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未來自動裝置

未來自動裝置

發布時間:2021-11-30 15:33:45

❶ 未來的智能家居是什麼樣子

安徽樂居智能家居的小編告訴你!
遙控控制
您可以使用遙控器來控制家中燈光,熱水器,電動窗簾,飲水機,空調等設備的開啟和關閉;通過這支遙控器的顯示屏可以在一樓(或客廳)來查詢並顯示出二樓(或卧室)燈光電器的開啟關閉狀態;同時這支遙控器還可以控制家中的紅外電器諸如:電視, DVD ,音響等紅外電器設備――萬能遙控器。
電話控制
電話遠程式控制制,高加密(電話識別)多功能語音電話遠程式控制制功能,當您出差或著在家外邊辦事,您可以通過手機,固定電話來控制家中的空調和窗簾,燈光電器,使之提前為客戶製冷或制熱或進行開啟和關閉狀態,通過手機或固定電話知道家中電路是否正常,各種家用電器(例如冰箱里的食物等),還可以得知室內的空氣質量(屋內外可以安裝類似煙霧報警器的電器)從而控制窗戶和紫外線殺菌裝置進行換氣或殺菌,此外根據外部天氣的優劣適當的加濕屋內空氣和利用空調等設施對屋內進行升溫。主人不在家時,也可以通過手機或固定電話來自動給花草澆水、寵物餵食等。控制卧室的櫃櫥對衣物、鞋子、被褥等殺菌、晾曬等。
定時控制
您可以提前設定某些產品的自動開啟關閉時間,如:電熱水器每天晚上 20:30 分自動開啟加熱, 23:30 分自動斷電關閉,保證您在享受熱水洗浴的同時,也帶來省電,舒適和時尚。當然電動窗簾的自動開啟關閉時間更不在話下。
集中控制
您可以在進門的玄關處就同時打開客廳,餐廳和廚房的燈光,廚寶等電器,尤其是在夜晚您可以在卧室控制客廳和衛生間的燈光電器,既方便又安全,還可以查詢他們的工作狀態。
場景控制
您輕輕觸動一個按鍵,數種燈光,電器在您的「意念」中自動執行,使您感受和領略科技時尚生活的完美和簡捷,高效
網路控制
在辦公室,在出差的外地,只要是有網路的地方,您都可以通過 Internet 來登陸到您的家中,在網路世界中通過一個固定的智能家居控制界面來控制您家中的電器,提供一個免費動態域名。主要用於遠程網路控制和電器工作狀態信息查詢,例如您出差在外地,利用外地網路計算機,登陸相關的IP地址,您就可以控制遠在千里之外您自家的燈光,電器,在返回住宅上飛機之前,將您家中的空調或是熱水器打開…

❷ 能源互聯網 對電力系統安控與自動裝置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需面臨哪些新挑戰

能源互聯網對電力系統安控與自動裝置需要更加完善和便捷。並且有軟體支撐。新挑戰是國家對電網的開放程度。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未來能源互聯網的主體,但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同時考慮實時電價,運行模式變化,用戶側響應,負載變化等因素的隨機特性,能源互聯網將呈現復雜的隨機特性,其控制,優化和調度將面臨更大挑戰。

(2)未來自動裝置擴展閱讀:

能源互聯網工作在高度信息化的環境中,隨著分布式電源並網,儲能及需求側響應的實施,包括氣象信息,用戶用電特徵,儲能狀態等多種來源的海量信息。

而且,隨著高級量測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能源互聯網中具有量測功能的智能終端的數量將會大大增加,所產生的數據量也將急劇增大。

