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關於登山保護裝置的設計

關於登山保護裝置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2-02-13 09:32:22

1. 登山設備

登山設備要適應登山運動的環境條件,在設計、選材、用料、製作上要盡
量使其輕便、堅固、高效,並能一物多用。

隨著登山運動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登山運動裝備的質量和
性能也在不斷得到改善,這對提高登山運動的水平時非常必要的。例如,法國
第一次登山時所用的一根主繩的重量可達20公斤,其它登山設備也都很笨重,
那時他們的登山高度僅僅達到4000米左右。現在一根主繩的重量僅有1.5公
斤,其它裝備的重量也大大減輕,而且更加耐用,其保暖、防電性能也大大增
加,因而可以保證登山運動員攀登各種高度和難度的山峰。近年來各國登山界
還在不斷研究和改進各種裝備,例如許多國家在為提高氧氣瓶的容量和裝備的
使用效率而進行研究,日本採用了所謂「迴路式氧氣面罩」代替原來的呼吸
器,使原來供一分鍾使用的氧氣增加到兩分鍾或更長時間。他們還為攀登海拔
8000米以上岩石峭壁的雙人用氧和攀岩操作用氧等特殊裝備進行了改裝。此
外,登山運動員的被服裝備和宿營裝備也都在不斷的改進。近年已出現了更輕
便保暖的充氣帳篷等宿營裝備。

在高山食品方面,除了精製的高熱量壓縮食品和保鮮脫水蔬菜外,有的國
家還使用了專為宇航員研製的「自製罐頭」,既輕便易帶又具有足夠的熱量。
近年來通訊工具也取得了很大改進。目前已普遍使用專門供攀登高山用的小
巧、輕便、性能良好的步行報話機,更好的保證了登山運動員與各有關方面的
聯系。隨著登山裝備的改進,人們的登山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攀登的高度和難
度也隨之增加。
被 服 裝 備

由於競技登山和探險登山的環境不同,其裝備的要求也不同。

競技登山裝備

岩石衣褲 即競技登山活動中穿用的衣褲,要貼身可體,褲口、褲腳較小且有
彈性,選料以結實耐磨、富有彈性的毛製品最好。

岩 石 鞋 岩石作業的一種特用鞋。鞋幫最好用結實、通氣的皮革原料,鞋底
用較硬的橡膠原料。鞋底較厚,有利於摩擦固定。

探險登山裝備

禦寒服裝 用於登山活動中的保暖禦寒,保暖層最好用優質鴨絨,面料要輕、
薄、密實、防水、防風。衣面顏色以深為主,盡量鮮艷一些,以利
吸熱和便於山上、山下的觀察識別。除衣褲外,根據需要也可製作
羽絨襪、手套和背心。

風 雨 衣 用防水的優質尼龍原料製成。具有良好的防風、保暖性能。上衣連
帽,帽口、袖口、褲腳能調整松緊。

高 山 鞋 攀登冰雪高山的特用鞋。其用料要求是質輕,並具有良好的保暖、
防水、通氣等性能。高山鞋還應陪綁腿和鞋罩,以便提高其保暖、
防水保護的作用。在冰坡上行走時,鞋底還要綁上冰爪。

行 囊:包括背包、背架和行李袋、防護眼鏡,用以遮擋強烈陽光和冰雪反
射光,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防護鏡的鏡片以用茶色鏡片為
好。在7000米以上高山區,登山人員應配備專防紫、紅外線的防
風雪眼鏡。
技 術 裝 備

冰 鎬 這是通過冰雪坡時不可缺少的用具。出用它整修道路外,還可輔助行
進和用以保護。

冰 爪 冰爪用輕制硬金屬製成,固裝於高山鞋的底部,起固定和防滑作用。

安全帶 安全帶由圈套、帶子和卡子組成,系在腰部,它是各種保護裝備與人
體的連接裝置。

主 繩 其長度為40-50米,直徑9-12毫米,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是輕便
堅固的尼龍製品,不同人員應分別配有不同顏色的主繩,以便使用時
識別。它是保組、渡河架「橋」、攀岩和各種保護必用的技術裝備。

輔助繩 其直徑小於主繩,約6-8毫米,承受力約800公斤。其質料與主繩相
同,與主繩配合使用。

雪崩飄帶 這是遭遇雪崩等危險時探尋受難者的一種標記。用比重小、色彩鮮
艷的絲綢製成。每根長約為5米,寬約為0.01米。通過雪崩區之
前,將此物系與運動員身上。

鐵 鎖 在技術操作中,一些技術裝備之間需要交替不斷地進行連結和解脫,
為避免煩瑣的結繩、解繩操作,時動作簡單而迅速,就必須有鐵鎖的
輔助。有時鐵鎖可代替滑輪使用。

