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化學氨氣噴泉實驗的流程和原理
操作方法用乾燥的圓底燒瓶收集氨氣,集滿後用帶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預先吸入水)的雙孔膠塞塞緊瓶口,立即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燒杯里,燒杯里的水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試液,擠壓滴管膠頭,使少量水進入燒瓶。實驗時應注意燒瓶必須乾燥,滴管吸水後外壁擦乾,而且盡可能使氨氣收集滿一些。實驗現象燒杯里的水由玻璃管吸入燒瓶形成紅色噴泉。氨水在中學化學實驗中三應用①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檢驗HCl等氣體的存在;②實驗室用它與鋁鹽溶液反應制氫氧化鋁;③配製銀氨溶液檢驗有機物分子中醛基的存在。人工固氮和天然固氮1、人工固氮 工業上通常用H2和N2 在催化劑、高溫、高壓下合成氨。最近,兩位希臘化學家,位於Thessaloniki的阿里斯多德大學的George Marnellos和MichaelStoukides發明了一種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Oct.1998,P98)。在常壓下,令氫與用氦稀釋的氮分別通入一加熱到570℃的以鍶-鈰-釔-鈣鈦礦多孔陶瓷(SCY)為固體電解質的電解池中,用覆蓋在固體電解質內外表面的多孔鈀多晶薄膜的催化,轉化為氨,轉化率達到78%;對比:幾近一個世紀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藝通常轉化率為10至15%!他們用在線氣相色譜檢測進出電解池的氣體,用HCl吸收氨引起的pH變化估算氨的產率,證實提高氮的分壓對提高轉化率無效;升高電流和溫度雖提高質子在SCY中的傳遞速度卻因SCY導電率受溫度限制,升溫反而加速氨的分解。 2、天然固氮 閃電能使空氣里的氮氣轉化為一氧化氮,一次閃電能生成80~1500kg的一氧化氮。這也是一種自然固氮。自然固氮遠遠滿足不了農業生產的需求。 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氣里的氮氣轉化為氨,再進一步轉化為氮的化合物。固氮酶的作用可以簡述如下: 除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外,還有牧草和其他禾科作物根部的固氮螺旋桿菌、一些原核低等植物——固氮藍藻、自生固氮菌體內都含有固氮酶,這些酶有固氮作用。這一類屬自然固氮的生物固氮。
❷ 關於氨氣噴泉實驗、
可以設體積為22.4l
那麼氨氣的物質的量就是1mol
當水充滿之後水的體積就是版22.4l
因此權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就是1/22.4mol/l
任何體積的氨氣進行噴泉實驗後的濃度都是1/22.4mol/l
≈0.045mol/l
採納下哈
謝謝
❸ 氨氣溶於水的噴泉實驗的具體步驟 以及實驗現象 原理等 還有注意事項
實驗操作:在乾燥的圓底燒瓶里充滿氨氣,用帶有玻璃管和膠頭滴管(預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緊瓶口,立即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剩有水的燒杯里(水利預先加入少量酚酞試液).安裝好裝置,打開橡皮管上的夾子,擠壓滴管的膠頭,使少量水進入燒瓶.
實驗現象:燒杯里的溶液有玻璃管進入燒瓶,形成噴泉,燒瓶內液體呈紅色.
實驗結論:氨極易溶於水,其水溶液顯鹼性.
實驗本質原因:較大量的氨氣溶於較小量的水中,使燒瓶內的氣壓明顯小於瓶外氣壓,在大氣壓作用下,水迅速進入燒瓶,形成噴泉.
氣體在水中溶解度較大,或氣體與液體能劇烈反應,形成較大壓強差都能做成噴泉實驗,如HCL\HBr\HI\SO2\CO2用NaOH溶液吸收
注意問題:1燒瓶要乾燥2氨氣要充滿3塞子要嚴密4由滴管內擠入的水不要太少
❹ 求氨氣噴泉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
高中化學抄第2冊的氨這一節是這樣講的:
在乾燥的圓底燒瓶力充滿氨氣,用帶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力預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緊瓶口。立即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燒杯里(水裡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試液),把實驗裝置裝好後。打開橡皮管的夾子,擠壓滴管的膠頭,使少量的水進入燒瓶。觀察現象。
可以看到,燒杯里的水由玻璃管進入燒瓶,形成噴泉,燒瓶內液體呈紅色。
從上面的實驗可以看出,氨極易溶於水,經試驗測定,在常溫,常壓下,一體積的水中能溶解700體積的氨。
❺ 誰能詳細、系統的講解一下氨氣的噴泉實驗
實驗操作:在乾燥的圓底燒瓶里充滿氨氣,用帶有玻璃管和膠頭滴管(預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緊瓶口,立即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剩有水的燒杯里(水利預先加入少量酚酞試液)。安裝好裝置,打開橡皮管上的夾子,擠壓滴管的膠頭,使少量水進入燒瓶。
實驗現象:燒杯里的溶液有玻璃管進入燒瓶,形成噴泉,燒瓶內液體呈紅色。
實驗結論:氨極易溶於水,其水溶液顯鹼性。
實驗本質原因:較大量的氨氣溶於較小量的水中,使燒瓶內的氣壓明顯小於瓶外氣壓,在大氣壓作用下,水迅速進入燒瓶,形成噴泉。
氣體在水中溶解度較大,或氣體與液體能劇烈反應,形成較大壓強差都能做成噴泉實驗,如HCL\HBr\HI\SO2\CO2用NaOH溶液吸收
注意問題:1燒瓶要乾燥2氨氣要充滿3塞子要嚴密4由滴管內擠入的水不要太少
❻ 氨氣噴泉實驗成功的關鍵
:①盛氣體的燒瓶必須乾燥,否則甁中有液體,會使瓶口留下空氣,形成的噴泉壓力不大(噴泉「無力」);②氣體要充滿燒瓶;③燒瓶不能漏氣(實驗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④所用氣體能大量溶於所用液體或氣體與液體快速反應。
❼ 氨氣噴泉實驗
空氣的式量是29 ,乾燥氨氣中含有空氣,用十字相乘法下面不是18而是29 ,氨氣溶解度1:700,所以氨氣全部溶解後那部分體積被水占據,其餘剩下的部分是空氣
❽ 氨氣「噴泉實驗」原理
氨氣的溶解度很大 1體積水裡可以溶解700體積氨氣 在圓地燒瓶內充滿氨氣,用兩個孔的膠塞塞緊 一個孔用玻璃管連接燒瓶和水槽 另一個孔塞入吸有水的膠頭滴管. 向燒瓶內擠如膠頭滴管內的水 氨氣立刻溶解到水中造成瓶內的氣壓低與瓶外氣壓 從而大氣壓力將水槽內的水壓入燒瓶內,形成噴泉!
❾ 氨氣的噴泉實驗
在常溫,常壓下,一體積的水中能溶解700體積的氨。
在乾燥的圓底燒瓶里充回滿氨氣,用帶有玻璃管答和滴管(滴管里預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緊瓶口。立即倒置燒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燒杯里(水裡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試液),把實驗裝置裝好後。打開橡皮管的夾子,擠壓滴管的膠頭,使少量的水進入燒瓶。觀察現象。
實驗的基本原理是使燒瓶內外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大的壓強差,利用大氣壓將燒瓶下面燒杯中的液體壓入燒瓶內,在尖嘴導管口形成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