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昆河鐵路的鐵路機車
滇越鐵路所使用的為米軌機車。 早期是蒸汽機車,之後改為內燃機車。滇越鐵路(昆河鐵路)所使用的機車為東方紅21型(米軌型),該車液力傳動,軸式B-B。另有一種型號為四方機車車輛廠所生產的東風21型內燃機車,該車為交-直流電傳動。軸式C0-C0。 中文:東風21型內燃機車
簡稱:東風21
縮寫代號:DF21
車輛簡介及技術參數:
DF21型機車是採用交—直流電傳動方式、C0- C0軸式、雙司機室(裝有司機室空調)、內走廊整體承
載式米軌機車。其常用最高速度為60km/h,通過最小曲線半徑為70m,整備重量84×(1±3%)t,軸重14×(1±3%)t,外形尺寸:16000×3020×3865mm。 已知昆河線上共有12台在運用。
動力裝置採用了CAT3512B型柴油機,其裝車功率為1455kW,是由ZQF-408E型起動發電機通過NM-360型閥控密封式鉛酸蓄電池提供電源作電動機運行來起動柴油機,在柴油機起動後作發電機運行為機車提供110V的直流電源。
主傳動裝置是採用JF219A型無刷勵磁同步發電機與ZD-126型滾動軸承抱軸的軸懸式半懸掛方式牽引電動機。
輔助傳動系統採用交、直流電傳動方式。
控制系統採用PLC控制裝置對機車進行完全控制。
轉向架採用Co-Co結構的自導向徑向轉向架。
機車的制動系統是採用了JZ-7C型空氣制動機與動力電阻制動裝置兩套制動系統。
生產廠商:中國南車集團
柴油機裝車功率:2000馬力/1500千瓦
傳動方式:交直傳動
用途:貨運
軸式:Co-Co
軌距:1000mm整備重量:84t
軸重:14t
構造速度:60km/h
持續速度:15.3km/h
啟動牽引力:408.6kN
持續牽引力:268.9kN
輪徑:1050mm
通過最小曲線半徑:70m
柴油機型號:16V240ZJB
柴油機最大轉速:1000r/min 首台製成年份:1977年
柴油機裝車功率:1100馬力
傳動方式:液力
用途:客貨運、調車
軸式:B-B
軌距:1000mm
整備重量:69噸
軸重:15噸
構造速度:50公里/小時
持續速度:小於12公里/小時
起動牽引力:19800公斤
持續牽引力:14000公斤
輪徑:915mm
機車軸距:8200mm
轉向架軸距:2200mm
轉向架中心線間距:6000mm
車鉤中心線間距:12676mm
通過最小曲線半徑:70m
最大高度:3793mm
最大寬度:3046mm
燃油儲備量:2t
水/砂儲備量:0.5/1t
柴油機型號:12V180ZJA
液力裝置型號:SF2010Z-2
東方紅21型是高原米軌通用型內燃機車,由四方機車車輛工廠於1976年設計,1977年試制投產,1982年又進行改進,總產量分前後兩批共102台。機車標稱功率是640kW,最大速度50km/h,車長12000mm,軸式B-B。
現還在昆河鐵路上運行 KD55 型 窄軌蒸汽機車的原型車是1913年由日本川崎(Kawasaki)車輛株式會社製造的軌距為1067毫米的9600型窄軌客貨兩用機車,和其它這種軸式機型系列一樣,又稱「團結式」。二戰時期由日本運到中國大陸使用的有249台,1949年以後中國將這批9600型機車改為1435毫米軌距的KD5和1000毫米軌距的KD55在國內繼續使用,其中昆河線上的KD55在1985年最終停止使用。軸式排列:1—4—0 全長:16.56米 設計速度:50公里/小時 整備重量:98噸
現收藏於雲南鐵路博物館、昆明小石壩機車廠和中國鐵道博物館共3台 機車型號:曾稱ㄇㄎ51型
軸式排列:1—4—1
全長:11.55米
設計速度:55公里/小時
製造國家:法國
製造年代:1913年
動軸軸重:一位11.3t/二位11.5t/三位11.81t/四位12.5t
用 途:客運、貨運、調車
軸 式:1-4-1
