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泵自吸裝置的原理
自吸泵按作抄用原理分為以下幾類:
1. 氣液混合式(包括內混式和外混式);
2. 水環輪式;
3. 射流式(包括液體射流和氣體射流)。
二、作用原理
1.氣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過程:由於自吸泵泵體的特殊結構,水泵停轉後,泵體內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啟動後由於葉輪旋轉作用,吸入管路的空氣和水充分混合,並被排到氣水分離室,氣水分離室上部的氣體溢出,下部的水返回葉輪,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餘空氣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內的氣體全部排出,完成自吸,並正常抽水。
2. 水環輪式自吸泵是將水環輪和水泵葉輪組合在一個殼體內,藉助水環輪將氣體排出,實現自吸。當泵正常工作後,可通過閥截斷水環輪和水泵葉輪的通道,並且放掉水環輪內的液體。
3. 射流式自吸泵,由離心泵和射流泵(或噴射器)組合而成,依靠噴射裝置,在噴嘴處造成真空實現抽吸。
❷ 如何確保海船艙底水系統功能不打折扣
海船艙底水系統作為最主要的船舶系統之一,具有排水抗沉和防止海洋污染兩大功能,前者對船舶自保至關重要,後者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由於我國近年來船舶工業發展迅速,民營船廠遍地開花,水平不一;船舶設計圖紙良莠不齊;驗船師的配備未能與造船規模同步;海事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船員素質參差不齊;作為設計依據的規范、法規條款還不夠完善等,諸多因素使海船艙底水系統兩大功能的發揮大打折扣,沿海船舶艙底水系統安全及海洋環境惡化迫切需要規范與法規編制、船舶輪機圖紙設計、船廠、船東、船檢、海事監督各方做出更多努力與合作。 完善相關規范與法規 作為設計依據的《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下面簡稱法規)與《國內航行海船建造規范》(下面簡稱規范)都有相當條款對艙底水系統安全和防止油類污染作原則性規定,但個別條款需進一步充實,具體有以下幾項內容: 1、《法規》對機艙應急吸口規定「如認為主循環水泵不適宜作此用途,則應自可用的最大獨立動力泵引一根應急的直接艙底吸水管至機器處所排水水平面」,其中「排水水平面」概念比較含糊。實船安裝有伸至污水井的、機艙內底板上方的,建議明確吸口端部應位於內底板上方某一位置,因為污水井垃圾較多,容易堵塞。 《法規》與《規范》均允許由主循環水泵具有機艙艙底水應急排放這一功能,但對於由主機自帶的主循環水泵是不合適的,因為此時所排放的艙底水必需經過主機並對其進行冷卻,而含較多垃圾的艙底水很容易堵塞冷卻器(規定該吸口不允許安裝濾網)。如果是獨立動力的主循環水泵具有這一功能,也應該明確設旁通主機相關冷卻器的管路使艙底水直接排出舷外。 2、關於艙底水報警。《鋼質海船入級規范》規定,「位於水線以下通常無人的其他機器處所(如:側推器艙、應急消防泵艙等),應設有艙底水報警裝置」,而《國內航行海船建造規范》沒有該條款,建議增加,並列入管隧艙底水報警,因為大多數船在管隧內裝有電動或電動液壓遙控閥。《規范》對具有自動化系統船舶機艙艙底水報警提出要求(無論自動化級別高低和有無人值班),而《法規》僅對周期性無人值班機艙要求設置艙底水報警。考慮到機艙的重要性,建議對該條款擴展到非自動化船舶。 3、分油機污水出口、油艙櫃放殘水的收集。鑒於這些污油水含油量的不確定性,而且從分油機跑出的燃油仍可使用,有別於分油機排渣等污油,所以還應要求設置專門收集該類污油水的艙櫃,該污油水收集艙櫃應設有通過油水分離器排放、駁至相關燃油艙櫃的適當的管路。 4、分油機污水出口監視。在非正常情況下分油機污水出口會跑油,建議在該出水口設置漏油監視報警,因為即使有人值班也不可能進行全程監視。設置漏油報警既避免燃油浪費又可減少污染源。 提高船舶設計深度與質量 船舶設計包括合同設計、詳細設計、生產設計三個階段。