鋼 錐 有岩石錐和冰雪錐兩大類。在克服難度較大的岩石、冰雪地形的登山
作業中,將不同長度和類型的鋼錐打入岩石縫和冰層中,作為行進和
保護的支點。

鐵 錘 一般用於打入和起出鋼錐。

雪 鏟 用於平整營地,構築雪洞等挖鏟作業。

在上述一些技術裝備的基礎上,可根據需要配備一些增效技術裝備,如上
升器、下降器、雪橇、金屬梯、小掛梯、滑車等。
露 營 設 備

帳 篷

帳篷可分為低山帳篷和高山帳篷兩種。低山帳篷一般用單層料製成即可。
高山帳篷要用雙層料,中間有空氣層,以增加其保暖性能。一般每個帳篷內約
有4立方米的空間,能居住2--4人。如隊伍規模較大,基地營的帳篷可分別制
成更加實用的住宿帳篷、炊事帳篷、醫務帳篷等。各種帳篷的頂部形狀以弧形
為好,這樣可增加其穩固性和實用性。其質量要求是防水、絕緣和通氣,並要
求色彩鮮艷。其出入口要開閉方便。

睡 袋

用料與羽絨服裝相同,只是保溫層更厚些。為了防水防潮,還應配備泡沫
塑料或氣褥等。

炊 具

用於燒水做飯。也可取暖。有汽油爐和煤油爐兩種。在7000米以上空氣
稀薄的高山上,後者效果較好。常用的煤氣爐體小質輕,每個重270克,可燃
燒3小時。
保 障 裝 備

保障裝備,不是登山運動員的專用品,它是為了應付各種意外情況及其它
目的而備用的一些器材和用具。如氧氣裝備、通訊器材、攝影器材、自衛武
器、交通工具、觀察儀器、醫葯救護器材等。保障裝備種類和數量配備要根據
任務性質和隊伍規模而定。

氧氣裝備

在攀登7500米以上高峰時,為了克服高山缺氧和醫療急救,一般需有氧
氣裝備。氧氣裝備由貯氣筒、指示裝置和面具3部分構成。貯氣筒是貯存氧氣
的容器,筒壁用料要盡可能輕而耐高壓。指示裝置有氣壓表和調節器兩部分,
前者指示筒內氧氣貯量,後者控制和指示用氧時的流量。面具戴於面部,時
口、比與氧氣裝備密閉成一個系統,通過緩沖囊與皮管吸用氧氣。

通訊器材

用於運動員和基地營以及基地營和附近城市之間的聯系。前者,最好使用
高性能的小型報話機。後者可根據距離選用相應型號的無線電收發報設備。在
基地營和山上的聯絡中,運動員應盡可能熟悉和掌握一些原始的、基本的、簡
易的聯絡手段,如旗語、燈語、哨語等。為此,在裝備中要注意配備旗子、手
電筒、信號燈、哨子、焰火等。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燃燒衣物等也可作為通訊
聯系的標志。

攝影器材

在一些以攀登高峰絕頂為目的的登山活動中,攝影是記錄和獵取確認登頂
資料的手段。因此,攝影器材是必須而不可少的裝備。除照相機外,如條件允
許,還可配備電影攝像和錄象器材。
日 用 裝 備

日用裝備即生活用具和用品。一次登山活動,運動員在高山區活動
時間較長,有時可達2個月,各種用品必須攜帶齊全。日用裝備包括起居
用品、衛生用品、簡單工具、常備葯品、辨向圖儀器、娛樂用品、紙張
文具、縫紉用具、照明用具、體育用品等。

