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外國機械裝置設計師藝術

外國機械裝置設計師藝術

發布時間:2021-11-21 12:26:01

A. 裝置藝術是什麼

裝置藝術是什麼,或者補充一下燈光裝置藝術是什麼?藝術燈光裝置在夜景照明上的體現屬於公共空間藝術的范疇,涵蓋的形式多種多樣,是指設計者在特定的空間范圍內,在展示環境中的特定區域,運用各種燈光、彩光的發光效果及特殊材質對各種燈光的吸附、反射的變化,以特定的展示主題元素為媒介,營造出更新穎、更具特色的燈光裝置設計,白天與夜晚都具有一定藝術性、思想性、景觀性。

藝術燈光裝置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它的發展狀況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燈光自身的革新,或者燈光藝術裝置創作中能運用到的新技術手段的出現,都能使燈光藝術裝置的面貌耳目一新,給觀者愉悅的視覺享受和藝術體驗。

B. 求十位出自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有影響力的設計師及他們的國家和代表作

詳細介紹: 包豪斯(Bauhaus)作為一種設計體系在當年風靡整個世界,在現代工業設計領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學趣味可以說整整影響一代人。雖然後現代主義的崛起對包豪斯的設計思想來說是一種沖擊、一種進步,但包豪斯的某些思想、觀念對現代工業設計和技術美學仍然有啟迪作用,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工業設計道路的方向的選擇是有幫助的。它的原則和概念對一切工業設計都是有影響作用的。弗蘭克·皮克(FrankPick)認為:「……必須制定一種壓倒一切的科學原則和概念,來指導日用品的設計,象建築方面那些指導房屋設計的原則那樣。」 包豪斯前後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19—1925年),魏瑪時期。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長,提出「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崇高理想,肩負起訓練20世紀設計家和建築師的神聖使命。他廣招賢能,聘任藝術家與手工匠師授課,形成藝術教育與手工製作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階段(1925—1932年),德紹時期。包豪斯在德國德紹重建,並進行課程改革,實行了設計與製作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優異成果。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由建築系主任漢內斯·梅耶(HANNS MEYER)繼任。這位共產黨人出身的建築師,將包豪斯的藝術激進擴大到政治激進,從而使包豪斯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最後梅耶本人也不得不於1930年辭職離任,由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 ROHE)繼任。接任的密斯面對來自納粹勢力的壓力,竭盡全力維持著學校的運轉,終於在1932年10月納粹黨占據德紹後,被迫關閉包豪斯; 第三階段(1932—1933年),柏林時期。密斯·凡·德·羅將學校遷至柏林的一座廢棄的辦公樓中,試圖重整旗鼓,由於包豪斯精神為德國納粹所不容,面對剛剛上台的納粹政府,密斯終於回天無力,於該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關閉。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閉,不得不結束其14年的發展歷程。 包豪斯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它的兩大特點至今不能被人忘記:一是決心改革藝術教育,想要創造一種新型的社會團體;二是為了這個理想,不惜做出巨大的犧牲。包豪斯的創辦者兼校長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親自製定了《包豪斯宣言》和《魏瑪包豪斯教學大綱》,明確了學校目標:一要挽救所有那些遺世獨立、孤芳自賞的藝術門類,訓練未來的工匠、畫家和雕塑家,讓他們聯合起來進行創造,他們的一切技藝將會在新作品的創造過程中結合在一起;二要提高工藝的地位,讓它能與「美術」平起平坐。包豪斯聲稱,「藝術家與工匠之間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藝術家就是高級工匠……因此,讓我們來創辦一個新型的手工藝人行會,取消工匠與藝術家之間的等級差異,再也不要用它樹起妄自尊大的藩籬」;三要把包豪斯與社會生產、市場經濟緊密結合起來,把自己的產品與設計直接出售給大眾和工業界。包豪斯聲言,他們將「與工匠的帶頭人以及全國工業界建立起持久的聯系」。 按照《宣言》和《大綱》,包豪斯建立了自己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包豪斯體系。