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煤礦人車連接裝置檢測

煤礦人車連接裝置檢測

發布時間:2022-02-26 17:17:30

1.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斜井防跑車裝置多長時間試驗一次

煤礦安全規程第413條規定:對使用中的斜井人車防墜器,應每班進行1次手動落閘試驗、每月進行1次靜止松繩落閘試驗、每年進行1次重載全速脫鉤試驗。防墜器的各個連接和傳動部分,必須經常處於靈活狀態。

2. 斜井人車應該怎麼管理

一、斜井人車,必須有固定的機修工進行每天的檢修,機修工要由經過專業培訓並取得合格證人員擔任,否則不得上崗。
二、新的斜井人車或大修後的人車,必須要按《煤礦安全規程》、《行人車運行試驗技術規范》規定進行認真檢查和試驗後方可投入使用。
三、機修工每天應對行人車裝置以下部位進行詳細檢查:
1、斜井人車的連接裝置、保護鏈和制動器;
2、主拉桿與主彈簧是否有折斷或其它不良現象,如發現問題及時更換,並檢查撞鐵的螺釘是否松動;
3、主拉桿在導向箱內移動是否靈活;
4、緩沖木有無炸口,裂紋等缺陷,緊固螺釘是否松動。
5、聯動機構的前後連桿靈活及潤滑情況、大小撞鐵至扭桿間距及大小撞鐵固定情況、人工制動閘聯接鋼絲繩及鏈條固定及銹蝕情況。
6、連接裝置的鋼絲繩、防脫插銷、牽引裝置的固定及潤滑情況。
7、制動器的位置、制動座靈活情況、制動器壓板與車體間隙是否超標、制動器扭簧疲勞程度。
8、保護鏈的銹蝕及安全強度。
9、轉向器的靈活情況。
10、車體各緊固部位是否有松動情況。
四、緩沖木在人車運行落閘有切割痕跡後,應進行更換。
五、每班運送人員前需進行一次手動落閘實驗,檢查插爪落閘順序及落閘速度情況。
六、檢修情況要記錄備案,認真保管,並註明檢修人、檢修時間。
七、車輛檢修人員要做到誰檢修、誰簽字、誰負責。
八、嚴禁檢修人員對人車不作日常檢修,而弄虛作假填寫檢修記錄,否則,一旦發現,將嚴肅處理。
九、人車維護單位要做好人車的日常保養與防腐工作,以保證人車達到設計服務年限。
十、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相關規定執行。

3. 求關於煤礦運輸質量標准化的全套制度,包括安全活動制度、事故分析制度、隱患排查制度、定期檢查考核制度

三.安全辦公會議制度
安全辦公會議每周六召開,因故不能召開時,另行通知。
安全辦公會議由項目經理主持,項目經理不在時,由一名副主任主持。
安全辦公會議主要議題和內容:
學習貫徹、傳達落實上級有關安全工作的重要文件和會議精神。
提交安全辦公會討論決定安全事故的調查報告和處理意見。
討論生產中重要安全技術措施計劃、討論和審訂礦井災害預防計劃。
研究項目管理中重大安全技術問題,分析事故隱患,制定相應措施,解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討論研究改進有利於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與應用。
討論研究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
由分管領導或部室負責人匯報上周安全辦公會議決定的貫徹執行情況。
通報一周重要安全生產情況和突出安全問題,分析、追查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並對三違人員作出處罰決定。
通報各組室、各隊對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條例和安全措施的學習和貫徹執行情況。
通報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決定、通知的學習和貫徹執行情況。
布置下一周的安全工作計劃和安全方面的防範措施。
安全辦公會議參加人員包括項目部各領導、各組室負責人、各隊隊長、技術員。
提交會議有關的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類報告、請示、方案、工作、安排、重要問題處理意見等,在會前初步應與有關人員充分交換意見,以便於安全辦公會上進行決議。
安全辦公會議由安全副主任負責組織召開,會議通過的決議、決定由安全組負責在第二天下發會議紀要,並及時監督落實辦會議安排的工作。
參加安全辦公會議人員,必須准時到會,不得無故遲到,有事必須提前向安全主任請假,無故不參加會議人員按制度進行處罰。

