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混頻電路實驗裝置

混頻電路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11-18 07:32:48

『壹』 請問考研考清華大學集成電路與系統專業,專業課考試的知識范圍和參考書籍是什麼

不是微納電子系的,不太清楚,但是能夠查到微納電子系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簡介
我所研究生培養一級學科名稱為電子科學與技術,二級學科名稱為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研究方向有以下五個方面:微/納電子器件及系統;集成電路與系統;集成電路工藝與納米加工技術;半導體器件物理與CAD;納電子學與量子信息技術。我所研究生課程共設置27門;目前在校學生數:博士生85人;碩士生:343人(包括工程碩士243人)。2009年共招收研究生136名(其中博士生19名,工學碩士研究生26名,工程碩士研究生91名);畢業研究生105名(授予博士學位14名,工學碩士學位22名,工程碩士學位69名。
二、課程設置
研究生課程共設置27門,本年度已開課程23門。具體內容介紹如下:
課程編號:71020013 課程名稱: 半導體器件物理進展
任課教師:許 軍
內容簡介:半導體復雜能帶結構與晶體對稱性分析;載流子散射理論與強場熱載流子輸運;短溝MOS器件物理;異質結構物理與異質結器件;半導體的光電子效應與發光;非晶半導體與器件。

課程編號:71020023 課程名稱:數字大規模集成電路
任課教師:周潤德
內容簡介:VLSI小尺寸器件的模型和物理問題;MOS數字VLSI的原理、結構和設計方法;VLSI電路中的時延及各種時鍾技術;VLSI的同步時鍾和非同步時鍾系統;邏輯和存儲器的VLSI系統設計方法及VLSI的並行演算法和體系結構。

課程編號:71020033 課程名稱:模擬大規模集成電路
任課教師:李福樂 王志華
內容簡介:本課程是在本科課程《模擬電子電路》、《模擬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之後的專業課程。目的是學習模擬集成電路的設計規律和方法,增加設計出電路的可製造性,提高一次性設計成功的可能性。課程內容包括:器件模型與電路模擬、模擬集成電路單元、放大器設計、高性能放大器、比較器、A/D與D/A變換電路、晶元的輸入與輸出、可製造性與可測試性、版圖與封裝等。

課程編號:71020043 課程名稱:數字VLSI系統的高層次綜合
任課教師:魏少軍
內容簡介:VHDL語言簡介,設計流程,行為描述與模擬,行為描述與目標結構的匹配,數據通道設計,控制器設計,測試向量生成,系統驗證;行為設計和數據通道與控制器的設計與優化;綜合VHDL描述,運算元調度,資源分配,寄存器優化,控制碼生成,控制器結構選擇,狀態化簡。

課程編號:71020053 課程名稱:集成電路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任課教師:余志平 葉佐昌
內容簡介:射頻(RF)電路的硅CMOS工藝實現。深亞微米器件的射頻特性和模型。RF發送接收器的單元電路(LNA,VCO,PLL,頻率綜合器,功率放大器等)的分析和設計。襯底耦合及混合數字,模擬,射頻電路設計的相關問題和解決方法。

課程編號:71020062 課程名稱:集成電路製造工藝與設備
任課教師:王水弟
內容簡介:整個課程從拉單晶硅工藝開始,講到現代集成電路的新型封裝,使學生知道除電路設計以外的集成電路製造工藝過程。重點是詳細講解集成電路製造中的各種單項工藝技術及相關的工藝設備,並用動畫的形式,演示一個雙阱CMOS反相器的整個製作工藝流程,使學生直觀地知道各單項工藝的具體應用。針對MEMS技術的飛速發展,專門有一章介紹了IC製造工藝在MEMS器件製造中的應用。課程還簡單介紹了與集成電路製造密切相關的潔凈技術,最後對於集成電路進入納米時代後的一些關鍵技術及技術難點予以簡單介紹。

課程編號:71020073 課程名稱:射頻CMOS集成電路設計
任課教師:池保勇
內容簡介: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對無線通訊中的射頻收發器的結構,高頻低噪音放大器,混頻器,振盪器,壓控振盪器以及鎖相環的工作原理,電路分析和設計能有基本的掌握。參課學生對整個射頻集成電路的設計有一個完整的訓練。
方法一,課內講課,用國際公認的教材。教課學時計劃占總學時的一半;
方法二,用國際集成電路工業界通用的設計工具對學生進行培訓;
方法三,每一位上課的學生,將設計一個或數個射頻電路模塊;
方法四,爭取將設計成功的射頻電路模塊在工業界流水線能投片,流水,封裝和測試。

課程編號:81020012 課程名稱:超大規模集成網路
任課教師:陳志良 停開
內容簡介:當前VLSI網路的發展水平、動向和研究重點、開關電容網路、連續時間網路、人工神經網路、模糊邏輯電路和系統,以及新型開關電流網路與高性能DC-DC變換器等。

課程編號:80260012 課程名稱:集成電路設計實踐
任課教師:李福樂
內容簡介:通過一個具體的課程項目設計,實現基於CMOS工藝的全定製設計,從總體方案與結構、電路設計與模擬、版圖設計與驗證到流片測試的全過程訓練。

課程編號:80260023 課程名稱:密碼學與網路安全
任課教師:白國強 本年度未開
內容簡介:傳統加密技術;密碼演算法的數學基礎;現代對稱加密技術(DES,AES,RC4);非對稱加密方法與技術(RSA,ECC);密碼功能設置與密鑰管理;消息認證和Hash演算法;數字簽名和認證協議;網路安全協議。

課程編號:70260013 課程名稱:數字集成系統設計
任課教師:張春
內容簡介:本課程採用硬體描述語言作為設計輸入手段,講授數字集成系統的設計方法和高層次綜合技術。本課程還講授可編程器件的原理和設計技術,並通過上機實驗培養實際動手能力。

課程編號:80260032 課程名稱:新型微納電子材料與器件
任課教師:任天令
內容簡介:本課程結合國際研究前沿,介紹新型微納電子材料及器件基本概念、原理與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新型介電材料與集成器件、磁電子材料與器件、低維半導體材料與器件、 分子電子材料與器件等。

課程編號:80260042 課程名稱:PLL設計與時鍾/頻率產生
任課教師:李宇根
內容簡介:本課程介紹鎖相環的產生,幫助學生獲得針對用於有線和無線通信的鎖相環的系統透視方法和電路設計方法。課程的前一半將介紹鎖相環的基礎理論分析和系統電路設計方法;後一半包含用於不同鎖相環應用的材料介紹,和更深入的專題:頻率分析,時鍾數據恢復,延時鎖定環,片上可測性及其補償,SoC設計中的耦合問題以及未來的挑戰。其中耦合問題,可測性問題,片上補償對於SoC設計和混合信號IC設計也非常有用。

課程編號:80260052 課程名稱:半導體存儲器技術
任課教師:潘立陽
內容簡介:半導體存儲器是微電子技術發展的重要研究領域和支撐技術。本課程主旨為通過對各種主流存儲器的基本理論、器件、電路及工藝技術和新型存儲器技術的綜合講解,促進學生掌握半導體存儲器的設計實現方法,並提高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課程編號:80260062 課程名稱: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實踐
任課教師:李兆麟
內容簡介: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網路化的發展,嵌入式系統獲得了廣大的發展空間,已經應用到了通信、工業監控、國防軍事、交通通信、醫療衛生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本課程通過講授的方式,並結合課程實踐,全面地介紹嵌入式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實踐方法。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學習與親自動手實踐,能夠充分掌握嵌入式系統的基本知識;軟硬體協同設計方法;如何設計復雜的嵌入式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低功耗設計等。