目前ZC檢驗的船舶在輪機管系方面基本上僅作詳細設計,詳細設計僅是原則性、原理性的,比如艙底水系統有幾條管路及其連接情況、管路規格、幾個吸排口、閥門配置及選型、壓力試驗要求等,至多也僅是解決「安裝什麼樣的管系」的問題。有些設計圖紙即使詳細設計也不夠詳細和完整,如故障水泵無法隔離、不同功能水泵無法同時使用、污殘油水及油渣的收集管系和艙櫃設計不詳或思路不清、閥門選型不合理等,諸多因素直接影響艙底水系統的安全性及防污染功能的正常發揮,這些與設計、審圖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責任心不無關系。 生產設計是在詳細設計基礎上更具體地表達其工藝性、維修性、美觀性,是安全性要求更具體的細化,它根據船廠施工的具體條件,按工藝階段、施工區域和單元繪制記入各種工藝要求的施工圖,以及為現場生產提供各種管理信息文件的設計過程。有些船廠即使有管系生產設計也僅標示管路的走向,並未提供零件圖、支架圖、復板圖、開孔圖、安裝圖等。沒有或不完整的生產設計,也就不能通過設計對「怎樣安裝管系」作更具體的指導,使施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樣的詳細設計圖紙會出現很多的安裝布置方案,安裝質量基本上取決於施工人員的習慣與經驗,使管路安裝的焊接規格、彎管加工、加固防振、法蘭及襯墊選型得不到保障;另外還有諸如艙底水吸口至底板的距離、濾器規格等不明確;管系的布局、走向相當混亂,造成往後維修困難,甚至破壞船體結構,更無美觀可言。這給現場檢驗帶來極大的被動,扯皮、推諉現象時有發生。設計深度的不到位已成為提高艙底水管系、防污染設施安裝質量的瓶頸,究其根源大致有:大部分船廠沒有生產設計能力、委託設計將增加造船成本、檢驗部門沒有強制要求等,這些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重視技術人員配備與質量管理 這里並非否定所有船廠的技術人員配備存在問題,但至少有相當部分船廠的技術人員數量不夠,有的即使夠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建造開工時,檢驗部門都會檢查船廠技術、質檢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情況,一般也僅為技術、質檢每種專業各一人(總工另設),在建船多了,工作質量就難以保障。現有專業人員技術認定也是個問題,有些人過個把月就能弄個中、高級資格證書,也不知是真的還是假的,所以現在船廠缺的並不是工程師而是真正能做事的專業人才。這些技術人員基本來自一些前國營船廠,由於以前的國營船廠分工很細,比如輪機技術具體可細分為:軸系、管道、製冷等等,所以技術人員的知識面不廣,而僅配備一個人的輪機質檢,要求對輪機技術方面應該是全方位的,問題是他以前如果僅從事軸系安裝的,就不可能熟悉管系安裝工藝,質量監督也就無從談起。還有一些船廠老闆不樂意讓聘請的技術人員參與質量管理,認為那樣會增加造船成本,其結果是負責任的工程師有可能被辭退,光拿工資不管事的反而兩相安。工程師就這樣成為一種擺設,圖紙無人消化,現場安裝質量無人監管,質檢科成為填單子科,你造你的船我填我的合格報檢單,把所有問題留給驗船師,可驗船師也並非萬能。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出現質量問題將在所難免,進一步加強對船廠的技術人員管理不容忽視。 加強營運檢驗與海事監督 營運檢驗與海事檢查作為建造質量控制的延伸和營運船舶技術狀況動態監督,對提高艙底水系統安全與防止海洋污染將發揮巨大作用,將對建造遺留缺陷及後天故障進行修正、預防、修復,盡可能做到未亡羊先補牢,防患於未然。 有部分船舶,特別是1000總噸以下的沿海貨船,艙底水系統基本處於癱瘓狀態的不在少數。原有艙底水泵長期不修理,根本無法使用;相關閥件銹死打不開;管路上無泥箱(濾網)、無止回閥件;機艙艙底垃圾疏於清理;貨艙及相關水密艙室無污水測量管等。這類船的船員習慣於用潛水泵直接排放機艙艙底水,甚至不知道艙底水系統閥門的具體位置,油水分離器猶如裝飾品,基本擱置不用,這樣既威脅船舶安全又使油污染無法控制。這些船雖然噸位不大,但數量多,且航線距海岸較近,是我國沿海區域的主要油污染源,其危害程度不可低估。 