2. 安全防護裝置設計的原則有哪些

通用設計要求
4.1 結構設計要求
4.1.1 機床的外形布局應確保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使用機床時,不應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動的危險。由於機床的原因不能確保足夠穩定時,應採取固定措施。
4.1.2 應通過將維護、潤滑和調整點設置在危險區外面,最大程度地減少進入危險區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須位於危險區的,如急停裝置或示教盒等,手動控制裝置應配置於危險區區域之外。
4.1.4 可接觸的外露部分不應有可能導致人員傷害的銳邊、尖角和開口。不可消除的,低於1.8米的設備尖銳易磕碰部分要加軟防護。
4.1.5 易墜落的部件要有防墜落保護裝置。
4.1.6 作業環境導致容易滑倒的作業地點,地面或腳踏板應採取防滑倒措施。
4.1.7 腳踏操作件應採取防護措施,以防止誤操作。
4.1.8 機床的限位裝置應盡量安裝到無振動、不受影響的合適位置上,動作應可靠。
4.1.9 出現危害將造成不可承受影響的結構,應考慮設計雙重保護。
4.1.10 運動中有可能松脫的零件、部件應設置防松裝置。
4.2 控制設計要求
4.2.1 自動生產線、輸送線等安全隱患不容易監控的設備,應採用安全繼電器、安全PLC等專用安全器件進行安全防護設計。
4.2.2 除主電櫃上主電源以外的區域電源必須使用鑰匙電源開關鎖,且帶有掛牌後防止送電的連鎖機構。
4.2.3 被保護裝置觸發功能引起停機後,機器的工作循環應該只有通過主控制櫃啟動方能再啟動,而不應在危險消失後自動啟動或在危險源附近就地啟動。
4.2.4 所有具有相反動作不允許同時執行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動作。
4.2.5 不同的結構動作一旦同時發生,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
4.2.6 不同的結構動作必須遵循固定順序,一旦紊亂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連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紊亂發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連鎖、互鎖控制點,應保留硬體觸點連鎖、互鎖控制,而不應只使用軟體實現。
4.2.8 出現過載、欠電壓、欠電流、過壓力、欠壓力、過流量等情況,將導致設備或人身安全隱患的結構,應利用敏感元件進行檢測,並在接近危害時進行工作保護。
4.2.9 保護系統動作時,應具備可以同步啟動的聲光報警裝置,提示作業人員採取措施。
4.2.10 安全保護電路引發的停止和報警應通過復位操作才能恢復。
4.2.11 220VAC電源的零線必須取自電力系統火線和中性線,或隔離變壓器副邊,不應利用有接零保護的機床外殼做零線。
4.2.12 設備停電、停氣等能源供應中斷時,應不發生任何可以預測的危險動作。如設備下沉、滑行、動作紊亂等,必要時應採取保護性設計,防止危險發生。
4.2.13 恢復供電、供氣等動能供應時時,設備不能產生自行起動等非操作才發生的動作。
4.3 其它
4.3.1 設備必須考慮可預見的誤用、誤操作造成的危險,並設計防護措施。
4.3.2 安全裝置設計採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須充分考慮其可靠性和壽命不低於設備主結構的可靠性和壽命,以保證其在設備壽命周期內一直有效。
4.3.3 電氣控制系統元件必須考慮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環境的要求,並按相關國家法規進行設計和製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飛濺的場所裸露電纜要求使用防飛濺、阻燃銅芯軟電纜。
4.3.5所有用做臨時電源的插座,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

3. 登山滑雪固定器必須提供幾種模式

兩種,上山和下山。

固定器是連接滑雪板和滑雪靴的一個重要部件,它對滑雪者的人身安全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固定器分前後兩部分,直接用螺絲固定在滑雪板上,前部固定器不可移動,後部固定器可沿滑雪板前後移動,以適應大小不同的滑雪靴。

前部固定器主要固定滑雪靴的前部,將滑雪靴的前部插入前部固定器的凹槽內,在槽的兩邊有兩個帶彈性的擋板緊緊卡住滑雪靴,使滑雪靴不會左右移動。

其彈性的大小可通過固定器上的旋鈕來調節,一般是以公斤數來表示,也就是說,一旦來自側面的沖擊力超過你設定的數值時,彈性擋板向一側偏出,滑雪板與滑雪靴自動分離,以保護你的雙腿不至於受傷。

後部固定器除可前後移動外,還可以上下搬動,搬動力的大小可通過後部固定器上的旋鈕來調節,當來自上下的沖擊力超過你設定的數值時,後部固定器向上抬起,滑雪板與滑雪靴自動分離,以保證滑雪者的安全。


合腳與舒適的考慮

1、固定器的選擇中,講究的就是「配比性」,而這里所提到的配比,特別指的是固定器與靴子的配比。所以到商店內買固定器的時候,都帶上自己的靴子。

2、選購靴子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是Freestle或者Freestyle,這里就用上了。根據自己的風格選擇好固定器後,將自己的靴子放進去,需要注意的是靴子和固定器的「貼面」程度以及固定器兩邊同靴子的緊湊湊與否。