課程編號:81020022 課程名稱:微處理器結構及設計
任課教師:李樹國
內容簡介:微處理器發展簡史;微計算機及微處理器性能評測;指令級結構設計與RISC技術;數據通路與控制單元設計;流水線技術;存儲管理與Cache設計;微處理器發展趨勢。

課程編號:81020032 課程名稱:大規模集成電路測試方法學概論
任課教師:孫義和
內容簡介:VLSI邏輯模型和邏輯模擬、VLSI故障模型和故障模擬、VLSI測試生成方法和自動測試圖案產生、智能VLSI測試方法和測試圖案生成方法、可測性設計的度量和方法、系統層的故障建模和測試生成,以及集成CAI工作中心形成方案和途徑等。

課程編號:81020042 課程名稱:微電子封裝技術
任課教師:蔡堅
內容簡介:微電子封裝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封裝的主要性能指標及電、熱、熱力學等方面的設計,集成電路封裝的主要製造工藝及所用材料,集成電路封裝的選擇原則及封裝的主要失效模式等。

課程編號:81020052 課程名稱:微米/納米技術物理 本年度未開
任課教師:劉澤文
內容簡介:有關製作微米/納米器件及結構的各種技術及其物理原理,包括抗蝕性原理,光學光刻,離子束、電子束、X射線的形成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的物理過程,干法及蝕法刻蝕原理。

課程編號:81020062 課程名稱:微機電系統(MEMS)
任課教師:劉理天
內容簡介:MEMS的組成、結構、基本原理、設計方法與製作技術,介紹幾類典型的MEMS器件;微集成感測器、微執行器和微系統,介紹MEMS在信息、生物、醫學、宇航等領域中的應用。

課程編號:81020082 課程名稱:VLSI數字信號處理
任課教師:陳弘毅 劉雷波
內容簡介:數字信號處理是音視頻、通信、測量、導航、信息安全等諸多應用的基礎,本課程講授各種數字信號處理演算法的VLSI系統實現的方法與技術,用以指導VLSI晶元設計,達到速度-面積-功耗最優化。

課程編號:81020132 課程名稱:集成電路製造與生產管理
任課教師:張志剛
內容簡介:運作管理;IC生產工藝技術管理;IC生產流程管理;學習曲線;線性規劃在運作管理中的典型運用;實際IC生產計劃系統;質量管理引言;統計過程式控制制(SPC);過程能力研究;供應鏈管理;獨立需求庫存系統;IC-CAM系統簡介;IC虛擬製造。

課程編號:91020012 課程名稱:微電子學最新進展
任課教師:劉理天等
內容簡介:MOSFET器件極限、ULSI工藝、設計及封裝課題、從微電子到納電子;深亞微米集成電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及其VLSI實現;微電子機械系統的結構、原理和製作技術及典型器件,模糊控制原理、演算法及硬體實現;微處理器最新體系結構及並行處理技術。

課程編號:80260032 課程名稱:新型微納電子材料與器件
任課教師:任天令
內容簡介:課程內容有兩部分。一是集成鐵電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包括鐵電體的結構與基本性質、材料與工藝、器件集成、測試與表徵等。二是集成鐵電學的應用,包括鐵電存儲器、MEMS器件、高頻器件、紅外探測器件等。

課程編號:81020112 課程名稱:納米電子器件
任課教師:王燕
內容簡介:納米電子器件概論;單電子晶體管的原理及應用;共振隨穿二極體的原理及應用;碳納米管的電子結構及其應用;納米加工技術——通向納米世界的橋梁。

課程編號:81020122 課程名稱:CMOS集成電路製造實驗
任課教師:劉志弘
內容簡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從原來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理論知識的學習真正得到實踐的機會。在CMOS集成電路的自我實踐和製作中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目標:利用以上實驗室裝備和24小時運行機制,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自我製作CMOS集成電路的目標。最終具備獨立動手能力及分析能力。保證使用的工藝技術及裝備達到目前國內0.35-0.8微米技術水平。

課程編號:81020142 課程名稱:IC設計與方法
任課教師:張春
內容簡介: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對於IC設計的技術及流程建立完整的概念,學習和了解IC設計的方法, 掌握IC設計的工具。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及實驗,培養IC設計的實際動手能力。
四、學位論文
共有2篇博士論文獲獎,一篇獲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一等獎;一篇獲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二等獎,7篇碩士論文被評為清華大學校級優秀碩士論文。

這個能從微納電子所的網頁上找到,你如果真有興趣可以直接發郵件聯系微納電子所的老師,能從網頁上找到聯系方式。http://www.ime.tsinghua.e.cn