整備重量:61.96t
輪周功率:680馬力
模數牽引力:12901 kg
總效率:5.9%
構造速度:55 km/h
軌距:1000mm
通過最小曲線半徑:80m
固定軸距:3850mm
機車總軸距:8050mm
最大高度:3696mm
最大寬度:2300mm
兩車總長:11550mm
煤水車裝煤量:5t
煤水車裝水量:7.5m³
火箱型式:窄火箱
過熱器型式:四單管雙曲折式
爐床面積:2m³
火箱容積:4.2m³
氣缸數目:2
氣缸直徑:460mm
韝鞴(活塞)行程:500mm
最大遮斷比:88%
JF51型 窄軌蒸汽機車是1913年由法國製造的軌距為1米的側水櫃型窄軌機車和其它「解放」型系列一樣,又稱「天皇式」。這台法國製造的米軌機車原屬昆河鐵路,在昆明—河口線上運營,1990年取消該機型。
現收藏於中國鐵道博物館共1台 製作時間:1929年製造
型號:N級
軌距:1000mm
機車全長:24.385m
整備重量:121.1t
動輪直徑:1092mm
模數牽引力:21569kg
構造速度:40km/h
雲南鐵路上所運用過尺寸最長的窄軌蒸汽機車——「嘎拉式」活節蒸汽機車。
1937年抗戰爆發,滇越鐵路運量增加,當時法國滇越鐵路公司所擁有的最大功率主力牽引機車為1913-1926年間配屬的28台JF51型超重型機車,由巴底紐勒公司製造,模數牽引力為11571千克,因無法滿足國民政府繁忙的戰時運輸需求,為解決河口至昆明段高海拔、大坡道的貨物列車牽引問題,1938年5月法國滇越鐵路公司從英國購進了6台軸式為2-4-1+1-4-2的 「加拉特」式(Garratt)機車, 中國大陸代號為GD51型,按照其軸式排列及音譯,通常俗稱為「嘎拉式」機車。該車型最初由英國人赫伯特·W·加拉特(Herbert William Garratt 1864-1913)於1907年設計,貝耶·皮科克公司製造,後來發展出多種型號,是中國窄軌鐵路上使用過的最大功率蒸汽機車。另外在阿根廷、英屬緬甸也使用過此種機車。
「嘎拉式」機車構造奇特,全車為活節式構造,機車兩端各有一個機械部、行走部的完全相同的車架:前車架上裝有水櫃,後車架上裝有煤槽和水櫃,總共可儲水20噸、儲煤8噸。鍋爐位於機車中部,座架在前、後車架的後端,以活節聯接。在機車前後端處兩車架上相對裝有斜置的汽缸,蒸汽以很長的帶彈簧式球面活接頭的蒸汽管鍋爐過熱箱輸往前、後車架上的汽缸;前、後車架上的水櫃也以帶活接頭的連通管相通,司機室為在鍋爐後端的通常設計。在當時,「嘎拉式」機車的功率是最為強大的,但是其車體過於長大、機械構造復雜,在崎曲的米軌鐵路上運行故障率很高,蒸汽管活接頭易泄漏、浪費燃料,檢修費用高。
1940年滇越鐵路中斷後,這6台「嘎拉式」機車都平安地渡過了餘下時光。1961年,昆明機車修理工廠將其中一台的前後兩個帶機械部、行走部的車架,設計改造為兩台TW51型2-4-0軸式蒸汽機車(模數牽引力9163千克)。至1966年,剩下的5台「嘎拉式」機車還在昆河線上運用。 2007年4月,中國鐵路的第六次大提速,把動車組的概念展示在中國人面前。從此,一條條中國鐵路線上,有了動車組的身影。它帶給人們的,是舒適快捷、旅行時間大大縮短的概念。其實,百年前的滇越鐵路上就曾有過動車組的身影 。如今,這列名為「米其林」的動車組,靜靜地躺在昆明鐵路博物館的機車館內:白色的車身、藍色的「MICHELIN」標志,橡膠的車輪恐怕絕無僅有。彼時,全世界的鐵路上跑的還都是蒸汽機車,而滇越鐵路上專供鐵路高層管理人員和達官顯貴乘座的米其林號車,便是一台奇特的內燃動車組。這台由法國製造的載客內燃動車組,分為動車和附屬行李車,1914年在滇越鐵路上投入使用。動車長16米、寬2.6米、高2.9米,車內設軟席座位19個、硬座24個,還設有洗臉間、衛生間、廚房和西餐廳,裝飾豪華,猶如一個功能齊全的流動賓館。1932年,採用米其林橡膠廠的新產品—橡膠車輪後,更是如虎添翼,可以以70公里的時速在滇越鐵路上飛奔,曾創下最高達100公里的時速記錄。
