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簡述貨車脫軌自動制動裝置的構造及作用原理

簡述貨車脫軌自動制動裝置的構造及作用原理

發布時間:2021-11-21 06:34:38

A. 汽車的構造和原理是什麼

汽車通常由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四個部分組成。

發動機的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燒而發出動力。大多數汽車都採用往復活塞式內燃機,它一般是由機體、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汽油發動機採用)、起動系等部分組成。

底盤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並保證汽車按照駕駛員的操縱正常行駛。

(1)簡述貨車脫軌自動制動裝置的構造及作用原理擴展閱讀:

底盤由下列部分組成:

傳動系——將發動機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傳動系包括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驅動橋等部件。

行駛系——將汽車各總成及部件連成一個整體並對全車起支承作用,以保證汽車正常行駛。行駛系包括車架、前軸、驅動橋的殼體、車輪(轉向車輪和驅動車輪)、最架(前懸架和後懸架)等部件。

轉向系——保證汽車能按照駕駛員選擇的方向行駛,由帶轉向盤的轉向器及轉向傳動裝置組成。

制動裝備——使汽車減速或停車,並保證駕駛員離去後汽車能可靠地停駐。每輛汽車的制動裝備都包括若干個相互獨立的制動系統,每個制動系統都由供能裝置、控制裝置、傳動裝置和制動器組成。

車身是駕駛員工作的場所,也是裝載乘客和貨物的場所。車身應為駕駛員提供方便的操作條件,以及為乘客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或保證貨物完好無損。典型的貨車車身包括車前鈑製作、駕駛室、車廂等部件。

電氣設備由電源組、發動機起動系和點火系、汽車照明和信號裝置等組成。此外,在現代汽車上愈來愈多地裝用各種電子設備:微處理機、中央計算機系統及各種人工智慧裝置等,顯著地提高了汽車的性能。

B. ABS系統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

ABS系統主要由感測器、電子控制裝置和執行器三個部分組成。

工作原理:

在制動時,ABS根據每個車輪速度感測器傳來的速度信號,可迅速判斷出車輪的抱死狀態,關閉開始抱死車輪上面的常開輸入電磁閥,讓制動力不變,如果車輪繼續抱死,則打開常閉輸出電磁閥,這個車輪上的制動壓力由於出現直通制動液貯油箱的管路而迅速下移,防止了因制動力過大而將車輪完全抱死。在讓制動狀態始終處於最佳點(滑移率S為20%),制動效果達到最好,行車最安全。

在制動總泵前面腔內的制動液是動態壓力制動液,它推動反應套筒向右移動,反應套筒又推動助力活塞從而使制動踏板推桿向右移。因此,在ABS工作地時候,駕駛員可以感覺到腳上踏板地顫動,聽到一些噪音。

汽車減速後,一旦ABS電腦檢測到車輪抱死狀態消失,它就會讓主控制閥關閉,從而使系統轉入普通的制動狀態下進行工作。如果蓄壓器的壓力下降到安全極限以下,紅色制動故障指示燈和琥珀色ABS故障指示燈亮。在這種情況下,駕駛員要用較大的力進行深踩踏板式的制動方式才能對前後輪進行有效的制動。

(2)簡述貨車脫軌自動制動裝置的構造及作用原理擴展閱讀:

ABS系統的優點:

當車輪即將到達下一個鎖死點時,剎車油的壓力使得氣囊重復作用,如此在一秒鍾內可作用60~120次,相當於不停地剎車、放鬆,即相似於機械的「點剎」。因此,ABS防抱死系統,能避免在緊急剎車時方向失控及車輪側滑,使車輪在剎車時不被鎖死,不讓輪胎在一個點上與地面摩擦,從而加大摩擦力,使剎車效率達到90%以上,同時還能減少剎車消耗,延長剎車輪鼓、碟片和輪胎兩倍的使用壽命。裝有ABS的車輛在干柏油路、雨天、雪天等路面防滑性能分別達到80%—90%、10%—30%、15%—20%。