『貳』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射頻電路工程師

我本身的專業不是學微波技術的,從事RF電路設計工作不到七年,可以說當初對如何學習射頻技術根本就是沒有方向的。如何學習RF技術,以前和現在都是我非常頭腦的問題。那如何學好射頻呢?我想必須從射頻工作的具體內容說起。 射頻工程師的具體工作內容 現在人力資源領域把有關微波和射頻技術方面的工程師分為幾個名稱,一般可以從名稱看出其需要的射頻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比如,如果一個職位是微波工程師或射頻工程師,而這個公司是做通信設備的,那麼其工作內容應該是小信號的低雜訊放大器、頻率合成器、混頻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單元電路和電路系統的設計工作;如果一個職位是射頻工程師,而這個公司是做RFID的,那麼要不就是做微帶天線和功率放大器、低雜訊放大器、頻率合成器的設計工作(900MHz以上的高頻段),就是僅僅做電場天線和功率放大器的設計工作(30MHz以下頻段);其它如手機企業,都是專向的手機射頻工程師等。 電路系統分析,有些通信設備公司的項目中, 射頻工程師需要負責對整個RF系統的電路進行系統分析,指導系統設計指標、分配單元模塊指標、規范EMC設計原則、提出配附件功能和性能要求等等;2. 軟體模擬 ,不管是ADS, MWO, Ansoft還是CST、HFSS ,反正你總得會一到兩個模擬軟體的使用吧。模擬軟體不能讓你的設計達到百分百的准確度,但總不會讓你的設計偏離基本方向,起碼它們在定性的模擬方面是准確的。所以一定要學會使用一至兩種或更多種模擬軟體,它的基本作用就是讓你能夠定性的分析你的設計,誤差總是有的,但是它能增強你的信心。5. PCBLAYOUT ,原理就好比理論基礎 ,一萬個應用可以只依據一個理論,幾個產品也有可能只有一個原理圖,只要它的布線不一樣,好比手機,同一個手機方案很多公司都拿來設計,原理圖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公司布出來的PCB板不一樣,一個是外型不一樣,一個是性能也有差異。性能的差異,其實就是PCB LAYOUT的差異。符合要求的PCB ,其布局與布線兼顧性能、外觀、工藝、EMC等方面。所以, PCB LAYOUT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6. 調試分析,這個調試和生產調試不一樣。生產調試是指令性的,研發產品的調試的重點在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調試是一個總結和積累經驗的過程,不是說通過調試來積累調試經驗,而是通過調試來積累設計經驗;很多問題可能在設計時沒有被發現,那麼通過調試發現以後,就知道以後在設計時如何規避這些問題,如何改善這些問題。調試也是一個實踐理論的最有效途徑,我們可以通過調試過程來定性理解理論知識。7. 測試,其實測試是為調試服務的,調試是為設計服務的(設計是為市場服務的)。 射頻工程師必須熟練使用各種射頻測試儀器 如果可以,請你多親力親為,多做些基層工作,能自己焊的就自己焊接吧,你不可能調試的時候找人在你邊上呆著給你換電容又換電感吧?所以,不要眼高手低瞧不起焊接的,有本事的自己焊接吧。 踏入社會工作的第一天,不是你大功告成的第一天,而是你真正學習課本的第一天,是你檢驗課堂知識的第一天。很多朋友都希望畢業後馬上進入一個好的公司,好的部門工作,想搞技術的第一選研究所,選到好公司的,想進公司中央研究部門,進到差一點的公司的也想起碼得進一個開發部門工作;進了研究開發部門不要緊,很多朋友更想一來就只做研究 性的工作,一天到晚呆在電腦前面,上上網,找找資料 ,要不就是畫兩個原理圖讓LAYOUT工程師去畫板,閑時寫兩篇文章發表一下。其實,這一開始就進入了一個誤區。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走出一個公司後才發現自己知道的很少,或者在別人看來完全是技術混混的原因。為什麼,他們忘了,技術的根本在於實踐。所以,做技術工作的,不要輕視成天呆在實驗室的技術人員,不要以為自己呆在電腦前面就比呆在儀器前面的同事高一等。其實,從根本上講,他們才是真正的技術人員,他們能夠在實踐中體會理論知識。 對於剛進入射頻領域的工程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實驗室的技術員,這就是謙虛一點,姿態低一點;不管是別人設計的產品還是自己設計的產品,一定要每個電阻電容電感都知道它的作用,每一根走線的意義都要清楚,要知道為什麼要用它為什麼要這么走線,不要技浮於事,不要談什麼經驗之談,要腳踏實際;不是說經驗是錯誤的,而是如果你真正的想取得進步,就要明白如果用經驗解釋一切不解,你根本就不會有進步。動手多一點,能夠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不動手何談實踐呢? 不求甚解。一聽這話,很多朋友不高興了,學一個東西就是要把它搞懂,你為什麼要我不求甚解呢?當然,如果你真的天賦異稟,天資過人,對射頻的東西對微波方程對電磁場電磁波是一聽就懂,一看就知道答案,那不求甚解當然不適合你(也許你早就是射頻方面的大師了)。如果我們都是普通的人,那麼不求甚解在我看來,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為什麼呢?我先來解釋我說的不求甚解是什麼意思。首先,不求甚解是遇到自己一時不明白的地方就跳過去,不要鑽死胡同。世界上真的有很多鑽進一個牛角鑽出點科學家來的,如果你不想成為一個戴著1000度近視眼鏡的老學究,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實際的工程師的話,我建議你不求甚解,遇到自己一時不明白的地方就跳過去,不要鑽死胡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看的內容會越來越多,接觸的面會越來越廣,好比看一本書,第一節的問題你看不懂,你如果一定要求解的話,你鑽呀鑽,也許一年你也只看了第一節,而那個問題依然不懂;而如果第一節有問題你不懂,問人也不得其所的話,放下來,看第二節,這樣你看了兩節內容,而不懂的只有一個問題,而且大多數時候,當你到後來的章節中你多半會解開前面不解的內容。所以,不求甚解的要求,說白了,就是別太鑽了,要以量取勝(經驗???),呵呵。2. 實驗室啊實驗室。這不是什麼口號,而是真正的感嘆。沒聽說過哪個不進實驗室的人能學好微波、射頻的。為什麼要進實驗室,不是要你去做一般的指令性的實驗工作,而是要你做些研發性的實驗。什麼叫研發性的實驗?首先,測試不叫做實驗,如果不測試也不叫實驗。研發實驗是要按計劃對不同的設計方法和結果進行驗證,測試是其手段(所以要懂儀器啊)。很多人也進實驗室,可是他們每天就是把同一個產品測試一百遍,也不總結,也不分析,所以他們不進步也可以理解。比如一個天線匹配電路,你可以通過不同匹配方式測試分析它對於總輻射功率,對總全向接收靈敏度的不同影響分析出來,你也就知道以後怎麼樣的天線,相對比較合適的匹配形式是什麼樣的,而不必要去一個一個試了。3. 工作筆記,可能現在很少人會做工作筆記了,反正我以前是很喜歡做工作筆記的。就是同一個現象和結論出現一萬遍,如果你不做記錄,你也很難說你就變成了自己的。寫寫就可以變成自己的嗎?是的,我肯定的說是的,它就變成了你自己的,起碼什麼時候你需要證據了你可以拿出來說明,什麼時候你不知道怎麼證明一個現象了,你可以拿起它來證明。工作筆記怎麼做?它可不是像記流水賬一樣的記日記,一個實用的工作筆記或者會充當一個數據記錄本,或者是公式和數據的對比記錄,或者是些測試方法的記錄,或者是不同設計方案的對比結果,或者你是對某些理論的理解總結,或者是你對某些案例的記錄,或者. 反正很多或者,對了,要注意圖文並茂呵。記得了,要記工作筆記啊,一定要。4.

『叄』 手機混頻的工作原理

一、手機的工作原理:
一般來說,我們普通用戶只要學會如何使用好手機就可以了,對於其具體的工作原理不必仔細深究;然而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手機不可避免地要出現故障,如果每次遇到故障哪怕是最微小的,都送到專業維修店去修理,您可能會覺得麻煩。如果您有相當的電器知識的話,您可能想自己學著修理,但要學修理,必須先熟悉手機的工作原理,只有這樣才能判斷發生的故障原因,並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同時,了解手機的工作原理對於普通人來說也可以作為一種知識的儲備。為了能幫助這些喜愛手機的用戶快速學會修理,筆者就以摩托羅拉手機為例,來詳細介紹一下手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手機之所以能相互通信,筆者認為它是由三部分協調工作的結果,這三部分分別為射頻部分、邏輯部分和電源部分,要了解手機的工作原理其實只要了解這三部分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了,下面筆者就對這三個部分的工作原理進行分別地介紹。

