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藝術與審美》的心得感受與教學建議
寫作思路:可以先介紹一下藝術與審美的意義和作用,再詳細闡述一下藝術與審美的關系,通過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增強自己的藝術與審美,寫出自己內心的體會和感受等等。
正文:
一直以來,學校都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然而在我的小學、中學階段,我們的美術、書法、音樂課總是因為被標榜為所謂的副科而得不到重視,遇到考試時課時總是被語數英那些所謂的主科占據,事後也不會補課,因為不重要?
美育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正如課程名所顯示的,藝術和審美。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繪畫、書法、雕塑、音樂、舞蹈、戲劇等等。
其實藝術是廣義的,各行各業都存在藝術,藝術來源於生活,是人類的靈感和智慧的結晶。審美就是要培養我們的審美能力,擁有發現美的眼睛,然後參與藝術的創作。
古今中外,人類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探索從未止步,從石器時代的裝飾物,到後來的青花瓷,再到因對美的嚴苛追求而風靡全球的蘋果手機,都體現了人類對藝術的創造。
在某節課中,老師說美學對理科的貢獻不容忽視,那些公式最初不一定是正確的,但一定是美的。對此我感受到了美學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學了《藝術與審美》這門課程,打破了自身的認知缺陷。以前狹隘地認為搞設計搞藝術的才需要接受美學教育,但其實每一個人都應該接受美學教育,對美的感受和理解能激發我們創新和創造的能力。
小到給PPT排版,大到設計高樓大廈,都需要美的創造。而做到這些需要我們自覺地接受美學教育,提高審美能力,當靈感來臨之際能牢牢抓住並付諸行動,創造出美的事物。
對於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
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
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一般認為,藝術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藝術活動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對象,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
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這種藝術品既有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反映,也有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價值觀等主體性因素,它是一種精神產品。
⑵ 求一份藝術設計系《學科專業入門指導》講座心得體會 很急 謝謝
勝利認真去做自己喜歡的專業,成功還會遠嗎?
——《學科專業入門指導》講座心得體會
我,懷揣著夢想踏進了學校的大門,我有這明確的信念,因為我相信,只要我肯去努力一切盡在把握之中。我們年輕,我有足夠的資本,我們可以狂,有有限的時間合理的運用完善這我們的夢想,可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考驗就是選擇,選擇你喜歡,或許說是你愛的專業。
藝術設計系是個大系,除了分開了兩大類專業:動畫和藝術設計外,還各有精專學習的方向,那天聽系主任的專業講座進一步的了解了我們所處的時代,我們應該走的道路,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藝術設計系分為五小方向,分別是視覺傳達方向、數碼媒體方向、室內設計方向、景觀藝術設計方向、景觀建築方向。室內設計和景觀建築方向都是近年新添的專業,是由景觀藝術(原環境藝術)分支出來的,歲開設的時間沒有經管藝術長,但確實可以更細致的教授了室內、室外、與景觀的只是,所謂術業有專攻,使我們可以更加細致的學習專業的內容,並且不管是在市場前景和技術需求都是社會需要人才的時候。
下面我就談一談我給各個專業的了解於心得吧
景觀建築是我最喜歡的專業之一,可以用一句話說,景觀建築一打造詩意的棲息之所。我院還設有建築系,建築系也分為景觀和工程,其經管也是重於美學的建築,主要是這設計建築的外觀,當然其在美學的方面講我們的景觀建築要比其更著重於「美」上,而在現今的社會上,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大大的提高了,對於吃與喝,人們更重視生活的質量,和環境問題。景觀建築正是響應人們這一觀點而生的專業。」
