、引風機)、燃料運輸設備、制粉系統、除灰渣及除塵設備、脫硫設備等。

三、燃煤鍋爐的工作過程

由原煤倉落下的原煤經給煤機送入磨煤機磨製成煤粉。在原煤磨製過程中,需要熱空氣對煤進行加熱和乾燥,因此外界冷空氣通過送風機送入鍋爐尾部煙道的空氣預熱器中,被煙氣加熱成為熱空氣進入熱風管道。其中一部分熱空氣經排粉機送入磨煤機中,對煤進行加熱和乾燥,同時這部分空氣也是輸送煤粉的介質;另一部分熱空氣直接經燃燒器進入爐膛參與煤粉的燃燒。從磨煤機排出的煤粉和空氣的混合物經燃燒器進入爐膛內燃燒。

煤粉在爐膛內迅速燃燒後放出大量的熱量,使爐膛火焰中心的溫度具有1500度或更高的溫度。爐膛四周內壁布置有許多的水冷壁管,爐膛頂部布置著頂棚過熱器及爐膛上方布置著屏式過熱器等受熱面。水冷壁和頂棚過熱器等是爐膛的輻射受熱面,其內部的工質在吸引爐膛的輻射熱的同時,使火焰溫度降低,保護爐牆不致被燒壞。為了防止熔化的灰渣黏結在煙道內的受熱面上,煙氣向上流動到達爐膛上部出口處時,其溫度要低於煤灰的熔點。

高溫煙氣經爐膛上部出口離開爐膛進入水平煙道,與布置在水平煙道的過熱器進行熱量交換,然後進入尾部煙道,並與再熱器、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等受熱面進行熱量交換,使煙氣不斷放出熱量而逐漸冷卻下來,使得離開空氣預熱器的煙氣溫度通常在110-160度之間。低溫煙氣再經過除塵器除去大量的飛灰,最後只有少量的細微灰粒隨煙氣由引風機送入煙囪排入大氣。

煤粉在爐膛中燃燒後所生成的較大灰粒沉降到爐膛底部的冷灰斗中,被冷卻凝固落入排渣裝置中,形成固定排渣。

由給水泵送向鍋爐的給水,經過高壓加熱器加熱後進入省煤器,吸收鍋爐尾部煙氣的熱量後進入汽包,並通過下降管引入水冷壁下聯箱再分配給各個水冷壁管。水在水冷壁中吸收爐膛高溫火焰和煙氣的輻射熱,使部分水蒸發變成飽和蒸汽,從而在水冷壁內形成了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動並進入汽包,通過汽包中的汽水分離裝置進行汽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水繼續循環。

D. 什麼是煤粉鍋爐主燃燒器

煤粉燃燒器分旋流式和直流式兩種。① 旋流式煤粉燃燒器:主要由一次風旋流器、二次風調節擋板(旋流葉片或蝸殼)和一、二次風噴口組成(圖1 旋流式煤粉燃燒器)。它可以布置在燃燒室前牆、兩側牆或前後牆。輸送煤粉的空氣稱為一次風,約占燃燒所需總風量的15~30%。煤粉空氣混合物通過燃燒器的一次風噴口噴入燃燒室。燃燒所需的另一部分空氣稱為二次風。二次風經過燃燒器的調節擋板(旋流葉片或蝸殼)後形成旋轉氣流,在燃燒器出口與一次風匯合成一股旋轉射流。射流中心形成的負壓將高溫煙氣卷吸到火焰根部。這部分高溫煙氣是煤粉著火的主要熱源。一次風出口的擴流錐可以增大一次風的擴散角,以加強高溫煙氣的卷吸作用。② 直流式煤粉燃燒器:一般由沿高度排列的若干組一、二次風噴口組成(圖2直流式煤粉燃燒器),布置在燃燒室的每個角上。燃燒器的中心線與燃燒室中央的一個假想圓相切,因而能在燃燒室內形成一個水平旋轉的上升氣流。每組直流式燃燒器的一、二次風噴口分散布置,以適應不同煤種穩定而完全燃燒的要求,有時也考慮減少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E. 煤粉鍋爐能替代燃煤鍋爐嗎

