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溴丁烷的制備實驗在迴流冷凝管上為什麼要用氣體吸收裝置
實際上是都要用的。球形冷凝管是迴流的時候用的,直形冷凝管是蒸餾的版時候用的。權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是先迴流在蒸餾,所以都要用的。注意迴流的時候,要保持品位呢迴流30~40分鍾,待完全冷卻後在蒸餾,蒸餾收集95~99攝氏度之間的餾分。其實很好做的。還有每次加熱前都要往圓底燒瓶里加2~3粒沸石,千萬不能忘記哦!
B. 求解正溴丁烷的HNMR譜圖中的詭異峰是從哪來的
下面原因供你參考。
1最可能的副產物是二丁醚, 即可以通過原料自身生成, 也可以通過原料和產物生成。
但與你譜圖上的積分以及4.7的化學位移不相符。
2另一個副產物可能是丁烯, 但你做過蒸餾, 所以也不應該存在於體系中。
3. 請檢查你的核磁管, 是否沒有洗干凈 也沒有烘乾。 水峰可以出現在這個位置上。
4請檢查你的氘代試劑是否被污染。
5 HBr有可能在這個位置上出現,其化學位移取決於相對濃度。 你可以再用鹼水溶液洗到pH 為7.5左右。
C. 正溴丁烷的制備實驗中少量的2-溴丁烷是如何生成的反應機理如何謝謝!
CH3CH2CH2CH2OH—H+—>CH3CH2CH2CH2-OH2(+)—脫H2O—>CH3CH2CH2CH2(+)(碳正離子)—重排—>CH3CH2-CH(+)-CH3—結合Br-—>2-溴丁烷。
D. 正溴丁烷的制備實驗為什麼用球形冷凝管不用直形冷凝管
實際上是都要用的.球形冷凝管是迴流的時候用的,直形冷凝管是蒸餾的時候用的.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是先迴流在蒸餾,所以都要用的.注意迴流的時候,要保持品位呢迴流30~40分鍾,待完全冷卻後在蒸餾,蒸餾收集95~99攝氏度之間的餾分.其實很好做的.還有每次加熱前都要往圓底燒瓶里加2~3粒沸石,千萬不能忘記哦!
E. 制備正溴丁烷的實驗中,怎樣判斷正溴丁烷已經蒸發完畢
製取1-溴丁烷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副產物,比方1,2-2溴丁烷等,這些副產物有些內會溶於容1-溴丁烷中,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將其出去,只能將不容於1-溴丁烷的物質出去,用蒸餾方法便可以利用各物質的沸點不同而更好的提純1-溴丁烷
在我的影像中貌似沒有做過你說的這步誒,我記得好像是蒸餾後用水,龍硫酸,飽和碳酸鈉,什麼的洗滌然後乾燥就OK
了?真有後一步,應該是是粗提純後便於後面的洗滌操作,也能使丁醇和HBR更好反應吧?
F. 正溴丁烷的制備實驗中如何判斷正溴丁烷是否蒸完
1,看餾出液是否由渾濁變為澄清透明
2,反應瓶中的油層是否消失
3,取一干凈的表面皿,收集幾滴餾出液,在有光亮的地方觀察看有無油珠出現,如無,表示餾出液中已無有機物,蒸餾完成。
G. 實驗正溴丁烷的制備,它的反應機理
取代反應
H. 請問各位大神,正溴丁烷制備的實驗思路
實驗步驟:
1、投料
在圓底燒瓶中加入10ml水,再慢慢加入12ml濃硫酸,混合均勻並冷至室溫後,再依次加入7.5ml正丁醇和10g溴化鈉,充分振盪後加入幾粒沸石。(硫酸在反應中與溴化鈉作用生成氫溴酸,氫溴酸與正丁醇作用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正溴丁烷。硫酸用量和濃度過大,會加大副反應進行;若硫酸用量和濃度過小,不利於主反應的發生,即氫溴酸和正溴丁烷的生成)
2、以電熱套為熱源,按圖1安裝迴流裝置(含氣體吸收部分)。(注意防止鹼液被倒吸)
1、加熱迴流
在石棉網上加熱至沸,調整加熱速度,以保持沸騰而又平穩迴流,並不時搖動燒瓶促使反應完成。反應約30—40min。
2、分離粗產物
待反應液冷卻後,改迴流裝置為蒸餾裝置(用直形冷凝管冷凝),蒸出粗
產物。(注意判斷粗產物是否蒸完)。見【注釋】(2)
5、洗滌粗產物
將餾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的水洗滌(產物在下層),靜置分層後,將產物轉入另一乾燥的分液漏斗中,用5ml的濃硫酸洗滌(除去粗產物中的少量未反應的正丁醇及副產物正丁醚、1—丁烯、2—丁烯。盡量分去硫酸層(下層)。有機相依次用10ml的水(除硫酸)、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中和未除盡的硫酸)和水(除殘留的鹼)洗滌後,轉入乾燥的錐形瓶中,加入1—2g的無水氯化鈣乾燥,間歇搖動錐形瓶,直到液體清亮為止。
6、收集產物
將乾燥好的產物移至小蒸餾瓶中,蒸餾,收集99—103℃的餾分。
I. 正溴丁烷的制備實驗用塞子將迴流冷凝管上方堵死會怎樣
正溴丁烷的制備實抄驗用塞子將回襲流冷凝管上方堵死,如果燒瓶中的物料已經開始迴流,堵死了,也沒有什麼問題。
燒瓶中的物料開始迴流後,內部的壓力就穩定了,燒瓶中全是物料蒸汽,迴流冷凝管上部全是空氣,處於一個平衡狀態,堵死了壓力變化也不大。如果是從冷的物料開始加熱,加熱產生大量的蒸汽,系統會起壓,把塞子沖掉,容易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