通常來說,好的固定,與硯子裕配後,貼面應該非常緊湊,整個固定器的背板完全支撐靴子的後壁,而不會只是部分接觸。部分接觸將在滑行中產生不穩定,以及因為壓力點產生疼痛。

3、在大小軟硬上選擇好以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固定器的舒適性。腳部需要充分的血液的循環才能保持活動自如和溫暖舒適,這里需要考慮的是固定器上綁帶的設計和制材。將固定器輕松扣起後著綁帶是否可以自然均勻的覆蓋在靴子上面,而不會出現貼面空除非常明顯的問題,經過人體工程學研究過的設計對完美的曲線有很高的幫助。

4. 防脫繩保護裝置設計製造及使用要求

爭議1、先保護後捕繩
防脫繩保護裝置必須做到先保護後捕繩,保護開關的安裝位置應貼近回托繩輪且在答捕繩器之前(按乘人前進方向),當掉繩時,鋼絲繩應先碰觸檢測開關,在觸發保護停車後再掉落至捕繩器上。
2、捕繩器與掉繩檢測開關拉開間距
一般從檢測開關動作到保護停車會有0.2s~0.5s的滯後,所以捕繩器與掉繩檢測開關的間距宜在400~500mm。
3、採用活動式捕繩器
防脫繩保護裝置的捕繩器不宜採用固定式,應採用活動式,同時捕繩器擋板的高度以2/3的鋼絲繩直徑為宜。這樣能保證掉繩發生時,抱索器能沒有阻礙的順利經過捕繩器。
4、前後同時導向
防脫繩保護裝置應增加前後導向裝置,以防止吊椅因擺動而與掉繩檢測開關或捕繩器產生干涉,引發安全事故。導向裝置宜低於捕繩器的捕繩面,防止鋼絲繩掉落在導向裝置上運行,引起抱索器與導向裝置產生卡阻,從而導致鋼絲繩脫出捕繩器。
5、調整跑偏角度和行程
防脫繩保護裝置安裝後,需調跑偏開關觸桿的角度和動作行程,保證開關動作靈敏可靠,同時抱索器正常運行時,不能與感測器發生干涉。鋼絲繩脫離托輪掉落到捕繩器前應保證系統先停車。

5. 登山時自我保護措施有哪些

在登山時,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具體的保護措施有下列幾種:

固定保護

固定保護是對行進者或攀登者預設的專門保護。保護者將主繩進行某種固定,選有利位置專門負責保護。在攀登岩石峭壁、冰峭壁等技術操作復雜、危險性大的路段時多被採用。

固定保護的方式

根據保護者與被保護者的相對位置可分為交替、上方和下方3種保護方式。

1.交替固定保護。登山過程中,結組通過較陡峭危險的地段時,多採用這種保護方式。其具體要求是:一個結組內同時只能有一個人進行攀登,其他人停止攀登進行保護。首先將鋼錐或冰鎬打入斜坡冰面,作為牢固的支點,將主繩在它上面按特定的要求纏繞。攀登者走完主繩間隔那一段距離後,停下來改做保護者(同上做法)。然後第2人開始攀登。依次反復進行。

2.下方固定保護。第一人攀登峭壁時,因上方無人,只能採用下方固定保護,即保護者的位置在攀登者的下方。其保護裝置也是將主繩一端在保護者附近固定,另一端交攀登者牢系在身上。攀登者在行進過程中,要不斷把主繩掛到自己打入峭壁的新支點上,保護者要隨著攀登者的上升,不斷做放繩動作。在攀登者失誤滑脫時,因牽動保護者的拉力來自上方,故對保護者構不成威脅,一般情況下,下方可不設自我保護裝置。

3.上方固定保護。這種保護的固定保護者處於被保護者的上方,多在攀登岩石峭壁時使用。保護者在峭壁頂部利用打入的鋼錐或自然物將主繩牢牢固定,然後,將自己身體也牢系於主繩的相應位置,以防攀登者失誤脫落時被牽動。最後將主繩另一端拋給峭壁底部的攀登者。攀登者將繩端牢牢固結於自己身上,通知上方後,便可以行動。保護者要隨著攀登者的行進,不斷做收繩動作。

