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大神。利用三根測壓管設計一實驗裝置,測定有壓管道中的一個閥門的局部水頭損失的大小。
如圖,
1.將一根測壓計固定於①處,取第二根放置於②處,測量壓差。記錄
2.將①壓差計移動到④處,確定另一測壓計位置③使倆著之間壓差相等。
3.公式求解。
㈡ 如圖所示是米勒研究生命起源過程的實驗裝置,請你按要求完成探究實驗報告(1)米勒提出的問是______;(2
米勒將水注入左下方的燒瓶內,先將玻璃儀器中的空氣抽去.然後打開左方的活塞,泵入氨、氫、硫化氫、甲烷、二氧化碳等的混合氣體(模擬原始大氣).再將燒瓶內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氣體同在密閉的玻璃管道內不斷循環,並在另一容量為5升的大燒瓶中,經受火花放電(模擬原始地球的閃電)一周,最後生成的有機物,經過冷卻後,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實驗結果共生成20種有機物.其中11種氨基酸中有4種(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質所含有的.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1)、根據有關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提出問題: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夠形成有機小分子嗎?
(2)、根據提出的問題,可以假設: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夠形成有機小分子.
(3)、米勒實驗裝置中正負電極接通進行火花放電是模擬自然界里的閃電.
(4)向裝置內輸入的氣體是:氨、氫、硫化氫、甲烷、二氧化碳等的混合氣體(模擬原始大氣).
(5)最後生成的有機物,經過冷卻後,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實驗結果共生成20種有機物,其中11種氨基酸.
(6)米勒的該實驗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從無機小分子到有機小分子的轉變是完全可能的.
(7)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氫氣、氨、甲烷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沒有氧氣.
故答案為:
(1)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夠形成有機小分子嗎?
(2)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夠形成有機小分子
(3)模擬閃電
(4)氨、氫、硫化氫、甲烷、二氧化碳等的混合氣體(模擬原始大氣).
(5)氨基酸
(6)無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
(7)氧氣
㈢ 用下圖的實驗裝置可以研究某些環境因素是如何影響植物枝條失水的,在溫度、風速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實
(1)水的表面加油,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的蒸騰,使觀察到的效果更明顯. (2)錐形回瓶上沒有刻度答,若將錐形瓶實驗前稱重量,實驗後再稱重量,實驗前的重量減實驗後的重量即是植物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的重量. (3)在對照試驗的設置中,要遵循變數唯一的原則.從表中可以看出,A和B能夠形成對照組,變數是空氣的濕度,即探究的是空氣濕度對枝條失水速度的影響;B和C能夠形成對照,變數是光,探究的是光對枝條失水速度的影響. (4)從表中的B和C數據可以看出,有光的條件,植物的失水速度克數多.可見光照時比黑暗時植物的蒸騰做用旺盛. (5)植物的莖中有兩種管道,一種是自下而上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的導管,一種是輸導有機物的篩管.因而水中放紅墨水,被染紅的是木質部. 故答案為:(1)防止水分蒸發;(2)實驗前後分別稱取實驗裝置的總質量,二者之差為失水的重量;(3)A和B;(3)增大;蒸騰作用旺盛;(5)木質部的導管. |
㈣ 求大神。利用三根測壓管設計一實驗裝置,測定有壓管道中的一個閥門的局部水頭損失的大小。
摘要
㈤ 哪些管道要求做閉氣法試驗
市政管道要求做閉氣法試驗,即閉水實驗。檢驗方法適用於排水管道在回填土之前,地下水位低於管外底150㎜,直徑300~1200㎜的混凝土排水管道;環境溫度為-15~50℃;在下雨時,不得進行閉氣試驗。
排水管在回填土前必須按施工驗收規范進行閉氣試驗。閉氣管道堵充氣必須達到規定壓力值(0.15~0.2Mpa),並保持壓力穩定。管道內充氣至規定之預升壓力(3000pa), 穩定壓力為由預升壓力降到試驗壓力(2000pa)的壓降時間不少於5min方可進行。
(5)管道損失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在具備了閉水條件後,即可進行管道閉水試驗。試驗從上游往下游分段進行,上游實驗完畢後,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試驗以節約用水。試驗各階段說明如下:
注水浸泡:閉水試驗的水位,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2米,將水灌至接近上由井口高度。注水過程應檢查管堵、管道、井身,無漏水和嚴重滲水,在侵泡管和井1~2天進行閉水試驗;
閉水試驗:將水灌至規定的水位,開始記錄,對滲水量的測定時間,不少於30分鍾,根據井內水面的下降值計算滲水量,滲水量不超過規定的允許滲水量即為合格。
㈥ 管道泄漏檢測用什麼方法
輸油/輸天然氣的管道,其泄漏檢測方法目前集中在光纖檢測法、負壓波檢測專法和次聲波檢測法這屬三種方法上。
光纖檢測法的原理是管道發生泄漏時,管道周邊會有溫度下降的情況出現,光纖對溫度變化十分敏感,能夠檢測出來。該方法對光纖的質量要求非常高,並且光纖埋設要貼近管道,目前尚無成功報道。
負壓波法的原理是管道發生泄漏時,管道內的壓力會降低,產生負壓,壓力感測器能夠採集到負壓波信號。負壓波法成本低,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但負壓波應用面窄,海底管道、天然氣管道都不能使用,即使是輸油管道,停輸檢修期間無效,有拱跨的管道效果也比較差,定位精度較低。
次聲波法的原理是管道發生泄漏時,泄漏能量在泄漏處引起管道振動,振動產生的次聲波信號能被次聲波感測器採集到。次聲波法適應面廣,定位精確,但是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阻礙了該技術的推廣。
㈦ 實驗室出現漏水或管道破損錯誤的處理辦法
1、由於管道破裂引起漏水,應關掉進水閥門,並通知維修組修理管道,經維修人員修理後確認不再漏水後才可以使用。
2、由於水量太大引起的管道介面處漏水,應通知維修部門對管道介面處進行維修,以確保介面處不再漏水。
3、在反應時由於實驗儀器、設備出現漏水,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並匯報部門領導進行相關處理。
(7)管道損失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實驗室要注意安全用電:
1、要樹立安全、節約的用電思想。
2、電源、電閘下方禁止擺放易燃物品和儀器設備。
3、啟動或關閉電器設備時,必須將開關扣嚴或拉妥,防止似接非接狀況。使用儀器設備前,應先了解其性能,按操作規程操作,若電器設備發生過熱現象或糊焦味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4、電器設備及配電裝置有故障時應及時請專人修理。不得擅自亂改線路和亂接電線。
5、人員較長時間離開房間或電源中斷時,要切斷電源開關,尤其要注意切斷加熱電器設備的電源開關。
6、要警惕實驗室內發生電火花或靜電,如遇電線走火,切勿用水或導電的酸鹼泡沫滅火器滅火,應切斷電源,用沙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㈧ 怎樣做風管的漏光實驗
安裝前的漏光檢測是人鑽進管道里在外面用強光照射焊縫或咬合口的位置觀察是否漏光,安裝完成後漏光檢測是將熒光粉從入風口放入,在管道外用熒光燈照射,觀察是否有熒光發光現象,確定漏光位置。
㈨ 實驗室排風系統中風管的沿程壓力損失怎麼算
R=(λ/D)*(ν^2*γ/2g)。
ν-流速(m/s);D-管道直徑(m);R-沿程摩擦阻力(kg/m2);L-管道長度(m);g-重力加速度=9.8。壓力可以換算成Pa,方法如下:
1帕=1/9.81(k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