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 設計實驗驗證果酒變果醋是醋酸菌的作用
(1)圖1方框中的復內容是果制醋發酵.
(2)果酒發酵時,酵母菌無氧呼吸除了產生酒精還會釋放二氧化碳;果醋發酵時,醋酸菌有氧呼吸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因此排氣口的作用是排出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O 2 .
(3)參與果酒製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果酒發酵是在無氧環境中進行的,其適宜溫度是18~25℃;參與果醋製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果醋製作是在有氧環境中進行的,其適宜溫度是30~35℃.因此,由果酒轉變成果醋的製作時,需要改變的環境條件是升高溫度和提供O 2 .
(4)在這個發酵過程中,應對發酵產物及時檢測,檢測時應從出料口取樣.
(5)果酒製作時利用的是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因此不能對葡萄進行滅菌,否則會殺死菌種.
故答案為:
(1)醋酸發酵
(2)排出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O 2
(3)酵母菌醋酸桿菌升高溫度提供O 2
(4)出料
(5)不需要要利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㈢ 利用簡易發酵裝置製作果酒和果醋的操作過程
酒精發酵需要厭氧,裝置要密閉
果醋發酵要需氧,不斷供氧
㈣ 請生物達人告訴我果酒果醋這個裝置的這個部位是干什麼用的啊
那是水封,用來排出發酵的氣體,並同時保證容器和外界完全隔絕
㈤ .微生物在發酵食品的加工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利用微生物製作果酒和果醋等
(1)發酵時裝置要清洗干凈,並且用70%的酒精消毒.作為果酒的發酵裝置,管口2應該長而彎曲並且管口朝下,以防止排氣時空氣中的微生物污染.
(2)A為果酒發酵,參與該過程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適宜在缺氧、偏酸性和含糖較高的環境中生長繁殖,這樣的環境對雜菌有抑製作用.由於酒精對細胞有毒害,抑制酵母菌的代謝活動,因此發酵後期,酒精的含量一般不超過12%.
(3)醋酸菌是好癢細菌,將酒精變醋酸需要氧氣參與,因此制葡萄醋的過程中,要打開閥a.
(4)對微生物計數可採用稀釋塗布平板大,即先將一定量的果醋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後用塗布器將菌液接種於固體培養基上,經培養後進行計數,計數時為了保證結果准確,一般選擇菌落數在30~300的平板進行計數.
故答案為:
(1)70%的酒精 長而彎曲並且管口朝下
(2)缺氧、酸性 酒精對細胞有毒害,抑制酵母菌的代謝活動
(3)醋酸菌是好癢細菌,將酒精變醋酸需要氧氣參與
(4)一系列的梯度稀釋 塗布器 30-300
㈥ 果酒和果醋的製作過程 以及 心得
果醋
實驗材料:
中等大小的成熟紫皮葡萄
細白糖每500g葡萄加40-60g細白糖
醋曲或米醋米醋量為葡萄汁液的5%(醋曲按說明加)
葡萄果酒的製作方法:
一、首先,於25-28度環境中進行前發酵。
1、准備消毒陶罐或廣口瓶一隻,以深色不透光的為好,先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體積分數為70% 的酒精消毒。
2、葡萄用水沖洗干凈,不要用洗滌劑之類的化學物品。晾乾後把手伸進廣口瓶里三兩粒一起充分捏碎,加蓋發酵一天。
3、第二天加一半糖並攪拌均勻,發酵三天後加另一半糖兩樣攪拌均勻,再行發酵三天。
4、每天一到兩次用干凈的筷子或勺將上浮的葡萄皮壓至液面以下。
5、至此,前發酵結束。用虹吸管和濾布過濾出葡萄汁液。
二、前發酵結束後於18——25℃度環境中進行後發酵。
1、前發酵結束後將汁液裝入避光的玻璃瓶里加蓋靜置12小時,之後密封進行後發酵。
2、30天後啟封,可以發現酒液變澄清,底部有一層沉澱,這是酵母完成歷史使命後的「屍體」及雜質,工業上用這層東西做成酵母膏。
3、將上層的清純酒液同樣用虹吸或過濾的方法再提純一次。用不透光的酒瓶灌裝,然後密封存放半年至酒品成熟。
制醋:於30-35度環境中進行後發酵。
1、以一份葡萄酒加一份晾涼的開水混合均勻,再按說明加入適量醋曲或5%的米醋做引子,裝入廣口瓶敞蓋發酵,上面蓋一層紗布防蟲。
2、發酵至表面產生一層完整的醋酸菌白膜後再行發酵3-4天。(我是在22度環境下出膜以後發酵了6天。)
3、最後過濾出澄清的醋液入鍋中火煮至鍋邊起稀疏小泡時關火,趁熱裝瓶密封。
果酒的製作過程
一.實驗目的
學會利用葡萄製作果酒,並知其原理
二.實驗原理
利用酵母菌的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的過程來製作果酒
三.材料和用具
葡萄,70%酒精,配置好的重鉻酸鉀溶液,3mol/L的硫酸溶液,試管,試管夾,量筒(5ml)棉球,榨汁機,特製的酒精發酵裝置,溫度計.