射頻部分

通常射頻部分,又是由接受信號部分和發送信號部分組成。手機在接受信號時,首先利用天線把接收到的935-960MHz的射頻信號,經U400、SW363,將發射信號的接收信號分開,使收發互不幹擾。從U400的第四腳輸入第五腳輸出,進入接收前端迴路。U400的工作狀態受第三腳電位的控制,而第三腳電位又受到來自CPU的TXON、RXON信號的控制。經過天線開關的射頻信號首先經過帶通濾波器FL451的濾波,再送入高頻放大管Q418進行放大,Q418的輸出經FL452濾波後送Q420混頻管進行混頻。而本機振盪信號由RXVCO產生,並以FL453濾波後送Q420的基極進行混頻,取其差額,從Q420的集電極輸出153MHz的中頻信號,經FL420濾波後得到153MHz純凈的中柴油機信號,現經Q421放大後送U201的31腳,153MHz的中頻信號與153MHz的載波信號在32D53內解調產生RXI和RXQ模擬基帶信號,經U201的46#和48#送U501的14#和15#。在U501內經A/D轉換後送數字信號處理器做進一步的處理。153MHz的載波由U201的41#、42#、43#接外圍電路所構成的306MHz振盪電路,形成306MHz卉波信號,經二頻後形成153MHz載波。對於發送部分,從501的21#、22#、23#、24#輸出的TXIN、TXIP、TXQN、TXQP發射頻帶信號進入U201的61#、62#、63#、64#。U201的6#、7#、10#外接一個216MHz的VCO,產生216MHz的載波信號,該信號經U201內的分頻器分頻產生108MHz的發射中頻信號。四路調制信號在U201內完成108MHz載波調制從第4腳輸出到U300的4#。U300完成發射取樣信號與TXVCO相溫柔頻,取其差額得108MHz信號與4#輸入的TXIF鑒相,產生鑒相誤差電壓,從第8腳輸出去控制變容二極體CR300的容量來改變TXVCO的振盪頻率,從Q300的C極輸出890-915MHz的發射信號經Q301前級放大和Q302推動後進入功放Q302,放大後的信號進入天線U400的第1腳,再從U400的4#送天線發射出去。

邏輯部分

在邏輯部分,接收的RXI、RXQ模擬基帶信號在數據機U501內部完成D/A轉換、解密及自適應均衡後將數字基帶信號從U501的6#送入CPU的10#,在CPU內進行信道解碼,去掉糾錯碼源以及取實控制信息以後,恢復的話音數據流經數據線和地址線,傳送到語音器U801進行解碼。產生的數字話音信號從U801的78#送到PCM解碼器U803的8#。數字話音信號在PCM解碼器內完成減壓以及A/D轉換,再通過數字音量定位器,對接收信號、音量進行調整,再由U803的4#,輸出模擬音頻信號到U900的6#和21#。6#輸入的振鈴信號,經內部的振鈴驅支放大以後,從U900的4#、5#輸出去驅動振鈴器發間音頻信號,從21#輸入,經內部的音頻放大器以後,從19#、20#輸出放大的話音信號去推動聽筒發聲。 當我們用戶在講話時,話音經聽筒的聲電轉換以後送入電源集成電路U0-的9#,經內部的音頻放大以後,從10#輸出放大的模擬音頻信號。該信號在送到PCM編解碼器U803的18#在U803內部完成PCM編碼。從13#輸出PCM信號送到語音編碼器801的89#,在U801內進語音數據線和地址線將話音數據液流磅到中央處理器U701,話音數據流在U701完成信道編碼以後,經U701的11#送到調制解廟器U501的4#,信號在U501內進行D/A轉換,加密等處理以後,將產生的四路調制信號TXIP、TXIN、TXQP、TXQN送到收發中頻電路U201,以產生發射中頻ITX、IF信號。

電源部分

至於電源部分,我們一旦給手機裝上電池以後,電子Q999打通;同時32D54的48#與電源正極接通,此時我們如果再按一下開機鍵,U900的24#變為低電平,U900的穩奪輸出四路電壓分別為R275V、L2.75V、R4.75V、L5.0V。第30#產生復位信號和第27#產生開機申請信號。由32D53和13MHz晶體以及變壓二極體共同構成13MHz時鍾振盪器產生13MHz時鍾,在32D53內部整形和放大以後從第59#輸出送緩沖介面電路U703的17#,又從U703的第37#送CPU的50#送開機維持信號到U900的29#,維持正常開機。另外Q202、Q203的集電極電壓均為2.75V,供給32D53內部接收或發射電路的電源。U900第3#送出的L5.0V給負電壓產生電路供電。版本,SIM卡和PCM編解碼器U803也是L5.0V供電。U900第28#送出的R2.75V電壓給所有邏輯模塊供電。U900第28#送出的2.75V電壓供給射頻部分。U900第41#送出的R4.75V電壓給收發中頻電路32D53代電,U900第37#輸出的VXW轉換電壓給Q202和Q203的發射極供電。

由於各個手機的型號和出產廠商不一樣,上面介紹的工作原理可能不適用於某些手機,但大致的工作流程應該是一樣的。

二、手機製造相關知識
現在的手機已經漸漸脫離了單純通訊工具的身份,逐漸轉變成為一個多媒體和信息的終端設備,未來日常的溝通、娛樂、理財等活動,都是可以透過手機來進行。當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擁有高性能、鮮亮的外觀設計的手機出現時,各位是否有這樣的好奇心,這樣的手機到底是怎麼設計和製造出來的呢?

所以今天我們嘗試用一個技術的客觀角度,來簡單描述手機設計部門的構造與及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最後向大家展示手機由製造到面世前的種種測試,好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手機,更加珍惜你的愛機,或許你日後不會輕易的更換它了吧!

一、手機的設計流程

用一個較簡單的闡釋,一般的手機設計公司是需要最基本有六個部門:ID、MD、HW、SW、PM、Sourcing、QA。

1、ID(Instry Design)工業設計

包括手機的外觀、材質、手感、顏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實現與及色彩等方面的設計。

例如摩托羅拉「明」翻蓋的半透明,諾基亞7610的圓弧形外觀,索愛W550的陽光橙等。這些給用戶的特別感受和體驗都是屬於手機工業設計的范疇,一部手機是否能成為暢銷的產品,手機的工業設計顯得特別重要!
2、MD(Mechanical Design)結構設計

手機的前殼、後殼、手機的攝像鏡頭位置的選擇,固定的方式,電池如何連接,手機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蓋手機,如何讓手機滑上去,怎樣實現自動往上彈,SIM卡怎樣插和拔的安排,這些都是手機結構設計的范疇。繁瑣的部件需要MD的工作人員對材質以及工藝都非常熟識。

摩托羅拉V3以 13.9mm的厚度掀起了手機市場的熱潮,V3手機以超薄為賣點,因為它的手機外殼材質選擇十分關鍵,所以V3的外殼是由技術超前的航空級鋁合金材質打造而成。可以這樣說,特殊外殼材質的選擇成就了V3的成功。

另外有個別用戶反應在使用某些超薄滑蓋手機的時候,在接聽電話時總能感覺到手機前殼的左右搖動,這就是手機結構設計出了問題,由於手機的殼體太薄,通話時的揚聲器振動很容易讓手機的機身產生了共振。
3、HW(Hardware) 硬體設計

硬體主要設計電路以及天線,而HW是要和MD保持經常性的溝通。

比如MD要求做薄,於是電路也要薄才行得通。同時HW也會要求MD放置天線的區域比較大,和電池的距離也要足夠遠,HW還會要求ID在天線附近不要放置有金屬配件等等。可想而知一部內置天線的設計手機,其製造成本是會較一部外置天線設計的手機貴上20-25%,其主要因素就是天線的設計,物料的要求與及電路的設計和製造成本平均都是要求較高一些。

通常結構設計師(MD)與工業設計師(ID)都會有爭論,MD說ID都是畫家,畫一些大家做不出來的東西,而ID會說MD笨,不按他們的設計做,所以手機賣得不好。所以,一款新的手機在動手設計前,各個部門都會對ID部門的設計創意進行評審,一個好的ID一定要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創意,並且客戶的體驗感覺要很好才行。當年摩托羅拉V70的ID就是一個很好的實現創意例子,後期市場的反應也不錯,而西門子的Xelibri的創意雖然也很好,也可實現,但可惜的是最終客戶的使用感覺並不好,所以一個真正好的創意,不但要好看,可實現,而且還要好用。