❸ 用於未來智能汽車的創新驅動方案

開發用於未來智能汽車的蓄電池電驅動系統的最大挑戰在於針對高效率、低成本以及高舒適性等方面具有競爭力的目標尋找到一個折中方案。為了解決上述目標沖突,德國Darmstedt理工大學在名為「雙電驅動裝置」(TDT)的研究項目中開發出了一種創新的電動和混合動力系統,在「帶有增程器的雙電驅動裝置」(DE-REX)項目成果的基礎上成功地顯示出了這種動力總成系統的潛力。1雙電驅動裝置當前基於動力總成系統的基本型式又提出了一種帶有各自的子變速傳動機構(TG)並與數個電機(EM)實現集成布置的設計理念,其中基於簡單變速器技術的功能系統可集成高效的多檔變速器,在此類結構型式中電機也被用於實現例如同步和傳遞牽引力等變速器功能。同時,這種模塊化的雙電驅動裝置(TDT)模式能被轉化成一系列動力總成系統,其不僅包括純電動車(BEV),而且也包括環境污染較低且適合長途行駛的混合動力車。此外,這種模式的混合動力總成系統方案還採用了一種被稱之為「增程器專用變速器」(DRT)的特殊設計理念。在「帶有增程器的雙電驅動裝置」(DE-REX)項目中已構建了一種混合動力結構型式方案,以此能彰顯出行駛舒適性和效率方面的潛力以及評估成本的潛力。2DE-REX動力總成系統圖1示出了DE-REX動力總成系統架構示意圖,其由兩個同軸布置的子變速傳動機構(TG1和TG2)組成,輸入軸能通過由控制機構操縱的爪齒離合器與變速器輸出軸連接,而內燃機則能被並聯或串聯到現有的TG2上。裝配了兩套DE-REX動力總成系統:一套用於試驗台運行,另外還用於效率試驗;另一套被集成到一輛演示車上,用於檔位變換和運行模式變換試驗以及舒適性評價。3換檔舒適性評價多檔變速器用於電動車是以其舒適的換檔過程為基礎的。為了研究在DE-REX車輛上的舒適性,不僅在電動車上而且在混合動力車進行了檔位變換和運行模式變換試驗,並按照客觀和主觀標准進行評價。按照VDI(德國工程師協會)-2057規程,應用「振動計量值」(VDV)作為客觀標准來評價換檔過程期間發生的振動。圖2示出了DE-REX車輛在部分負荷工況下進行電動換檔的試驗結果。操作開始時電機1(EM1)以第一檔驅動車輛,當需要使檔位轉換到電機2(EM2)第二檔時,EM2的轉速就被調節到第二檔的額定轉速,最後爪齒離合器結合,扭矩就從EM1疊化到EM2,TG1第一檔脫開,換檔過程就此結束,EM1最終減速至停機狀態。所得到的加速度曲線形狀表明其並無顯著的振動現象,並可得到較低的振動計量值(VDV=0.089m/s1.75)。為了評估即使在負荷較高時純電動車換至高檔的換檔舒適性,對不同加速踏板位置(APP)實施換檔過程,分別計算VDV,通過傳統車輛換高檔的分布帶來比較試驗結果。正如圖3所表明的那樣,直至70%加速踏板位置時DE-REX車輛的換檔舒適性都高於自動變速箱(AT)和雙離合器變速箱(DCT),甚至在更大的加速踏板位置時由於其換檔舒適性指標仍處於AT和DCT的分布帶中,而處於更大的加速踏板位置時VDV增大則歸因於換檔過程中牽引力的降低,因為在換檔過程期間僅配備有一個電機驅動車輛,因而在高負荷時牽引力能實現充分傳遞。在下一步開發中將對電機在短時間內進行超負荷試驗,即使在全負荷時也能進一步提高換檔舒適性。為了根據VDV評估驗證其換檔舒適性,邀請了23位動力總成系統專家作為同車乘客來參與行駛試驗。在經歷了較低和較高功率需求情況下的數次電動行駛換檔過程後,請受試者按照事先規定的說法評價主觀的感覺,如圖4中示出了結果摘要。動力總成系統專家的主觀感覺驗證了尤其是在部分負荷行駛時的高換檔舒適性,此時通常感覺不到明顯的換檔過程,即使是長期以來對高負荷換檔過程有著細膩感受的乘客也會對此持稱贊態度。綜合試驗結果表明,TDT動力總成系統的換檔過程是較為舒適的,因此運行策略能在動力總成系統效率最佳的基礎上選擇最佳的運行模式而不會受到換檔舒適性的限制。4電驅動總成系統效率的試驗研究以TDT為基礎的動力總成系統效率的提高歸因於使用多檔變速器與多個電機的結合:(1)多電機型式能使用可根據負荷換檔的多檔變速器而不會引起附加功率損失的摩擦轉換器件;(2)多檔變速器型式解決了起步扭矩與車輛最高車速之間的目標沖突,因而與固定檔電驅動總成系統相比可降低所要安裝的系統電功率,因此能提高負荷率,從而隨之提高電機效率;(3)多電機型式能使單個電機停止工作,而繼續工作的電機由於避免在部分負荷工況下運行而提高整機效率;(4)此外,還能使用多檔多電機動力總成系統,從而使智能運行策略能實現最佳效率下的行駛要求。