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該同學經正確操作得到打點紙帶,在紙帶後段每兩個計
利用描點法作出圖象如下所示:![]() |
1 |
2 |
② 在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中:(1)下列操作正確且必要的有______A、用秒錶
(1)A、打點計時器就是測量時間的器材,本實驗不用秒錶測出重物下落的時回間;故A錯誤.答
B、在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中,需驗證動能的增加量與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是否相等,質量可以約去,所以也不用稱出重物的質量.故B錯誤.
C、裝配好器材,先撥通電源,再松開紙袋,讓重物自由下落.故C正確.
D、在點跡清晰的紙袋上,距離起始點適當的位置,依次取若干個連續的點並標記,作為測量點.故D正確.
③ 某同學安裝如圖甲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如圖乙是該實驗得到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現要取A、B
(1)從紙帶上可以發現從左到右,相鄰的計數點的距離越來越大,也就是說明速度內越來越大.容
與重物相連接的紙帶先打出點,速度較小,所以實驗時紙帶的左端通過夾子和重物相連接.
(2)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
vB=
X2 |
2T |
0.0480 |
0.04 |
④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1)所需
(復1)實驗要測量下落的高度制和瞬時速度,在紙帶處理時需刻度尺.
(2)當打點計時器打到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Ep=mgh=1×9.80×0.2065J=2.02 J.
此時重錘的動能比開始下落時增加了1.96J,出現上述誤差的原因是空氣阻力和紙帶摩擦力.
減小誤差的方法有選用質量較大的重錘.
(3)若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則第1、2兩點間的距離x=
1 |
2 |
1 |
2 |
⑤ 某同學安裝如圖甲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1)此實驗中,應當是讓重物做______運動,______(
(1)由實驗原理知,應讓重物在松開手後做自由落體運動;
根據機械能守內恆,mg△h=
1 |
2 |
1 |
2 |
AC |
0.04s |
1 |
2 |
1 |
2 |
⑥ 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重錘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
(1)通過打點計時器計算時間,故不需要秒錶,打點計時器應該與交流電源連接,需要刻度尺測量紙帶上兩點間的距離.故A、D正確,B、C錯誤.
(2)其中操作不當的步驟是: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交流」上
C、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後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於重物運動較快,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選BC.
(3)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vc=
=xAE tAE (s1+s2)f 4
故答案為:(1)AD
(2)BC
(3)(s1+s2)f 4
⑦ 用如圖5-8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答案:AC
解析:A:安裝抄打點計時器襲時,必須使兩紙帶限位孔在同一豎直線上,以減小摩擦阻力,故A正確。
B:應先接通電源後,再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使盡可能多的點打在紙帶上,以便觀察運動軌跡,故B錯誤。
C:開頭打出的幾點模糊不清,可利用後面清晰的點用½mv2²—½mv1²=mgΔh驗證機械能守恆,故C正確。
D:若重物下落初速度不為零(v0≠0),這樣也可以用½mv2²—½mv1²=mgΔh驗證機械能守恆,但測量重物下落高度不能從起始點算起,因為剛下落時h=0時½mv²不等於零,故D錯誤。
綜上分析:本題答案為AC。考察實驗操作與誤差。
⑧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1)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
(1)打點計時器不能使用直流電源,應使用交流電源.重物開始釋放時應緊靠打點計時器,否則打不到點或打的點太少. (2)E點的速度等於DF段的平均速度,所以 v E =
故答案為:(1)打點計時器應使用交流電源,重物釋放時應緊靠打點計時器.(2)
|
⑨ 用如圖5-8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小題1:實驗小組A不慎將一條選擇好的紙帶的前面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