可以。若是想想節能環保化。煤粉鍋爐和燃煤鍋爐的產能到是差不多,不過煤粉鍋爐使用也會產生粉塵污染環境。

煤粉鍋
●煤粉集中供應:煤粉由制粉廠集中磨製、統一供應,煤粉質量穩定。
● 工作環境友好:全系統密閉運行,自動上煤、集中排灰、無粉塵跑冒。
● 鍋爐起停簡單:鍋爐系統可實現即開即停,30秒切斷點火源進入正常運行;切斷煤粉供給即可實現停爐。
● 測控水平較高:自動監控、調整運行參數,使系統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同時降低了勞動強度以及人為因素對鍋爐運行的影響。
● 高效節能:煤粉燃燒充分、鍋爐換熱效果好、空氣過剩系數小,系統熱效率高;對功率較大的用電設備配備變頻器,節電效果明顯。
燃煤鍋爐主要是按照用途分類的,它分為燃煤開水鍋爐(供應開水)、燃煤熱水鍋爐(採暖和洗浴)、燃煤蒸汽鍋爐(供應蒸汽)、燃煤導熱油鍋爐(蒸煮和乾燥)等。

F. 燃煤鍋爐內部結構圖

燃煤鍋爐的整體結構包括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兩大部分。鍋爐鍋爐中的爐膛、鍋筒、燃燒器、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構架和爐牆等主要部件構成生產蒸汽的核心部分,稱為鍋爐本體,鍋爐本體中兩個最主要的部件是爐膛和鍋筒。燃煤鍋爐結構組成如下:

1.爐膛

爐膛即燃燒室,是供燃料燃燒的空間,爐膛的橫截面一般為正方形或矩形。燃料在爐膛內燃燒形成火焰和高溫煙氣,所以爐膛四周的爐牆由耐高溫材料和保溫材料構成。在爐牆的內表面上常敷設水冷壁管,它既保護爐牆不致燒壞,又吸收火焰和高溫煙氣的大量輻射熱。 爐膛的結構、形狀、容積和高度都要保證燃料充分燃燒,並使爐膛出口的煙氣溫度降低到熔渣開始凝結的溫度以下。

2.鍋筒

鍋筒筒體由優質厚鋼板製成,是鍋爐中最重的部件之一。鍋筒內部裝置包括汽水分離和蒸汽清洗裝置、給水分配管、排污和加葯設備等。其中,汽水分離裝置的作用是將從水冷壁來的飽和蒸汽與水分離開來,並盡量減少蒸汽中攜帶的細小水滴。

3.輔助設備

除鍋爐本體外,在電站鍋爐中還有許多配套的輔助設備:煤粉制備系統,把原煤磨成粉,以利煤的充分燃燒,包括給煤機、磨煤機、排粉機、粗粉分離器和煤粉管道等。

燃煤鍋爐結構復雜,以上為燃煤鍋爐的主要結構組成。為了響應國家對鍋爐安全、節能、環保方面的要求,燃煤鍋爐未來發展的方向就是以節能減排為主,爭取實現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平衡。