另外HW也會與ID吵架,ID喜歡用金屬裝飾,但是金屬會影響了天線的設計以及容易產生靜電的問題,因此HW會很惱火,ID/MD會開發新材料,才能應付ID的要求。諾基亞8800就是一個好例子,既有金屬感,又不影響天線的接收能力。
4、SW(Software)軟體設計

相對來說,SW是更容易為大家所理解,由於計算機的普及,讓我們最大程度地接觸了各種各樣的軟體,手機操作界面的模式,大家經常看到的手機九官格操作菜單的實現,這都是SW設計的范疇。

SW要充分考慮到界面的可操作性,是否人性化,是否美觀的因素。SW的測試非常復雜,名目繁多,SW的測試不僅只是在尋找Bug,一致性的測試、兼容性的測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項目,在目前「內容為主」的信息時代,軟體才是手機的最終幕後支柱,硬體的驅動是軟體來實現,軟體和硬體的工程師之間的沖突相信是不會比其它部門少,這種關系的繞來繞去,所以便需要有PM(Project Management)項目管理來協調了。
5、PM(Project Management)項目管理

大規模公司的PM都分得非常細致,比如TPM (Technologly Of Project Management),即專門管技術的PM,而普通的PM,只管理項目的進度各協調工作,PM這個部門通常存在於那些自己設計,自己生產,自己銷售手機的公司,AM(Account Manager)的職位恐怕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客戶經理,對公司內部是代表客戶提出要求,對外則代表公司的整體形象,在兩者之間起著不可或缺的橋梁作用。

『肆』 EM1644V信號發生器通電即燒保險有通病點嗎

長沙電工培訓頻率發生器 電子線路實驗箱ASGP-1簡介:
類型 智能信號發生器 頻率 10.7MHZ(MHz) 電平 (V) 外形尺寸 (mm) 重量 約5.6KG(kg) ASGP-1高頻電子線路實驗箱 : 長沙電工培訓函數發生器,作低頻信號源,輸出頻率:10HZ-100KHZ,分四個波段.輸出正弦波(Vmax>10Vp-p),三角波(Vmax>15Vp-p),方波(Vmax>10Vp-p);輸出幅度連續調節(由20dB,0dB固定衰減器和一個多圈電位器完成. 波形變換器(三轉折點的折線近似電路):可做函數發生器實驗(三角波變換為正弦波). 穩壓電源:可輸出DC±12V,±5V的四路直流源,具有過載和短路保護功能. 可安放二塊實驗模塊的空間及其插孔,給創新實驗留空間,以便開發新模塊,構成小系統. 掃頻實驗介面電路:寬頻檢波器,頻標混合器. 實驗內容 實驗內容 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 電容耦合迴路相位鑒頻器 雙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 LM566組成頻率調制器 高頻諧振功率放大器 LM565組成頻率解調器 電容三點式LC振盪器 三角波-正弦波變換器 石英晶體振盪器 濾波器的設計和製作(開放性實驗,選購件) 振幅解調器 混頻器,解調器,立體聲接收解碼(開放性實驗,選購件) 振幅調制器 高頻信號發生器(10.7MHZ,100KHZ)(開放性實驗,選購件) 變容二極體調頻器 根據用戶特殊要求製作的其他實驗模塊

http://www.5pxdg.com/New/NewShow6371.html

『伍』 串聯諧振試驗裝置的應用有哪些

串聯諧振在工程電路中的應用有如下幾個方面:

用於收音機的選台

在無線電技術中常用串聯諧振的選頻特性進行收音機選台,圖一是收音機接收天線線圈 L 1 、電感線圈 L、可調電容 C 組成的串聯諧振接收電路。接收天線所收到的各種不同頻率的信號都會在 L、C串聯諧振電路中感應出相應的電動勢 e 1 ,e 2 ,e 3 ,…,等效圖如圖二所示,圖二中的 R 是線圈 L 的電阻。改變電容 C 的大小,使某一信號頻率 f 0 與電感 L 和電容 C 滿足

電容大小的測量電路如圖三所示,選用一適當的標准電感 L 與被測電容 C,組成串聯諧振電路,改變高頻振盪電路的頻率,當電壓表或電流表的讀數出現最大值時,即電路處於串聯諧振狀態,此時振盪電路輸出信號的頻率f等於信號發生器的固有頻率 f 0 。

用於電氣設備的耐壓試驗

利用串聯諧振的原理,生產出串聯諧振耐壓實驗儀,可以對發電機組、電力變壓器、電力電容器、電力電纜等電氣設備進行耐壓測試。串聯諧振耐壓實驗儀由變頻電源、激勵變壓器、諧振電抗器、分壓器及被測試品五部分構成,儀器構成及測試物品連接如圖四所示。

工作原理:通過調節耐壓實驗儀的變頻控制器的輸出頻率,使得迴路中的 電抗器電感L和被測試品具有的電容C發生串聯諧振,諧振電壓即為被測試品上所加電壓。電路發生串聯諧振時,電源只需提供很小的勵磁電壓U 1 ,耐壓測試品上就能得到很高的電壓U 2 (U 2 =Q U 1 ),電源頻率即為諧振頻率f 0 。

諧振電路經發現後,便有了很大發展。在當代世界上,電路諧振現象已經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一時一刻也離不開電路諧振現象。如今在很多領域有所運用。比如說LC諧振電路,1.構成選頻電路或選頻放大器(如收音機,電視機,各種正弦波諧振器等)。2.構成阻波器。3.構成各種吸收器(用來在眾多頻率信號中將某一頻率信號吸收)。此外,串並聯諧振電路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子電路中。可以說,現代科技信息的發展離不開諧振電路。在現代科技信息話戰爭中,其扮演了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論指導者。各種無線通電都離不開這一理論的發展。

對於諧振,我們並不陌生,它在生活中有廣泛的運用。可以說,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諧振電路。沒有它,我們的通訊就是一個空想。諧振電路對人類的社會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汗馬功勞。下面我將作簡單介紹。

首先,我們先給諧振做個定義。諧振即含有電感、電容和電阻元件的單口網路,在某些工作頻率上,出現埠電壓和電流波形相位相同的情況時,稱電路發生諧振。能發生諧振的電路,稱為諧振電路。而寫真電路分為串聯諧振並聯諧振。

LC並聯諧振迴路在通信電子電路中的應用

LC並聯諧振迴路在通信電子電路中的應用由它的特點決定。具體說來,主要包括三大類,其一是工作於諧振狀態,作為選頻網路應用,此時呈現為大的電阻,在電流的激勵下輸出較大的電壓;其二是工作於失諧狀態,此時呈現為感性或容性,與電路中其他電感和電容一起,滿足三點式振盪電路的振盪條件,形成正弦波振盪器;其三是工作於失諧狀態,即工作於幅頻特性曲線或相頻特性曲線的一側,實現幅頻變換、頻幅變換以及頻相變換、相頻變換,構成角度調制與解調電路。

用作選頻匹配網路的LC並聯諧振迴路:

選頻即從輸入信號中選擇出有用頻率分量而抑制掉無用頻率分量或雜訊。在通信電子電路中,LC並聯諧振迴路作為選頻網路而使用是最普遍的,它廣泛地應用於高頻小信號放大器、丙類高頻功率放大器、混頻器等電路中。這些電路的共同特點是:LC諧振迴路不僅是一種選頻網路,通過變壓器連接方式,還起到阻抗變換的作用,減小放大管或負載對諧振迴路的影響,可獲得較好的選擇性。

在鐵磁諧振式變壓器中的運用:

此變壓器是利用磁性材料的非線性和電容諧振方式而實現穩壓的.由於應用鐵磁諧振的原理,使它具有一些比較獨特的性能特點:1、可靠性高(無電子元器件,結構簡單).2、抗干擾能力強(可以實現輸入、輸出雙向抗干擾).3、無輸出過壓現象.4、輸入電壓范圍寬(半載時輸入電壓下限可以超過50%).5、響應時間短(約40ms).

