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右圖所示實驗裝置可以探究杠桿

右圖所示實驗裝置可以探究杠桿

發布時間:2022-02-26 21:53:07

A. 小朱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在調節杠桿的平衡時,如果杠桿右側高左側低,應將兩

(1)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左端低,則重心應向右移動,故應向右調節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後,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等於力臂,這樣更便於測量力臂;
(2)由圖可知,FA=0.5N×3=1.5N,LA=2cm×4=8cm,LB=2cm×5=10cm,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FA×LA=FB×LB
1.5N×8cm=FB×10cm,
所以FB=1.2N;
如果保持B點不動,彈簧測力計的方向向右傾斜,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變小了,支點左側力與力臂不變,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彈簧測力計拉力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
(3)實驗表格中應包括動力、動力臂、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阻力、阻力臂、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幾項,且要多測幾組數據,如下表所示:

動力/N 動力臂/cm 動力×動力臂/N?cm 阻力/N 阻力臂/cm 阻力×阻力臂/N?cm
(4)由圖丙知,支點左端的鉤碼都使杠桿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支點右側的鉤碼都使杠桿向順時針方向轉動,所以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理解為:
使物體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動力)與力臂的乘積之和等於使物體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阻力)與力臂的乘積之和.
故答案為:(1)右;便於測量力臂;(2)1.2;大;力臂變小;(3)表格如上所示;(4)使物體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動力)與力臂的乘積之和等於使物體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阻力)與力臂的乘積之和.

B. 小朱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在調節杠桿的平衡時,如果杠桿右側高左側低,應將兩

(1)調節杠桿的平衡時,如果杠桿右側高左側低,杠桿的右端上翹,專兩端的平衡螺母屬多向上翹的右端移動.
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力臂的測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F1×10cm=1.5N×8cm,∴F1=1.2N.
當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動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變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增大.
故答案為:(1)右;便於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1.2;大;動力臂變小.

C. 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探究杠桿受兩個阻力(F2、F3)時的平衡條件.在已調節好的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量

(抄1)將數據中的各自的力襲與力臂相乘,結果如下表格:

實驗次數動力F1動力臂L1F1 L1動力F2動力臂L2F2 L2動力F3動力臂L3F3 L3
1155111224
226121222510
337211554416
分析可知:F1l1≠F2l2,F1l1≠F3l3,而是F1l1=F2l2+F3l3
(2)小雲設計的測量秤砣質量M的實驗方案中,
①用刻度尺測量桿秤上的主要刻度的示數m到提扭O的距離x,表明測出重物的質量和秤砣產生的力臂;
②用刻度尺重物產生的力臂,即測量掛鉤到提紐的距離l;
③在m-x關系圖象中任意讀取兩組數據x1、m1和x2、m2
④處理數據:設桿秤自重G0,重心到提扭的距離l0
由m-x關系圖象中可知,當桿秤不掛重物時,秤砣右側在10cm處,能使桿秤平衡,可知桿秤自重G0的重心在支點的左側,據杠桿平衡條件得:
Mgx1=m1gl+G0l0
Mgx2=m2gl+G0l0
兩式相減得 M=
(m2?m1)l
x2?x1

故答案為:(1)F1l1=F2l2+F3l3
(2)②提紐;④m1gl,Mgx2
(m2?m1)l
x2?x1

D. 如圖所示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在使用前若發現杠桿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

(1)為了復避免杠桿重力對杠制桿平衡產生的影響和便於測量力臂,在杠桿兩端安裝螺母,達到便於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要求;發現杠桿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也可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此後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旋動兩側的平衡螺母;
(2)分析兩組數據:
實驗序號1中,F1L1=2×20=40,F2L2=1×10=10;∴F1L1≠F2L2;因杠桿是平衡的,這組數據有錯誤;
實驗序號2中,F1L1=1×8=8,F2L2=2×4=8;∴F1L1=F2L2;杠桿平衡時的這組數據有正確;
更新數據後,動力與動力比的積=阻力與阻力臂的積,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為:(1)左;不需要;
(2)1;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E.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發現杠桿左端下傾,應將杠桿右


