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圖是驗證光合作用某過程的實驗裝置,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美國科學家
(1) 甲 乙 同位素標記法 進行對照
(2)增加 增加
(3)光合作用主要產物糖類的變化版情況是:在光飽和點以前,隨權著光照強度的增大,其生成速率不斷增大,當光照強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其生成速率將基本不變。
【解析】本題重在考查光合作用CO2中的氧和水的去向問題,及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水中的氧轉變為氧氣中的氧,而CO2中的氧轉變為有機物中的氧和水中的氧。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強度,CO2濃度等,光照強度增大光合作用增強;CO2濃度增大,光合作用的強度也增強,研究氧的轉移過程採用的是同位素標記法,兩組相互對照,在光照強度還沒有達到光飽和點之前,增加光照強度,光合速率增強,達到後再增強將基本保持不變,停止光照無原子氫和ATP供給,C3無法被還原,所以C3增多,C5減少。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⑵ 如圖是有關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兩個實驗的裝置圖,請據圖並結合你平時的實驗體驗回答下列問題.(1)在實
(1)在實驗一中,快要熄滅的衛生香遇到綠色植物在光下釋放出的氣體,發生的現版象是快要熄滅的衛生香迅速復燃,權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綠色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2)在實驗二中,綠色植物必需預先經過的處理是暗處理.
將甲、乙兩個裝置放在陽光下幾小時 後,各摘下一個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觀察到變藍的是
乙 裝置中的葉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3)綜合上述兩個實驗的結論可知,綠色植物對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要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可採取的措施是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
⑶ 如圖所示,為葉綠體中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1]的結構名稱是______,上面分布有
(1)圖中[1]的結構是類囊體,在類囊體的薄膜上面分布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由於葉綠素含量較多,因此在活細胞中呈綠色.
(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階段(圖中Ⅰ)和暗反應階段(圖中Ⅱ).
(3)圖中[2]水在光下被分解為氧氣和[H],[H]為暗反應的三碳化合物的還原的過程提供還原劑.
(4)暗反應階段發生二氧化碳的固定過程,和三碳化合物的還原過程.二氧化碳的固定是指由一分子C5與一分子[6]二氧化碳結合形成兩分子[7]三碳化合物,再經過三碳化合物的還原過程等一系列復雜過程最終合成糖類、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
故答案為:
(1)類囊體 色素和酶 綠色
(2)光反應 暗反應
(3)氧氣和[H]
(4)6 二氧化碳 7 三碳化合物 糖類 脂肪
⑷ 下圖為葉綠體中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1]的結構名稱是________,上
(1)類囊體 光合色素及相關的酶 [2]水 (2)光反應 碳反應 (3)[4]ATP[5]NADPH (4)[6]CO 2 [7]C 3 [8]糖類 |
⑸ 如圖是用來研究光合作用所需某項原料的實驗裝置圖示,據圖回答:(1)這項原料是______;對照組是______
(1)(2)從實驗裝置可以看出,甲裝置把其中的一個葉片用玻璃罩隔離開來,通入通過濃NaOH的作用的氣體,為了檢驗其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否徹底,實驗中特地增加了澄清石灰水的瓶子,來檢測通往的氣體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說明通入的氣體仍含有二氧化碳,如果沒有變混濁,說明通往的氣體不含有二氧化碳.因而增加了實驗的准確性.因此這項原料是二氧化碳,對照組是玻璃瓶外的葉片.
(3)酒精脫色:光照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至葉片變成黃白色.葉綠素為綠色,脫色後便於觀察,如不脫色,不易觀察到澱粉遇碘變藍的現象;脫色時,酒精要隔水加熱是因為酒精的燃點低,防止酒精燃燒發生危險.
該實驗的方法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後光照→摘下葉片去掉黑紙片→酒精脫色→漂洗後滴加碘液檢驗→沖掉碘液觀察葉色.(4)將瓶內的葉片脫色--漂洗--染色--沖洗後,觀察葉片變藍.出現該現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由於瓶內的葉片原有的有機物沒有運走耗盡.(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同時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其表達式為:
⑹ 認真分析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甲裝置可用來驗證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若此裝置需要一個
(1)二氧化碳清水(2)光合作用產生氧(2分)有光 (3)種子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2分)澄清石灰水(2分) (4)有把塑料袋扎在莖的基部(2分) ⑺ 下圖為種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圖,請據圖回答:(7分)(1)瓶中加適量水後種子的呼吸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