除上述一些常見的運用外,他還運用於輔助換相開關逆變器,微波介質諧振器等。這些都是屬於新領域的東西。有的還處於研究階段。當然,人們還在不斷地開發電路諧振這一深礦,希望他能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陸』 調幅波經過倍頻器後其信號會怎麼變化

模擬乘法器的應用實驗五 振幅調制及混頻器電路實驗實驗六 倍頻電路實驗 一、實驗目的 ①學習MC1496模擬乘法器的電路組成及工作原理。 ②學習應用MC1496模擬乘法器組成高頻功能電路,培養設計、調試和測量電路的能力。 二、MC1496模擬乘法器集成電路 (一)MC1496內部電路圖 圖1-39所示是MC1496的內部電路及引腳圖。它是由兩個單差分對電路T1、T2、T5和T3、T4、T6組合而成。其中腳8和腳10為u1輸入端,腳1和腳4為u2輸入端,腳6和腳12為差動輸出端,腳2和腳3之間接入反饋電阻Ry以增大u2的動態范圍。腳5接偏置電阻Rb,提供偏置電流。 (二)MC1496模擬乘法器實驗電路圖1-40是MC1496模擬乘法器的實驗電路圖。其中偏置電阻Rb=6.8k,使Io=2mA。R1和R2分別給T1、T2、T3、T4提供偏置。而兩只10k電阻與Rw構成的調零電路,用於調節T5、T6的平衡。Ry=1k是用於增大u2的動態范圍。實驗電路為單端輸出,採用部分接入的單調諧迴路作為負載,以增強選頻特性。 三、實驗原理(一)模擬乘法器的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的關系式 由於實驗電路接入了Ry,且為單端輸出。設雙調諧迴路在通帶內的電壓傳輸系數為ABP,則經帶通濾波器後的輸出電壓為
在此要注意ABP是與頻率有關的量,在通帶外,可認為是零,即反映帶通濾波的作用。 (二)振幅調制電路 振幅調制實驗電路如圖1—41所示。其中u1輸入載波振盪信號 uc=uocco s:t 。由於帶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在實驗電路中為固定值,只能進行微調,故載波信號的載波頻率應取與帶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相等。而u2輸入端加入調制信號 uo=』。+ 。 1.平衡調幅輸出 所謂平衡調幅是指其輸出信號為雙邊帶調幅波,其載波信號被抑制。實驗中應注意保證u2輸入信號只是調制信號 un ,而不含有直流成分。這就需要通過RW 調節使腳1、4兩端的電位差為零。具體測量可在輸入u1=uc、uo=0時,調節Rw,用示波器觀測輸出電壓uo。當uo變到零時.即表明腳1、4兩端直流電位差為零,滿足平衡調幅的需要。此時若輸人u2=un,則是雙邊帶調幅波輸出。 2.普通調幅輸出 普通調幅波是除了有上下邊頻分量外,還有載波分量。因而在輸入u1=uc時,u2中除了凋制信號un以外,還應該有直流分量。這就是通過調節Rw,使腳1、4兩端直流電位差不為零,相當於輸入電壓u2為直流電壓加調制信號uo,通過乘法器及帶通濾波器後,輸出為普通調幅波。對於模擬乘法器調幅電路來說,載波信號uc的輸入信號振幅大小可分為兩種情況:—種是u2的振幅小於26 mv,另一種情況是uc的振幅足夠大.可認為工作於開關狀態。當Ucm<26mv時,輸出電壓uo為當Ucm>100mV時, 則經帶通濾波後的輸出電壓uo為
(三)混頻電路 混頻實驗電路的連接如圖1-42所示。其中u1輸入本機振盪信號uL =UIm,t ,一般來說本振信號選取大信號,即U1m>=100mv,為開關工作狀態。而u2輸入為外來的輸入信號us,通常在混頻器中外來輸入信號是小信號,可以是調幅波、調頻波或調相波。為了便於觀測,本實驗的us採用小信號的普通調幅波。由於本實驗電路中帶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是一個固定值,只能進行微調,因而在帶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確定之後,這個中心頻率就是混頻器的中心頻率fI。若混頻器選取的中頻為低中頻,則在選取輸入信號us的載波頻率fs和本振信號uL的頻率fL時,應該滿足
反之,若混頻器選取的中頻為高中頻時,輸入信號us的載波頻率fs和本振信號uL的頻率fL應滿足
(四)倍頻電路 二倍頻實驗電路的連接如圖1-43所示。其輸入信號ui通過耦合電容加到u1和u2輸入端。一般來說,模擬乘法器構成的倍頻器其輸入信號採用小信號輸入。由於實驗板的帶通濾波器的中心頻率是固定值,只能微調,故在做倍頻器實驗時,輸入信號ui的頻率fi應為帶通濾波器中心頻率的1/2。 四、實驗內容 (一)振幅調制電路實驗 ①根據提供的模擬乘法器實驗電路板,設計用模擬乘法器構成的普通調幅波調幅電路和雙邊帶調幅電路,提出完成上述實驗的必要條件。 ②掌握模擬乘法器組成調幅電路的基本原理,熟習實驗電路板的組成及具體電路,並完成靜態和動態的調整與測量。 ③提出完成調幅電路實驗的測試方法及必備儀器。 ④測試並分析實驗結果。 (二)混頻器實驗 ①根據實驗電路板,設計用模擬乘法器構成的混頻電路,提出完成混頻實驗的必要條件。 ②掌握混頻電路的基本原理及用乘法器組成混頻電路的實質、特徵,並完成靜態和動態的調整與測量。 ③對混頻器的各種干擾,進行實驗與分析。 ④提出完成混頻電路實驗的測試方法及必備儀器。 ⑤完成測試並分析實驗結果。 (三)倍頻電路實驗 ①根據實驗電路板,設計用模擬乘法器構成二倍頻電路,提出完成倍頻實驗的必要條件。 ②掌握倍頻電路的基本原理及用乘法器實現倍頻的實質、特徵,並完成靜態和動態的調整與測量。 ①提出完成倍頻電路實驗的測試方法及必備儀器。 ④完成測試並分析實驗結果。

