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些場所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
1)建築內應設排煙設施,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房間、走道及中庭等,內均應採用機械排煙方式容。高層建築主要受自然條件(如室外風速、風壓、風向等)的影響會較大,一般採用機械排煙方式較多。
2)人防工程下列部位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1)建築面積大於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大廳;
(2)丙、丁類生產車間;
(3)總長度大於20m的疏散走道;
(4)電影放映間、舞台等。
❷ 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施設置在哪些部位
來機械加壓送風防源煙設施設置部位如下:
設置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的目的,是為了在建築物發生火災時提供不受煙氣干擾的疏散路線和避難場所。因此,加壓部位在關閉著門時,必須與著火樓層保持一定的壓力差〔該部位空氣壓力值為相對正壓);同時,在打開加壓部位的門時,在門洞斷面處能有足夠大的氣流速度,以有效地阻止煙氣的人侵,保證人員安全疏散與避難。
當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各部位有可開啟外窗時,能採用自然排煙方式,造成樓梯間與前室或合用前室在採用自然排煙方式與採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排列組合上的多樣化,而這兩種排煙方式不能共用。
❸ .什麼情況下需要設置機械通風,機械排煙系統
當自然通風不滿足需求時,需要設置。也就是說,房間最遠點距離最近的門窗大於30米,或洞口尺寸小的,需要設置。
❹ 走道的機械排煙系統宜豎向設置,為什麼
1 一類高層建築和建築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築的下列部位,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1.1 無直接自然通風,且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或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m的內走道。 1.2 面積超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無窗房間或設固定窗的房間。 1.3 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或凈空高度超過12m的中庭。 1.4 除利用窗井等開窗進行自然排煙的房間外,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m2或一個房間面積超過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2 設置機械排煙設施的部位,其排煙風機的風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2.1 擔負一個防煙分區排煙或凈空高度大於6.00m的不劃防煙分區的房間時,應按每平方米面積不小於60m3/h計算(單台風機最小排煙量不應小於7200m3/h)。 2.2 擔負兩個或兩個以上防煙分區排煙時,應按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於120m3/h計算。 2.3 中庭體積小於17000m3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6次/h換氣計算;中庭體積大於17000m3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4次/h換氣計算;但最小排煙量不應小於102000m3/h。 3 帶裙房的高層建築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排煙,裙房部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局部正壓送風系統,正壓值應符合8.3.7條的規定。 4 排煙口應設在頂棚上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0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00m。排煙口平時關閉,並應設置有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 5 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在排煙支管上應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6 走道的機械排煙系統宜豎向設置;房間的機械排煙系統宜按防煙分區設置。 7 排煙風機可採用離心風機或採用排煙軸流風機,並應在其機房入口處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排煙風機應保證在280℃時能連續工作30min。 8 機械排煙系統中,當任一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應能自行啟動。 9 排煙管道必須採用不燃材料製作。安裝在吊頂內的排煙管道,其隔熱層應採用不燃燒材料製作,並應與可燃物保持不小於150mm的距離。 10 機械排煙系統與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宜分開設置。若合用時,必須採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並應符合排煙系統要求。 11 設置機械排煙的地下室,應同時設置送風系統,且送風量不宜小於排煙量的50%。 12 排煙風機的全壓應按排煙系統最不利環管道進行計算,其排煙量應增加漏風系數。
❺ 機械排風的原理
利用通風機的運轉給空氣一定的能量,造成通風壓力以克服礦井通風阻回力,使地面空氣不斷地進入井下答,沿著預定路線流動,然後將污風再排出井外的通風方法叫機械通風 (《建築設備》同濟大學出版社 主編:陳妙芳)定義:依靠風機提供的風壓、風量,通過管道和送、排風口系統可以有效地將室外新鮮空氣或經過處理的空氣送到建築物的任何工作場所;還可以將建築物內受到污染的空氣及時排至室外,或者送至凈化裝置處理合格後再予排放。這類通風方法稱為機械通風。 補:機械通風分為全面通風和局部通風兩種形式。(根據作用范圍的大小、通風功能的區別劃分) 機械通風系統一般由風機、風道、閥門、送排風口組成。
❻ 機械排風自然進風這樣的系統進風口風速按多少控制
不同類型建築機械通風各類風口的推薦風速如下(基於雜訊控制):回
圖書館、播音錄音室、手答術室電視錄像室等:≤2.5m/s
居住區、公寓寢室、醫院病房、私人辦公室等:≤3.0m/s
銀行、劇場、教室、飯店、商店、一般辦公室等:≤5.0m/s
舞台、廚房、工廠、體育館、倉庫、百貨公司等:≤7.5m/s
不同建築風管的推薦風速如下(雜訊要求低或人員不經常經過和停留時可適當增大):
住宅建築:風管幹管:3.5~4.5m/s;風管支管:3.0m/s
公共建築:風管幹管:5.0~6.5m/s;風管支管:3.0~4.5m/s
工廠類:
風管幹管:6.0~9.0m/s;風管支管:4.0~5.0m/s
❼ 機械排煙方式的要求有哪些
1. 排煙風機應設置在專用的風機房內或室外屋面上,風機房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h的隔牆和1.5h的樓板及甲級防火門與其它部位隔開。當條件受到限制時,可設置在專用空間內,空間四周的圍護結構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1.0h的不燃燒體,風機兩側應有600mm以上的空間。當必須與其他風機合用機房時,應符合下列條件:
1)機房內應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2)機房內不得設有用於機械加壓送風的風機與管道;
3)排煙風機與排煙管道上不得設有軟接管。