100公里/小時,在今天來說並不算什麼,在當時卻是了不起的紀錄。因為當年滇越鐵路上由蒸汽機車牽引的列車,一般只能跑到15—20公里/小時,就是已知的滇越鐵路上還在運營的內燃機車牽引的列車,其時速也超不過50公里/小時。米其林何以創造了滇越鐵路上一個百年未被打破的紀錄,有人說是因為其裝上了橡膠輪子。對於這種說法,筆者無法考證,不過,如今躺在昆明鐵路博物館機車館的這台動車組的輪胎,歷經70多年仍不見龜裂,輪面紋路清晰,就連輪胎上的「MICHELIN」標識也一樣清楚,足見西方早年產品的工藝水平和質量,即便是在今天,米其林也是一個大名鼎鼎的輪胎品牌。米其林雖然是達官貴人的專車,一般人無福享受,但在滇越鐵路沿線還是有不小的影響。老輩人回憶,曾經好長一段時間,米其林成了滇南老百姓「快」的代名詞,「有多快?再快能快得過米其林?」成了比喻快的口頭禪。
1935年春末夏初,蔣委員長的夫人宋美齡就乘坐米其林號有一次開遠之行。據說,蔣夫人之所以來到雲南,還與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有關:陪同蔣介石坐鎮昆明圍剿紅軍。乘坐如此舒適快捷,如此華貴、如此風光、如此刺激的米其林,乃人生一大快事。開遠之行,便是宋美齡乘坐米其林「兜風」的主要目的。而米其林的舒適便捷,也確實讓蔣夫人贊嘆不已。米其林號,或許是中國鐵路運輸史上最早的動車組。
② 電力機車牽引電動機和傳動裝置常用的懸掛方式有哪幾種
你好,常用的懸掛方式有:軸懇式、架懸式、全體懸式和半體懸式。希望能夠幫到你
③ 早期的的北京地鐵是用什麼牽引
DK1型地鐵電動客車是長春客車工廠於1967年為北京地鐵製造的,共製造2輛。它是一種全動軸結構車輛,每一輛車能獨立運行。車的前部設有司機室,裝備有操縱駕駛整個列車的操縱設備,車內主要是旅客乘用的客室,車頂設有自然通風器。地板下部裝有牽引、制動所需的全部設備和電路、管路系統。走行裝置為雙電機動車轉向架,並配備有相應的傳動系統和基礎制動裝置。車輛可以由任意輛數編組運行,通過密結式車鉤連結。在車鉤上裝有在插銷連接器,各輛車的列車導線、總風缸和列車管均通過該車鉤自動連結。因此,在司機室只需一名司機便可對整車實現集中操縱。
DK2型地鐵電動客車是長客場在兩輛DK1型電動客車的基礎上於1969年製成的,該車共製造了80輛,1969年製造75輛,1970年製造5輛。
④ 高鐵牽引傳動系統用什麼樣的薄膜電容和氮化鎵器件
地鐵車輛採用動車組技術,使用動力分散式,列車分為動車和拖車,動車帶有動力,拖車不帶動力 動車組和國鐵車輛的區別就是動車組採用動力分散技術,國鐵採用動力集中,即機車牽引 高鐵是高速鐵路的簡稱,高鐵是一個系統,高鐵可採用動車組技術也。
⑤ 現在主流的地鐵動車牽引電機,採用是交流還是直流
一、大的趨勢是交流牽引電機,幾大地鐵車輛控制系統生產商(西門子,龐巴迪,阿爾斯通,現代-rotem等)都在生產交流控制技術的產品,地鐵車輛的牽引電機使用直流的已經很少了,除了北京一號線等早期的地鐵車輛使用的是直流電機,目前的各地鐵車輛使用的都是交流電機,其供電方式是直流供電。
二、交流電機的調速主要靠的是「調頻」即調節供給電機的交流電的頻率,交流電是靠一種VVVF(調頻調壓)裝置,俗稱牽引逆變器提供,VVVF將直流電逆變為交流電供給牽引電機,為調節電機的轉速可以調節交流電的頻率,控制轉矩可以通過調節電壓。在大功率可控晶閘管工業生產化後,交流電動機的調速變得更簡單了,交流電動機的製造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就表現出來。而且目前的技術,交流電機幾乎在使用過程中免維護,為地鐵車輛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三、直流電機最大的優點就是直流電機可以實現「平滑而經濟的調速」;直流電機的調速不需要其它設備的配合,可通過改變輸入的電壓/電流,或者勵磁電壓/電流來調速。交流永磁同步的調速是靠改變頻率來實現的,需要變頻器。直流電機雖不需要其它的設備來幫助調速,但自身的結構復雜,製造成本高使用過程中容易損壞(特別是電刷);在大功率可控晶閘管大批量使用之前,直流電動機用於大多的調速場合。