G. 鍋爐燃燒裝置有哪些

各種燃料的燃燒過程不同,因而燃燒裝置的結構也各不相同。燃燒裝置可分為氣體、液體、固體燃料的幾類。
氣體燃料燃燒裝置 通常稱燒嘴,它的主要作用是按一定比例和一定的混合條件將煤氣和空氣送到爐內燃燒(也有在燒嘴內部燃燒的),並滿足爐內加熱過程對火焰的要求。根據煤氣和空氣在燒嘴內的混合情況,分為有焰和無焰燒嘴。有焰燒嘴的特點是:煤氣和空氣在燒嘴內不進行混合或僅部分混合,噴到爐內後再邊混合邊燃燒,因而火焰較長並有明顯的輪廓。採用有焰燒嘴時,強化燃燒和組織火焰的主要手段是改變煤氣和空氣的混合條件,如將煤氣和空氣分成許多細流,使煤氣流和空氣流按一定角度相交,或利用旋流裝置促使氣流加速混合等。
無焰燒嘴的特點是:煤氣和空氣在燒嘴內部即達到均勻混合,噴出燒嘴後能立即著火燃燒,火焰很短,沒有明顯的火焰輪廓。工業爐中常用的無焰燒嘴是噴射式燒嘴, 它是靠煤氣的噴射作用直接從大氣中按比例吸入所需要的助燃空氣,在混合管內混合均勻後再在耐火材料製成的燃燒道中完成燃燒反應。
60年代開始,為了適應新的加熱工藝的需要,先後出現了氣體出口速度達100米/秒以上的高速燒嘴、火焰形狀成圓盤形的平焰燒嘴和燒嘴與預熱器、排煙裝置組成一個整體的自身預熱燒嘴。為了減少有害氣體NOX對環境的污染,還研製出低氧化氮燒嘴等各種新型燃燒裝置。
液體燃料燃燒裝置 通常稱油嘴,或噴嘴。燃料油需要經過霧化後再燃燒,因此油嘴除具有一般燃燒裝置的基本性能外,還應具有良好的霧化能力,以保證燃料的完全燃燒。根據霧化方法,油嘴可分為低壓油嘴、高壓油嘴、機械油嘴和轉杯油嘴,其中低壓油嘴和高壓油嘴應用較廣。
低壓油嘴是用全部助燃空氣作為霧化介質,靠氣流的動量將油霧化,霧化粒徑80~100微米,空氣壓力一般為2940~7840帕,燃燒時的火焰一般為 600~1400毫米。高壓油嘴是用蒸汽或壓縮空氣作霧化介質,壓力一般高達(3~12)×105帕,由於霧化介質壓力高,噴出速度能達到或超過聲速,所以高壓油嘴的霧化能力比低壓油嘴強,霧化粒徑可達20~30微米,但需要附加一條輸送助燃空氣用的通道和相應的氣流導向設施。
固體燃料燃燒裝置 使用固體燃料的工業爐,常用塊煤層狀燃燒法和粉煤噴流燃燒法。採用塊煤層狀燃燒法的燃燒裝置簡稱燃燒室,分為人工加煤燃燒室和機械加煤燃燒室。塊煤靠人工或機械裝置堆放在爐排上,助燃空氣從爐排下部自下而上地穿過煤層,完成燃燒反應。
煤粉噴流燃燒法是將煤粉破碎到50~60微米的粒度,用空氣噴到爐內,在運動過程中通過煤粉燒嘴完成燃燒反應,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火焰。

H. 關於燃煤鍋爐 工作原理

燃煤鍋爐工作原理是氣粉混合物從磨煤機出來後,經煤粉管道直接送入燃燒器,並由燃燒器噴入爐膛燃燒。煤粉在爐膛內燃燒釋放出大量熱量,火焰中心溫度大。

爐膛內側鋪設有由金屬管道組成的水冷管壁,燃燒放出的熱量主要以熱輻射的形式被水冷壁受熱面強烈吸收。但是由於熱負荷的限制和爐膛體積的限制,爐膛出口處的煙溫一般仍高達左右。

為了對這股高溫煙氣進行利用,煙道里還依次裝有過熱器(分為幾級)、再熱器、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等受熱面。高溫煙氣依次流過這些受熱面,通過對流、輻射等換熱方式向這些受熱面放熱。從空氣預熱器出來的排煙溫度一般在左右。

這時的煙氣已無法再利用,被送入除塵器進行分離,將煙氣攜帶的絕大部分飛灰除掉,再由引風機引入煙囪,最終排入大氣。

(8)煤粉鍋爐自動上煤裝置擴展閱讀

有機熱載體爐(導熱油爐)以煤、油、氣、電為燃料,以導熱油為介質,利用循環油泵強制導熱油在爐內加熱液相循環,經過管網將熱能輸送到用熱設備後,返回導熱油爐的高溫、低壓、節能設備。