四.安全學習制度
由各隊各業務組室負責人組織職工每星期一、二進行學習。
學習內容為黨和國家的安全方針、政策、法規、安全通報以及各類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作業規程、新技術、新工藝等。
根據施工班次分上下午分別學習,每次學習時間為2小時。
學習人員不得隨意缺席,若無故不參加學習,每次罰款5元。
每次學習必須由核算員做詳細的記錄,並建立學習花名冊備查,凡不組織職工學習或學習無記錄,每次給負責人罰款10元。
學習內容要講求實效,不得流於形式,部安檢和勞資應每周進行檢查。

五.班前會制度
班前會由施工隊長或值班隊長組織召開。
要充分利用班前會對職工進行「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不安全不生產」。
結合現場生產實際對職工進行具體的安全教育,使每個職工都能夠掌握本工種、本崗位的具體規定與安全知識,切實提高安全技術素質。
利用班前會對前一天的安全質量情況和生產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總結,並對當班的安全、質量、生產任務等進行具體的安排,落實到人。
每天的班前會要有記錄,以待備查。
凡當班出勤的人員都必須參加班前會,否則不得入井作業。
六.井下作業現場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必須在作業現場由班組長負責,當班驗收員、安全網員參加交接班。
交接班必須嚴肅認真,高度負責。
交班人員要查清安全隱患和生產情況,詳細告訴接班人,提出具體要求意見,接班人一旦在驗收員的監督下認可,應負當班一切安全、生產責任,主要內容包括:風水管路的暢通與否;岩石的變化情況及頂板安全情況;施工中腰線及巷道規格質量情況;安全設施的使用情況;工器具數量及完好情況;設備完好情況;本班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及下一班應注意的事項。
凡交接班不清而造成下班發生安全質量事故、生產影響,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七.安全管理人員值班制度
施工隊、機電隊每月26號前排好值班表報送調度室。
施工隊值班隊長在值班期間必須下井檢查全面工作,及時解決存在問題。下井期間地面應有其他隊長值班。
機電隊值班隊長在值班期間必須在隊辦公室值班,及時解決存在問題。
項目部值班領導必須在調度室值班,全面協調生產工作。
值班人員應到調度簽到和匯報工作。
值班人員因故不能值班,必須向上一級領導請假,安排其他人員頂班。

八.頂板管理制度
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交接班後本班安全網員會同班組長在工作現場用鋼釺敲擊巷道周圍已暴露的岩面,探明周圍岩體內部是否松動,撬掉浮石。在沒有處理之前其他人員不許入內或通行,否則造成事故嚴肅處理,對松動且撬不掉的危岩,採取措施立即處理。
所有掘進工作面必須進行施工臨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對錨噴巷道錨桿必須在放炮之前緊跟工作面,否則超空1米罰款50元。
掘進巷道在放炮後首先噴射砼進行封閉,未封閉巷道距工作面不得超過2米,否則每米罰款50元。並責令進行封閉處理後,再進行打眼放炮。
支護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下井使用。
過地質構造帶時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實施,若無措施或技術員沒有交底而造成事故,要追究其責任,根據情節予以處理。
驗收員在每班驗收時要檢查各工作面的頂板安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給本班班長匯報,並作好記錄,督促處理,否則要追究驗收員的責任。
安檢組指派專職安全檢查員下井後必須首先檢查了解井下巷道及各工作面的頂板安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在現場督促處理,否則,追究其責任。
值班主任和施工隊領導必須每天檢查所有工作地點巷道內的頂板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處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否則根據情節給予處理。
凡發生頂板事故者,由安監組織追查事故原因,落實有關責任者的責任,並根據情節給予處罰。
若遇特殊情況另行規定。