⑥ 我國地鐵系統的牽引用電是交流電嘛
和其他軌道交通一樣,地鐵的電是來自大電網,由城市電網引入電源。在我國,地鐵一般使用10~35千伏的交流電,通過牽引變電所變壓整流後,牽引網供給車輛的是750伏或者1500伏的直流電。
⑦ 鐵路列車的牽引力是怎麼產生的
電力機車的話就是電能轉化成了機械能,通過車輪與軌道的摩擦力而產生牽引力。
力的作用方向與車輛運動方向相同,力的大小取決於原動機的功率和車輛的運動速度,可由車輛使用者根據需要而控制。常記為F牽,與阻力相對。
實際應用的機車牽引力按照力的傳遞過程可分為幾種,由動輪輪周上作用力而產生的切向外力,稱為輪周牽引力;車鉤牽引力(或稱挽鉤牽引力)是指機車用來牽引列車的牽引力,等於輪周牽引力減去機車全部運行阻力。
牽引力的計算:
牽引力的計算在鐵路機車車輛方面尤其常見,是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實際應用的機車牽引力按照力的傳遞過程可分為幾種,由動輪輪周上作用力而產生的切向外力,稱為輪周牽引力。
車鉤牽引力(或稱挽鉤牽引力)是指機車用來牽引列車的牽引力,等於輪周牽引力減去機車全部運行阻力。而根據車輛的工作狀態,牽引力又可分為起動牽引力、持續牽引力和最大牽引力。
起動牽引力是指車輛從靜止狀態起動時所能夠發出的牽引力,其發揮受到粘著限制;最大牽引力是指車輛在不對自身機械構成破壞的情況下所能發出的最大牽引力,其值通常與起動牽引力相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牽引力
⑧ 我國地鐵運營採用什麼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技術。
地鐵通信系統的建設離不開技術領先的通 信技術,主要包括傳輸系統、程式控制交換系統、無 線系統、廣播系統、時鍾系統以及 UPS 等。
1860年,在倫敦帕丁頓(Paddington)的法靈頓(Farringdon)街和畢曉普(Bishop)路之間建造的第一條長6公里的地鐵開工,採用開挖回填的方法建造。
1863年1月10日全線通車,這就是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倫敦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運行第一年就載運了950萬名旅客。由於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此地下鐵路須用蒸汽機車牽引,又因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設計師腦洞大開,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1866年,倫敦市利用格雷特黑德(J. H. Greathead)研製的隧道盾鑽挖鑿「管式」路線。隧道開得很深,以避免與建築物基礎或市政管道沖突和影響街道交通。原計劃用纜索操作,後改用電力牽引。
⑨ 目前,在我國地鐵列車牽引系統中,按其傳動與控制方式可分為什麼
列車牽引計算》在鐵路運輸中的作用及意義 ...對應這些限制,機車的牽引力可分為: 電力機車 ①...該圖是採用調壓控制方式的型 端電壓和機車速度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