『柒』 mc1496怎麼實現載波振幅調制

模擬乘器應用實驗五 振幅調制及混頻器電路實驗實驗六 倍頻電路實驗 、實驗目 ①習MC1496模擬乘器電路組及工作原理 ②習應用MC1496模擬乘器組高頻功能電路培養設計、調試測量電路能力 二、MC1496模擬乘器集電路 ()MC1496內部電路圖 圖1-39所示MC1496內部電路及引腳圖由兩單差電路T1、T2、T5T3、T4、T6組合其腳8腳10u1輸入端腳1腳4u2輸入端腳6腳12差輸端腳2腳3間接入反饋電阻Ry增u2態范圍腳5接偏置電阻Rb提供偏置電流 (二)MC1496模擬乘器實驗電路圖1-40MC1496模擬乘器實驗電路圖其偏置電阻Rb=6.8k使Io=2mAR1R2別給T1、T2、T3、T4提供偏置兩10k電阻與Rw構調零電路用於調節T5、T6平衡Ry=1k用於增u2態范圍實驗電路單端輸採用部接入單調諧路作負載增強選頻特性 三、實驗原理()模擬乘器輸電壓與輸入電壓關系式 由於實驗電路接入Ry且單端輸設雙調諧路通帶內電壓傳輸系數ABP則經帶通濾波器輸電壓
要注意ABP與頻率關量通帶外認零即反映帶通濾波作用 (二)振幅調制電路 振幅調制實驗電路圖1—41所示其u1輸入載波振盪信號 uc=uocco s:t 由於帶通濾波器頻率實驗電路固定值能進行微調故載波信號載波頻率應取與帶通濾波器頻率相等u2輸入端加入調制信號 uo=』+ 1.平衡調幅輸 所謂平衡調幅指其輸信號雙邊帶調幅波其載波信號抑制實驗應注意保證u2輸入信號調制信號 un 含直流需要通RW 調節使腳1、4兩端電位差零具體測量輸入u1=uc、uo=0調節Rw用示波器觀測輸電壓uouo變零.即表明腳1、4兩端直流電位差零滿足平衡調幅需要若輸u2=un則雙邊帶調幅波輸 2.普通調幅輸 普通調幅波除邊頻量外載波量輸入u1=ucu2除凋制信號un外應該直流量通調節Rw使腳1、4兩端直流電位差零相於輸入電壓u2直流電壓加調制信號uo通乘器及帶通濾波器輸普通調幅波於模擬乘器調幅電路說載波信號uc輸入信號振幅兩種情況:—種u2振幅於26 mv另種情況uc振幅足夠.認工作於關狀態Ucm100mV 則經帶通濾波輸電壓uo
(三)混頻電路 混頻實驗電路連接圖1-42所示其u1輸入本機振盪信號uL =UImt 般說本振信號選取信號即U1m>=100mv關工作狀態u2輸入外輸入信號us通混頻器外輸入信號信號調幅波、調頻波或調相波便於觀測本實驗us採用信號普通調幅波由於本實驗電路帶通濾波器頻率固定值能進行微調帶通濾波器頻率確定頻率混頻器頻率fI若混頻器選取頻低頻則選取輸入信號us載波頻率fs本振信號uL頻率fL應該滿足
反若混頻器選取頻高頻輸入信號us載波頻率fs本振信號uL頻率fL應滿足
(四)倍頻電路 二倍頻實驗電路連接圖1-43所示其輸入信號ui通耦合電容加u1u2輸入端般說模擬乘器構倍頻器其輸入信號採用信號輸入由於實驗板帶通濾波器頻率固定值能微調故做倍頻器實驗輸入信號ui頻率fi應帶通濾波器頻率1/2 四、實驗內容 ()振幅調制電路實驗 ①根據提供模擬乘器實驗電路板設計用模擬乘器構普通調幅波調幅電路雙邊帶調幅電路提完述實驗必要條件 ②掌握模擬乘器組調幅電路基本原理熟習實驗電路板組及具體電路並完靜態態調整與測量 ③提完調幅電路實驗測試及必備儀器 ④測試並析實驗結 (二)混頻器實驗 ①根據實驗電路板設計用模擬乘器構混頻電路提完混頻實驗必要條件 ②掌握混頻電路基本原理及用乘器組混頻電路實質、特徵並完靜態態調整與測量 ③混頻器各種干擾進行實驗與析 ④提完混頻電路實驗測試及必備儀器 ⑤完測試並析實驗結 (三)倍頻電路實驗 ①根據實驗電路板設計用模擬乘器構二倍頻電路提完倍頻實驗必要條件 ②掌握倍頻電路基本原理及用乘器實現倍頻實質、特徵並完靜態態調整與測量 ①提完倍頻電路實驗測試及必備儀器 ④完測試並析實驗結