(1)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杠桿的左端下傾,平衡螺母向右端版移動;實驗前調節橫權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處是可避免杠桿自重的影響.
(2)在甲圖中杠桿的B處掛鉤碼,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F1×2L=2G×4L,∴F1=4G,即應掛4個鉤碼;
(3)實驗時用同樣的方法做三次,得到三組數據並進行分析,得到的規律說服性強.
故答案為:(1)右;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2)4;(3)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F.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將總重為G的鉤碼掛在杠桿A處,豎直向上勻速拉

(1)杠桿的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
Gh
FS

(2)根據圖示可知,將鉤碼移動到B點時,阻力回和阻答力臂都不變,動力臂減小,由F1L1=F2L2可知,動力將增大,即F′>F;
由於有用功和額外功均不變,則總功也不變,故機械效率不變,即η′=η.
故答案為:
Gh
FS
;>;=.

G.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調節杠桿的平衡時,如果杠桿右側高左側低,應將兩端

(1)調節
杠桿的平衡
時,杠桿右側高左側低,應將兩端的
平衡螺母
向右調節,使內杠容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處是方便測量
力臂

(2)根據
杠桿平衡
條件:F1L1=F2L2,結合圖象可知,在支點右側的B點,用
彈簧測力計
拉杠桿,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據杠桿平衡條件3cmF=4.5cm×2N,解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N;持B點不動,彈簧測力計的方向向右傾斜,這時杠桿右側的力臂變短,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大.
故答案為:(1)右;方便測量力臂;(2)3;大;
(3)
次數
動力F1/N
動力臂
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3

H. 如圖所示是探究桿杠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

(1)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
杠桿左端偏高,可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調節;或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調節;
(2)實驗序號1中力與力臂的乘積不相等,故第1組實驗數據是錯誤的,其中動力臂錯了,
由杠桿平衡條件知:2N×L 1 =1N×0.1m,動力臂的實際值為:L 1 =0.05m<0.2m,則測量值比實際值偏大.
故答案為:(1)水平;力臂;左端調節;左端;(2)1;偏大.

I. 小明用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發現杠桿左端下傾,應將杠桿右

(1)由杠桿左端下傾,說明杠桿左端偏重,所以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版
故答案為:右權.
(2)由圖可知,杠桿左邊鉤碼個數與格數的乘積為12,由杠桿平衡條件知,杠桿右邊鉤碼個數與格數的乘積為12,但由於鉤碼總數為8,A點已掛4個,故杠桿右邊鉤碼個數不能超過4,所以應在杠桿右側3處掛4個鉤碼或右側4處掛3個鉤碼.
故答案為:右側3處掛4個鉤碼(或右側4處掛3個鉤碼).
(3)實驗時用同樣的方法做三次,得到三組數據並進行分析,得到的規律說服性強;
故答案為: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規律.
(4)彈簧測力計改為斜向下拉後,其力臂小於豎直向下拉的力臂,力臂變小,拉力就會大,因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大;
故答案為:變大.

閱讀全文

與右圖所示實驗裝置可以探究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新三錦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0
軸承鋼淬火後如何打磨 瀏覽:192
洗手盆兩個閥門兩個出水怎麼接 瀏覽:688
寧波動一電動工具 瀏覽:429
液壓制動傳動裝置的分類 瀏覽:254
實驗室小試裝置PVC 瀏覽:538
有機肥廠房設施設備有哪些 瀏覽:463
液壓閥門關不上什麼原因 瀏覽:557
機械車鑰匙怎麼拆圖解 瀏覽:971
閥門上的shut代表什麼 瀏覽:47
熔噴布生產所需哪些機械 瀏覽:533
砂漿廠需要什麼檢測儀器 瀏覽:108
天然氣表怎麼閥門 瀏覽:132
指數五金機電怎麼樣 瀏覽:374
開關閥門怎麼開關 瀏覽:232
汽車添加製冷劑多少錢 瀏覽:123
雲南五金機電交流群 瀏覽:193
電子荷質比的測定實驗裝置 瀏覽:422
閥門disk什麼意思 瀏覽:530
怎麼知道熱水器進水閥門打開了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