ABS系統的局限性:

ABS系統本身也有局限性,它仍然擺脫不了一定的物理規律。在兩種情況下,ABS系統不能提供最短的制動距離。一種是在平滑的幹路上,由有經驗的駕駛員直接進行制動。另一種情況是在鬆散的礫石路面、鬆土路面或積雪很深的路面上制動

另外,通常在幹路面上,最新的ABS系統能將滑移率控制在5%—20%的范圍內,但並不是所有的ABS都以相同的速率或相同的程度來進行制動。盡管四輪防抱制動系統能使汽車在盡可能短的距離內進行制動,但如果制動進行得太遲,使之在與障礙物碰撞前不能完全停下來,仍不能阻止事故的發生。

參考資料:網路-防抱死制動系統

C. 簡述機電式制動器的工作原理個作用

電磁式的制動器工作原理如下:合肥拓珂電氣TQEB1系列制動器由磁軛體,勵磁線圈、彈簧、制動盤、銜鐵、花鍵套、手動釋放裝置等組成。安裝於電機後端蓋上(或設備的法蘭盤上),調整安裝螺釘使氣隙到規定值;花鍵套固定於軸上,制動盤在花鍵套上可軸向滑動,制動時產生制動力矩。

當制動器的線圈通電時,線圈產生磁場,銜鐵被磁力吸向磁軛,銜鐵與制動盤脫開,此時制動盤被電機軸帶著正常轉動;當線圈斷電時,磁場消失,銜鐵被彈簧的作
用力推向制動盤,產生摩擦扭矩而制動。扳動「手動釋放裝置」或擰緊「螺釘釋放裝置」,也可使銜鐵釋放,方便設備的安裝和調節。

D. 汽車液壓制動裝置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汽車液制壓制動裝置的構造很簡單,它是由「總泵」「分泵」組成,總泵的壓力通過管道分向四個分泵(分泵在四個輪子的剎車系統上)。

用腳踩壓剎車,力通過杠桿傳遞到總泵的活塞上,就是給總泵油缸加壓,壓力油通過管道傳到四個分泵。分泵實際上是液壓執行機構,是由油缸、雙活塞組成。

總泵壓力傳過來後迫使兩個活塞向外推動,使剎瓦抵緊制動鼓(碟剎也一樣,使剎車片夾緊碟片)使車輪減速,從而起到剎車的作用。

補充:

你提出要詳細點,我不知道要怎樣詳細,你可具體說說,那些地方要細點介紹.

我在網上下是四張小圖(並成一張)你看看再說.

E. 汽車剎車系統自動調節裝置的工作原理

剎車系統自動調節裝置的構造:1、制動盤 2、制動片 3、制動塊底板 4、進液口 5、夾緊環版 6、活塞 7、密封圈權等等。
工作原理:當踏下制動踏板時,制動液經液口進入活塞腔,活塞在液壓作用下移向制動盤,通過制動片壓緊制動盤使車輪制動。
密封圈由O型圈及支承環組成,安裝在制動鉗殼的槽中與活塞緊密粘合,制動時O型圈在活塞摩擦力的作用下產生微量彈性變形,在松開制動踏板時,密封圈的彈性變形將活塞彈返到原位。
在活塞的芯桿上裝有夾緊環,夾緊環與制動鉗殼間有一定的摩擦力,該摩擦力大於O型圈的彈力。活塞與夾緊環之間有一定的間隙,該間隙作為一種行程極限決定摩擦片與活塞之間的活動,當摩擦片磨損使間隙變大時,踩下制動踏板,液壓使活塞帶動夾緊環停在新的位置上,這樣就可以達到制動間隙的自動調節。

F. 汽車的基本構造和原理

汽車基本構造及組成原理

汽車通常由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四個部分組成。

發動機的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燒而發出動力。大多數汽車都採用往復活塞式內燃機,它一般是由機體、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汽油發動機採用)、起動系等部分組成。

