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壤侵蝕在美國屬於哪個學科
水利類,主要培養從事水土保持工程項目前期工作、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水土保持預防監督與行政執法和進行水土保持科學實驗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2. 選擇並設計影響土壤侵蝕因素的實驗
影響土壤侵蝕的因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發生、發展的先決條件,或者叫潛在因素,人為因素則是加劇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氣候:氣候因素特別是季風氣候與土壤侵蝕密切相關.季風氣候的特點是降雨量大而集中,多暴雨,因此加劇了土壤侵蝕.最主要而又直接的是降水,尤其是暴雨的引起水土流失最突出的氣候因素.所謂暴雨是指短時間內強大的降水,一日降水量可超過50mm或1小時降水超過16mm的都叫做暴雨.一般說來,暴雨強度愈大,水土流失量愈多.
2.地形:地形是影響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而坡度的大小、坡長、坡形等都對水土流失有影響,其中坡度的影響最大,因為坡度是決定徑流沖刷能力的主要因素.坡耕地植使土壤暴露於流水沖刷是土壤流失的推動因子.一般情況下,坡度越陡,地表徑流流速越大,水土流失也越嚴重.
3.土壤:土壤是侵蝕作用的主要對象,因而土壤本身的透水性、抗蝕性和抗沖性等特性對土壤侵蝕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土壤的透水性與質地、結構、孔隙有關,一般地,質地沙、結構疏鬆的土壤易產生侵蝕.土壤抗蝕性是指土壤抵抗徑流對它們的分散和懸浮的能力.若土壤顆粒間的膠結力很強,結構體相互不易分散,則土壤抗蝕性也較強.土壤的抗沖性是指土壤對抗流水和風蝕等機械破壞作用的能力.據研究,土壤膨脹系數愈大,崩解愈快,抗沖性就愈弱,如有根系纏繞,將土壤團結,可使抗沖性增強.
4.植被:植被破壞使土壤失去天然保護屏障,成為加速土壤侵蝕的先導因子.據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的試驗結果,光板的泥沙年流失量為26902kg/公頃,桉林地為6210kg/公頃,而闊葉混交林地僅3kg/公頃.因此,保護植被,增加地表植物的覆蓋,對防治土壤侵蝕有著極其重要意義.
人為活動是造成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表現為植被破壞(如濫墾、濫伐、濫牧)和坡耕地墾植(如陡坡開荒、順坡耕作、過度放牧),或由於開礦、修路未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等,都會加劇水土流失.
3. 水土保持中土壤侵蝕模數是怎麼確定的
土壤侵蝕模數:單位面積土壤及母質在單位時間內侵蝕量的大小。
這個當然不是憑空捏造的,是各級水利部門實地檢測得到的。
4. 張光輝的主要項目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關鍵支撐技術研究」05課題「水土流失動態監測與評價關鍵技術」中第五專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變化趨勢研究(2006BAD09B05)」,2006—2010年;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中國主要水蝕區土壤侵蝕過程與調控研究」04課題「多尺度土壤侵蝕預報模型(2007CB407204)」中土壤侵蝕機理模型,2007—2011年;
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人工模擬降雨器的研製」,2004年;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項目,2004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土壤侵蝕水力學機理實驗研究」(40001014),2001年-2003年;
「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級訪問學者項目「輸沙率對土壤分離速率的定量影響」,2001年;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坡面流分離土壤水動力學試驗研究」,2000年;
「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膜上灌水技術完善與配套」(95-02-06-01),1996年-1999年;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土保持科研基金「山坡地徑流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研究」(95-04-02),1996年-2000年。
國家重點基金項目「東北黑土區土壤侵蝕機理與土地退化預警」,2003年-2006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東北地區土壤侵蝕對土地生產力的影響」,2005年月-2007年;
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項目「全國水土流失量監測評價方法試點研究」,2006年;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團項目「Improving Sustainability in Utilizing and Controlling Water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土壤侵蝕預報研究」,1999年-2000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切溝侵蝕的危害及其發生發展規律」,2001年-2003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黃土區土壤氮素在侵蝕過程中遷移機理及調控措施」,1999-2001;