九.機電安全管理制度
加強礦井供電的三大保護裝置的管理,保證性能靈敏可靠,對井下所有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要按標准嚴格管理,加強自檢瓦檢,堅決杜絕失爆。
堅持防爆設備入井持證制度,嚴禁非防爆設備入井。特殊情況必須編制安全措施,由項目經理和工程師批准後方可入井,井下檢查中發現電氣失爆,應立即停電整改。
堅持井下電器按規定周期試驗制度,對不合格的電氣儀表、纜線、絕緣用具要及時更換。
每一個工作面的低壓供電必須堅持使用檢漏繼電器,堅持使用煤電鑽和信號綜合保護,堅持使用瓦斯電和風電閉鎖。
井下所有通電電纜必須懸掛整齊,嚴禁盤圈堆放和碼放。
供電設備安排檢修時,必須執行工作票制度,並有專人監護。工作負責人不得兼做多項檢修工作,並要有安全措施。
井下不準帶電搬動開關電纜和接線盒等電氣設備,特殊情況必須制定安全措施,要報總工程師批准,並必須由經過訓練,有經驗和熟悉電纜搬動要領的電工戴絕緣手套和護目鏡作業。
對井下運行中的高壓防爆,開關的過流保護整室動作電流刻度值和無壓釋放裝置的動作可靠性校驗,並建立校對記錄台帳,並每年對井下檢漏繼電器進行一次試驗。對於井下電氣必須按《煤礦電氣試驗規程》的要求進行定期試驗,發現不合格者,必須及時停電處理。

十.火工品管理制度
火葯雷管管理使用制度
葯庫管理人員帳、卡、物不符,發現一次罰款100元。
葯庫管理人員違章操作,發現一次罰款100元。
無關人員隨便進入葯庫,庫工不制止,每次對庫工罰款50元。
火葯雷管在運送過程中發現丟失、被盜、視數量情節罰運送人200—500元,造成嚴重後果的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
攜帶礦燈入葯庫,發現一次對攜帶者罰款50元。
在火葯庫內睡覺,帶易燃物品入庫,防爆、照明設施受到破壞,在庫內利用燈炮取暖,每次,每項罰守庫人100元。
雷管不編號發放,每枚罰葯庫發放人50元。
火葯箱無鎖或有鎖不起作用,發現一次對放炮員罰款100元。
井下背送火葯人員與其他職工同乘一列人車時,發現一次罰款200元。
現場火葯亂扔亂放,不在葯箱內,每碼葯,每枚雷管各罰50元。每丟失1碼葯1枚雷管罰款100元。
葯箱內放有火葯以外的其他材料、工具及火葯雷管在箱內混合存放,發現一次罰款500元。
私將火葯、雷管帶出地面,按100元/碼(枚)、給予罰款。並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嚴重者報公安機關處理。
火工品銷毀處理制度
變質、失效或過期的爆破材料,應及時清理出庫予以銷毀。
在銷毀前登記造冊,報上級有關管理部門批准,公司保衛科進行處理。
對報廢的火工品要建帳造冊,做到月,季盤點。報廢銷毀雷管不得超過100枚,火葯不超過20公斤。數字必須准確無誤。
火工品報廢盤點上繳時必須由公司保衛科的火工品管理人員及材料組長、保管員共同清點,否則不準上交。
銷毀的火工品申請報告及花名冊必須裝檔保存備查。
火工品發放清退制度
發放火工品的人員,必須持公安部門簽發的正式爆破作業證,並且持有工作清單。
放炮員工作清單一式三份。放炮員對剩餘的火葯、雷管必須如數退回火葯庫,清單必須有當班班長、專職安檢員現場親筆簽字。
火葯庫值班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堅持做到五不發:(1)發現變質失效的不發;(2)放炮員無證;(3)無葯箱、葯箱不加鎖不發;(4)放炮員上班未辦理清退手續的不發;(5)雷管未經導通和未編號或編號不清的不發。
火工品退庫時,必須按照清單格式,認真填寫清楚,如檢查發現數字不符,班組長、安檢員填寫不清甚至弄虛作假,保管員拒絕辦理退交手續並停止領料。
火葯庫值班人員發給火工品時,必須認真檢查雷管編號是否與放炮員對口,編號是否清楚。否則不得發給。
電雷管導通編號制度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電雷管發放使用前,必須作全電阻檢查導通工作。電雷管的導通工作必須在地面專用房間進行,導通所用儀器必須是專用儀器,暫訂為XS—A型導通器,不得有其它儀器代用進行導通檢查。
檢查電雷管及編號人員為庫房保管員。
雷管導通必須逐個進行,不得有漏電、抽導及數個一起導通或不導通就發放使用。雷管導通編號時必須每20發一把,編號時腳線必須鈕接。
電雷管在導通中發現有瞎管或不合格的管一定要抽出另造冊保管。不準亂丟、亂放,不得混入合格中發放使用。
雷管在發放使用前必須認真進行逐個編號。編號必須字跡清楚,不得塗改或漏編,不編及混編等現象(已有編號者使用出廠編號發放)。
雷管經導通編號後,詳細檢查驗收上架按號上座,每小把必須20發一把,每大把100發一把,不得有誤。
爆炸物品被盜、丟失的處罰
為了加強煤礦火工品的管理,預防爆炸物品的被盜、丟失現象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並結合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辦法。
若發生火葯被盜或者丟失每節罰款20元。
若發生雷管被盜或者丟失每枚罰款30元。
火葯在運送過程中如發生丟失或被盜,罰運送人100—200元。
私帶火葯、雷管上井者,每節、每枚罰款100元,並酌情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者報公安機關處理。