專業指導書上有寫到「景觀建築設計是作為環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行業內容和專業任務已經上升到歷史使命的告訴,重新審視景觀建築教學定位基礎和健全科學合理的景觀建築教育體系已經是一項緊迫和崇高的任務。」景觀建築學不是剛剛產生的專業了,論專業里的年齡他可算是元老級人人物了,在次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升華。是一個專業發展的必須過程。
不僅僅是因為他波及的面的比較廣,就業率會比較高才會所以才喜歡它,我個人認為在學術上,系於系,學科與學科之間是相同的,是相互依附而存在的,一個專業的學習需要另一個專業的輔助,就像我們學設計的的話一定也要學習一些數學或力學上的事情,而聽學姐學長們說在所有專業中景觀建築是比較辛苦的一個專業,但是我不怕苦 ,而對建築專業所學的東西我個人認為比較符合我的思想,我很喜歡畫畫,很喜歡景觀建築的圖畫,喜歡的事情人們總是會很努力的去做,會心甘情願的付出,這樣才會做到事半功倍,做到最好。
如果說建築里分為景觀和工程的話,跟景觀建築比那景觀設計則是更趨向與美學的專業,主要從事於城市環境改造和施工、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著重實用性與應用性,重點培養符合高級景觀藝術設計工程要求的技術專門人才。而室內設計雖是從景觀建築分離出來的一個新的專業,但是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專業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長遠的去看,其前景是無限大的。
這三者是不能相比較,沒有誰服務誰的想法,三者都是以人與環境為中心,以不同的方向,像一條射線一樣相互支撐依附著的。
視覺傳達與數碼媒體都是新型的專業之一,雖然在中國這兩項專業早就已經存在,但是現在的視傳與數碼媒體正是成長後的青年,現在是高科技高技術的時代,人們在注重生活中的享受的同時精神上的享受也在為人們所關注,這正好給了這位青年揮灑青春的時刻到了,青年不同少年的稚嫩也不同於壯年的只是近黃昏,這個階段正是發展和打拚的最好時段,所以視傳和數碼媒體的前景很遼闊。
不管是學什麼專業,只要喜歡,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藝術是沒有界限的,沒有專業界限,也沒有方向的界限,只要堅持到最後,就是最好的勝利者。
而,我們都會是者。
⑶ 學習插花藝術的心得體會
學習插花藝術的心得體會
首先如果你要是學習插花藝術的
話你肯定是非常喜歡這個行業
你才去學習的。目前。
插花這個行業。深受女孩子喜歡。
學習時間也比較短。上手快。
一般在。一個多月左右。
基本上都可以學會了。
並且現在市場上學習花藝的。
朋友們。大多數都往店面里嫁
接了很多新的技術。比如說。
化妝。美甲。美睫。半永久紋綉。
美發。美容。等。專業技術。
這些也都是比較賺錢,快的。
非常非常好,拓客。所以說。
一個店面裡面嫁接不同專業的
技術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你
要是也想學習的話。我建議你
可以找一家正規的專業職業
培訓學校學習。這樣對咱們
以後自身也會有很大的保障。
後期也是比較賺錢的哦。
⑷ 學習《世界現代設計史》的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通過對《世界現代設計史》一學期時間的學習,懂得的的最多的就是設計師身上的思想,以及他們身上帶著那種跟別人不同的東西,一步步引領著我們真正地懂得藝術設計這門學科。開始的時候我對設計史一無所知,現在我了解了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設計,受到的感觸也很大。
但是我想的最多的還是,我們了解的只是書本上的東西,關鍵的還是要理論聯系實際,就是平時在學習的同時,自己的腦海中要不斷的聯想,為什麼別人要那樣設計,如果是自己呢?要不斷的反省自己,看到一樣東西,要對它有極強的敏感度。
並把你看到東西,想想能不能用到設計上,靈感也要靠平時的積累,如果自己平時都不去想設計,能做出來好的設計嗎?但是要想設計好的作品,還必須具備大量的知識體系。因為我們要多加學習西方現代設計史。
我膚淺地認為設計應以人和環境為設計對象。我從書上學到的是,「人文主義」追求是芬蘭建築設計師阿瓦爾阿瓦托對現代主義設計的最大貢獻。當然,至今仍然非常受用。設計在本質上應以人為本。那就必須了解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以及各個時期的設計風格,了解各個流派。
例如:俄國的構成主義,至上主義。以及米斯凡德羅提出的「功能絕對第一」理論也是經久不衰。好的藝術就是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我以前認為,搞藝術需要的僅僅是靈感,感覺和天賦,那麼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認為了解各種藝術類別的歷史就相當重要了。
