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的裝置

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的裝置

發布時間:2021-11-17 10:41:06

『壹』 經典條件反射的基本定義

經典條件反射(又稱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是指一個刺激和另一個帶有獎賞或懲罰的無條件刺激多次聯結,可使個體學會在單獨呈現該一刺激時,也能引發類似無條件反應的條件反應。經典條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條件反射。

經典條件反射具有獲得、消退、恢復、泛化四個特徵,它與操作性條件反射既有區別,又有相似之處。以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為基礎的行為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厭惡療法和系統脫敏感療法。

以下實驗俱可簡化為三部分:

非條件前提:非條件刺激 → 非條件反應

非條件插入:非條件刺激 + 中性刺激 → 非條件反應

條件效果:條件刺激(=中性刺激) → 條件反應(=非條件反應)

(1)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的裝置擴展閱讀:

當條件刺激不被無條件刺激所強化時,就會出現條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條件反射建立以後,如果多次只給條件刺激而不用無條件刺激加以強化,結果是條件反射的反應強度將逐漸減弱,最後將完全不出現。

例如,對以鈴聲為條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條件反射的狗,只給鈴聲,不用食物強化,多次以後,則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將逐漸減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現條件反射的消退。

將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多次結合呈現,可以獲得條件反應和加強條件反應。如將聲音刺激與餵食結合呈現給狗,狗便會獲得對聲音的唾液分泌反應。

對條件刺激反應不再重復呈現無條件刺激,即不予強化,反復多次後,已習慣的反應就會逐漸消失,如學會對鈴聲產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時間聽到鈴聲而不餵食之後,可能對鈴聲不再產生唾液分泌反應。

『貳』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的實驗過程及其結論

在巴甫洛夫的實驗中,每次給狗餵食的同時搖鈴。當狗見到食物時,自然會分泌唾液。但巴甫洛夫發現,狗在聽到鈴聲時即使不給食物,也會分泌唾液。這種現象稱之為經典條件反射。其過程如下: 1、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無法控制的反應。食物是一種無條件刺激。 2、鈴聲不會使狗流唾液。鈴聲是一種條件刺激。 3、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鈴聲配合起來,使狗學會把這兩者聯系起來。 4、最後,即使沒有食物,鈴聲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引導學生寫出) 無條件刺激反應=見到食物流唾液 條件刺激反應=聽到聲音流唾液