這個體系的主要特徵是:一、設計中強調自由創造,反對模仿因襲,墨守陳規;二、將手工藝同機器生產結合起來;三、強調各類藝術之間的交流融合;四、學生既有動手能力,又有理論素養;五、將學校教育同社會生產掛鉤。 從以上介紹看,在包豪斯發展的每一步,都有一個能夠跟上時代步伐、符合時代要求的新思維代表人物,這個人物就是包豪斯這艘駛向遠方航船的舵手。我們不難想像,如果沒有政治原因,包豪斯至今仍然會生活在我們的時代。包豪斯的創始人格羅皮烏斯,針對工業革命以來所出現的大工業生產「技術與藝術相對立」的狀況,提出了「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口號,這一理論逐漸成為包豪斯教育思想的核心。 包豪斯以前的設計學校,偏重於藝術技能的傳授,如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前身——設計學校,設有形態、色彩和裝飾三類課程,培養出的大多數是藝術家而極少數是藝術型的設計師。包豪斯則十分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與設計素質的培育,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對設計師的要求,他們建立了「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現代設計教育體系,開創類似三大構成的基礎課、工藝技術課、專業設計課、理論課及與建築相關的工程課等現代設計教育課程,培養出大批既有藝術修養、又有應用技術知識的現代設計師。實用的技藝訓練、靈活的構圖能力、與工業生產的聯系,三者的緊密結合,使包豪斯產生了一種新的「藝術+技術」的設計風格,其主要特點是:注重滿足實用要求;發揮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美學性能;造型簡潔,構圖靈活多樣。包豪斯藝術方向和藝術風格使它成了二十世紀歐洲最激進的藝術流派的據點之一。 格羅皮烏斯有一個很重要的思維方式:從本質上講,美術與工藝並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活動,而是同一個對象的兩種不同分類。藝術家比較注重藝術理論,容易接受新思維,他們教育學生,一定能勝過舊式工匠。這類藝術家可以向學生強調並解釋一切藝術活動的共通要素,讓學生了解到美學的基礎。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經驗,幫助學生創造出新的設計語言。基於這一點,格羅皮烏斯聘任了畫家約翰·伊頓、里昂耐爾·費寧格(LYONEL FEININGER)、雕塑家格哈特·馬克斯(GREHARD MARCKS)、穆希(MUCHE)、施萊默(SCHLEMMER)、克利(KLEE)、施賴爾(SCHREYER)、康定斯基(KANDINSKY)和莫霍利--納吉(MOHOLY--NAGY),他們在1919年到1924年之間,陸續來到了魏瑪,這些人極富原創性、同時也極擅長自我表達。他們全都有興趣研究基本問題的理論。除開這些藝術家,格羅皮烏斯還聘請了許多作坊大師,他們在各自的工藝類別上,都是技藝精湛的人。藝術家激勵學生開動思想,開發創造力,作坊大師教會學生手工技巧和技術知識。 包豪斯的新思維還體現在包豪斯的宣言中:「建築家、雕刻家和畫家們,我們都應該轉向應用藝術……藝術不是一種專門職業。藝術家和工藝技師之間在根本沒有任何區別。藝術家只是一個得意忘形的工藝技師。在靈感出現並超出個人意志的珍貴片刻,上蒼的恩賜使他的作品變成為藝術的花朵。然而,工藝技術的熟練對於每一個藝術家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創造想像力的根源即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面……讓我們建立一個新的設計家組織。在這個組織裡面,絕對沒有那種足以使工藝技師與藝術家之間樹立起自大障壁的職業階級觀念。同時,讓我們創造出一幢將建築、雕刻和繪畫結合成三位一體的新的未來殿堂,並用千百萬藝術工作者的雙手將其矗立在雲霄高處,成為一種新信念的鮮明標志。」 包豪斯在納粹統治時期,遭到了難以避免的關閉命運,但是它的教育思想並沒有停止,逃避納粹壓迫、尋求新發展的包豪斯教育家格羅皮烏斯在英國居留三年後,又於1937年赴美國任哈佛大學建築系主任。密斯·凡·德·羅1937年赴美國,任教於伊利諾工業技術學院,希爾伯西摩和彼得漢斯等也前往該校任教。1937年包豪斯的教師莫霍利--納吉,在芝加哥籌建了「新包豪斯」(THE NEW BAUHAUS),繼續弘揚德國時期的包豪斯精神。後來更名為「芝加哥設計學院」 (SCHOOL OF DESIGN IN CHICAGO)。以後又與伊利諾工學院合並,成為美國最著名的設計學院(INSTITUTE OF DESIGN)。芝加哥設計學院一象被認為是包豪斯設計與教育思想在美國的前沿陣地。 dolcn.com 1953年被稱為戰後包豪斯的德國烏爾姆(ULM)藝術學院建立,地點就在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誕生的小城市烏爾姆,平面設計的重要人物馬克斯·比爾(MAX BILL)擔任第一任校長。在他和教員的努力下,這個學院逐步成為德國功能主義、新理性主義和構成主義設計哲學的中心,雖然學院已經關閉多年,但是它所形成的教育體系、教育思想、設計觀念直到現在,依然是德國設計理論、教學和設計哲學的核心組成部分。