底盤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並保證汽車按照駕駛員的操縱正常行駛。底盤由下列部分組成:

傳動系——將發動機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傳動系包括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驅動橋等部件。

行駛系——將汽車各總成及部件連成一個整體並對全車起支承作用,以保證汽車正常行駛。行駛系包括車架、前軸、驅動橋的殼體、車輪(轉向車輪和驅動車輪)、最架(前懸架和後懸架)等部件。

轉向系——保證汽車能按照駕駛員選擇的方向行駛,由帶轉向盤的轉向器及轉向傳動裝置組成。

制動裝備——使汽車減速或停車,並保證駕駛員離去後汽車能可靠地停駐。每輛汽車的制動裝備都包括若干個相互獨立的制動系統,每個制動系統都由供能裝置、控制裝置、傳動裝置和制動器組成。

車身是駕駛員工作的場所,也是裝載乘客和貨物的場所。車身應為駕駛員提供方便的操作條件,以及為乘客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或保證貨物完好無損。典型的貨車車身包括車前鈑製作、駕駛室、車廂等部件。

電氣設備由電源組、發動機起動系和點火系、汽車照明和信號裝置等組成。此外,在現代汽車上愈來愈多地裝用各種電子設備:微處理機、中央計算機系統及各種人工智慧裝置等,顯著地提高了汽車的性能。

為滿足不同使用要求,汽車的總體構造和布置型式可以是不同的。按發動機和各個總成相對位置的不同,現代汽車的布置型式通常有如下幾種:

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FR)——是傳統的布置型式。國內外的大多數貨車、部分轎車和部分客車都採用這種型式。

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FF)——是在轎車上逐漸盛行的布置型式,具有結構緊湊、減小轎車的質量、降低地板高度、改善高速時的操縱穩定性等優點。

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RR)——是目前大、中型客車盛行的布置型式,具有降低室內雜訊、有利於車身內部布置等優點。少數微型或普及型轎車也採用這種型式。

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MR)——是目前大多數運動型轎車和方程式賽車所採用的布置型式。由於這些車型都採用功率和尺寸很大的發動機,將發動機布置在駕駛員座椅之後和後橋之前有利於獲得最佳軸荷分配和提高汽車的性能。

此外,某些大、中型客車也採用這種布置型式,把配備的卧式發動機裝在地板下面。

全輪驅動(nWD)——是越野汽車特有的型式,通常發動機前置,在變速器後裝有分動器以便將協力分別輸送到全部車輪上.

G. 簡述汽車駐車制動器鎖止機構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1)結構
駐車制動裝置用於固定停泊的車輛,使車輪不再滾動行駛。它是變速桿通過變速桿拉索、換檔軸、帶銷子的聯桿機構和壓縮彈簧的機械操作機構。駐車制動輪與中間軸的從動輪連成一體,同時也是變速器輸出轉速感測器G195的感測器輪。
(2)原理
1)鎖止棘爪與駐車制動輪的齒結合,以便鎖住主減速器。當車輪要調整,其軸部分抬高時,採用駐車制動,可防止局部抬高的前軸旋轉。
2)當在陡峭的斜坡上停車時,變速桿換到P位之前,必須先拉起駐車制動,以保護變速桿拉索,並使變速桿易於操作。
(3)重要操作事項 鎖止棘爪和駐車制動輪之間有張力,開始駕駛車輛以前,變速桿必須首先離開P位,然後松開駐車制動。

H. 貨車氣壓剎車系統結構及原理

氣壓制動系統工作原理:由發動機驅動的空氣壓縮機將壓縮空氣經單向閥首先輸入濕儲氣罐,壓縮空氣在濕輸氣管內冷卻、並進行油水分離之後,分成兩個迴路:一個迴路經儲氣筒、雙腔制動閥的中腔通向後制動氣室;另一個迴路經儲氣筒、雙腔制動閥的下腔通往前制動氣室。

