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了驗證植物向光性與植物生長素的關系,有人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方案.(1)方法步驟:取6個小花盆,各栽入
(2)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中的玉米幼苗彎向光源生長;圖2中的玉米幼苗由於沒有尖端,不能合成生長素,所以不生長;圖3中的玉米幼苗在黑暗中能直立生長;圖4中的玉米幼苗尖端被錫箔小帽套住,不能感知單側光,所以能直立生長;圖5中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去掉尖端的玉米幼苗中央,生長素分布均勻,所以能直立生長;圖6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去掉尖端的玉米幼苗左側,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所以向右彎麴生長.
(3)生物實驗的原則之一是對照原則.因此:
①根據1號和3號裝置之間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產生向光性是由單側光照射引起的.
②根據1號和2號裝置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長與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與否有關.
③根據1號和4號裝置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據5號和6號裝置之間實驗記錄的對照分析,只能說明玉米幼苗發生彎麴生長與生長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兩側分布不均勻有關.
故答案為:
(2)實驗結果預測:345
(3)①1號和3號②1號和2號③1號和4號
④彎麴生長與生長素的分布不均勻有關
②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設計了以下實驗裝置,先將三個裝置(連同瓶內植物一起)放在
(1)光是光合作抄用的條件,在黑暗中,綠色植物的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製造澱粉;但呼吸作用仍能正常進行,這樣葉片中原有的澱粉不斷被呼吸作用所分解,還有一部分運輸到其他器官中.
(2)A所處的環境條件無光,B處於光照條件下,二者其他的環境條件相同,說明A與B這組對照實驗的變數就是光.
(3)B處於有光的條件下,葉片能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澱粉等有機物;光照幾小時後,將B的葉片取下,經脫色處理,滴加碘液後,會變藍;C瓶內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葉片吸收不到二氧化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光照幾小時後,將C葉片取下,經脫色處理,滴加碘液後,不會變藍;這一實驗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A的呼吸作用不斷產生二氧化碳,A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漸增多;B瓶中的二氧化碳被葉片吸收,C瓶中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因此,只有A瓶中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故答案為:
(1)讓葉片內的澱粉運走、耗盡
(2)光
(3)B;二氧化碳
(4)A;呼吸
③ 雛鷹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設計了如圖的三個裝置:植物、培養液、隔板、光照等條件都完全相
(1)實驗前要對植物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澱粉,如果葉片內殘留有以前光合作用製造的澱粉,實驗結果就會不明顯,為了排除原有澱粉的干擾,放到黑暗片一晝夜,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澱粉,原來的澱粉消耗完後,就不會干擾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加明顯.
(2)甲組裝置與乙組裝置的區別是甲裡面是清水,乙裡面是氫氧化鈉溶液,由於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沒有此功能,故甲、乙兩裝置內甲裡面有二氧化碳,乙裡面沒有二氧化碳.因此甲、乙兩裝置中葉片所處的環境,惟一變數是二氧化碳,故甲組與乙組起對照作用.
(3)摘下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用酒精脫去葉綠素便於觀察)隔水加熱,「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對酒精進行加熱,起到控溫作用,以免酒精燃燒發生危險.
(4)由於乙裝置,使植物所處的環境沒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裝置內的植物由於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製造有機物澱粉,因此遇碘不能變藍色.從光合作用的表達式:二氧化碳+水
光能 |
與植物裝置設計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眾儀表全紅報警是什麼意思
瀏覽:294
如何根據承重重量選擇合適的軸承
瀏覽:867
製冷運行操作證指的是什麼操作
瀏覽:672
兵團十六團微波烘乾設備哪裡好
瀏覽:876
廠里常見的消防器材有哪些
瀏覽:98
地暖閥門排氣閥的作用原理
瀏覽:835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裝置研究
瀏覽:738
萃取裝置圖實驗室
瀏覽:597
冰箱製冷為什麼是鐵片
瀏覽:933
盤錦瑞豐石油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67
電爐實驗裝置圖
瀏覽:536
多媒體培訓工具箱
瀏覽:359
制備氨氣的裝置棉花的作用
瀏覽:52
機械手臂連接處叫什麼
瀏覽:776
愛思加強版工具箱
瀏覽:758
排風裝置機械圖
瀏覽:478
環衛設施生產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234
機械結構設計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瀏覽:613
濰坊思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21
射精閥門是什麼葯
瀏覽: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