2. 排煙管道必須採用不燃材料製作,當採用金屬管道時,管道內風速不宜大於20m/s;當採用內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屬材料管道時,不宜大於15m/s。4.4.5當吊頂內有可燃物時,吊頂內的排煙管道應採用不燃燒材料進行隔熱,並應與可燃物保持不小於150mm的距離。
3. 當火災確認後,同一排煙系統中著火防煙分區的排煙口或自動排煙閥應呈開啟狀態,其他防煙分區的排煙閥或排煙口應呈關閉狀態。
4. 排煙系統與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宜分開設置。當合用時,應符合下列條件:
1)系統的風口、風道、風機等應滿足排煙系統的要求;
2)當火災被確認後,應能開啟排煙區域的排煙口和排煙風機,並在15s內自動關閉與排煙無關的通風、空調系統。
5. 排煙井道應採用耐火極限不小於1h的隔牆與相鄰區域分隔;當牆上必須設置檢修門時,應採用丙級防火門;水平排煙管道穿越防火牆時,應設排煙防火閥;當穿越兩個及兩個以上防火分區或排煙管道在走道的吊頂內時,其管道的耐火極限不應小於1h;排煙管道不應穿越前室或樓梯間,如確有困難必須穿越時,其耐火極限不應小於2h。
6. 排煙口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排煙口應設在儲煙倉內;
2)火災時由火災自動報警裝置聯動開啟排煙區域的排煙口或自動排煙閥,且在現場設置手動開啟裝置;
3)排煙口的設置宜使煙流方向與人員疏散方向相反,排煙口與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小
於1.5m(盡量遠離安全出口);
4)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於10m/s。
7. 利用吊頂空間進行間接排煙時,封閉式吊頂其吊平頂上設置的煙氣流入口的頸部煙氣速度不宜大於2.7m/s,且吊頂應採用不燃燒材料;房間的排煙口設在格柵吊頂內時,吊頂的開孔率不應小於吊頂凈面積的25%。
❽ 機械送風系統室外進風口的布置
1.應設在室外空氣較潔凈的地點;
註:進風口處室外空氣的有害物含量,不應回大於室內作業地帶答最高容許深度的30%。
2.盡量設在排風口的上風側且應低於排風口;
3.進風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於2m,當布置在綠化地帶時,不宜低於1m;
4.降溫用的進風口,宜設在建築物的背陰處。
——法布瑞克技術
❾ 在高層建築中,機械排煙系統怎麼樣設置才能符合要求
在建築設置的機械排煙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1)防煙、排煙系統中的管道,在穿越隔牆、樓板及防火分區處的縫隙應採用防火封堵材料
封堵。
(2)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宜分別獨立設置。
(3)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中送風口的風速不宜大於7m/s。
(4)機械排煙系統與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宜分開設置。當合用時,必須採取可靠的防火安全
措施,並應符合機械排煙系統的有關要求。
(5)防煙與排煙系統中的管道、風口及閥門等必須採用不燃材料製作。排煙管道應採取隔熱
防火措施或與可燃物保持不小於150mm 的距離。
(6)排煙管道的厚度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 的有
關規定執行。
(7)機械排煙系統橫向宜按防火分區設置;豎向穿越防火分區時,垂直排煙管道宜設置在管
井內;穿越防火分區的排煙管道應在穿越處設置排煙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排
煙防火閥的試驗方法》GB15931 的有關規定。
(8)在地下建築和地上密閉場所中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時,應同時設置補風系統。
(9)排煙口或排煙閥應按防煙分區設置。排煙口或排煙閥應與排煙風機連鎖,當任一排煙口
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應能自行啟動;
1 GB50116-2006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37
(10)排煙口或排煙閥平時為關閉時,應設置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
(11)排煙口應設置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
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m;
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於10.0m/s。
(12)設置機械排煙系統的地下、半地下場所,除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和建築面積大於50m2
的房間外,排煙口可設置在疏散走道;
(13)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排煙支管上應設置當煙氣溫度
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14)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和排煙補風系統的室外進風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煙口的下方,且
高差不宜小於3m;當水平布置時,水平距離不宜小於10m。
(15)排煙風機可採用離心風機或排煙專用的軸流風機;排煙風機應能在280℃的環境條件下
連續工作不少於30min;在排煙風機入口處的總管上應設置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
排煙防火閥,該閥應與排煙風機連鎖,當該閥關閉時,排煙風機應能停止運轉。當排煙風機及系
統中設置有軟接頭時,該軟接頭應能在280℃的環境條件下連續工作不少於30min。排煙風機和用
於排煙補風的送風風機宜設置在通風機房內
❿ 機械排煙的設置規范在建規高規中分別的規定是什麼
1、無直接自然通風、長度超過20平方米的內走道或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m的內走道;
2、面積超過100平方米,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無窗房間或設固定窗的房間;
3、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或凈高超過12m的中庭。
4、除利用窗井等開窗進行自然排煙的房間外,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平方米或一個房間面積超過50平方米,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5、帶裙房的高層建築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排煙,而裙房部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局部正壓送風系統,正壓值應保證25~30Pa。
6、對於商場、餐廳、公共娛樂場所等人員集中,且可燃物較多的活動場所,也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汽車庫也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
(10)機械排風裝置設置擴展閱讀
利用機械(風機)作用力的排煙稱為機械排煙,著火區排煙的目的是將火災發生的煙氣(包括空氣受熱膨脹的體積)排到室外,降低著火區的壓力,不使煙氣流向非著火區,同時也排走燃燒產生的熱量,以利於著火區的的人員疏散及救火人員的撲救。
機械排煙不受外界條件(如內外溫差、風力、風向、建築特點、著火區位置等)的影響,而能保證有穩定的排煙量。當然機械排煙的設施費用高,需要經常保養維修,否則有可能在使用時因故障而無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