營運檢驗時要加強對上述內容的檢查,其中對艙底水系統止回功能的檢查尤為重要,即使在艙底水泵效用試驗合格情況下也不能保證系統的止回功能有效,檢查時可採用開通海水通道使其向各污水吸口(包括機艙應急吸口)倒灌,現場觀察污水吸口管端有無水流來判斷止回的有效性。在系統止回功能失效情況下如果發生閥門誤操作,將使貨艙、機艙或其他水密艙室進水,後果非常嚴重。對油水分離器應在現場進行嚴格有效的取樣並送樣化驗。此外還要檢查艙底水管路及附件的腐蝕程度、泵之間隔離有效性、海底閥操作手輪延伸的可操性、艙底水高位報警等。 艙底水系統作為保船設施,能有效排除一切有可能進水的水密艙室內積水。其中散貨船、干貨船、集裝箱船貨艙及客船的客貨艙等無污染物的艙底水可直接排放,船舶機艙污水作為正常性排放,只能經過油水分離器或儲存接收,發現使用潛水泵進行排放的,應從嚴處罰。所以應正確處理艙底水排放與防污染的關系,曾經有這么個例子,在我國某著名港口,海事安檢時滯留了一艘5000DWT油船,其中滯留原因之一便是機艙有直接通舷外的艙底水出口,不符合防污染規定,要求的整改措施是拆除該艙底水泵出舷總管並進行永久性封堵,這與庸醫治駝背的笑話相仿:污水出口是堵了,但機艙進水時船沉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為了防止船員通過艙底水系統直接向舷外排放機艙含油污水,海事監督部門應該對機艙污水進艙底泵的總閥在關閉狀態下鉛封,如遇緊急情況時(如機艙意外大量進水)可以進行非正常直接排放,船方可以在事後以書面形式說明排放原因並申請重新鉛封。這項工作如果不實施,那麼船舶配備的污油水處理設施就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對於配有排出污水油份濃度記錄、列印、超標報警的油水分離器,安檢人員通常會要求船方提供其排放情況列印記錄,部分船員為了應付檢查,採取在航行途中讓油水分離器按時排放海水一段時間作為該設備的使用記錄提供給海事,敷衍了事,但從永遠含油份極低的排放濃度記錄中也可以發現其作弊行為。為什麼船員如此不願意使用油水分離器呢?一是操作油水分離器比使用艙底水系統直接排放麻煩;二是對油水分離器可以不作保養,使其處於良好狀態專門應付檢查。其實,為了減少對油水分離器的保養工作量,可採取分層處理的辦法,先把下面含油份較低艙底水通過分離器排放,然後把含有大量污油的艙底水通過相關管路連接,用污油泵(用於把污油艙內污油排岸接收的專用泵)直接收集到污油艙。 由於船舶數量的大量增加,船員的素質呈下降趨勢。包括艙底水系統安全和防污染在內的船舶安全保障,船員素質永遠是決定因素。這里舉一例子,某10000DWT干貨船靠碼頭,船公司安全檢查組到船進行安全大檢查,被評定為優秀。當檢查組人員還在返回途中,該船機艙發生大量進水事故,到了無法控制的程度,面臨沉沒危險。原因是在檢修機艙應急吸入閥時未關閉海底閥(該應急吸口直接與海水總管連接),巨大的水柱嚇得檢修人員不知所措而紛紛逃離機艙,海水很快淹沒機艙底層。在無法控制進水情況下,請來海軍潛水員在船外對海底門進行封堵,才逃過沉船這一劫。
❸ 怎麼調試自吸泵
自吸泵的調試
一.起動及操作
1.點動自吸泵,注意泵軸的轉向是否正確。
2.注意轉動時有無不正常的聲響和振動。
3.注意壓力表及真空表讀數,起動後當壓力表及真空表的讀數經過一段時間的波動而指示穩定後,說明泵內已經上液,進入正常輸液作業。
4.在泵進入正常輸液作業前即自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泵內水溫升高情況,如果這個過程過長,泵內水溫過高,則停泵檢查其原因。
5.如果自吸泵內液體溫度過高而引起自吸困難,那麼可以暫時停機,利用吐出管路中的液體倒流回泵內或向泵體上加儲液口處直接向泵內補充液體,使泵內液體降溫,然後起動即可。
6.泵在工作過程中如發生強烈振動和雜訊,有可能是泵發生汽蝕所致,汽蝕產生的原因有兩種:一是進口管流速過大,二是吸程過高。流速過大時可調節出口控制閥,升高壓力表讀數,在進口管路有堵塞時則應及時排除;吸程太高時可適當降低泵的安裝高度。
7.泵在工作過程中因故停泵,需再起動時,出口控制閥應稍開(不要全閉),這樣既有利於自吸過程中氣體從吐出口排出,又能保證尖在較輕的負責下啟動。
8.注意檢查管路系統有無滲漏現象。
二.停泵
1.首先必須關閉吐出管路上的閘閥。
2.使泵停止轉動。
3.在寒冷季節,應漿泵體內的儲液和軸承體冷卻室內的水放空,以防凍裂機件。