比如學設計,就必須非常了解世界設計史,尤其是世界各個時期的藝術設計風格和特點,知道我們看到的每個作品,他的來歷是什麼。創作時,不要愚昧的自以為是的弄了半天,出了一個作品,後來被人發現,原來上個世紀已經有人做過了,但自己卻不知道。
當然,我們這.樣要求自己,是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比較高的層次,追求創新的作品,要做出前人沒有過的作品,具有歷史價值。從我自己來講,我以後可能要往動漫方向發展,那麼就要研究動漫史,以及動漫行業運行規則發展史。
還要看大量的作品,垃圾作品也要看,看看什麼是垃圾作品,他是怎麼成為垃圾作品的。不要讓自己的作品和前人的作品雷同。
總之,我們要飽讀設計史,借鑒世界設計史,最終超越設計史,這是我學習現代設計藝術史的一些感想。
(4)光影裝置藝術設計感悟心得體會擴展閱讀:
心得體會寫作原則:
一、行文方式要「形散神不散」。
寫作體裁上,可以是夾敘夾議的議論文,也可以是抒情寫意的散文,還可以是言簡意賅的詩歌;寫作手法上,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方式,乃至比興、聯想等表現手法都可以根據思想表達的需要自由選用。
二、寫作目的要「務實不務虛」。
學習體會的生命力在於針對實際,有感而發,只有貼近現實生活,學習體會才能具有針對性和時代感,才能鮮活有分量,才能由表及裡、言之有物,引起人們思想上的共鳴。要善於聯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實際,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和體會。
三、主題切入要「在精不在多」。
「縱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在寫學習體會時,應細讀深思,盯住一點,以此作為切入點進行深入闡述。不要貪多,用一篇學習體會就想把所有的感受寫完。多中心即無中心,面面俱到就面面難到。
四、語言風格要「朴實不虛誇」。
為了更清晰、准確地將自己的想法、感受表達出來,學習體會應直截了當、簡潔明了,在運用朴實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等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⑸ 學習讓你身價倍增的職場藝術心得體會
視覺傳達設計,這個專業算是近幾年新興的專業吧,也是我們學校第一年單獨招生。設計師是信息的發送者,傳達對象是信息的接受者。顧名思義,視覺傳達設計主要就是通過一些視覺符號(如文字、圖形、色彩,這三個是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要素)來向人們傳達各種信息,把設計者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這些要素傳遞給讀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傳播的作用。
我院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掌握專業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進行設計師職業的初步訓練,能在視覺傳達設計等領域從事設計工作,並在本專業相關領域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培養學生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能夠運用專業設計的方法與技能,獨立從事包裝、廣告、平面設計等工作,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⑹ 談談你對藝術鑒賞課學習體會
藝術鑒賞課的心得體會:
藝術欣賞能夠給人的精神帶來愉悅,使我們對生活充滿激情,老師從古希臘神話講到現實生活,從貝多芬 的《月光曲》到馬克西姆的《出埃及記》,讓學生現場感受音樂的魅力,感受不同音樂帶給學生的感受。
通過對 《藝術鑒賞》課程的學習,對藝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藝術本身最大的價值就是被欣賞。藝術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技能,創造出一種具體的客觀的感覺中的對象,這個對象能引起精神界的快樂,並且有悠久的價值。而欣賞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它不同於藝術研究,也不是藝術資料枯燥的堆砌,它是一種心領神會。
(6)光影裝置藝術設計感悟心得體會擴展閱讀:
藝術欣賞相關的課程一般綜合了音樂、美術、戲劇、舞蹈以及影視、書法、戲曲等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段,通過這一系列藝術知識的傳授,特別是通過作品的賞析,綜合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藝術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藝術欣賞課在藝術教學中作用重大,體現了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完善學生的知識修養。
⑺ 關於公共藝術課程學習的心得體會不少於500字
一個城市的建設,不能缺少公共藝術的規劃。同時,公共藝術的介人,使城市建設有了人文因素的含義,再不是冷冰冰的水泥、鋼筋和礫石的堆積。(1)公共藝術設計的概念公共藝術是研究和解決自然人化的問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它是人類生活居住空間,在現實社會的發展中與環境生態的日益惡化的矛盾帶來的思考結果。(2)公共藝術設計的特徵公共藝術設計強調環境設計意識,發展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使我們的市政建設更具人文因素和人文關懷。從人類歷史的發展歷程來看,公共藝術是人與自然相和諧。如天下的名山大川便離不開人工的開鑿和設置,從巧奪夭工的亭、台、樓、閣到蜿蜒曲折的山間小徑,以及摩崖書法的壯美,這些比荒山野林的樸拙更勝一籌。於是便有了泰山的壯闊雄渾,華山的險峻奇麗,黃山的秀麗多姿。風景不僅僅是自然的功力,也有人生積極的開拓。當自然與人工完全融為一體時,公共空間的營造便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為人類提供了休閑和娛樂的場所。公共空間中的街道、廣場、車站、綠化帶以及樓、堂、館、所的構成,需要設計家對具體環境的精心處理,以及統一協調,成為社區文化的體現。公共藝術重視環境與人的關系,表現在至間設計中,有著舒適、耐用、華貴等特點。(3)公共藝術設計的類型公共藝術設計的形態可以大致分為傢具設計、展示設計等。展示設計是物品展覽及公共環境的主要形式。包括展覽會、商業貨架、商店櫥窗、博物館等等展示設計,也可以分為有臨時性的博覽會和永久性的博物館,以及永久性的商業櫥窗展示。展示設計首先是總體設計的策劃構思,有詳盡的設計方案和說明書。如一個展覽的設計需要對展覽的月的、時間、場地、空間、預算、技術、材料、展品等有充分了解,然後通過實物、復製品、版面、照片、圖表、文字說明以及音畫說明來設計處理.利用標志指示、燈光效果、色彩變化、板牆分隔,營造出一種人為的時空環境,引導觀眾和消費者的身心介入。展示活動以其整體秩序感、視覺新穎感、參觀者親近感為線索,強化展示的效果。設計人員在對展位、展線的分析中,尤其是注意避免死角的出現,合理運用設計的方法,揚長避短,化腐朽為神奇。在臨時性的博覽會中,以其新穎亮麗的色彩造型,召喚和導引觀眾的參觀,而在永久性的博物館展示中,需要重視展覽的文化性特徵。展覽是人與物的對話,是技術的人性化的體現。在一些商業性的展覽中,進行一些有目的的促銷活動,對增加現場的熱烈氣氛有著積極的作用。有時設置一些商業性的文化活動,如時裝表演,可以幫助消費者提高參觀的興致。商業性的店面設計與文化性的博物館設計,有著明顯的區分,前者是以促銷為目的,需要活潑輕松、新穎整潔;後者則是進行歷史文化的傳播,莊重凝練、高雅別致。展示設計是一種綜合性的設計,有許多新的問題在展示現場才會出現,這就需要展示設計者具有創新的預見性和技術的獨特性。
⑻ 光影效果的設計技巧有哪些
這就是光線從上面自然落下的方式。事實上,當光從底部出來時,它看起來很奇怪。你不會認為人們的下眼瞼特別黑,但一旦你擦了,砰的一聲,就像一個女鬼突然出現在你面前。
光影效果的設計技巧有哪些?UI中的照明設計也是如此。就像人類的面部特徵一樣,所有可見的UI元素下面都有投影。雖然屏幕是平面的,但是我們加入了很多藝術表現力,使得屏幕上的剪輯藝術呈現出三維的形式。
接下來,讓我們談談按鈕。即使是相對平坦的UI按鈕,仍然有一些與光和陰影相關的細節。因為光線是看不見的,一個沒有按下的按鈕會在底部創建一個黑暗的邊緣。
光影效果的設計技巧有哪些?未按下的按鈕比底部稍微亮一些,這是為了模擬光和陰影效果,在表面上有一個輕微的弧線。就像你傾斜鏡面來獲得光線一樣,傾斜的表面會產生更多的反射。
未按下的按鈕會產生微弱的陰影——放大時可能更容易看到。按下的按鈕通常較暗(盡管底部仍然部分比項目暗),因為它在屏幕的平面上,光線的亮度較低。
有人會說,現實生活中按下的所有按鈕都比較暗,也就是說,可能是你的手擋住了它光影效果的設計。後續將會有更多關於ui設計中各個分類的設計技巧與資訊,你也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⑼ 求一篇,中國傳統藝術心得體會2000字,是藝術心得,謝了
中外美術鑒賞學習心得體會美術鑒賞課走進大學校園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大學生,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最根本的問題是要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境界。美術鑒賞的最終意義,就在於使大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凈化,品格得到完善,從而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精神境界得到升華,自身得到美化。
