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動低頻減載裝置的定義及其作用
自動低頻減載裝置是一種安全穩定的裝置
Ⅱ 電力系統低頻減載裝置工作原理
因為每種的電力系統在降頻之後,那麼它的這個裝置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該去分別查詢。
Ⅲ 電力系統為什麼要裝設自動低頻減載裝置
電力系統中的頻率是供電質量必保參數之一,國家規定頻率偏差不能超過±5%。所以當供電頻率持續下降,說明此時電力系統是求大於供,需要加大發電機出力。當加大發電機出力也不能滿足要求的時候,就得減少負荷來維持電網供需的平衡,因此裝設了自動低頻減載裝置,其中已經排好了減載次序,屆時保護會按照原來輸入的減載次序逐漸減少負荷,直到電網頻率恢復到額定范圍內。
Ⅳ matlab/simulink電力系統自動低頻減載的模擬應用,求大神指點如何建模啊
模擬時間那塊有兩種方法: (1) 使用Powersystem裡面的一些元件
(2)s函數自己編程
編程只要你能夠明確你所謂的「整個過程」將「整個過程」用數學變數和方程表示就很容易解決。
低頻減載裝置是安自裝置之一,是電力系統第二道防線,已廣泛使用,所以論文並不難寫。在模擬的時候應考慮:
首先,在各種運行方式和功率缺額下有效地防止系統頻率下降至系統安全運行的最低頻率值,即頻率危險點;
其次,使系統盡快恢復至49.5~50Hz之間或低頻減載裝置首輪動作值和50Hz之間,無超調和懸停現象;
第三,在保證恢復系統穩定性和不越過系統安全運行頻率點的前提下切除的負荷盡可能少;
第四,聯絡線傳輸功率不過載,結點電壓不越限;
第五,應能保證解列後的各孤立子系統也不發生頻率崩潰。
針對以上要求,低頻減載方案的整定成為研究重點,其中切負荷量和切負荷點以及動作時間的選擇是衡量減載方案的關鍵。
送一套低頻減載裝置的流程圖和硬體圖:
Ⅳ 低頻減載最大功率缺額要考慮哪些因素
低頻減載最大功率缺額要考慮因素:結構最大過載系數要選取的時候,首先要必須經過正確的測試,能夠應付到機器的運行,還有能夠保證非常正確的一個質量。
為了提高供電質量,保證重要用戶供電的可靠性,當系統中出現有功功率缺額引起頻率、電壓下降時,根據頻率、電壓下降的程度,自動斷開一部分用戶,阻止頻率、電壓下降,以使頻率、電壓迅速恢復到正常值,這種裝置叫自動低頻、電壓減負荷裝置。
低頻減載裝置
是實現這一措施的自動裝置。它由頻率測量和減載兩個環節組成。為盡量減小切除負荷及盡快恢復頻率,要根據系統功率缺額大小和頻率下降的速度與絕對值把要切除的負荷分為若干輪,在頻率下降的過程中順次切除。一般分為5~6輪,第一輪的起動頻率整定在48.0~48.5赫,最後一輪為46.0~46.5赫。
Ⅵ 低周減載和低頻減載有什麼區別呢
過去叫低周減載,現在標准叫低頻減載。是電力部門在電網頻率下降超出允許范圍時(如低於49HZ),切除部分非重要用戶的一種技術手段。
Ⅶ 繼電保護常說的"低頻減載功能"具體指的是什麼電氣前輩們請指點
低周減載裝置是專門監測系統頻率的保護裝置。當電壓小於整定值、電流大於內整定值時,容系統負荷過重,頻率下降。下降的速度(滑差)小於整定值,當頻率下降到整定值時就出口動作,投了低周保護壓板出口的開關就會被跳掉,甩掉部分系統負荷,保證系統正常運行。低周減載一般用在有自備電廠的大型企業里。當電源頻率下降到一定值時,將發生設備或者其他的事故,如軸瓦燒損、機械加工精度降低等。所以在電網上設置低頻率減載保護。當電網頻率低於整定值時,保護將按照事先輸入的減載名單,將負荷逐一切除,直至電網頻率恢復到允許值范圍內為止。
正常時,企業的自備發電機與電網並列運行,當外電源因故障停電時,這些發電機將承擔全部負荷。如發電機總容量小於負荷的總容量達到一定程度,發電機將不能保持額定轉速,就是說廠內電網的周波將降低。嚴重時,甚至會使發電機趨於停轉,即系統周波崩潰。
此時應用低周減載裝置可按預定方案切除相應負荷,使系統內的發、用電處於基本平衡狀態。
當然這個功能同樣可以用在工作情況不可靠、並且不重要的負荷自動切除上。
Ⅷ 低頻減載裝置的低頻率的危害
1、運行經驗表明,汽輪機在頻率低於49~49.5Hz以下長期運行,葉片容易產生裂紋,當低於專45HZ時,為屬發生葉片共振而造成葉片斷裂。
2、當頻率下降到47~48HZ時,為電廠廠用電設備的出力,明顯下降,會引起電廠出力減小,更加引起系統有功不足,頻率進一步下降,最後導致崩潰。
3、當頻率下降到45~46HZ時,系統電壓水平,極不穩定,如再加之有短路等故障的情況下,會導致系統瓦解。
Ⅸ 低頻減載為何要設電壓閉鎖和低電流閉鎖
故障條件下,上級電源斷開後,低壓側用戶有可能向故障點反饋電流,這個電流的頻率是很低的,會造成低頻減載裝置誤動作。
所以裝設電壓閉鎖和低電流閉鎖,只要上級電源斷開了,低頻減載裝置就不會動作
Ⅹ 低頻減載切除負荷的原則
分兩種:分布式和集中式。
先講分布式,低周保護作為保護裝置的一個模塊,在單間隔的保護裝置裡面配置。
各間隔的保護裝置中低周定值全部都一樣,並且可以通過保護軟壓板投退。
每年都需要制定低周減載線路的輪換。對於運行部門來說,比較簡單,只要控制各間隔的保護軟壓板就能實現。
分布式的好處很明顯,目前國內主流的保護廠家,10kV出線保護裝置都能輕松實現。
集中式的低周減載裝置,在保護小室配置專用的裝置,保護定值一般分為兩輪,每輪都對幾條出線實現控制。目前網內這類裝置相對來說非常少,個人認為,主要有兩個弊端:
一是一個裝置控制多台斷路器,容易出現問題,一旦裝置故障,減載功能就沒有了。
二是不易實現減載線路的變更。一旦負荷變動,需要更換某輪切除的線路,就必須更改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