固定式保護的方法

普遍採用的保護方法有站立式保護法、坐式保護法和器械保護法。

1.站立式保護法。保護者應首先要選好保護位置,做好自我保護。然後身體側對岩石站立。站立時先將前(左或右)腿邁出一步,腳蹬在有利的支點上,腿伸直、腳尖指向攀登者,後腿稍屈成弓箭步,身體重心落在後腿上,形成保護姿勢。如果站立重心過高,一旦受力就有被牽動而拉倒的危險。

為了使保護繩不易脫落,保護者應在身上適當纏繞繩束,其方法是:先將保護繩的一端從左或右腋下由里向外在胳臂上繞一圈後握緊繩索,保護繩的上端經背部再從右或左肩搭下,用右、左手在胸前握繩。保護准備工作做好後,就可以通知攀登者進行攀登。隨著攀登者的逐漸上升,保護者要不斷地將繩索收回,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收繩方法是左或右臂屈肘拉繩,右或左手臂伸直向回收繩,左或右手沿繩下滑握緊繩,右或左手沿繩上移於胸前握繩,如此反復做收繩動作,保護攀登者不斷向上攀登。一旦攀登者失誤而脫落,保護者應及時做制動動作,即在兩腳站穩的基礎上,左或右肩後撤、右或左肩迅速前壓、使纏繞在身上的保護繩拉得更緊,從而使脫落者停止下跌。

在下降時,則要做放繩動作,其方法是:在右或左手握緊繩索的前提下,左或右手沿繩上移,並同時將繩放出,左或右手隨繩的被拉出而移至胸前握繩,待左或右手握緊繩時,右或左手又沿繩下滑至腹前握繩,如此反復動作,繩索就會逐漸放出。

2.坐式保護法。這種保護也要首先選好有利地形,做好自我保護。保護者面對被保護者,坐在地上,兩腿自然分開,兩腳蹬住較凸的岩石等作支點。保護者同樣應把保護繩連接被保護者,另一端(即固定一端)經腰部向前拉攏。兩手在腹前握住。

(1)收繩方法。右手或左手收繩至腹前,左或右手同時由腹前向外拉繩,收至腹前的右或左手將經腰部纏繞於腹前的兩端繩同時握住抓牢。右或左手迅速收回至腰間抓繩,右或左手同時沿繩滑出握繩,准備再次收繩。

(2)放繩方法。右或左手從腹部將繩向外拉出,左或右手順勢握繩收回腹間並抓緊經腰部纏繞於腹前的兩端繩索,右或左手此刻迅速收回腰間握繩,左或右手亦同時沿繩向外滑放握繩。

3.器械保護法。器械保護法是利用下降器和鐵鎖進行保護的方法。其保護姿勢可根據地形條件採取站立式或坐式。目前攀岩訓練和競賽中多採用這種方法。其優點是省力、安全、操作簡便,但必須具備一定的登山器材,如下降器等。

利用下降器保護,首先要安裝好保護裝置,將繩索按「八」字形纏繞在下降器上,雙手分別握緊從下降器繞出來的繩索。

收繩方法,左或右手向下拉繩,右或左手同時將通過下降器纏繞的繩拉緊,如此反復操作。

放繩方法同收繩操作方法相同,但動作的方向相反,將繩逐漸放出即可。

一旦攀登者失誤脫落時,可做制動性保護,將一端的繩索向相反反向用力拉緊,就可使繩索停止滑動而使脫落者得到保護。

利用鐵鎖保護時,要首先選好有利地形,做好自我保護,並安裝好保護裝置。這種保護實際上是在站立式保護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鐵鎖保護,從而使保護的效果更加完善。這樣因脫落造成的牽動力會大大的減弱。這種保護的收放繩方法同站立式保護一樣,是通過兩個鐵鎖作為支點加大繩索和鐵鎖的摩擦力而使保護奏效。這種保護的收放繩方法基本和站立式保護相同,但保護的制動性較差。

6. 登山行進保護措施有哪些

行進保護是指行進中不預設專人保護,只是在出現險情後攀登者依靠保護裝置而採取的一種應急保護。最普遍而簡便的方法是用主繩將2~5名運動員的身體連接構成一個結組,結組行進中,一旦有人失誤滾墜,同組其他人都要立刻以最方便的姿勢和最快的動作,將冰鎬全力插入冰雪、碎石或裂縫中。以期通過固定自己身體而拉住滾墜者。

7. 防孤島保護裝置的作用及功能有哪些

作用一:

當電網側失電的時候,需要維修人員去檢修,這時光伏本側還處於正常發電狀態,還會 向電網側送電,這時就會形成孤島效應,給電網側檢修人員帶來很大的安全威協。同 樣,當光伏本側出現故障,需要人員檢修的時候,而電網側還有電,這樣電網側有可能 會出現向本站反送電的情況,同樣會給光伏本側維修人員帶來生命安全方面的隱患。如 果裝上防孤島保護裝置,當光伏本側或者電網側任何一側失電的時候,防孤島保護裝置 都會迅速向並網開關發出命令,讓其跳閘,從而很好的保證了光伏兩側維修人員的生命 安全。

作用二:

當光伏本側或者電網側任何一側出現頻率、電壓或者過載運行時給兩側主設備造成沖擊 時,防孤島保護裝置也會迅速向並網開關發出命令,讓其跳閘,從而很好的保證了兩側 主設備不受傷害,避免事故進一步擴大。

作用三:

裝置帶有失壓跳閘、檢有壓自動合閘功能,當故障解除後,光伏兩側都處於正常狀態。 這時防孤島保護裝置就會檢測到相關信號,自動合上並網開關,讓其正常工作,省去了 人工並網的繁瑣。

功能:

1、低頻保護
頻率在35HZ-65HZ之間時且曾經在低頻值以上時低頻保護才能啟動,低頻保護動作200ms 後立即返回。

2、過頻保護
當頻率高於定值時保護啟動。

3、低壓保護
當電壓低於定值時動作。

4、過壓保護
當電壓高於定值時動作。

5、聯跳
支持變電站側聯跳,即當收到變電站側聯跳命令時延時開出跳閘出口,切本站的並網開關。

6.頻率突變
當頻率波動值超過所設定值時,保護動作。

8. 漏電保護裝置設計原理和設計要求

我們現在處在電氣時代,生活中我們離不開用電,尤其是晚上,在家裡就需要用電,我們走在街上會發現,幾乎每一個店鋪都要用到電,但是用電,就牽涉到了安全問題,生活中因為漏電或觸電導致的人體傷亡或財物損壞,這些事件很多,電視上媒體也都報道過,因為用電直接關系我們自身的安全,於是就發明了漏電報保護裝置,可以有效防止我們人體接觸到外電,下面就是它的設計原理和設計要求。


設計原理:

根據進出均衡,即零序原理。主要是一個零序線圈,所有的線都穿過去(PE除外)。原則就是流進的電流等於流出的。三相四線制的四線全穿過互感器,三相五線制的保護線不穿過去,單相電的火線零線全傳過去等。當發生漏電時,一部分電流流進大地而形成互感器外的電流迴路,互感器內的電流不再平衡,就感應出了電流,驅動靈敏繼電器跳閘,進行迅速的斷電保證安全。


設計要求:

1.設計安裝時不要太靠近大電流母線和交流接觸器。

2.設計時必須嚴格區分中性線和保護接地線。三極四線式和四極式漏電斷路器的中性線應接在斷路器中,經過斷路器的中性線不能再作為保護接地線使用,也不能重復接地或接電氣設備外殼。而保護地線不得接人漏電斷路器內。


3.設計時,接線很重要,關鍵是接線的時候不可以接錯了。特別是單相的零線火線千萬不能顛倒,這樣有可能起不到保護作用(有的在內部跳閘斷開時是只斷開一根線---火線的,並不是所有線都斷開,這也是安全考慮),如果接反了將起不到保護作用,甚至不如不用。對於三項四線制的也不能把零線接反了,這樣容易燒壞試驗迴路上的電阻,而使保護器壞掉。


設計原理和設計要求已經告訴大家,對於漏電保護裝置,設計時一定要保證萬無一失,不能出現差錯,工作人員一定要仔細認真,因為設計的成功與否關繫到後期人體或財物的安全問題,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一定要重視起來,現在很多的場合都設計的有漏電保護裝置,可見它的重要性,也提醒大家,生活中用電時,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保護我們的人身安全,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9. 登山設備要求什麼