由於美學的復雜性,所以當時全世界對美的本質沒有一個定論,而是眾說紛紜。其中「美是生活說」是東方關於美的本質的一種學說,認為美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質。
「美是理念說」是西方關於美的本質的一種學說。認為物質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屬性,美與某種超現實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質性的精神實體緊密相聯,由於這種精神實體的注入或顯現,才使客觀事物成為美的。
以前認為美術只是單純的繪畫作品,比如像那些水墨畫、水彩畫、油畫和素描等。直到上了美術鑒賞課,才知道這只是狹隘的理解;繪畫、雕塑、工藝、建築、書法、篆刻、設計、新媒體和攝影等類型是現下的主流分類。
美術是一種富有內涵,表現形式多樣,意義深刻悠遠的藝術形式。課堂上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讓我學會了如何真正的去欣賞一幅美術作品。跟著老師的思路的見解,我不僅領略到了大作的美還領悟到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美。
中國傳統的美術,水墨特色明顯,表現的淋漓盡致。線條流暢,追求「筆精墨妙」的藝術效果,講究骨法用筆。這些都是對筆墨內涵的要求。徐悲鴻的《八駿圖》在技法上,他以中國的水墨為主要表現手段,又參用西方的透視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動地描繪了馬的颯爽英姿。用筆剛健有力,用墨酣暢淋漓。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墨色濃淡有致,既表現廠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齊白石的《蝦》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表現蝦的結構和質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蝦須和長臂鉗,使純墨色的結構里也有著豐富的意味,有著高妙的技巧。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用虛實結合,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的線條,使紙上之蝦看似在水中嬉戲游動,觸須也像似動非動,力求深入表現它們的形神特徵。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布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筆墨紛披,墨色濃淡干濕並用,蒼茫簡遠,極富於變化。既形象地在現了富春山的秀麗外貌,又把其本質的特徵揮灑得淋漓盡致。
西方印象派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很多位大師,印象派畫家走出畫室,深入原野、鄉村、街頭寫生,力求真實地刻畫自然。其中莫奈的《睡蓮》在看似隨意輕松的筆觸中卻將光線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浮的睡蓮的溫柔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的《睡蓮》色彩十分豐富,但是所有的顏色在畫面中都是分外的柔和和均衡。僅僅是描繪蓮花的顏色也是隨著光線和環境的影響而色彩變化多端,讓人雖不能一口斷定是什麼顏色的睡蓮,但是卻又覺得那些嬌艷的睡蓮就近在眼前。甚至是那些捉摸不透的筆觸都好像在描繪著莫奈當時對池中睡蓮的喜愛。湖中的倒影和湖面上的睡蓮看似都是有色塊堆砌而成,卻疏密虛實相得益彰,讓人一目瞭然卻又回味無窮。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是那樣艷麗,華美,同時又是和諧,優雅甚至細膩,那富有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我喜歡他那絢爛的色彩,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
通過學習美術鑒賞課,使我的視野更加開闊,也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學到了專業課理論知識以外的東西,這門課培養了我對美的認識和鑒賞能力,讓我可以更加細致的觀察生活中的美。更加堅定了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