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的首款人工心臟上市,人工心臟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人工心臟(TAH)是機械循環支持的一種形式,其中患者的天然心室和瓣膜被移出並由氣動人工心臟代替。目前,TAH被批准用於終末期雙心室心力衰竭,作為心臟移植的橋梁。然而,隨著全球心血管疾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負擔的增加,等待心臟移植的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數量遠遠超過可用心臟的數量。結果,使用機械循環支持,包括TAH和左心室輔助裝置呈指數增長。LVAD已被廣泛用作目的療法,TAH的目標療法正在研究中。雖然大多數需要機械循環支持的患者使用LVAD進行有效治療,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伴有右心室衰竭或LVAD放置的主要結構障礙,其中TAH可能更合適。
2. 左心輔助裝置的適用范圍
LVAD禁忌征年齡大於70歲,手術畸形或病變未能糾正,感染性心內膜炎,敗血症,急性腦損傷,嚴重阻塞性肺病,凝血機制紊亂,嚴重肝腎功能衰竭或合並惡性腫瘤患者等是使用禁忌。
LVAD裝置植入和使用 LVAD需在體外循環支持下植入。全植入式血泵常置入腹內左腰部,控制器埋於腹直肌外,感應線圈埋於左上腹皮下,攜帶型電池及外部感應線圈懸於腰帶上。手術行正中胸腹聯合切口,常規建立體外循環,降溫至30℃,使用側壁鉗將LVAD輸出滌綸管縫於升主動脈右外側壁或腎動脈以下腹主動脈上,阻斷升主動脈,心臟停搏後,用全層間斷褥式縫合將裝置有聚四氟乙烯固定環的介面縫於左室心尖部,用特製環行刀將環內心肌切除,插入輸入管,將管上縫環與固定環嚴密縫合。輸入及輸出管穿過膈肌以快速銜接環連接於LVAD血泵,驅除氣體後連接控制器及感應電源輸入線後即可待機啟動。用體外電源感應線圈傳遞控制信號,通過控制器調節LVAD輔助泵血,維持左房壓10-15 mmHg,體循環阻力1000 dyn 。s / cm5。首先開始慢速非同步搏動,啟動LVAD血泵以35-45次/分的頻率開始搏動,同時逐步減少體外循環流量,增加LVAD血泵搏動次數以達到 LVAD逐步替代體外循環維持循環的作用。在心率為60-120次/分之間時,使血泵搏血量達到2.5-3.5L/min,患者血壓穩定在140 /80-85/50 mmHg之間,然後以心電信號觸發控制器調控以達到LVAD與左室同步反向搏動(左室收縮時血泵舒張,左室舒張時血泵向主動脈泵血)的狀態,在24小時內盡量達到左室壓最低、血泵每搏血量和每分搏血量最大的理想狀態,在這種輔助狀態下維持直到左心功能恢復或行心臟移植手術。LVAD輔助期間須注意糾正低血容量和右心功能不全,必要時酌情使用適量正性肌力葯物或少量α受體激動劑提高體循環阻力,使平均動脈壓大於70 mmHg。抗凝初期使用肝素,使ACT維持在100-200秒,血泵流量小於1.5L/min,ACT應控制在200-250秒,後期可改為口服華法令等抗凝葯物。輔助期間應注意保溫,維持有效膠體滲透壓,注意適當補充新鮮血漿、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注意傷口無菌處理及預防感染。LVAD的並發症有滲血,臟器血栓、氣栓栓塞,感染,LVAD失靈及右心衰竭等。
3. 雙心腔起搏器是機械輔助循環裝置是正確的嗎
正確。
雙腔比較復雜,右心房,右心室,按照順序,非常接近於正常的,讓心房心室按照步驟順序的起博,可以說是萬能的起搏器,基本上都可以適用的。如果按照盡可能生理性起搏的原則來說,一般是建議安裝雙腔起搏器的,比如說病竇啦、三度都可以安裝雙腔。
如果是頻發的或持續性的房顫患者,自身的竇性節律已經被打破,即使安裝雙腔起搏器也無法恢復生理性起搏,只能做單純的心室起搏,和安裝單腔起搏器效果是一樣的。所以如果是房顫,醫生一般會結合患者的經濟狀況建議安裝單腔的。
(3)心室輔助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脈沖發生器定時發放一定頻率的脈沖電流,通過導線和電極傳輸到電極所接觸的心肌(心房或心室),使局部心肌細胞受到外來電刺激而產生興奮,並通過細胞間的縫隙連接或閏盤連接向周圍心肌傳導,導致整個心房或心室興奮並進而產生收縮活動。需要強調的是,心肌必須具備有興奮、傳導和收縮功能,心臟起搏方能發揮其作用。
4. 浙江第一例人工心臟植入患者出院,人工心臟有哪些用途
人造心臟瓣膜領域具有世界水平的權威專業知識克服了血栓難題,具有革命性意義。這種發明得益於最近應用於導彈技術中的電子感測器技術,這種心臟會立即對血壓的變化做出反應,根據情況以相應的心率進行搏動。
5. 左心輔助裝置的效果