烏爾姆致力於設計理性主義研究,幾乎全盤採用包豪斯的辦學模式,它的最大貢獻是完全把現代設計——包括工業產品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等,從以前似是而非的藝術、技術之間的擺動立場堅決地、完全地移到科學技術的基礎上來,堅定地從科學技術方向來培養設計人員。 包豪斯的辦學宗旨是培養一批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他們既能認清20世紀工業時代的潮流和需要,又能充分運用他們的科學技術知識,創造一個具有高度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新環境。正如格羅皮烏斯所說:「設計師的第一責任是他的業主。」又如納吉所說:「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所以,它在藝術設計教育的諸多方面做出了難以磨滅的貢獻:一,打破了將「純粹藝術」與「實用藝術」截然分割的陳腐落後的教育觀念,進而提出「集體創作」的新教育理想;二,完成了在「藝術」與「工業」的鴻溝之間的架橋工作,使藝術與技術獲得新的統一;三,接受了機械作為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創造工具,並研究出大量生產的方法;四,認清了「技術知識」可以傳授,而「創作能力」只能啟發的事實,為現代設計教育建立了良好的規范;五,發展了現代設計風格,為現代設計指示出正確方向;六,包豪斯堅決反對把風格變成僵死的教條,只承認設計必須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 包豪斯的教育模式是在基礎課上,把平面,立體結合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獨立起來。並牢固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在設計里採用了現代材料,以批量生產為目的,創立具有現代主義特徵的工業產品設計教育。 包豪斯進行了平面設計的功能探索,並且採用了手工工作室制度。 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也影響了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1942年成立的聖約翰大學建築系,一開始就引進包豪斯的現代設計教育體系,強調實用、技術、經濟和現代美學思想,成為中國現代主義建築的搖籃,開創了中國全面推行現代主義建築教育的先河。它的影響不僅反映在聖約翰大學建築系的人才培養上,也反映在一系列建築作品,包括大上海都市計劃的制定。1951年,聖約翰大學解散,各系並入有關院校,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設計理論在同濟大學得到延續。後來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設計理論被當成西方資本主義的東西遭到批判,包豪斯的設計與教育思想在中國逐漸被淡化。 包豪斯的教學思想和方法給美國的中學美術教育輸入了新的血液。一些來自包豪斯的教師帶來的觀念對美術教學課程計劃的影響日漸增強。這些影響包括對藝術中技術因素的興趣、對設計元素的關心、對材料的實驗態度,並促進人們越來越關心對藝術的多種感覺方式,激發人們將審美態度與環境相結合。其具體結果是攝影術和照片的運用增多,材料的運用更廣泛,而且建築也被接受為美術教學計劃的一個固定內容。 對工藝美術的影響,則反映在田自秉的《工藝美術概論》一書中, 田自秉在書中寫道:「20世紀初的包豪斯工藝思想體系……主張藝術與工業結合。認為在工業十分發達的時代,應當利用科學成果,在工業技術的基礎上,創造合乎功能的新的工藝美。機器產品雖然單調枯燥,但是機器只是工具,我們應當解決機器生產與藝術表現的矛盾,使設計、生產、經濟得到有機的統一。包豪斯的工藝思想,重視現代材料、現代技術、現代結構的應用,並由現代工業直接創造美學價值,這對工藝美術創造,適應時代發展,結合生活需要,工藝美術新領域的開拓,工藝思維的啟迪,具有重要的價值。但是,包豪斯工藝思想強調工藝美是體現功能和運用結構的必然結果,並認為傳統是阻礙機器產品設計的因素,因而認為功能就是美,並忽視民族文化傳統的作用。」 包豪斯的出現,是現代工業與藝術走向結合的必然結果,它是現代建築史、工業設計史和藝術史、藝術設計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在教育模式上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緊隨社會進步,不斷更新觀念,積極創立新思維。 1919年4月1日在德國魏瑪建立的國立包豪斯學院,開了現代設計教育的先河,其知識與技術並重,理論與實踐同步的教育體系至今也影響著世界設計教育。在我國,設計教育尚處起步階段,因此需要健全而實際的理論指導,否則與迅速發展的經濟、文化形勢極不相適。為了能給人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舒適而合理的生活和生活環境,需要培養更多的設計藝術人才,同時也需要加強全民的設計意識,提高審美能力,結束「不懂設計的領導決定設計方案,設計師僅僅是美工」的歷史悲劇,因此,加大設計教育的力度勢在必行。 http://www.51ps.com/classlist.aspx