『叄』 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的材料、過程、結論是什麼

巴甫洛夫早先致力於研究狗的消化系統。他發現,當把食物置入狗的胃裡時,胃壁會分泌胃液以促進消化。一系列研究表明,胃液分泌的數量和持續的時間,是隨放入胃裡的食物的種類和數量而變化的。為了清楚地測定胃裡發生的變化,巴甫洛夫以其精湛的外科手術,使狗的胃一部份外露出來。他把狗胃的一部分組織切開,接著在軀體一邊切開一個洞口,外面再連接一個囊袋。這樣,狗實際上就有了兩個胃:一個是原來的胃,其絕大部分組織都仍在起著它的基本功能;另一個是通過手術連接在外面的小胃(或稱為「巴甫洛夫囊袋(Pavlovian Pouch)」),這個囊袋的內部是可以觀察到的。巴甫洛夫發現,囊袋分泌的情況與胃的分泌活動完全一樣。完成了這些准備工作後,巴甫洛夫就能了解消化過程的細節。他也由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巴甫洛夫根據實驗研究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動物有一種固有的生理反射,它以一種非常精確的方式隨胃裡食物的種類和數最進行胃液分泌。這一結論也適用於唾液分泌,因為狗唾液分泌的情況,是與嘴裡食物的種類和數量完全吻合的。例如,當嘴裡有食物時會分泌一種稠的唾液以開始消化過程,而當在嘴裡滴一點酸液時,就會分泌大量淡的唾液以稀釋酸液。 巴甫洛夫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了一種新的情況。如果把狗的食管切開,從頸部移到外部,這樣,食物可以咀、可以咽,但不會到胃裡去,而是從頸部流了出去。巴甫洛夫發現,狗的胃液分泌幾乎仍然像食物進入胃一樣多。這就使他得出結論:引起反射性分泌的刺激,不僅可以是胃裡的食物(即適當的刺激(appropriate stimulus)),而且還可以是嘴裡的食物(即信號刺激(signaling stimulus))。 巴甫洛夫後來又發現,引起狗胃液分泌活動的,可以是狗原先吃過食物的盤子,甚至只要看到以前喂過食物的人,也會引起胃液分泌活動。這種情況完全不同於屬於生理反射的那種分泌活動。巴甫洛夫由此認為,存在著兩種反射:一種是生理反射(physiological reflex),這是一種內在的、任何動物的所有成員都會表現出來的反射,它們是神經系統固有組織的一部分;另一種是心理反射(psychic reflex),後來他改稱為條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這種反射是特定動物作為特定經驗的結果而產生的。例如,所有狗在胃裡有食物時都會分泌胃液,但只有那些具有某種經驗的狗才會在聽到鈴聲時產生胃液分泌活動。
現在我們來看看經典條件作用的實驗,他把狗用一副套具固定住,唾液是用聯結在狗顎外側的管道收集的,管道連結到一個既可以測量以立方厘米計的總量、也可以記錄分泌的滴數的裝置。如前所述,當狗嘴裡有食物時,會產生分泌唾液的反應。這種反應是本能固有的,巴甫洛夫把這種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簡稱「UCS」,把反射性唾液分泌稱為無條件反射,簡稱「UCR」。為了使狗對某一種刺激(如鈴聲)形成條件作用,把這種原來只會引起探索性反射的中性刺激(即鈴聲)與無條件刺激(即肉)配對。經過一系列配對嘗試後,單是發出鈴聲,不提供肉,也能引起狗產生唾液分泌。在這種情況下,鈴聲就成了條件刺激,簡稱「CS」,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簡名「CR」。由此可見,條件反射僅僅是由於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配對呈現的結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巴甫洛夫看來,重要的是引起反射的刺激,反射之後的結果是沒有任何理論上的意義的。這樣,盡管巴甫洛夫和桑代克都在分析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系,但他倆對形成這種聯系的程序以及對學習過程的解釋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可以用下列程式來比較巴甫洛夫與桑代克的實驗程序:
由於巴甫洛夫的無條件刺激(UCS)與桑代克強化刺激(S』)呈現的時間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前者可以說是一種刺激辨別學習,後者則是通過強化刺激加強刺激一反應的聯結,因此,如果我們把巴甫洛夫的無條件刺激稱為強化物,容易引起某種混淆。