十一.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為了加強生產安全技術工作,強化技術管理,推動技術進步,實現安全生產、正規作業,依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製定本制度。
項目部所屬各隊、組室都必須遵守本制度。
礦井建設各類工程在開工前都必須編制安全技術設計(主要指施工組織設計、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井下開焊報告等)。安全技術設計的編制內容應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嚴格遵照《煤礦安全規程》有針對性地進行編制。
安全技術審批制度是實現安全生產與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部所屬各隊、組室、各級領導幹部都必須把安全技術審批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
各類安全技術設計由技術負責人審核、項目經理批准。經過批準的安全技術設計、報告、措施由分管負責人組織實施。
礦井建設工程的安全技術設計審批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制。
下列煤炭生產和礦井建設工程的安全技術設計經項目經理審批後應及時上報公司,由公司報煤電公司進行審批
礦井進行重大改擴建和國有重點技術改造工程的安全技術設計和《煤礦安全規程》第79條、80條、107條、112條、133條、137條、151條、176條、199條、262條、264條、269條、270條規定范圍內的安全技術設計。
礦井年度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礦井開拓延深初步設計、「三下」採煤工程設計、建井地質報告、礦井地質報告、沉陷觀測設計及成果資料、重要的礦井測量貫通工程設計或導線長度超過2km的貫通設計、礦井瓦斯地質編圖。
礦井通風(含二個及二個以上采區)、瓦斯監測和抽放、防突(含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防滅火、防治水、提升運輸、生產系統等技術改造工程的安全技術設計。
受水害、火災嚴重威脅的採掘工作面和採用非正規採煤方法的工作面設計。
選用放頂煤採煤法的有煤(岩)和瓦斯(CO2)突出危險性的採煤工作面排除突出危險性的報告。
公司認為有必要審批的安全技術設計。
下列安全技術設計經項目經理審批後報公司,在實施前由公司報煤電公司備案:
礦井年度反風演習計劃及其總結,啟封已熄滅的火區的安全技術設計。
有煤(岩)和瓦斯(CO2)突出危險和威脅的採掘工作面的設計,採用綜合機械化採煤法放頂煤開采時的工作面安全生產技術設計。
礦井停電停風試驗計劃。
礦井、采區首采工作面的設計和作業規程。
下列煤炭生產和礦井建設工程的安全技術設計必須經公司總工程師審批:
掘進工作面的安全技術設計(包括工作面設計、作業規程、過斷層、煤柱、冒頂區及頂底板松軟時的安全技術措施,處理煤倉或溜煤眼堵塞、補強的技術方案和安全措施,巷道失修垮落嚴重需較大面積的挑頂動幫並重新進行支護的安全措施,同一掘進工作面採用不同類型的支護方式的安全技術措施)。
采區通風、瓦斯監測和抽放、防突(含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防滅火、防治水、提升運輸等技術改造工程的安全技術設計。
試驗涉及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安全技術設計。
在易燃、易爆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照(攝)像的安全技術設計。
在井下使用電(氣)焊、噴燈的安全技術設計。
非正規工作面的設計及掘進方法。
巷道貫通設計和貫通的安全技術措施,各類施工通知、地質測量預報和停產檢修的安全技術措施。
井下瓦斯排放的安全技術措施,井下通風系統調整方案及各類通風設施設置的安全技術設計,掘進工作面實施探放或前探鑽孔的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
報上級機關的各類技術報表。
礦井建設過程中的其他安全技術措施和設計。
下列安全技術措施需報機電主管經理中間審批後由總工程師審批:
機電、運輸各工種操作規程;
電機車制動距離實驗措施;
井下運輸、裝載超重、超寬、超高設備及物料時的安全措施;
因特殊原因對應有兩迴路供電的系統需單迴路供電的安全技術措施;
防爆電氣設備因特殊原因需入井運行的安全措施;
高壓電氣設備需要修理和調整時的施工安全措施;
月停產檢修時的各類安全措施。
所有在項目部安全辦公會、生產調度會或專業會議指定需編制和審批的各類安全技術設計或措施由項目經理審批。
礦井建設各類工程的安全技術設計在工程施工前,由各隊、組室負責編制完成並報請審批。
礦井生產和建設工程安全技術設計編制與審批合格的主要標準是:
編制單位或個人、施工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資格。
安全技術條件論證要充分符施工實際條件,對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主要災害的防治措施應具有可行性、實用性、針對性。
符合工程建設的強制性標准,《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和行業技術標准。
所採用的設施、設備、器材符合國家安全標准或行業安全標准。實行安全標志管理的礦用產品,必須取得礦用產品安全標志。
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煤電公司有關的規定。
凡經審批同意的,應及時簽字批復;經審批不同意的,應當簽注修改意見並退回限期重新編制。凡上報審批的,應當以文件形式上報。
對已批準的礦井建設工程安全技術設計作重大變更時,需重新報批並經審查同意。
掘進作業規程應在施工前10天完成編制工作,由技術組召集有關部門會審後報項目經理審批;其它安全技術設計的審批應在施工前2天完成,應急措施在開工前完成審批。要求上報的設計文件不受此限。
本制度與上級有關制度相抵觸時以上級制度為准。