1、受熱面採用密排圓盤管,受熱面布置充足,降低管子表面熱負荷,熱效率高,使用更安全。

2、燃料在燃燒室內絕熱燃燒,著火更容易,燃燒更充分,提高了鍋爐的熱效率。

3、介質流程合理,導熱油有低進口到高出口,運行中產生的氣體很難在爐內保留,可方便的排除系統。

4、爐頂布置密排盤管,更好的保護爐頂,避免爐頂燒壞的現象。

5、安裝方便,不用地基,只按上部本體和下部爐排合攏即可,安裝周期短。

I. 為什麼煤粉倉要設消防裝置

與原煤相比,煤粉的水分較低,溫度較高,表面積較大且散熱條件較差。當燃用揮發分較高的煤種時,如果未能按規定 定期降粉,停爐時未能將粉倉內的煤粉用盡,或者煤粉倉內壁較 粗糙或存在傾角偏小的部位,煤粉在粉倉內停留時間過長,會因氧化溫度升高而導致煤粉自燃。所以,為了防止煤粉因氧化溫度 升高造成粉倉著火,煤粉倉必須要設蒸汽或二氧化碳消防裝置。
通常在煤粉倉內設有溫度測點,以便監視和掌握粉倉溫度。
當粉倉溫度超過70℃時,應停止制粉系統,關閉吸潮管並進行 降粉工作。當粉位降至2m以下時,如粉倉溫度低於70℃,可重 新啟動制粉系統向粉倉送粉,如溫度繼續升高且超過90C,則應立即打開蒸汽或二氧化碳消防裝置進行滅火。

J. 煤粉鍋爐的工作原理

煤粉鍋爐的工作原理是自動運行塔式結構,通過改造的燃燒器,點火經歷電-氣-油-粉四個過程,之後由電控制煤粉燃燒。

煤粉鍋爐的爐膛是燃料燃燒的場所。它的四周布滿了蒸發受熱面(水冷壁),有時也設有牆式陣熱器,爐膛也是熱交換的場所是鍋爐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煤粉鍋爐的爐膛既要保證燃料的完全燃燒、又要合理組織爐內換熱、布置適當的受熱面以滿足鍋爐容量的要求井使煙氣到達爐膛出口時被冷卻到使其後的對流受熱面不結渣和安全工作所允許的溫度。

燃燒器是煤粉鍋爐的主要燃燒設備。其作用是保證燃料和燃燒用空氣在進入爐膛時能充分混一合。及時著火和穩定燃燒。

通過燃燒器送入鍋爐的空氣是按對著火、燃燒有利的原則合理組織、分別送入的。按照送入空氣作用的不同可以將送入的空氣分為一次風、二次風和三次風。一次風是攜帶煤粉送入燃燒器的空氣,二次風是煤粉著火後再送入的空氣,三次風是採用熱風送粉時制粉系統的乏氣。

(10)煤粉鍋爐自動上煤裝置擴展閱讀

技術特點:

(1)煤粉集中供應:煤粉由制粉廠集中磨製、統一供應,煤粉質量穩定。

(2)工作環境友好:全系統密閉運行,自動氣力輸送供煤、集中排灰、無粉塵跑冒。

(3)鍋爐操作簡單:系統可實現即開即停,30秒切斷點火源進入正常運行;切斷煤粉供給即可實現停爐。系統自動監控、調整運行參數,使系統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同時降低了勞動強度以及人為因素對鍋爐運行的干擾。

(4)高效節能:煤粉燃燒充分、專用煤粉鍋爐運行效率高,比傳統燃煤鍋爐節煤30%—50%;對功率較大的用電設備配備變頻器,節電效果明顯。

(5)潔凈排放:煤粉燃燒器採用空氣分級低溫燃燒設計,溫度場均勻,避免局部高溫燃燒產生大量的的NOx;煙氣採用石灰脫硫和布袋除塵,污染物排放濃度低;粉煤灰經密閉系統排出,無二次污染。

(6)節約用地:鍋爐房無堆煤場與渣場,佔地面積小。

(7)性價比高:運行費用低,通過節煤可在較短的時間內收回設備投資。

閱讀全文

與煤粉鍋爐自動上煤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新三錦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0
軸承鋼淬火後如何打磨 瀏覽:192
洗手盆兩個閥門兩個出水怎麼接 瀏覽:688
寧波動一電動工具 瀏覽:429
液壓制動傳動裝置的分類 瀏覽:254
實驗室小試裝置PVC 瀏覽:538
有機肥廠房設施設備有哪些 瀏覽:463
液壓閥門關不上什麼原因 瀏覽:557
機械車鑰匙怎麼拆圖解 瀏覽:971
閥門上的shut代表什麼 瀏覽:47
熔噴布生產所需哪些機械 瀏覽:533
砂漿廠需要什麼檢測儀器 瀏覽:108
天然氣表怎麼閥門 瀏覽:132
指數五金機電怎麼樣 瀏覽:374
開關閥門怎麼開關 瀏覽:232
汽車添加製冷劑多少錢 瀏覽:123
雲南五金機電交流群 瀏覽:193
電子荷質比的測定實驗裝置 瀏覽:422
閥門disk什麼意思 瀏覽:530
怎麼知道熱水器進水閥門打開了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