『肆』 經典條件反射的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

巴甫洛夫早先致力於研究狗的消化系統。他發現,當把食物置入狗的胃裡時,胃壁會分泌胃液以促進消化。一系列研究表明,胃液分泌的數量和持續的時間,是隨放入胃裡的食物的種類和數量而變化的。為了清楚地測定胃裡發生的變化,巴甫洛夫以其精湛的外科手術,使狗的胃一部份外露出來。他把狗胃的一部分組織切開,接著在軀體一邊切開一個洞口,外面再連接一個囊袋。這樣,狗實際上就有了兩個胃:一個是原來的胃,其絕大部分組織都仍在起著它的基本功能;另一個是通過手術連接在外面的小胃(或稱為「巴甫洛夫囊袋(Pavlovian Pouch)」),這個囊袋的內部是可以觀察到的。巴甫洛夫發現,囊袋分泌的情況與胃的分泌活動完全一樣。完成了這些准備工作後,巴甫洛夫就能了解消化過程的細節。他也由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巴甫洛夫根據實驗研究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動物有一種固有的生理反射,它以一種非常精確的方式隨胃裡食物的種類和數最進行胃液分泌。這一結論也適用於唾液分泌,因為狗唾液分泌的情況,是與嘴裡食物的種類和數量完全吻合的。例如,當嘴裡有食物時會分泌一種稠的唾液以開始消化過程,而當在嘴裡滴一點酸液時,就會分泌大量淡的唾液以稀釋酸液。 巴甫洛夫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了一種新的情況。如果把狗的食管切開,從頸部移到外部,這樣,食物可以咀、可以咽,但不會到胃裡去,而是從頸部流了出去。巴甫洛夫發現,狗的胃液分泌幾乎仍然像食物進入胃一樣多。這就使他得出結論:引起反射性分泌的刺激,不僅可以是胃裡的食物(即適當的刺激(appropriate stimulus)),而且還可以是嘴裡的食物(即信號刺激(signaling stimulus))。 巴甫洛夫後來又發現,引起狗胃液分泌活動的,可以是狗原先吃過食物的盤子,甚至只要看到以前喂過食物的人,也會引起胃液分泌活動。這種情況完全不同於屬於生理反射的那種分泌活動。巴甫洛夫由此認為,存在著兩種反射:一種是生理反射(physiological reflex),這是一種內在的、任何動物的所有成員都會表現出來的反射,它們是神經系統固有組織的一部分;另一種是心理反射(psychic reflex),後來他改稱為條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這種反射是特定動物作為特定經驗的結果而產生的。例如,所有狗在胃裡有食物時都會分泌胃液,但只有那些具有某種經驗的狗才會在聽到鈴聲時產生胃液分泌活動。
現在我們來看看經典條件作用的實驗,他把狗用一副套具固定住,唾液是用聯結在狗顎外側的管道收集的,管道連結到一個既可以測量以立方厘米計的總量、也可以記錄分泌的滴數的裝置。如前所述,當狗嘴裡有食物時,會產生分泌唾液的反應。這種反應是本能固有的,巴甫洛夫把這種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簡稱「UCS」,把反射性唾液分泌稱為無條件反射,簡稱「UCR」。為了使狗對某一種刺激(如鈴聲)形成條件作用,把這種原來只會引起探索性反射的中性刺激(即鈴聲)與無條件刺激(即肉)配對。經過一系列配對嘗試後,單是發出鈴聲,不提供肉,也能引起狗產生唾液分泌。在這種情況下,鈴聲就成了條件刺激,簡稱「CS」,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簡名「CR」。由此可見,條件反射僅僅是由於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配對呈現的結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巴甫洛夫看來,重要的是引起反射的刺激,反射之後的結果是沒有任何理論上的意義的。這樣,盡管巴甫洛夫和桑代克都在分析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系,但他倆對形成這種聯系的程序以及對學習過程的解釋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可以用下列程式來比較巴甫洛夫與桑代克的實驗程序:
由於巴甫洛夫的無條件刺激(UCS)與桑代克強化刺激(S』)呈現的時間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前者可以說是一種刺激辨別學習,後者則是通過強化刺激加強刺激一反應的聯結,因此,如果我們把巴甫洛夫的無條件刺激稱為強化物,容易引起某種混淆。

『伍』 經典條件反射的經典條件反射特徵

經典條件反射
(又稱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是指一個刺激和另一個帶有獎賞或懲罰的無條件刺激多次聯結,可使個體學會在單獨呈現該一刺激時,也能引發類似無條件反應的條件反應。
經典條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條件反射。經典條件反射具有獲得、消退、恢復、泛化四個特徵,它與操作性條件反射既有區別,又有相似之處。以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為基礎的行為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厭惡療法和系統脫敏感療法。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學說【內容】: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俄國生理學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
1870-1932)是最早提出經典性條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現象時,觀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對食物的一種反應特徵。他的實驗方法是,把食物顯示給狗,並測量其唾液分泌。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如果隨同食物反復給一個中性刺激,即一個並不自動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鈴響,這狗就會逐漸「學會」在只有鈴響但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分泌唾液。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動物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做出反應,這就是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內容。

『陸』 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裝置是什麼

是巴布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試驗,用狗完成的。

『柒』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異同點:
不同點: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是將某些刺激同無條件反射聯結,通過多次的重復動作而形成條件反射;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是在基本反應的基礎上施於強化刺激,從而使這些反應出現更快或者基本不出現。
相同點: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反應隨強化增多而鞏固,不強化則消退,存在泛化、分化。