在DE-REX驅動及其考慮要替代者的試驗台測試基礎上,對採用自動手動變速箱(AMT)技術的多檔多電機的節電潛力與採用一個電機的固定檔動力總成系統(BEV-1GR,1檔傳動比純電動車)進行比較試驗。比較結果示於圖5,從現有技術的固定檔動力總成系統(1個電機,DE-REX標定到171kW,1檔傳動比(GR),)開始直至TDT模式(2個電機,每個48kW,2×2檔傳動比)採用最小起步扭矩(>2500N·m)和所需的最高車速(180km/h)。試驗結果表明,採用現有技術的電能消耗量為16.5kW·h/100km是最有效的。為了充分發揮總效率優勢,如下介紹一種採用降低系統電功率和固定檔變速器的方案(1個電機,DE-REX電機被標定到96kW,一檔傳動比),雖然採用這種方案通常會使起步扭矩達不到要求,但還是表明TDT效率潛力的重要份額(8.3%)歸因於更低的系統電功率。不過為了使減小的系統電功率能滿足相關要求,至少需設置兩個檔位,而相應的多檔AMT動力總成系統(1個電機,96kW,兩檔傳動比)通過智能選擇檔位使得能量消耗進一步降低1.5%,當然換檔時需切斷牽引力。為了確保較高的換檔舒適性,使用了典型的按負荷換檔的器件,但是這會對變速器損失和成本產生顯著的影響。這種TDT型式(2個電機,2×48kW,2×2檔傳動比)提供了一種可滿足舒適性要求的替代解決方案,而且還通過附加的運行模式以獲得附加的節能潛力,從而相比固定檔純電動車可總共獲得約10.7%的節能效果。為此,在WLTG試驗循環運行期間,智能DE-REX運行策略總會優先選擇效率最高的行駛模式:對於低負荷和低車速階段電機1第一檔提供最高的效率,而在高車速時電機2第二檔則呈現出一定優勢,僅在WLTC循環的行駛時間內才使用兩個電機一起驅動。試驗台試驗結果證實了TDT模式提高效率的潛力大,其為未來的電驅動系統提供了一種舒適智能的解決方案,而且TDT還在系統層面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潛力。5動力總成系統成本評估為了對成本進行比較評價,必須在考慮所有組成部分的情況下評價總系統成本:盡管必需配備有2個電機和1個多檔變速器,但是系統電功率將有所降低,同時要提高效率,從而對於所必需的電動行駛里程能減小蓄電池尺寸和降低成本。特別是為了滿足較長行駛里程的技術要求,混合動力TDT模式通過平行的增程器運行提供了一種有利於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大部分行駛里程是電動行駛模式,僅有極少的行駛里程使用混合動力模式。與當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不同,混合動力TDT方案被設計成始終以高效率實現電動行駛,而且沒有單純附加的電氣化。圖6示出了以適合於長里程行駛的固定檔BEV方案為比較基準的成本估價。純電動TDT在系統層面上能獲得約9%的成本優勢,混合動力DE-REX的成本位於BEV與PHEV之間,與PHEV相比,由於降低了變速器的機械復雜程度從而具有附加的降低成本潛力,因此在本研究項目中採用DE-REX達到了最低的總成本(BEV-1GR成本的81%),通過考慮應用基於電動和混合動力總成系列模塊化型式減小尺寸的效應期望可進一步降低成本。6結語和展望DE-REX研究項目成功地驗證了TDT模式概念,試驗台上的試驗研究結果證實了其降低電能需求的潛力,其提高效率的潛力基於採用兩個電機的多檔變速器模式,同時為了使用戶接受其較高的換檔舒適性,而客觀的VDV標准和獨立專家的主觀評價證實了其高換檔舒適性。系統的總成本評估表明,與採用現有技術的BEV和PHEV相比,TDT模式具有降低成本的潛力。總之,TDT能為未來的環保通用型混合動力電動車(UHEV)提供創新的增程器專用變速器(DRT)方案。下一步將開發下一代TDT:「雙驅動變速器4倍長行駛里程」(Two-DriveTransmission4Long-Range,DE4LoRa)。這種DE4LoRa動力總成系統既能進一步提高效率,又能降低系統復雜性和成本。下載提取碼:r7nj【德】A.VIEHMANN等【翻譯】范明強【編輯】伍賽特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未來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方向主要有哪些

