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甲同學認為打開K 1 、關閉K 2 時,利用I、Ⅱ裝置,可進行的實
(1)根據裝置I、Ⅱ的導管進出口順序可知,裝置Ⅱ只能用來收集難溶於水的氣體,因此利用裝置I、Ⅱ可收集氧氣、H 2 等難溶於水的氣體. 故答案為:製取氧氣(或製取不溶於水的氣體) (2)白磷燃燒會產生大量白煙,並放出熱量;白磷燃燒要消耗掉瓶中占空氣體積 的氧氣,所以待冷卻後打開K 2 ,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約占瓶內氣體體積的 . 故答案為: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待冷卻後打開K 2 ,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約占瓶內氣體體積的 . (3)①二氧化碳的特性是: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所以要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應向燒杯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故答案為:紫色石蕊試液. ②要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我們可進行如下操作:關閉K 1 、K 2 ,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後打開K 2 ,Ⅲ中稀鹽酸倒流入Ⅰ,說明廣口瓶中的氣體減少了;另外I中還會有氣泡產生,因為從Ⅲ中流入的稀鹽酸與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產物反應,產生了氣體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關閉K 1 、K 2 ,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後打開K 2 ,Ⅲ中稀鹽酸倒流入Ⅰ中有氣泡產生. |
❷ 某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葉的蒸騰作用.取三支試管,各注入相同體積的清水,分別插入一顆大
(1)、如圖分析實驗裝置以及結合題意可知甲乙除了溫度不一樣,其它條件都一樣,回因此是一組對照答實驗,甲的溫度高,乙的溫度低,結果甲的液面下降大,說明甲中的植物蒸騰作用旺盛,散失了大量的水分,促進了植物從試管中吸水,可見溫度越高蒸騰作用越強.甲和丙除了枝條的葉不一樣,其它條件都一樣,所以變數是葉,因此甲丙是一組對照實驗.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甲的葉子多所以進行蒸騰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多,甲的液面下降較大.
(2)植物油比水輕,漂在水的上面形成一層油膜,能防止試管中水的散失.
故答案為:
❸ 麗麗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1)一氧化碳氧化銅的化學
(1)黑色的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可以被一氧化碳還原為紅色的銅,化學反應方程式是:CuO+CO
高溫 | .
❹ 某校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用來驗證CO具有還原性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裝置A中所
(1)裝置A中是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鈣和水,其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H2O+CO2↑,故答案為:CaCO3+2H+═Ca2++H2O+CO2↑; (2)實驗室用鹽酸和石灰石製取二氧化碳,該反應放出的熱量導致鹽酸揮發,所以製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氣體,為除去氯化氫氣體,選取的試劑應能除去氯化氫氣體且不和二氧化碳反應,則只能選取可溶性的飽和碳酸氫鹽,一般常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故答案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和二氧化碳不反應,所以能乾燥二氧化碳;若實驗中沒有裝置C,從B裝置出來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氫氣也能還原氧化銅,從而造成干擾, 故答案為:C和H2O反應生成的H2也能還原氧化銅; (4)高溫條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裝置中的黑色固體是炭,反應方程式為:CO2+C 高溫 | .
❺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1)實驗開始時,是先給氧化銅
(1)由於一抄氧化碳氣體是可燃襲性氣體,所以在點燃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氣體使裝置中的空氣排凈,然後再加熱,防止氣體不純,加熱時發生爆炸.故填:先通一氧化碳 (2)A處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黑色粉末變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CuO △ | .
❻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激光波長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激光器發出的一束直徑很小的紅色激光進入一個一端
(1)雙縫的縫間距離為d,雙縫到感光片的距離為L,感光片上相鄰兩光點間的距離為△x,則光的專波長λ= = 由游標卡屬尺的讀數原理知第1到第4個光點的距離是8.6mm. 由題意知:b= mm,d=0.22mm,L=1.0000m 所以波長為:λ= = =6.3×10 -7m. (2)藍光波長小於紅光波長,由λ= 知:變小. 故答案為:(1) ,8.6,6.3×10 -7;(2)變小.
❼ 小平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1)當裝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
(1)由於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所以當裝置B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時,說明CO與CuO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 故填: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有二氧化碳生成;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還原氧化銅前要先檢驗一氧化碳的純度. 故填:檢驗CO的純度; (3)由於一氧化碳是一種能污染空氣的氣體,所以,在裝置B中氣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故填: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❽ 董妍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系」。 (1)說明利用該實驗裝置如
(1)控抄制在電流相同的條件下,相等時間內,觀察比較兩個氣球膨脹的程度,判斷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系。 (2)裝置氣密性不好(氣球漏氣);球皮太厚;電阻R 1 、R 2 的阻值相近;電源電壓太低(電流太小) (答案不唯一,任選其中兩條) (3) 從做功角度(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生活經驗:①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水蒸氣能把壺蓋頂起;②水沸騰變成蒸汽,能為機械提供動力。 實驗現象:①水沸騰時,繼續加熱,試管的塞子能被沖出;②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水蒸氣能推動葉輪轉動。(合理即可,任選一條) 從熱傳遞角度(利用內能加熱物體) 生活經驗:①水沸騰變成蒸氣能為城市的集中供熱提供優越的方式;②100℃的水蒸氣燙傷比100℃的水燙傷更嚴重。 實驗現象:(實驗能說明沸水與同溫度的蒸氣給物體加熱效果不同即可) 水沸騰時,繼續加熱,產生較多蒸氣能把饅頭較快蒸熟 (合理即可,任選一條) |
❾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甲所示,A是一塊水平放置木板,在其上等間隔地
(1) 水平 、 使每次平拋出的初速度相同(意思對即可,如:每次作同一平拋運動等版) (2)等效替權代小球平拋的水平距離d(意思對即可) (3)
❿ 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所用的鉤碼每隻的質量都是30
(1)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紙上描出點,如圖,可以看到,所有的點基本上在同一條直線上,可以判定F與L的關系是 砝碼質量(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彈簧總長(cm) | 6.00 | 7.19 | 8.40 | 9.61 | 10.80 | 12.00 | 彈力大小(N) | 0 | 0.3 | 0.6 | 0.9 | 1.2 | 1.5 | 一次函數.畫出一條直線,使盡可能多的點落在直線上,或直線的兩側.該圖線跟橫軸交點的橫坐標表示彈簧的原長.  △F | △x | | 求得:k=25N/m 故答案為:(1)如圖,F與L的關系是一次函數.該圖線跟橫軸交點的橫坐標表示彈簧的原長. (2)該圖線跟橫軸交點的橫坐標表示彈簧的原長.k=25N/m.
與一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爐實驗裝置圖
發布:2025-10-04 23:51:01
瀏覽:536
排風裝置機械圖
發布:2025-10-04 22:28:48
瀏覽:47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