一,概念具體區別;
1,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經典條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典型範例,包含了可重復的中性刺激和非條件刺激。非條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能夠引起非條件反應(unconditioned response、UR),且不需要經過學習,非條件刺激和非條件反應的關系,稱做非條件反射。條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則是能夠引起條件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CR)的初始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NS),這是需要學習的。且條件刺激與心理學上立即性和長期性的期待、滿足與恐懼有關,條件刺激和條件反應的關系,稱做條件反射。當非條件刺激重復性地或是猛烈地伴隨著某個中性刺激,這個中性刺激會成為一個條件刺激,並產生條件反射。
2,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納提出要注意區分「引發反應」與「自發反應」,並根據這兩種反應提出了兩種行為: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前者是指由特定的、可觀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為,如在巴甫洛夫實驗室里,狗看見食物或燈光就流唾液,食物或燈光是引起流唾液反應的明確的刺激;後者是指在沒有任何能觀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機體行為,它似乎是自發的,如白鼠在斯金納箱中的按壓杠桿行為就找不到明顯的刺激物。應答性行為比較被動,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為代表著有機體對環境的主動適應,由行為的結果所控制。人類的大多數行為都是操作性行為,如游泳、寫字、讀書等等。

二,相關實驗;
1,經典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早先致力於研究狗的消化系統。他發現,當把食物置入狗的胃裡時,胃壁會分泌胃液以促進消化。一系列研究表明,胃液分泌的數量和持續的時間,是隨放入胃裡的食物的種類和數量而變化的。為了清楚地測定胃裡發生的變化,巴甫洛夫以其精湛的外科,使狗的胃一部份外露出來。他把狗胃的一部分組織切開,接著在軀體一邊切開一個洞口,外面再連接一個囊袋。這樣,狗實際上就有了兩個胃:一個是原來的胃,其絕大部分組織都仍在起著它的基本功能;另一個是通過連接在外面的小胃(或稱為「巴甫洛夫囊袋(Pavlovian Pouch)」),這個囊袋的內部是可以觀察到的。巴甫洛夫發現,囊袋分泌的情況與胃的分泌活動完全一樣。完成了這些准備工作後,巴甫洛夫就能了解消化過程的細節。他也由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2,操作性條件反射:
斯金納關於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的實驗,是在他設計的一種動物實驗儀器即著名的斯金納箱中進行的。箱內放進一隻白鼠或鴿子,並設一杠桿或鍵,箱子的構造盡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動物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壓杠桿或啄鍵時,就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下方的盤中,動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裝置記錄動物的動作。斯金納的實驗與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的不同在於:(1)在斯金納箱中的被試動物可自由活動,而不是被綁在架子上;(2)被試動物的反應不是由已知的某種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為(壓杠桿或啄鍵)是獲得強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應不是唾液腺活動,而是骨骼肌活動;(4)實驗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腦皮層活動的規律,而是為了表明刺激與反應的關系,從而有效地控制有機體的行為。