四.製作步驟
1. 材料的選擇及處理
選用新鮮的葡萄,沖洗,除去枝梗,榨汁。
2. 實驗器材的消毒和滅菌
(1) 榨汁機的處理要洗干凈,並用70%酒精消毒。
(2) 填裝,將已經處理的葡萄裝填至特製的發酵容器的三分之二處,密封。
3. 控制發酵條件
將發酵溫度控制在18—25攝氏度范圍內,控制時間約10—12天。
4.每天抽取定量的發酵液與重鉻酸鉀檢測液做檢測並觀察顏色變化,作好記錄。
五,結果及分析
根據每天的檢查情況, 總結酒精發酵的情況,及時研究和調整發酵條件
㈦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醋作的實驗流程和某同學設計的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裝置.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沖洗
(1)沖洗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浮塵;家庭制酒時用的菌種是野生型酵母菌,因此沖洗時不能反復內沖洗,以容防止菌種的流失.
(2)製作果酒時需要無氧環境,而製作果醋時需要有氧環境,因此圖2裝置中的充氣口在果酒發酵時關閉,在果醋發酵時連接充氣泵,並適時向內泵入空氣(氧).
(3)排氣口在果酒發酵時排出的氣體是由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在果醋發酵時排出的是剩餘的空氣、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洗去浮塵反復沖洗
(2)果酒發酵果醋發酵泵入空氣(氧)
(3)酵母菌二氧化碳剩餘的空氣、二氧化碳
㈧ 如面是果酒和果醋製作的實驗流程和某同學設計的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將圖1
解;(1)果酒和果醋製作的實驗流程是;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醋酸發酵→醋酸.
(2)果酒發酵的菌種是酵母菌,果醋發酵的菌種是醋酸菌;由於醋酸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0-35℃,比酵母菌酒精發酵時的溫度高;醋酸菌是好氧菌,氧氣必須充足才能發酵產生醋酸,因此由果酒轉變成果醋的製作時,需要升高溫度和通入氧氣.
(3)酒精發酵利用酵母菌的無氧呼吸,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圖2裝置中的充氣口在酒精發酵關閉,在醋酸發酵時應打開;酵母菌進行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因此酒精發酵過程中排氣口在該過程中應開放;為了避免空氣中其它微生物進入發酵裝置(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污染),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
(4)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發酵過程是否產生酒精.
(5)在葡萄酒的自然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滅菌會殺死葡萄皮上附著的酵母菌,使發酵不能進行,因此葡萄不能進行滅菌處理.
故答案為:
(1)醋酸發酵
(2)酵母菌
醋酸菌
氧氣
溫度30-35℃醋酸菌是好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才能進行旺盛的生命活動;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
(3)酒精發酵
酵母菌無氧呼吸
二氧化碳
避免空氣中其它微生物進入發酵裝置(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污染)
(4)重鉻酸鉀
灰綠色
(5)不需要,在葡萄酒的自然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滅菌會殺死葡萄皮上附著的酵母菌,使發酵不能進行
㈨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下面是果酒和果醋製作的實驗流程和某同學設計的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裝置.根據
解;(1)果酒和果醋製作的實驗流程是;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醋酸發酵→醋酸.
(2)果酒發酵的菌種是酵母菌,果醋發酵的菌種是醋酸菌;由於醋酸菌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0-35℃,比酵母菌酒精發酵時的溫度高;醋酸菌是好氧菌,氧氣必須充足才能發酵產生醋酸,因此由果酒轉變成果醋的製作時,需要升高溫度和通入氧氣.
(3)酒精發酵利用酵母菌的無氧呼吸,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圖2裝置中的充氣口在酒精發酵關閉,在醋酸發酵時應打開;酵母菌進行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因此酒精發酵過程中排氣口在該過程中應開放;為了避免空氣中其它微生物進入發酵裝置(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污染),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
(4)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發酵過程是否產生酒精.
(5)在葡萄酒的自然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滅菌會殺死葡萄皮上附著的酵母菌,使發酵不能進行,因此葡萄不能進行滅菌處理.
故答案為:
(1)醋酸發酵
(2)酵母菌 醋酸菌 氧氣 溫度30-35℃醋酸菌是好氧細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才能進行旺盛的生命活動;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
(3)酒精發酵 酵母菌無氧呼吸 二氧化碳 避免空氣中其它微生物進入發酵裝置(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污染)
(4)重鉻酸鉀 灰綠色
(5)不需要,在葡萄酒的自然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滅菌會殺死葡萄皮上附著的酵母菌,使發酵不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