LVAD撤離 LVAD輔助一般至少使用24小時以上,以後可結合頓抑心肌心功能恢復情況,逐步減低血泵流量或頻率,增加心臟前負荷,監測左、右心壓力,當輔助流量減低至0.5-0.8 L/min/m2, 達到下列指標可停機:1/ EF大於40%;2/ LAP小於20 mmHg;3/ CI大於2.2 L/min/m2;4/ SP大於100 mmHg。5/ SVO2大於65%;具體離線方法有:1/ 可每6小時減少輔助流量25%,至輔助流量為1L/min左右時,觀察血流動力學穩定達12小時以上,可考慮在手術室撤除LVAD。2/ 調節控制器以改變心電、血泵觸發比率,比率從1:1逐步降到1:10,作間斷同步反搏,增加左心室獨立搏血機能。3/ 以上兩種方法合用直至達到停機指征。試停階段應全身肝素化以防止血栓形成。
6. 目前國內的左心室輔助裝置,哪家醫院做的成功案例比較多技術水平好不同牌子型號的裝置,費用大概多少
問問專家們http://ysk.39.net/disease/all-0-0-318589-2-1.shtml
7. 左心輔助裝置的特點和適應征
LVAD的特點和適來應征 IABP僅能改善自已存在的循環動力,而LVAD是一個可提供動力的血泵,其效能較IABP高6-8倍,能有效代替心臟工作能力的80%以上,泵血能力可達到10L/min。左心輔助是將左心房或左心室血流引入輔助泵體,經泵體驅動血流進入主動脈,完全替代左心泵血功能。經左心輔助後,左心室室內張力可降低80%,心肌氧需求降低40%,是糾正頑固性心衰和心臟移植前的一種理想治療手段。在非心臟移植病人在以過渡治療為目的的情況下,LVAD使用的指征是在已完成滿意的畸形或病變手術矯正,代謝紊亂和心電生理異常已控制在較滿意水平的前提下,心臟前後負荷調整及正性肌力葯物應用無效,IABP使用禁忌或無效時,表現為:1/ 心臟排血指數小於1.8L/min/m2 ;2/ 動脈收縮壓小於80mmHg;3/ 左房壓、肺毛細血管楔壓大於20 mmHg;4/ 體循環阻力大於2000dyn.s/cm5;5/ 尿量小於20ml/h。對危重心臟手術病人,在適宜足量葯物治療下,如體外循環轉肌流量小於0.8 L/min/m2時,病人難於維持正常循環則預示應啟用LVAD。
8. 醫學中ⅤAD是什麼縮略語
題目中的VAD是指心室輔助裝置,用於臨時性右心室(RV)支持,目的是為RV提供支持。
9. 潘文麒:可穿戴式心臟除顫器適用於哪些人群
WCD即可穿戴心律轉復除顫器,以下即為其適應症
5. WCD適用於哪些人群?
潘教授稱,WCD的適用范圍包括急性心梗(AMI)後早期高危人群、血運重建治療後室速/室顫的高危人群、非缺血性心肌病發生急性心衰的高危人群、等待心臟移植或需要心室輔助裝置治療的人群、懷疑為快速心律失常所致暈厥的患者、ICD治療中斷或ICD計劃置入前需要保護的人群。
5.1 AMI後早期高危人群
根據現有指南,AMI後早期,如果EF<35%,一般要觀察40天左右,再決定是否需要置入ICD。在這期間,患者有猝死風險。採用WCD可以降低猝死風險,並且可以進行持續評估,如果40天後EF>35%,則可以不置入ICD。
5.2 血運重建治療後室速/室顫的高危人群
根據指南,冠脈旁路移植術(CABG)之後一般要觀察3個月,然後再決定是否置入ICD。在這期間可以採用WCD作為橋梁治療,避免患者發生猝死。
5.3 非缺血性心肌病發生急性心衰的高危人群
對於急性心衰患者,其中某些特殊病例,例如心肌炎人群,其EF可能隨著治療而得到一定恢復。但在EF較低期間中,患者可能發生猝死,這時可以使用WCD,作為預防猝死的措施。
5.4 等待心臟移植或需要心室輔助裝置治療的人群
需要心臟移植或心室輔助裝置治療的患者,射血分數通常較低。但是,有時此類患者本身無法承受ICD置入術及ICD置入後的並發症。此類患者使用ICD的時間較短。目前,國際心肺移植學會已將WCD作為此類患者的一類適應證。
5.5 懷疑為快速心律失常所致暈厥的患者
對於懷疑為快速心律失常所致暈厥的患者,除了預防猝死,WCD還可以作為診斷心律失常的工具,類似於Holter功能。
5.6 ICD治療中斷或ICD計劃置入前需要保護的人群
ICD置入後電極感染,電極拔除後等待第二次置入的患者;ICD移除,等待心臟移植的患者;其他ICD治療中斷或ICD計劃置入前需要保護的人群,均可以使用WCD作為過渡。
潘教授最後指出,原則上說,有置入ICD指征的患者,均可以使用WCD作為替代。不過,根據美國和德國使用WCD的經驗,WCD更常用於AMI後早期,CABG術後早期,以及ICD置入後感染,電極拔除後等待第二次置入期間。鑒於WCD具有無創、治療成功率高、誤治療率低的特點,相信以後會被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接受。
10. 左心室輔助裝置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