登山設備要適應登山運動的環境條件,在設計、選材、用料、製作上要盡
量使其輕便、堅固、高效,並能一物多用。

隨著登山運動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登山運動裝備的質量和
性能也在不斷得到改善,這對提高登山運動的水平時非常必要的。例如,法國
第一次登山時所用的一根主繩的重量可達20公斤,其它登山設備也都很笨重,
那時他們的登山高度僅僅達到4000米左右。現在一根主繩的重量僅有1.5公
斤,其它裝備的重量也大大減輕,而且更加耐用,其保暖、防電性能也大大增
加,因而可以保證登山運動員攀登各種高度和難度的山峰。近年來各國登山界
還在不斷研究和改進各種裝備,例如許多國家在為提高氧氣瓶的容量和裝備的
使用效率而進行研究,日本採用了所謂「迴路式氧氣面罩」代替原來的呼吸
器,使原來供一分鍾使用的氧氣增加到兩分鍾或更長時間。他們還為攀登海拔
8000米以上岩石峭壁的雙人用氧和攀岩操作用氧等特殊裝備進行了改裝。此
外,登山運動員的被服裝備和宿營裝備也都在不斷的改進。近年已出現了更輕
便保暖的充氣帳篷等宿營裝備。

在高山食品方面,除了精製的高熱量壓縮食品和保鮮脫水蔬菜外,有的國
家還使用了專為宇航員研製的「自製罐頭」,既輕便易帶又具有足夠的熱量。
近年來通訊工具也取得了很大改進。目前已普遍使用專門供攀登高山用的小
巧、輕便、性能良好的步行報話機,更好的保證了登山運動員與各有關方面的
聯系。隨著登山裝備的改進,人們的登山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攀登的高度和難
度也隨之增加。
被 服 裝 備

由於競技登山和探險登山的環境不同,其裝備的要求也不同。

競技登山裝備

岩石衣褲 即競技登山活動中穿用的衣褲,要貼身可體,褲口、褲腳較小且有
彈性,選料以結實耐磨、富有彈性的毛製品最好。

岩 石 鞋 岩石作業的一種特用鞋。鞋幫最好用結實、通氣的皮革原料,鞋底
用較硬的橡膠原料。鞋底較厚,有利於摩擦固定。

探險登山裝備

禦寒服裝 用於登山活動中的保暖禦寒,保暖層最好用優質鴨絨,面料要輕、
薄、密實、防水、防風。衣面顏色以深為主,盡量鮮艷一些,以利
吸熱和便於山上、山下的觀察識別。除衣褲外,根據需要也可製作
羽絨襪、手套和背心。

風 雨 衣 用防水的優質尼龍原料製成。具有良好的防風、保暖性能。上衣連
帽,帽口、袖口、褲腳能調整松緊。

高 山 鞋 攀登冰雪高山的特用鞋。其用料要求是質輕,並具有良好的保暖、
防水、通氣等性能。高山鞋還應陪綁腿和鞋罩,以便提高其保暖、
防水保護的作用。在冰坡上行走時,鞋底還要綁上冰爪。

行 囊:包括背包、背架和行李袋、防護眼鏡,用以遮擋強烈陽光和冰雪反
射光,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防護鏡的鏡片以用茶色鏡片為
好。在7000米以上高山區,登山人員應配備專防紫、紅外線的防
風雪眼鏡。
技 術 裝 備

冰 鎬 這是通過冰雪坡時不可缺少的用具。出用它整修道路外,還可輔助行
進和用以保護。

冰 爪 冰爪用輕制硬金屬製成,固裝於高山鞋的底部,起固定和防滑作用。

安全帶 安全帶由圈套、帶子和卡子組成,系在腰部,它是各種保護裝備與人
體的連接裝置。

主 繩 其長度為40-50米,直徑9-12毫米,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是輕便
堅固的尼龍製品,不同人員應分別配有不同顏色的主繩,以便使用時
識別。它是保組、渡河架「橋」、攀岩和各種保護必用的技術裝備。

輔助繩 其直徑小於主繩,約6-8毫米,承受力約800公斤。其質料與主繩相
同,與主繩配合使用。

雪崩飄帶 這是遭遇雪崩等危險時探尋受難者的一種標記。用比重小、色彩鮮
艷的絲綢製成。每根長約為5米,寬約為0.01米。通過雪崩區之
前,將此物系與運動員身上。

鐵 鎖 在技術操作中,一些技術裝備之間需要交替不斷地進行連結和解脫,
為避免煩瑣的結繩、解繩操作,時動作簡單而迅速,就必須有鐵鎖的
輔助。有時鐵鎖可代替滑輪使用。