C. 怎麼才能設計好機械外觀,從顏色到結構,怎麼才能好看啊,我們弄得都很土氣,而國外的設備看上去都很高檔

大學里有一門功課叫,

工業產品藝術造型。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

可以修一下這門功課,

對你解決機械外觀問題會有很大理論幫助。

D. 國外平面設計網站有哪些

1.找設計靈感,只認Pinterest--------Pinterest
以瀑布流展示圖片為主,圖片資源豐富強大,不像花瓣有些關鍵詞滑幾頁就沒有了,在設計初期發散思考時,瀏覽Pin簡直高效出活。(昨天被pin掛了的新聞刷屏了???sad face)

2.看完整的設計項目,作品,用Behance--------Behance
包括工業設計,交互設計,視覺,建築各個領域,重點在展示完整的項目作品上,所以需要點擊各個作品進入彈窗看,一個彈窗包涵文字,圖片,視頻介紹。

3.找視覺素材,UI,動效,推薦Dribbble--------Show and tell for designers
個人很喜歡dribbble上的視覺風格,扁平化風格較多,配色走心,最喜歡的一個功能是dribbble上一張圖會有主顏色色號的信息,並且點擊相關色號會進入所有用到這個色號的作品頁面,配色方案一堆自行搭配自行選擇,簡直視覺類網站的業界良心。

4.找優質視覺資源,上Niice--------Niice
畢竟是從behance和dribbble等優質設計網站上過來的資源,優質中的精華,個人感覺在包裝、平面等更偏藝術領域的資源較多。

5.作品集瀏覽、發布,Issuu--------https://issuu.com
記得之前有設計小白來問去哪可以看到完整的學生交互項目,安利了issuu給他,在瀏覽別人作品集的同時,也可以看到很多完整的設計項目,最喜歡它的展示功能,增強作品集展示效果,只加分不減分。

6.CG娛樂設計藝術資源類--------ArtStation
有很多CG設計類的圖片,視頻,模型等,之前被一個做游戲原畫師的同學安利的網站。

7.ICON資源下仔類--------Noun Project
這個沒啥好說的,貌似不翻牆也能上,還有一個國內網站也不錯,Iconfont-阿里巴巴矢量圖標庫 ,另外一個icon比較好看的:Iconfinder - 1,500,000+ free and premium icons,好看到你懷疑能不能直接拿來用。。。只是需要收費,建議商用

8.字體設計,Google Font--------https://fonts.google.com/
對於網頁設計師和前端人員來說,是個很棒的字體庫,設計師可以使用字體庫提供的免費字體來網頁設計,而前端人員可以直接調用 Web Font 樣式。

9.機械/工業設計/模型類參考網站
http://www.robotecture.com/
DIY How To Make Instructions
MakerBot Thingiverse
Home | www.robives.com
工業設計,tangible interaction design 的設計師可以看過來,裡面有很多免費資源,以及與機械相關的理論,製作等等。對於做裝置藝術,硬體交互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阿綠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E. 全球知名的工業設計師有哪些