❹ 水泵自吸裝置的原理是什麼
自吸泵按作用原理分為以下幾類:
1. 氣液混合式(包括內混式和外混式);
2. 水環輪式;
3. 射流式(包括液體射流和氣體射流)。
二、作用原理
1.氣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過程:由於自吸泵泵體的特殊結構,水泵停轉後,泵體內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啟動後由於葉輪旋轉作用,吸入管路的空氣和水充分混合,並被排到氣水分離室,氣水分離室上部的氣體溢出,下部的水返回葉輪,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餘空氣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內的氣體全部排出,完成自吸,並正常抽水。
2. 水環輪式自吸泵是將水環輪和水泵葉輪組合在一個殼體內,藉助水環輪將氣體排出,實現自吸。當泵正常工作後,可通過閥截斷水環輪和水泵葉輪的通道,並且放掉水環輪內的液體。
3. 射流式自吸泵,由離心泵和射流泵(或噴射器)組合而成,依靠噴射裝置,在噴嘴處造成真空實現抽吸。
❺ 請教一下水泵的自吸裝置和防干磨裝置的作用有什麼區別
消防泵一般是離心復泵,制離心泵沒有自吸能力,所以消防泵需要安裝自吸裝置。你說的艙底泵應該是日用艙底水泵,此類泵多用的是單螺桿泵,單螺桿泵屬於容積泵,有自吸能力,但是怕干磨,干磨會咬死,燒壞膠套。所以設置了一條管路從泵的出口引水到泵的進口,中間有個電磁閥起控製作用。當泵的出口壓力小於設定值時,電磁閥打開,出口處的水返回進口,防止干磨!
❻ 船用艙底水泵是什麼泵
一般大型船隻的艙底水泵是用來排除各艙的底部積水的,選用自吸式泵居多~
❼ 一般的艙底水泵是什麼形式的帶自吸的離心泵還是噴射泵
艙底水泵一般為帶自吸裝置的離心式水泵。噴射泵
可以替代
帶自吸裝置的離心式水泵,但要有足夠驅動水保證
噴射泵吸水量。
❽ wow 艙底水泵的圖紙具體位子在哪呀
艙底水泵塔納安叢林 鐵皇堡 (35,46) 貝爾高克
❾ 哪些泵要帶自吸裝置
油船的嗎??一般貨油泵是採用齒輪泵,這個是帶自吸能力的,如果是這個泵,那你們那船東就是無理取鬧
❿ 哪位高手,請詳細講解一下離心泵自吸裝置原理!!謝謝啦~~
不需在吸入管路內充滿水就能自動地把水抽上來的離心泵稱為自吸泵。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普通離心泵,若吸入液面在葉輪之下,啟動時應預先灌水,很不方便。為了在泵內存
水,
吸入管進口需要裝底閥,泵工作時,底閥造成很大的水力損失。所謂自吸泵,就是在啟動前不需灌水(安裝後第一次啟動仍然需灌水),經過短時間運轉,靠泵本身的作用,即可以把水吸上來,投入正常工作。自吸泵按作用原理分為以下幾類:
1.氣液混合式(包括內混式和外混式);
2.水環輪式;
3.射流式(包括液體射流和氣體射流)。氣液混合式自吸泵的工作過程:由於自吸泵泵體的特殊結構,水泵停轉後,泵體內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啟動後由於葉輪旋轉作用,吸入管路的空氣和水充分混合,並被排到氣水分離室,氣水分離室上部的氣體溢出,下部的水返回葉輪,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餘空氣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內的氣體全部排出,完成自吸,並正常抽水。水環輪式自吸泵是將水環輪和水泵葉輪組合在一個殼體內,藉助水環輪將氣體排出,實現自吸。當泵正常工作後,可通過閥截斷水環輪和水泵葉輪的通道,並且放掉水環輪內的液體。射流式自吸泵,由離心泵和射流泵(或噴射器)組合而成,依靠噴射裝置,在噴嘴處造成真空實現抽吸。
*型號意義*
50
ZX
12.5-50
P
B
|
|
|
|
|
|_防爆電機
|
|
|
|
|___不銹鋼材質
|
|
|
|_____揚程
|
|
|_________流量
|
|_____________自吸泵
|________________吸入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