『捌』 舉例說明經典條件反射,操作式學習實驗,內臟反應的學習實驗在��

經典條件反射 經典條件反射(又稱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是指經典條件反射一個刺激和另一個帶有獎賞或懲罰的無條件刺激多次聯結,可使個體學會在單獨呈現該一刺激時,也能引發類似無條件反應的條件反應。
經典條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學說
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經典性條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現象時,觀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對食物的一種反應特徵。他的實驗方法是,把食物顯示給狗,並測量其唾液分泌。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如果隨同食物反復給一個中性刺激,即一個並不自動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鈴響,這狗就會逐漸「學會」在只有鈴響但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分泌唾液。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動物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做出反應,這就是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內容。
條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個事項,兩個屬於刺激,兩個屬於機體的反應。一個是中性刺激,它在條件反射形成之前,並不引起預期的、需要學習的反應。這是條件刺激(CS),在巴甫洛夫的實驗中就是鈴響。第二個刺激是無條件刺激(UCS)。它在條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預期的反應:條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現了肉,即UCS,就引起唾液分泌。對於無條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應叫作無條件反應(UCR)。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條件反射之前就會發生的反應。由於條件反射的結果而開始發生的反應叫作條件反應(CR),即沒有肉,只有鈴響的唾液分泌反應。當兩個刺激緊接著(在空間和時間上相近),反復地出現,就形成條件反射。通常,無條件刺激緊跟著條件刺激出現。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相隨出現數次後,條件刺激就逐漸引起唾液分泌。這時,動物就有了條件反應。一度中性的條件刺激(鈴響)現在單獨出現即可引起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與無條件刺激在時間上的結合稱為強化,強化的次數越多,條件反射就越鞏固。條件刺激並不限於聽覺刺激。一切來自體內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復合刺激、刺激物之間的關系及時間因素等)只要跟無條件刺激在時間上結合(即強化),都可以成為條件刺激,形成條件反射。一種條件反射鞏固後,再用另一個新刺激與條件反射相結合,還可以形成第二級條件反射。同樣,還可以形成第三級條件反射。在人身上則可以建立多級的條件反射。
當條件刺激不被無條件刺激所強化時,就會出現條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條件反射建立以後,如果多次只給條件刺激而不用無條件刺激加以強化,結果是條件反射的反應強度將逐漸減弱,最後將完全不出現。例如,對以鈴聲為條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條件反射的狗,只給鈴聲,不用食物強化,多次以後,則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將逐漸減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現條件反射的消退。
巴甫洛夫認為,消退是因為原先在皮質中可以產生興奮過程的條件刺激,現在變成了引起抑制過程的刺激,是興奮向抑制的轉化。這種抑制稱為消退抑制。巴甫洛夫指出,消退抑制是大腦皮質產生主動的抑制過程,而不是條件刺激和相應的反應之間的暫時聯系已經消失或中斷。因為如果將已消退的條件反射放置一個時期不做實驗,它還可以自然恢復;同樣,如果以後重新強化條件刺激,條件反射就會很快恢復,這說明條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暫時聯系的消失,而是暫時聯系受到抑制。消退發生的速度,一般是,條件反射愈鞏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條件反射愈不鞏固,就愈容易消退。
在條件反射開始建立時,除條件刺激本身外,那些與該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條件刺激的效應。例如,用500赫的音調與進食相結合來建立食物分泌條件反射。在實驗的初期階段,許多其他音調同樣可以引起唾液分泌條件反射,只不過它們跟500赫的音調差別越大,所引起的條件反射效應就越小。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泛化。以後,只對條件刺激(500赫的音調)進行強化,而對近似的刺激不給予強化,這樣泛化反應就逐漸消失。動物只對經常受到強化的刺激(500赫的音調)產生食物分泌條件反射,而對其他近似刺激則產生抑制效應。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的分化。
巴甫洛夫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研究公布以後不久,一些心理學家,如行為主義學派的創始人華生,開始主張一切行為都以經典性條件反射為基礎。雖然在美國這一極端的看法後來並不普遍,但在俄國以經典性條件反射為基礎的理論在心理學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曾占統治地位。無論如何,人們一致認為,相當一部分的行為,用經典性條件反射的觀點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釋。
巴甫洛夫認為學習是大腦皮層暫時神經聯系的形成、鞏固與恢復的過程。
巴甫洛夫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聯系的形成,而聯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維、知識」。他所說的聯系就是指暫時神經聯系。他說:「顯然,我們的一切培育、學習和訓練,一切可能的習慣都是很長系列的條件的反射。」巴甫洛夫利用條件反射的方法對人和動物的高級神經活動作了許多推測,發現了人和動物學習的最基本的機制。
例如:一定頻率的節拍器聲響(條件刺激CS)與肉粉(無條件刺激US)多次結合,原先只由肉粉(US)引起狗的唾液分泌(無條件反應UR),現在節拍器單獨出現可以引起類似的唾液分泌反應(CR)。也就是說當CS—CR之間形成了鞏固的聯系時,學習出現了。我們可以說,在此情境中狗學會了聽一定頻率的節拍器聲響。
經典條件反射特徵:
獲得:將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多次結合呈現,可以獲得條件反應和加強條件反應。如將聲音刺激與餵食結合呈現給狗,狗便會獲得對聲音的唾液分泌反應。
消退:對條件刺激反應不再重復呈現無條件刺激,即不予強化,反復多次後,已習慣的反應就會逐漸消失,如學會對鈴聲產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時間聽到鈴聲而不餵食之後,可能對鈴聲不再產生唾液分泌反應。
恢復:消退了的條件反應,即使不再給予強化訓練,也可能重新被激發,再次出現,這被稱為自然恢復作用。
泛化:指某種特定條件刺激反應形成後,與之類似的刺激也能激發相同的條件反應,如狗對鈴聲產生唾液分泌反應後,對近似鈴聲的聲音也會產生反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便是獲得與泛化的最好例證。
以上4種特徵在行為療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問答:試述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異同。
答: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的,是暫時性的神經聯系,建立聯系的基本條件是強化過程。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又稱工具性條件反射,是通過動物自己的某種活動,某種操作才能得到強化而形成的某種條件反射。它們的共同點在於都十分強調強化的作用,不同的強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它們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依賴於強化。它們的不同點在於:(1)經典條件反射的無條件刺激物十分明確,而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無條件刺激物不明確,一般認為是機體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機體操作動作的。(2)經典條件反射中動物往往是被動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條件反射過程中,動物是自由活動的,通過自身的主動操作來達到目的。(3)在經典條件反射中,強化刺激引起非條件反應,而在操作性條件反射中,非條件反應不是由強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條件反應引發了強化刺激。