歐拉夫·巴斯克(Olaf Barski),漢堡藝術大學工業設計專業就讀,師從皮特拉克教授,工科碩士學位。

黑川雅之是享譽全球的設計大師,其設計的傢具、手錶、照明器具等作品曾榮獲20世紀日本優秀設計收藏獎,多件作品被著名的美國紐約近代美術館珍藏。此次,黑川將他在中國的首次個展題目定為「風、土、光、影」,並以「生命與性」的哲理貫穿於展覽的精神主旨和設計理念中。通過對「風、土、光、影」在生命意義上的探究,試圖讓人們以最純粹的心態去體驗生存的本質。每件作品都是黑川雅之在解決矛盾、突破矛盾和尋求矛盾平衡點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與抗衡所獲得的重要經驗的濃縮與升華。

路易吉·克拉尼是當今時代最著名的也是最具顛覆性的設計師,被國際設計界公認為「21世紀的達·芬奇」,他設計了大量造型極為誇張的作品,希望通過更自由的造型來增加趣味性,顧被稱為「設計怪傑」。

盧基·柯拉尼國際著名設計大師。

克勞斯·雷曼 克勞斯·雷曼(Klaus Lehmann),國際著名工業設計家,世界著名設計師,保時捷、賓士、博世等汽車設計師的導師。他先後擔任德國斯圖加特國立藝術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副校長等職務。

就這么多

F. 全球知名的工業設計師有哪些及他們的代表作

德國現代建築和工業設計的先驅——貝倫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1886-1891年貝倫斯在漢堡工藝美術學校接受藝術教育,後改行學習建築。1893年起成為慕尼黑分離派成員,1900年加入由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組成的「七人團」,開始建築設計活動,1907年成為德意志製造聯盟的推進者與領袖人物,同年受聘擔任德國通用電器公司AEG的藝術顧問,開始其作為工業設計師的職業生涯。

1909年,貝倫斯設計了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的透平機製造車間與機械車間,在建築形式上摒棄了傳統的附加裝飾,造型簡潔,壯觀悅目,被稱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築。

除了建築設計之外,貝倫斯還為AEG做了許多產品設計,如電水壺、電鍾、電風扇等。這些設計沒有一點偽裝和牽強,使機器在家居環境中能以自我的語言來表達。貝倫斯在AEG這個實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全面負責公司的建築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以及產品設計,使這家龐雜的大公司樹立起一個統一完整的鮮明形象,開創了現代公司識別計劃的先河。AEG的標識經他數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歐洲最著名的標志之一。

貝倫斯還是一位傑出的設計教育家,他的學生包括格羅披烏斯,米斯和柯布西埃,他們後來都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代建築師和設計師。

包豪斯創始人——格羅披烏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

格羅披烏斯出生於柏林的一個建築師家庭,青年時代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學習建築。1907年起在貝倫斯的事務所工作,1910年與邁耶合夥在柏林開設建築事務所,並於次年合作設計了採用大片玻璃幕牆和轉角窗的法古斯工廠。

1919年,格羅披烏斯在德國魏瑪創建了建國立建築學校,簡稱「包豪斯」,其目的是培養新型設計人才。學校重視基礎訓練,逐漸形成以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為特色的基礎課程。學校主張藝術與技術的統一;動手能力與理論素養並重;強調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提倡在掌握手工藝的同時,了解現代工業的特點並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設計。1925年,由於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包豪斯遷往德騷,格羅披烏斯提拔了一些優秀的教員,完善了教學計劃和設施,並設計了新的包豪斯校舍。

1928年,格羅披烏斯迫於各種壓力,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1937年,格羅披烏斯到美國哈佛大學任建築系主任,並創立了協和設計事務所。

格羅披烏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設計師,設計理論家和設計教育的奠基人,他對二十世紀現代設計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

菲亞特之父——平尼法尼那 (Pininfarina,1893-1966)