『捌』 求高頻實驗電路的protel模擬設計,以及導出PCB。共16個電路,有能幫忙做的嗎條件都可以商量的

去找任務中國網站上去提交任務,上面高手如雲。中國第一威客站!兄弟給分我把!網址是http://www.taskcn.com/

『玖』 PN結實驗中為什麼要用電壓放大器

超外差式收音機:是指輸入信號和本機振盪信號產生一個固定中頻信號的過程。如果把收音機收到的廣播電台的高頻信號,都變換為一個固定的中頻載波頻率(僅是載波頻率發生改變,而其信號包絡仍然和原高頻信號包絡一樣),然後再對此固定的中頻進行放大,檢波,再加上低放級,就成了超外差式收音機。這種接收機中,在高頻放大器和中頻放大器之間須增加一級變換器,通常稱為變頻器,它的根本任務是把高頻信號變換成固定中頻。而由於中頻頻率(我國採用465千赫)較變換前的高頻信號(廣播電台的頻率)低,而且頻率是固定的,所以任何電台的信號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另外,中頻的放大量容易做得比較高,而不易產生自激,所以超外差式收音機可以做得靈敏度很高。由於外來電台必須經過「變頻」變成中頻頻率才能通過中頻放大迴路,所以可以提高收音機的選擇性。一般的超外差式收音機組成方框圖如圖1所示。
主要構造
圖1
一、變頻級
從圖1中可以看出,超外差式收音機的變頻級包括混頻器和本機振盪器兩個部分。接收天線收到的高頻調幅信號經調諧輸入迴路的選擇,送入變頻級的混頻器。本機振盪器(由變頻級本身產生一個等幅的高頻信號)產生的高頻等幅振盪電流也送入混頻器。通常本機振盪的頻率高於外來信號的頻率,而且高出的數值要保持一定值,即中頻頻率。兩種信號在混頻器中混頻的結果,產生一個新的頻率信號,也就是混頻器的根本功用是把輸入信號的載波頻率同本機振盪器的載頻頻率進行差拍在其輸出端得到一個「差頻」信號,即「中頻」信號。這就是「外差作用」。我國收音機中頻頻率規定為465千赫。465千赫的差頻信號仍屬高頻范圍,只是因為它比外來信號的載波頻率低,才稱為「中頻」信號。外來的高頻調幅信號,經過變頻以後只是變了載波頻率,要求原來信號的調制規律不能改變,仍然調制在新的中頻信號,所以變頻級輸出的中頻信號仍然是調幅信號。
如圖2所示的變頻電路是本實驗套件的收音機線路中的變頻電路。
圖2
現對此電路工作過程敘述如下:
Lab是繞在磁性棒上的線圈,Lab、Ca、Cat組成了高頻調諧迴路,Lb、Cb、Cbt、C3組成本機振盪迴路。磁性天線接收到的高頻調幅信號,經高頻調諧迴路的選擇,由耦合線圈Lcd加到變頻管的基極和發射極之間;本機振盪器產生的高頻等幅信號(比外來信號頻率高一個固定中頻)通過C2、C1和R2也加到變頻管的基極和發射極之間。我們知道半導體三極體的發射結(發射極和基極之間的P-N結)是非線性元件,所以當外來信號和本機振盪信號加在發射極--基極迴路時發生混頻,產生了我們需要的差頻(465千赫)。我們再通過接在集電極迴路中的L3組成的中頻諧振迴路(俗稱中周),將被放大了的中頻信號選取出來,由L3次級輸出送至中頻放大器。為了使本機振盪的頻率和調諧迴路的高頻諧振頻率之差始終為一固定中頻(465千赫),在改變調諧迴路的諧振頻率時(選擇所要收聽的電台時),必須同時調整振盪迴路的振盪頻率,這叫「統調」。為了簡化使用時的調諧手續,在收音機中,上述兩個迴路是採用一隻同軸雙連可變電容(Ca、Cb)進行調整的。常用的雙連可變電容是等容式的。例如有270PF×2、365PF×2等規格。使用等容雙連可變電容時必須在本機振盪迴路中的可變電容Cb上並聯一個小電容Cbt,適當地選取Cbt,以便使兩個迴路得到較好的統調,C3是墊振電容用以補償波段高低端的統調偏差。
電阻R1、R2組成偏置電路。L2是中波振盪線圈。L3是「中周」。
二、中頻放大極
中頻放大器是超外差式收音機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中放級的好壞對收音機的靈敏度、選擇性和保真度等主要指標有決定性的影響。
收音機里的中頻放大器其工作頻率為465千赫,用諧振迴路作負載,這樣可大大提高收音機的靈敏度和選擇性。本實驗套件的收音機中頻放大器電路如圖3所示。
經過變頻級變換成465千赫的中頻信號通過中頻變壓器L3耦合至Q2基極,經過Q2放大後由第二隻中頻變壓器L4耦合到Q3進行第二次中頻放大,Q3既是第二中放的放大管,又是檢波級,經Q3放大後的中頻信號利用Q3的be極的PN結的單向導電特性進行檢波。
圖3
R3是第一中放管Q2的偏置電路,C4的任務之一是旁路中頻信號;R4、R3、W1是第二中放管Q3的偏置電路。C5、C6是旁路電容,音頻信號通過C7耦合到低放級。
各極中頻放大器之間採用中頻變壓器進行耦合。由於三極體輸出阻抗較低,考慮阻抗匹配,所以電源供給從中頻變壓器初級中心頭接入。同時次級大多數是不調諧的且圈數很少,以便與下一級所接的三極體輸入阻抗小的特點相適應。
三、檢波和自動增益控制
在超外差式收音機中,通常採用二極體檢波器。在圖3中利用Q3的be極單向導電特性作為檢波二極體用,C5、C6是中頻濾波電容,W1是檢波負載,兼音量控制電位器,檢波後的音頻信號由電位器的滑動臂經隔直電容C7送至低頻放大器。
收音機在接收強弱不同的電台信號的時候,音量往往相差很大。電台信號過強,甚至引起失真。裝上自動增益控制後,就能避免出現這些現象。自動增益控制電路由R3、C4組成。檢波後,音頻信號的一部分,通過R3送回到第一中放管Q2的基極。由於C4的濾波作用,濾去了音頻信號中的交流成分,保留了直流成分。實際上送回到Q2基極的是音頻信號中的直流成分。當檢波輸出的音頻信號增大的時候,Q3的IC3增大,Q3的集電極電位就降低,通過R3,就會使Q2的基極電位降低,Q2的集電極電流減小,Q2的放大倍數就會下降,從而保持檢波輸出的音頻信號大小基本不變,這樣就達到了自動增益控制的目的。
四、功率放大電路
本實驗套件的收音機功放電路見圖4所示:
Q4是推動級,它的集電極電流較大,能輸出一定的音頻功率,推動末級功率放大工作。輸入變壓器L5起阻抗匹配和倒相的作用,它輸出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信號推動三極體Q5、Q6做乙類推挽功率放大。
Q5、Q6串聯成無輸出變壓器(OTL)推挽功率放大電路。R7、R8、R9、R10是偏置電阻,使Q5、Q6在沒信號輸入時,也有一定的集電極電流,用來消除交越失真。由L5次級提供的倒相信號使Q5和Q6交替導通,在Q6的集電極上輸出放大了的完整的信號,通過隔直電容C9耦合到揚聲器上。
圖4
五、超外差式六管收音機整機電路分析
磁性天線感應來的信號送到諧振迴路Lab、Ca中去(參見圖2線路標注),將Lab、Ca調諧在接收的信號頻率上,其它干擾信號相應地被抑制。然後通過Lcd的耦合將高頻信號送到變頻級Q1的基極。變頻級的振盪電壓通過C2注入Q1的發射極。Lb、Cb組成振盪迴路,反饋是由Lc來實現的,因此,這是一個振盪電壓由發射極注入,信號由基極注入的變頻級。R1、R2是偏置元件,C1作高頻旁路之用。經變頻之後,信號變換成465千赫的中頻信號,由諧振於465千赫的中頻變壓器L3取出送至由Q2組成的第一中頻放大級。第一中放級加有自動增益控制,由R3、C4組成,C4是一個容量較大的電解電容器,其主要作用是濾除檢波後的音頻電流。經過Q2放大後的中頻信號由L4取出後送到第二中頻放大級。R4、R3、W1是第二中放級的偏置電阻,C5、C6是旁路電容。經過二級中放後的信號由Q3的be極單向導電特性進行檢波。在電位器W1上的音頻信號通過C7耦合到Q4組成的前置低放級。檢波後的直流分量通過R3加到中頻放大器Q2的基極作自動增益控制。Q4放大後的音頻信號,經L5送到由Q5、Q6組成的推挽功率放大級,最後輸出較大的音頻功率推動揚聲器發出聲音。R5是Q4的偏置電阻;R7、R8、R9、R10是Q5和Q6推挽放大級的偏置電阻。C10、R6、C11組成電源退耦電路;電容C8用來改善音質;Cat、Cbt為雙聯可變電容器頂端的微調電容;本機的中頻變壓器L3、L4的諧振電容與中頻變壓器做在一起,因此,在印刷電路板中不再設計有諧振迴路電容的位置;L5是輸入變壓器,JK是外接耳機插口。

閱讀全文

與混頻電路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金件卷圓 瀏覽:660
美國國家實驗室點火裝置 瀏覽:706
油井自動量油裝置 瀏覽:933
水氣閥門的區別 瀏覽:775
暖氣閥門偷開一點會被發現嗎 瀏覽:29
機械租賃授權委託書怎麼寫 瀏覽:828
超聲波晶片要什麼材料 瀏覽:66
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應考慮 瀏覽:953
唐工閥門廠 瀏覽:613
永康電動工具2018展銷會 瀏覽:413
江蘇廚房自動滅火系統裝置 瀏覽:912
全自動消解裝置哪個牌子好 瀏覽:337
燃料氣用的是什麼閥門 瀏覽:861
電子製作工具箱套裝 瀏覽:738
產健身器材的公司有哪些 瀏覽:859
儀表盤vcl是什麼意思 瀏覽:646
一加工具箱聯通 瀏覽:633
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及實驗裝置 瀏覽:290
電動工具碳刷很大火 瀏覽:174
自動延時噴霧灑水裝置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