操作條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條件反射,由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命名,是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改變。操作條件反射與經典條件反射不同,操作條件反射與自願行為有關,而巴甫洛夫條件反射與非自願行為有關。
斯金納從20世紀20年代末就開始對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他的動物實驗裝置被稱為「斯金納箱」。早期的斯金納箱結構簡單,在一個木箱內裝有一個操作用的按鍵或杠桿,還有一個提供食物強化的食盒。動物一觸按鍵或按壓杠桿,食物盒就出現一粒食物,對動物的操作行為給予強化,從而使動物按壓杠桿的動作反應概率增加。斯金納認為,這種先由動物做出一種操作反應,然後再受到強化,從而使受強化的操作反應的概率增加的現象是一種操作性的條件反射。這種反射與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不同。經典性條件反射是由條件刺激引起反應的過程,寫成公式是S→R;而操作性條件反射是首先做某種操作反應,然後得到強化的過程,寫成公式為R→S。由此,斯金納進一步提出,人和動物有機體有兩種習得性行為:一種是應答性行為,通過建立經典式條件反射的方式習得;另一種是操作性行為,通過操作式條件反射獲得。據此,斯金納又進一步提出兩種學習:一種是經典性條件反射式學習,另一種是操作性條件反射式學習。兩種學習形式同樣重要,而操作式學習則更能代表實際生活中人的學習情況。由此看來,斯金納認為學習過程就是分別形成兩種條件反射的過程。
斯金納在後來的實驗研究中,不斷改進「斯金納箱」的結構,使它能夠通過電路控制編制強化程序,還能夠自動記錄動物的操作反應次數。斯金納採用這種裝置進行了一系列強化程序的實驗研究。斯金納認為,強化是增加某個反應概率的手段,強化在塑造行為和保持行為中是不可缺少的。50年代,斯金納還以他的強化理論為依據,提倡程序教學,對當時各國教學改革產生過極大的影響。
斯金納學習理論的主要錯誤是,他同桑代克和華生一樣,堅持了機械主義的觀點,完全摒棄了對學習的認識過程的研究,同時也抹殺了學習的主觀能動作用。他簡單地用操作性條件反射來解釋人類的學習,帶有極大的片面性。
操作條件反射,有時稱為工具條件反射或工具學習,第一位研究者是桑代克 (1874-1949),他觀察貓試圖逃出迷箱的行為。第一次貓花了很長時間才逃出來。 有了經驗以後,無效的行為逐漸減少而成功的反應逐漸增加,貓成功逃出迷箱所用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桑代克的效果律解釋:成功的反應產生滿意的結果,被經驗 被"stamped in",出現也更頻繁。不成功的反應,產生討厭的結果, 被stamped out,出現頻次下降。一些結果增強行為,而一些結果減弱 行為。斯金納 (1904-1990)在桑代克觀點的基礎上建立了基於強化和懲罰的更詳細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