機器人的發展特點

如今機器人發展的特點可概括為:橫向上,應用面越來越寬。

由95%的工業應用擴展到更多領域的非工業應用。像做手術、採摘水果、剪枝、巷道掘進、偵查、排雷,還有空間機器人、潛海機器人。機器人應用無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創造實現;

縱向上,機器人的種類會越來越多,像進入人體的微型機器人,已成為一個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個米粒般大小;機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強,機器人會更加聰明。

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

「中國製造2025」其中一個積極重要的部分就是機器人產業。

預計到2025年,機器人工業產值預期可以達到4.5萬億美元,其中2.6萬億來自提高並延長人類壽命,1.4萬億可能來自工業自動化和商業服務任務;在工業和服務領域使用先進機器人承擔的工作量相當於7500萬全職職工。最終,節約時間的家用服務機器人創造效益可達5000億美元。

談到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關系,機器人並不是只需要人工智慧技術,還需要感測器等更多的東西,是一個更大的系統。

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中,中國引進機器人有很早的歷史,汽車行業自動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多數都是從國外進口。2014年,全世界生產機器人中間有40%是中國消費。同時,中國正在發展機器人產業,且南北方風格不同:北方生「硬」機器人,就是我們常見的生產線上的機器臂,這種機器人發展的比較早;而南方提倡的是做「軟」機器人,即醫療、老人看護等服務機器人。

機器人未來發展趨勢

機器人的發展史猶如人類的文明和進化史在不斷地向著更高級發展。從原則上說,意識化機器人已是機器人的高級形態,不過意識又可劃分為簡單意識和復雜意識之類。

對於人類來說,是具有非常完美的復雜意識,而現代所謂的意識機器人,最多隻是簡單化意識,對於未來意識化智能機器人很可能的幾大發展趨勢,在這里概括性地分析如下:

一、語言交流功能越來越完美

智能機器人,既然已經被賦予「人」的特殊稱義,那當然需要有比較完美的語言功能,這樣就能與人類進行一定的,甚至完美的語言交流,所以機器人語言功能的完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主要是依賴於其內部存儲器內預先儲存大量的語音語句和文字詞彙語句,其語言的能力取決於,資料庫內儲存語句量的大小,以其儲存的語言范圍。

對於未來智能機器人的語言交流功能會越來越完美化,是一個必然性趨勢,在人類的完美設計程序下,它們能輕松地掌握多個國家的語言,遠高於人類的學習能力。

另外,機器人還能進行自我的語言詞彙重組能力,就是當人類與之交流時,若遇到語言包程序中沒有的語句或詞彙時,可以自動地用相關的或相近意思片語,按句子的結構重組成一句新句子來回答,這也相當於類似人類的學習能力和邏輯能力,是一種意識化的表現。

二、各種動作的完美化

機器人的動作是相對於模仿人類動作來說的,我們知道人類能做的動作是極至多樣化的,招手、握手、走、跑、跳、等各種手勢,都是人類的慣用動作。不過現代智能機器人雖也能模仿人的部分動作,不過相對是有點僵化的感覺,或者動作是比較緩慢的。

未來機器人將以更靈活的類似人類的關節和模擬人造肌肉,使其動作更像人類,模仿人的所有動作,甚至做得更有形將成為可能。還有可能做出一些普通人很難做出的動作,如平地翻跟斗,倒立等。

三、外形越來越酷似人類

科學家研製越來越高級的智能機器人,是主要以人類自身形體為參照對象的。自然先需有一個很模擬的人型外表是首要前提,在這一方面日本應該是相對領先的,國內也是非常優秀的。

對於未來機器人,模擬程度很有可能達到即使你近在咫尺細看它的外在,你也只會把它當成人類,很難分辯是機器人,這種狀況就如美國科幻大片《終結者》中的機器人物造型具有極至完美的人類外表。

四、復原功能越來越強大

凡是人類都會有生老病死,而對於機器人來說,雖無此生物的常規死亡現象,但也有一系列的故障發生時刻,如內部原件故障、線路故障、機械故障、干擾性故障等。這些故障也相當於人類的病理現象。

未來智能機器人將具備越來越強大的自行復原功能,對於自身內部零件等運行情況,機器人會隨時自行檢索一切狀況,並做到及時排除。它和檢索功能就像我們人類感覺身體哪裡不舒服一樣是智能意識的表現。

五、體內能量儲存越來越大

智能機器人的一切活動都需要體內持續的能量支持,這就像人類需要吃飯是同一道理,不吃會沒力氣,會餓死。機器人動力源多數使用電能,供應電能就需要大容量的蓄電池,對於機器人的電能消耗應該說是較大的。