十二.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總則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整體推進」的煤礦安全生產方針,切實搞好我項目部「一通三防」工作,防止瓦斯、煤塵、火災事故的發生。明確各級人員在「一通三防」工作中的職責,保證我項目部建井施工的順利進行,特製定本管理制度。
「一通三防」即礦井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煤塵、防治自燃發火,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防止瓦斯、煤塵、火災事故的中心環節,我項目部各級領導幹部都必須重視「一通三防」工作。
為加強「一通三防」工作的領導,項目經理對「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全面負責。技術副主任負技術責任。各隊隊長、班組長對所轄作業區的「一通三防」工作負責。每一下井職工對所在崗位的「一通三防」工作負直接責任。安檢組對本項目部「一通三防」工作的落實監督負責。
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把「一通三防」工作作為安全工作的重點來抓,經常深入現場,檢查「一通三防」工作的執行情況,強化管理,及時解決「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要建立起「一通三防」專業化隊伍,配備足夠的專業人員,具體負責全礦井的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煤塵、防治自燃發火、通風安全監測及有關技術業務管理工作。
不斷完善和提高「一通三防」技術裝備及檢測手段,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如配備對旋式風機、井下移動抽放泵站、攜帶型瓦檢儀、報警礦燈、測氧儀、瓦斯自動監測報警斷電儀等。
掘進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包括通風設施管理、瓦斯檢查制度及防止瓦斯積聚和瓦斯積聚處理的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發生瓦斯、煤塵、火災事故的處理措施和自救措施及避災路線。
全體職工要認真學習「一通三防」知識,不斷提高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工人的自身素質,努力作好「一通三防」工作。

4. 機修工每天應對行人車裝置哪些部位進行詳細檢查

1、斜井人車的連接裝置,保護鏈和制動器;
2、主拉桿和主彈簧是否有這段或其它不良現象,如發現問題,及時更換,並檢查撞鐵的螺釘是否松動;
3、主拉桿在導向箱內移動是否靈活;