鋼 錐 有岩石錐和冰雪錐兩大類。在克服難度較大的岩石、冰雪地形的登山
作業中,將不同長度和類型的鋼錐打入岩石縫和冰層中,作為行進和
保護的支點。

鐵 錘 一般用於打入和起出鋼錐。

雪 鏟 用於平整營地,構築雪洞等挖鏟作業。

在上述一些技術裝備的基礎上,可根據需要配備一些增效技術裝備,如上
升器、下降器、雪橇、金屬梯、小掛梯、滑車等。
露 營 設 備

帳 篷

帳篷可分為低山帳篷和高山帳篷兩種。低山帳篷一般用單層料製成即可。
高山帳篷要用雙層料,中間有空氣層,以增加其保暖性能。一般每個帳篷內約
有4立方米的空間,能居住2--4人。如隊伍規模較大,基地營的帳篷可分別制
成更加實用的住宿帳篷、炊事帳篷、醫務帳篷等。各種帳篷的頂部形狀以弧形
為好,這樣可增加其穩固性和實用性。其質量要求是防水、絕緣和通氣,並要
求色彩鮮艷。其出入口要開閉方便。

睡 袋

用料與羽絨服裝相同,只是保溫層更厚些。為了防水防潮,還應配備泡沫
塑料或氣褥等。

炊 具

用於燒水做飯。也可取暖。有汽油爐和煤油爐兩種。在7000米以上空氣
稀薄的高山上,後者效果較好。常用的煤氣爐體小質輕,每個重270克,可燃
燒3小時。
保 障 裝 備

保障裝備,不是登山運動員的專用品,它是為了應付各種意外情況及其它
目的而備用的一些器材和用具。如氧氣裝備、通訊器材、攝影器材、自衛武
器、交通工具、觀察儀器、醫葯救護器材等。保障裝備種類和數量配備要根據
任務性質和隊伍規模而定。

氧氣裝備

在攀登7500米以上高峰時,為了克服高山缺氧和醫療急救,一般需有氧
氣裝備。氧氣裝備由貯氣筒、指示裝置和面具3部分構成。貯氣筒是貯存氧氣
的容器,筒壁用料要盡可能輕而耐高壓。指示裝置有氣壓表和調節器兩部分,
前者指示筒內氧氣貯量,後者控制和指示用氧時的流量。面具戴於面部,時
口、比與氧氣裝備密閉成一個系統,通過緩沖囊與皮管吸用氧氣。

通訊器材

用於運動員和基地營以及基地營和附近城市之間的聯系。前者,最好使用
高性能的小型報話機。後者可根據距離選用相應型號的無線電收發報設備。在
基地營和山上的聯絡中,運動員應盡可能熟悉和掌握一些原始的、基本的、簡
易的聯絡手段,如旗語、燈語、哨語等。為此,在裝備中要注意配備旗子、手
電筒、信號燈、哨子、焰火等。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燃燒衣物等也可作為通訊
聯系的標志。

攝影器材

在一些以攀登高峰絕頂為目的的登山活動中,攝影是記錄和獵取確認登頂
資料的手段。因此,攝影器材是必須而不可少的裝備。除照相機外,如條件允
許,還可配備電影攝像和錄象器材。
日 用 裝 備

日用裝備即生活用具和用品。一次登山活動,運動員在高山區活動
時間較長,有時可達2個月,各種用品必須攜帶齊全。日用裝備包括起居
用品、衛生用品、簡單工具、常備葯品、辨向圖儀器、娛樂用品、紙張
文具、縫紉用具、照明用具、體育用品等。

閱讀全文

與關於登山保護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轂軸承的螺絲怎麼換 瀏覽:182
超聲波熱能表怎麼連接遠程 瀏覽:456
健身器材把手黏手怎麼處理 瀏覽:372
天正暖通怎麼布置設備風機盤管 瀏覽:478
上海驕成超聲波什麼時候開始做的 瀏覽:247
汽車中後軸承叫什麼名字 瀏覽:776
六年級科學實驗裝置圖 瀏覽:797
樓道燈半自動節電開關裝置 瀏覽:945
怎麼用汽車機械鑰匙打開車門 瀏覽:695
超聲波驅蚊器驅鼠器怎麼沒聲音 瀏覽:705
改裝閥門套件對車有什麼影響 瀏覽:89
機械硬碟聲音怎麼樣 瀏覽:551
軸承擋公差多少合適 瀏覽:737
購二手設備怎麼抵扣稅 瀏覽:611
塔式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及作用 瀏覽:721
je在儀表裡面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339
煙台華盛金屬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57
地暖分水器的放氣閥門在哪 瀏覽:344
如何給機械水表調字 瀏覽:78
煤氣罐上低壓閥門怎麼調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