現代蓄電池的蓄電量都是較有限的,可能滿足不了機器人的長久動力需求,而且蓄電池容量越大充電時間也往往需越長,這樣就顯得較為麻煩。

針對能量儲存供應問題,未來應該會有多種解決方式,最理想的能源應該就是可控核聚變能,微不足道的質量就能持續釋放非常巨大的能量,機器人若以聚變能為動力,永久性運行將得以實現。

不過這種技術對人類來說,簡直太困難了,現在人類連熱核聚變裝置的穩定運行都還有許多難點要攻克,冷聚變能否實現還是一個謎,所以核聚變動力實現是遙遙無期的。

另外,未來還很可能製造出一種超級能量儲量器,也是充電的,但有別於蓄電池在多次充電放電後,蓄電能力會逐步下降的缺點,能量儲存器基本可永久保持儲能效率。且充電快速而高效,單位體積儲存能量相當於傳統大容量蓄電池的百倍以上,也許這將成為智能機器人的理想動力供應源。

六、邏輯分析能力越來越強

人類的大部分行為能力是需要藉助於邏輯分析,例如思考問題需要非常明確的邏輯推理分析能力,而相對平常化的走路,說話之類看似不需要多想的事,其實也是種簡單邏輯,因為走路需要的是平衡性,大腦在根據路狀不斷地分析判斷該怎麼走才不至於摔倒,而機器人走路則是要通過復雜的計算來進行。

對於智能機器人為了完美化模仿人類,科學家未來會不斷地賦予它許多邏輯分析程序功能,這也相當於是智能的表現。如自行重組相應詞彙成新的句子是邏輯能力的完美表現形式,還有若自身能量不足,可以自行充電,而不需要主人幫助,那是一種意識表現。

總之邏輯分析有助人機器人自身完成許多工作,在不需要人類幫助的同時,還可以盡量地幫助人類完成一些任務,甚至是比較復雜化的任務。

七、具備越來越多樣化功能

人類製造機器人的目的是為人類所服務的,所以就會盡可能地把它變成多功能化,比如在家庭中,可以成為機器人保姆。會你掃地、吸塵、還可以做你的談天朋友,還可以為你看護小孩。到外面時,機器人可以幫你搬一些重物,或提一些東西,甚至還能當你的私人保鏢。

另外,未來高級智能機器人還會具備多樣化的變形功能,比方從人形狀態,變成一輛豪華的汽車也是有可能的,這似乎是真正意義上的變形金剛了,它載著你到處駛馳於你想去的任何地方,這種比較理想的設想,在未來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我們目前還不能預料未來機器人新的用途。因為世界上很多機器人的形式跟大家腦子里想到的機器人是很不一樣的。包括現在很多汽車裡面的智能軟體,它能幫你自動導航,這實際上也是機器人的功能之一。

而且,機器人的價格越來越便宜,目前有精確靈敏度的機器人價格大概在10萬美金左右,預計到2025年,價格可以降到5萬多美金,每年價格下降10%。這個速度可能會比預想的更快,因為整個晶元產業發展非常快,如果機器人生產規模能夠有很大的發展的話,相信這個價格肯定會比這個便宜得多。機器人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能夠代替很多人的工作,以後人們不需要從事這類體力勞動。

最後是人比機器人聰明還是機器人比人聰明?人發明了機器人,機器人也不斷在學習,能夠增加自己的知識,我們一天要睡8個小時、工作12個小時、玩4個小時,而機器人一天24個小時,只要有電源就會不斷學習,它積累知識的過程可能比人類更快。這或將是我們日後發展人工智慧必須要考慮的一點。

❺ 未來智能穿戴設備的三個發展維度是

未來智能穿戴設備的三個發展維度:便利化、娛樂化、健康化。

❻ 未來智能汽車,具體會變成什麼樣

智能汽車越來越厲害,也是發展方向,無人駕駛汽車正在發展

❼ 未來無人駕駛的汽車隊的自動防撞裝置是怎樣的

為了節省燃料,為了讓高速公路上能通過更多的車輛,為了汽車安全行專駛,而且能很快到達目屬的地,國外有人設想出一種用電腦控制的汽車,汽車結隊行駛,不用人駕駛。

自動防撞裝置,這些車上裝有當車輛接近運動或靜止目標時,防撞裝置就會發出警告,甚至自動停車或避讓。

高速行駛的汽車防碰撞是至關重要的。當汽車以近100千米每小時速度行駛時,若發現前方60米處有障礙物,在1秒鍾內必須緊急制動,否則就會有碰撞的危險。一般來說,普通車燈的能見度為60米,也就是說,安裝普通車燈的汽車,夜間行車速度如果超過100千米每小時,司機用肉眼觀察到障礙物,已經不能可靠地保證安全行車了。