平尼法尼那生於杜林,是11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小時候在兄長的作坊幹活,17歲時他就設計了菲亞特零號的車身。1920年,平尼法尼那來到底特律,但他拒絕了福特的工作邀請,返回了義大利。平尼法尼那曾參觀過福特汽車公司的流水裝配線,印象深刻,但是他認為義大利應該走一條不同的道路,一條是美國大批量生產廉價小汽車,目的市場是廣大的人民大眾,另外一個是高檔的汽車,只小批量生產,保持高價位,保持義大利傳統的馬車製作方法,汽車是半手工的。戰後,他開設了自己的汽車工廠,設計與生產高級小汽車。希望能夠在菲亞特的美國式大批量生產之外開辟一條新的生產線。1947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平尼法尼那設計的西西塔里202小汽車,被譽為「流動的雕塑」。1951年,美國納什公司要求平尼法尼那設計多款小汽車,這是美國的汽車公司第一次聘請歐洲設計師。平尼法尼那去世後,他的兒子薩吉奧繼承父業,設計了一系列的法拉利跑車,成為義大利工業設計的代表之作,享譽全球。

德國新藝術運動領袖——威爾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

威爾德是比利時建築師、設計教育家,他在德國活動比在本國更有影響,並一度成為德國新藝術運動的領袖,德意志製造聯盟創始人之一。他曾在安特衛普和巴黎學畫。1891年起他在莫里斯影響下轉建築設計。他在布魯塞爾的於克勒設計自己的住宅時,為尋求「非裝飾形式」提出裝飾必須是新穎的,不能因襲歷史,還要合乎理性地運用材料,「合理」地應用裝飾以表明物品的特色與目的。1897年,他在德國慕尼里和德累斯頓兩地與人合辦「工業藝術裝飾營造工場」,依靠藝術家與手工藝人的合作,開展設計製作。1900年他應邀任魏瑪大公的顧問。1906年起,由他主辦了魏瑪市立工藝學校(包豪斯的前身)。他還是個設計理論家和教育家,被人稱為歐洲大陸的莫里斯。盡管他曾聲稱,他所有工藝和裝飾作品的特點都來自一個唯一的源泉,即「理性」。但另一方面又堅持設計師在藝術上的個性,反對標准化給設計帶來的限制,在1914年德意志製造聯盟的年會上抵制穆特休斯的標准化主張。這場爭論事實上代表了一個世紀以來德國設計美學爭論的焦點。最後穆特休斯不得不屈服,這也說明了他在德國設計界的影響力。

現代家庭室內設計的表率——彥森(Jacob Jensen ,1926~ )

彥森是丹麥著名工業設計師,出生於哥本哈根,1942年起他在其父親的公司里當室內裝飾工,1948~1951年在哥本哈根實用藝術學校學習。畢業後在設計師事務所工作,1959年到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教授工業設計,1961年在哥本哈根開辦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1963年開始為B&O公司進行產品設計,直到1993年B&O公司幾乎所有的視聽產品都出自彥森之手。他的設計趨向「硬邊藝術」風格,採用拉毛不銹鋼和塑料等工業材料製作機身,造型十分簡潔高雅,且操作簡易,將B&O的視聽產品推向了國際市場的最高層次。此外,1979~1986年他還為丹麥J.P.集團設計了著名的「Logicar」,1984年開始丹麥Max Rene公司設計手錶,飾物和小汽車等,1991~1993年為德國Gaggenau公司設計了系列廚房設備,他的設計保持著簡潔、高雅、明快的一貫風格,給國際工業設計界吹入了一股清新的風氣。

新材料運用的先鋒——潘頓 (Verner Panton,1926-1998)

潘頓是丹麥著名工業設計師,1947-1951在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學習,曾在雅各布森的事務所工作過,後定居瑞士巴塞爾。潘頓在探索新材料的設計潛力的過程中創造出許多富有表現力的作品,頗有影響。從50年代末起,他就開始了對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和化纖等新材料的試驗研究。60年代,他與美國米勒公司合作進行整體成型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椅的研製工作,於1968年定型。這種椅可一次模壓成型,具有強烈的雕塑感,色彩也十分艷麗,至今仍享有盛譽,被世界許多博物館收藏。潘頓還長於利用新材料來設計燈具,如1970年設計的潘特拉燈具,1975年用有機玻璃設計的VP球形吊燈。同時,他還是一位色彩大師,他發展的所?quot;平行色彩"理論,即通過幾何圖案,將色譜中相互靠近的顏色融為一體,為他創造性地利用新材料中豐富的色彩打下了基礎。