當其中一個迴路發生故障失效時,另一個迴路仍能繼續工作,以保證貨車具有一定的制動能力,從而提高了貨車行駛的安全性。不制動時。兩個電磁閥均不導通,進氣電磁閥常閉,排氣電磁閥常開,兩個膜片閥都在其彈簧的作用下關閉,隨時可以投入制動。

(8)簡述貨車脫軌自動制動裝置的構造及作用原理擴展閱讀

氣壓制動以壓縮空氣為制動源,制動踏板控制壓縮空氣進入車輪制動器,所以氣壓制動最大的優勢是操縱輕便,提供大的制動力矩;氣壓制動的另一個優勢是對長軸距、多軸和拖帶半掛車、掛車等,實現非同步分配製動有獨特的優越性。

但是氣壓制動的缺點也很明顯:相對於液壓制動,氣壓制動結構要復雜的多;且制動不如液壓式柔和、行駛舒適性差;所以氣壓制動因而一般只用於中、重型汽車上。

氣壓制動系統的基本組成:由空氣壓機,儲氣筒、制動控制閥和制動氣室等組成

(1)空氣壓縮機:空氣壓縮機由發動機通過皮帶驅動,產生壓縮空氣,向儲氣筒充氣。

(2)儲氣筒:儲存空氣壓縮機產生的氣體,在制動時提供足夠的壓縮空氣。

(3)制動控制閥:在氣壓制動中,駕駛員踩制動踏板時控制的是制動控制閥,由制動控制閥控制進入制動氣室的氣壓。

(4)制動氣室:制動氣室安裝在車輪制動器旁,當壓縮空氣進入制動氣室時,推動制動氣室的膜片移動,從而控制車輪制動器實現制動。

I. 摩擦限位式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裝置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摩擦限來位式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裝置源的工作原理
摩擦限位式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裝置又稱為一次調準式自動調整裝置。這種裝置主要用於輪缸式制動器,其作用原理是通過一個與輪缸活塞保持一定的(即設定的制動間隙)軸向間隙,而與輪缸內壁能產生較大摩擦力(400一550N)的限位摩擦環,限制不制動時制動蹄復位的極限位置,以保持規定的制動器間隙。當制動間隙在設定值內,制動時限位摩擦環不動,輪缸活塞只在與限位環配合的軸向間隙內移動,驅動制動器作用。若制動間隙大於設定值,制動時,輪缸活塞先在限位環間隙內移動,當制動系統液壓升高至某一值時(一般為達到800一1100kPa),活塞在液力推動下,帶動限位摩擦環一齊移動,直到制動蹄片與鼓(盤)緊貼產生制動作用;當解除制動時,活塞復位受限位環的限制,回到設定的位置,即制動蹄只能復位到設定間隙的位置。

閱讀全文

與簡述貨車脫軌自動制動裝置的構造及作用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木機械工資怎麼樣 瀏覽:680
湖南有哪個閥門廠有名 瀏覽:977
aerospace工具箱 瀏覽:767
安徽自動化養豬設備哪裡有賣 瀏覽:213
根雕微型電動工具圖片大全 瀏覽:437
鑽孔夾具設計夾緊裝置的選擇 瀏覽:78
網路裡面怎麼會有媒體設備 瀏覽:262
禽類畜禽處理設備哪裡有 瀏覽:319
儀表盤測速慢什麼原因 瀏覽:891
燕秀工具箱轉樣條圓形 瀏覽:858
72電動工具快速充電電路 瀏覽:978
管樁機械連接價格多少 瀏覽:64
150w製冷量能幹什麼 瀏覽:413
chost工具箱 瀏覽:877
大型瀝青路面用防水設備哪裡有 瀏覽:474
冷風系統的主要設備有哪些 瀏覽:655
dnf85機械帶什麼裝備搭配 瀏覽:850
軸承與軸承順時針轉角怎麼算 瀏覽:223
漿泵軸承箱加什麼油 瀏覽:54
機械羊為什麼沒有感情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