❽ 未來無人駕駛的汽車隊因有自動防撞裝置而防撞嗎

為了節省燃料,為了讓高速公路上能通過更多的車輛,為了汽車安全行駛,而且能很快到達目的地,國外有人設想出一種用電腦控制的汽車,汽車結隊行駛,不用人駕駛。

自動防撞裝置,這些車上裝有當車輛接近運動或靜止目標時,防撞裝置就會發出警告,甚至自動停車或避讓。

高速行駛的汽車防碰撞是至關重要的。當汽車以近100千米每小時速度行駛時,若發現前方60米處有障礙物,在1秒鍾內必須緊急制動,否則就會有碰撞的危險。一般來說,普通車燈的能見度為60米,也就是說,安裝普通車燈的汽車,夜間行車速度如果超過100千米每小時,司機用肉眼觀察到障礙物,已經不能可靠地保證安全行車了。

[我還想知道]

英國拉夫波勒市人類科學與先進技術研究所主任戴維斯所在的研究小組,設想2020年小汽車由電腦駕駛,每10~12輛汽車組成一個車隊。有很多國家的政府和汽車廠家都支持這種設想。

美國研究在這種自動化公路上行駛汽車的方法已有8年多的時間了,耗資20億美元。現在美國各大運輸公司正在積極開發這種技術,它大有發展前途。

❾ 「未來作戰系統」的功能是什麼

在發展未來主戰坦克方案方面,美國推出了全新坦克的發展方案。

它准備在2015年開始生產、裝備這種「未來作戰系統」,並計劃用該作戰系統取代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現役中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即M-1坦克及其改進型M-1A1、M-1A2坦克。美國之所以把這種武器系統稱之為「未來作戰系統」,而不把它稱作是美國未來的主戰坦克,這是因為它在設計上,許多地方都突破了傳統主戰坦克設計的概念,比如,當代先進的傳統設計的主戰坦克,其戰斗全重一般都在45~65噸左右,而「未來作戰系統」的戰斗全重只有15~20噸,僅為傳統設計的主戰坦克的44.4%~23.1%左右;在戰場生存能力方面,傳統設計的主戰坦克,歷來都是靠採用新型裝甲及其輔助措施來提高戰場生存能力。

這樣做的結果,使得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重量也越來越重,嚴重地損害了坦克的戰術機動性和戰略機動性「未來作戰系統」則主要靠採用隱身技術、提高車輛行走速度、降低車體高度和採用新型高速火炮等高技術措施來提高戰場生存的隱身能力,並不過多地強調裝甲防護。

但是,「未來作戰系統」,它也將採用新型的主動被動相結合的防禦方式,其車體、炮塔的正面和側面將採用電磁裝甲,在炮塔的周圍,將裝有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正在發展的一種主動式小型低成本攔擊彈裝置,該裝置將由探測器、火控雷達、火箭彈和計算機等部分組成。它能自動地探測來自各個方向的目標威脅,並能在安全距離之內,主動地發射SL1D裝置去攔擊來襲的反坦克導彈、炮彈等目標,其攔擊高度為200~300米,水平攔擊距離為100米。

閱讀全文

與未來自動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絕對pe工具箱50 瀏覽:756
重汽豪沃中橋差速器軸承多少錢 瀏覽:323
什麼樣的閥門可以裝在水下 瀏覽:804
機械盤陣列最快速度是多少 瀏覽:656
一固態一機械速度怎麼樣 瀏覽:692
稅控設備抵減多少 瀏覽:734
燃氣灶沒有調節閥門怎麼調火 瀏覽:967
142汽車後軸管軸承是什麼型號 瀏覽:895
汽車分離軸承生銹了怎麼辦 瀏覽:502
臨淄辛三路利民五金機電 瀏覽:228
空調製冷開關怎麼換 瀏覽:453
超聲波治療原理是什麼 瀏覽:541
機械彈弓如何 瀏覽:406
自動高效消煙除塵裝置 瀏覽:446
上海原裝化工儀表多少錢 瀏覽:837
電鑽單軸承怎麼樣 瀏覽:743
管道控制流量的閥門 瀏覽:665
水箱機械自動上水裝置原理圖 瀏覽:860
實驗迴流反應裝置 瀏覽:67
機械設備運到國外有哪些費用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