中歐合作項目「中國北部黃土高原土壤侵蝕模型的建立及土地持續利用」,1997年-2000年;
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網路(CERN)安塞站項目,1996年-1999年;
「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陝北丘陵溝壑區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持續發展研究」,1996年-1999年;
水利部重點基金資助項目「無定河流域風力侵蝕綜合防治技術體系試驗研究」,1995年-1997年。
5. 做模擬降雨實驗有什麼輔助設備啊就是模擬自然界降雨的
這個要看你用降雨設備做什麼實驗了,專業的模擬降雨設備有
攜帶型人工模內擬降雨容器,降雨面積1-25㎡;
固定式人工模擬降雨器,常適用於25㎡以上,100㎡以內的降雨;
人工模擬降雨大廳,大多數適用於100㎡以上的大面積降雨,
具體情況可根據實驗要求調整。
如果是土壤侵蝕實驗,在實驗室做的實驗的話,還需要變坡實驗鋼槽等設備。
西安清遠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除了生產各種形式的人工模擬降雨器以外,還生產浮子式水位計、自記雨量計、變坡實驗鋼槽、土壤蒸滲儀等水保監測設備。
6.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教案怎麼寫 實驗怎麼設計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教案和實驗設計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雨水和徑流會把地表地泥土帶走,是土地受到侵蝕;
2、在實驗中發現侵蝕使地表的地形地貌發生改變;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模擬實驗探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2、能夠用文字、圖畫記錄實驗結果,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來描述實驗中的現象
3、能夠對實驗及過做出自己的解釋,在小組內交流結果和想法
4、能夠在小組的共同努力下設計模擬實驗,探究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關注自然界的侵蝕現象
教學重難點:在實驗中發現侵蝕使地表的地形地貌發生改表
教學具准備:
地形實驗箱、鐵架台、雨水模擬器、水瓶、記錄紙、麵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科學課中的實驗要求大家要學會觀察,下面我們做個小實驗,看誰的觀察最仔細
2、出示麵粉裝置,用滴管在空中向麵粉滴水。
3、師:你都看到了什麼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模仿的是大自然中的一種什麼現象?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雨水對土地有什麼樣的影響。
二、新授
(一)預測雨水對土地的影響
1、師:現在請大家觀察,我們今天實驗的土地是什麼樣?
2、學生觀察回答
3、師:請大家預測一下,雨水對這樣的地形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將你們的預測記錄下來。
4、小組討論並記錄
(二)設計模擬實驗驗證推測,得出概念
1、師:怎樣驗證你們的推測?
2、學生討論本組的驗證方案。
3、師:今天我們做的是什麼類型的實驗?你們觀察我們的實驗材料模擬的是自然界中的哪些因素?
4、學生觀察回答。
5、師:出示實驗要求:A、雨水降落的地點不要變;B、模擬土地的實驗盒保持靜止狀態;C、雨量要均勻,模擬器中的水不要超過水線;D、小組分工明確,團結協作,實驗結束講記錄整理完成。
6、學生分組實驗並記錄
7、學生匯報
8、小結:雨水降落到地面時的力打散並濺起地表的土壤微粒,雨水在流動時攜帶走這些土壤微粒,這就是侵蝕。
9、師∶水有什麼變化?
10、學生回答:
11、小結:雨水一部分被土地吸收,一部分在地表流動,叫徑流。
(三)用概念驗證,形成初步的觀念
1、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雨水和徑流會對地形造成影響,在自然界也確實發生著這種現象。出示黃土高原的圖片。
2、師:你能不能分析一下這種地形形成的原因?
3、小結: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質,它不僅對生物的生命有著重要作用,也是造就地表豐富形態的主要自然力,水是怎樣創造出了其他地形,將在後面繼續研究。
7. 土地坡度的大小對土壤侵蝕有無影響的實驗過程
採用控制變數法,不變土壤的性質如粗糙度,孔隙率等等,和水流的速度和流量,依次改變坡度的大小,來測定土壤的侵蝕狀況.
8. 土壤侵蝕模數怎麼確定
參考《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准 SL190-96中附錄B》,土壤侵蝕模數(水蝕)的確定方法有:
1、資料;
2、野外及室內人工模擬降雨;
3、野外土壤侵蝕調查;
4、利用小水庫、塘壩及淤地壩的淤積量進行量測推算;
5、根據省、地《水文手冊》年輸沙模數資料,用泥沙輸移比進行推算;
6、彩紅外航空遙感方法;
7、銫—137方法;
8、採用土壤侵蝕或產沙數學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