5. 煤礦各路高手:煤礦礦車的連接裝置都指的是什麼相關依據是什麼

插銷和三連環,依據是《質量標准化》里檢查礦車連接裝置部分只有插銷和三連環。

6. 煤礦架空乘人裝置中防脫繩保護裝置安裝過程中有哪些要求

通過充分論證,防脫繩保護裝置在設計製造及使用應符合以下幾點:
1、先保護後捕繩
防脫繩保護裝置必須做到先保護後捕繩,保護開關的安裝位置應貼近托繩輪且在捕繩器之前(按乘人前進方向),當掉繩時,鋼絲繩應先碰觸檢測開關,在觸發保護停車後再掉落至捕繩器上。
2、捕繩器與掉繩檢測開關拉開間距
一般從檢測開關動作到保護停車會有0.2s~0.5s的滯後,所以捕繩器與掉繩檢測開關的間距宜在400~500mm。
3、採用活動式捕繩器
防脫繩保護裝置的捕繩器不宜採用固定式,應採用活動式,同時捕繩器擋板的高度以2/3的鋼絲繩直徑為宜。這樣能保證掉繩發生時,抱索器能沒有阻礙的順利經過捕繩器。
4、前後同時導向
防脫繩保護裝置應增加前後導向裝置,以防止吊椅因擺動而與掉繩檢測開關或捕繩器產生干涉,引發安全事故。導向裝置宜低於捕繩器的捕繩面,防止鋼絲繩掉落在導向裝置上運行,引起抱索器與導向裝置產生卡阻,從而導致鋼絲繩脫出捕繩器。
5、調整跑偏角度和行程
防脫繩保護裝置安裝後,需調跑偏開關觸桿的角度和動作行程,保證開關動作靈敏可靠,同時抱索器正常運行時,不能與感測器發生干涉。鋼絲繩脫離托輪掉落到捕繩器前應保證系統先停車。

7. 煤礦架空乘人裝置上下車可以設置在斜坡嗎

煤礦架空乘人裝置都是設在斜坡。平路是不用設置的。

8. 煤礦架空乘人裝置安裝有哪些要求

保護裝置應設置有:機頭、機尾越位保護、重錘下限位保護裝置、鋼絲繩壽命極限保護、全巷道沿線緊急停車保護、上下坡掉繩保護裝置、上下人到站語音提示、斷繩保護、吊椅防過擺減速機溫度油位等安全裝置。

礦用索道主要由驅動裝置,尾輪及張緊裝置、乘人部分、鋼絲繩、托(壓)輪部分、電控部分及綜合保護裝置組成。



(8)煤礦人車連接裝置檢測擴展閱讀

架空乘人裝置,在傾斜井巷中採用無極繩系統或架空軌道系統運送人員的一種乘人裝置,包括行人輔助器、蹬座(猴車)和單軌吊車等各種型式的乘人裝置。

煤礦企業必須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新入礦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並建立健康檔案;對接塵工人的職業健康檢查必須拍照胸大片。

煤礦企業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定期對接觸粉塵、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對檢查出的職業病患者,煤礦企業必須按國家規定及時給以治療、療養和調離有害作業崗位,並做好健康監護及職業病報告工作。

閱讀全文

與煤礦人車連接裝置檢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新三錦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0
軸承鋼淬火後如何打磨 瀏覽:192
洗手盆兩個閥門兩個出水怎麼接 瀏覽:688
寧波動一電動工具 瀏覽:429
液壓制動傳動裝置的分類 瀏覽:254
實驗室小試裝置PVC 瀏覽:538
有機肥廠房設施設備有哪些 瀏覽:463
液壓閥門關不上什麼原因 瀏覽:557
機械車鑰匙怎麼拆圖解 瀏覽:971
閥門上的shut代表什麼 瀏覽:47
熔噴布生產所需哪些機械 瀏覽:533
砂漿廠需要什麼檢測儀器 瀏覽:108
天然氣表怎麼閥門 瀏覽:132
指數五金機電怎麼樣 瀏覽:374
開關閥門怎麼開關 瀏覽:232
汽車添加製冷劑多少錢 瀏覽:123
雲南五金機電交流群 瀏覽:193
電子荷質比的測定實驗裝置 瀏覽:422
閥門disk什麼意思 瀏覽:530
怎麼知道熱水器進水閥門打開了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