G. 國外的十位著名設計師及其設計風格

學設計不如學【視頻剪輯】。理由很簡單,容易學(不像其它行業學習成本高,難度大),適合短期3-4個月短期學習,而且行業缺口非常大,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點擊進入】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17r-70208034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製作剪輯大量的短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剪輯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輯師高薪水。

而且剪輯這個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電腦技術,也不需要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的片要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都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但是要學好學精,就一定要找專業負責的培訓機構了,推薦這個領域的老大——【王氏教育】

在「短視頻剪輯/短視頻運營/視頻特效」處理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zdhhr-11y17r-70208034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H. 現在世界有哪些頂級工業設計設計大師

日本:
深澤直人
黑川雅之
柳宗里
喜多俊之
德國:
Dieter Rams(布朗公司)
理查德 薩帕
Luigi Colani
美國:
凱瑞姆 瑞席
英國:
Jonathan Ive(蘋果公司)
義大利:
喬治亞羅(喬治亞羅汽車設計室)
威爾士:
Ross Lovegrove
現在工業設計的個人影響越來越小,優秀的設計公司都是有著很強大的設計團隊
如果想學習的話,多看看當代的設計大師為好

I. 如何做一個有創意的機械工程設計師

著重創意這個詞,本人從事機械結構設計6年,發現,光了解本行業遠遠不版夠,還應該深入去了權解以下幾個行業:
1、結構設計
跟機械很相近的職位,機械偏向內部結構傳動等機密構建,結構偏向外觀,都是相輔相成的
2、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最講究創意,它是把功能與外觀審美提升到更高的一個檔次。
3、市場營銷
任何有質量的設計都應該深入去了解市場需求以及用戶的使用習慣,這期間需要大量的市場調研,數據分析等等。一款好的設計,前期調研不應忽略。
其實,機械、結構、工業設計,都是是很相近很通用的設計,只是側重點不同。但是如果你三個領域都掌握,你看問題的眼界以及判定都會很獨到而又創意。而懂市場調研,你的研發出發依據就有保證了。

J. 知名機械設計大師

一開始就是中國水力風車灌溉水田,風力風車,後來類似蒸汽機發明者亞歷山大·希羅,蒸汽機改良者瓦特,第一台蒸汽機是法國物理學家德尼斯·帕潘1688年用一個圓筒和活塞發明製造的。瓦特是改良蒸汽機的發明者從此之後,紡織業、采礦業、冶金業、造紙業、陶瓷業等工業部門,都先後
採用蒸汽機作為動力了。
1807年,美國人富爾把瓦特的蒸汽機裝在輪船上,從此,航運中的帆船時代結束了。
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把瓦特的蒸汽機裝在火車上,陸路運輸的新時代開始了。
19世紀三、四十年代,蒸汽機在歐洲和北美被廣泛採用,這就是所謂的「蒸汽時代。然後就是內燃機,電動機

閱讀全文

與外國機械裝置設計師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程原理蒸發裝置設計 瀏覽:505
儀表中誤差是什麼意思 瀏覽:211
青木機械工資怎麼樣 瀏覽:680
湖南有哪個閥門廠有名 瀏覽:977
aerospace工具箱 瀏覽:767
安徽自動化養豬設備哪裡有賣 瀏覽:213
根雕微型電動工具圖片大全 瀏覽:437
鑽孔夾具設計夾緊裝置的選擇 瀏覽:78
網路裡面怎麼會有媒體設備 瀏覽:262
禽類畜禽處理設備哪裡有 瀏覽:319
儀表盤測速慢什麼原因 瀏覽:891
燕秀工具箱轉樣條圓形 瀏覽:858
72電動工具快速充電電路 瀏覽:978
管樁機械連接價格多少 瀏覽:64
150w製冷量能幹什麼 瀏覽:413
chost工具箱 瀏覽:877
大型瀝青路面用防水設備哪裡有 瀏覽:474
冷風系統的主要設備有哪些 瀏覽:655
dnf85機械帶什麼裝備搭配 瀏覽:850
軸承與軸承順時針轉角怎麼算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