『玖』 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異同點

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異同點:
不同點: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是將某些刺激同無條件反射聯結,通過多次的重復動作而形成條件反射;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是在基本反應的基礎上施於強化刺激,從而使這些反應出現更快或者基本不出現。
相同點: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反應隨強化增多而鞏固,不強化則消退,存在泛化、分化。

一,概念具體區別;
1,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經典條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典型範例,包含了可重復的中性刺激和非條件刺激。非條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能夠引起非條件反應(unconditioned response、UR),且不需要經過學習,非條件刺激和非條件反應的關系,稱做非條件反射。條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則是能夠引起條件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CR)的初始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NS),這是需要學習的。且條件刺激與心理學上立即性和長期性的期待、滿足與恐懼有關,條件刺激和條件反應的關系,稱做條件反射。當非條件刺激重復性地或是猛烈地伴隨著某個中性刺激,這個中性刺激會成為一個條件刺激,並產生條件反射。
2,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納提出要注意區分「引發反應」與「自發反應」,並根據這兩種反應提出了兩種行為: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前者是指由特定的、可觀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為,如在巴甫洛夫實驗室里,狗看見食物或燈光就流唾液,食物或燈光是引起流唾液反應的明確的刺激;後者是指在沒有任何能觀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機體行為,它似乎是自發的,如白鼠在斯金納箱中的按壓杠桿行為就找不到明顯的刺激物。應答性行為比較被動,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為代表著有機體對環境的主動適應,由行為的結果所控制。人類的大多數行為都是操作性行為,如游泳、寫字、讀書等等。

二,相關實驗;
1,經典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早先致力於研究狗的消化系統。他發現,當把食物置入狗的胃裡時,胃壁會分泌胃液以促進消化。一系列研究表明,胃液分泌的數量和持續的時間,是隨放入胃裡的食物的種類和數量而變化的。為了清楚地測定胃裡發生的變化,巴甫洛夫以其精湛的外科手術,使狗的胃一部份外露出來。他把狗胃的一部分組織切開,接著在軀體一邊切開一個洞口,外面再連接一個囊袋。這樣,狗實際上就有了兩個胃:一個是原來的胃,其絕大部分組織都仍在起著它的基本功能;另一個是通過手術連接在外面的小胃(或稱為「巴甫洛夫囊袋(Pavlovian Pouch)」),這個囊袋的內部是可以觀察到的。巴甫洛夫發現,囊袋分泌的情況與胃的分泌活動完全一樣。完成了這些准備工作後,巴甫洛夫就能了解消化過程的細節。他也由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2,操作性條件反射:
斯金納關於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的實驗,是在他設計的一種動物實驗儀器即著名的斯金納箱中進行的。箱內放進一隻白鼠或鴿子,並設一杠桿或鍵,箱子的構造盡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動物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壓杠桿或啄鍵時,就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下方的盤中,動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裝置記錄動物的動作。斯金納的實驗與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的不同在於:(1)在斯金納箱中的被試動物可自由活動,而不是被綁在架子上;(2)被試動物的反應不是由已知的某種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為(壓杠桿或啄鍵)是獲得強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應不是唾液腺活動,而是骨骼肌活動;(4)實驗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腦皮層活動的規律,而是為了表明刺激與反應的關系,從而有效地控制有機體的行為。

閱讀全文

與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表怎麼樣調整日期 瀏覽:628
鄭州最大的五金建材批發市場是哪個 瀏覽:274
開洗車店的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807
韓國電動工具什麼牌子 瀏覽:897
暖氣片總閥門開關 瀏覽:685
氣包液位檢測裝置 瀏覽:793
鏈條傳動裝置怎麼製作 瀏覽:856
實驗器材中的動滑輪是什麼 瀏覽:837
不插鑰匙那個儀表燈亮是什麼原因 瀏覽:425
地暖分水器總閥門怎麼開 瀏覽:349
閥門側法蘭片比管道測大 瀏覽:535
成都最大的五金市場 瀏覽:116
機床g49什麼意思 瀏覽:68
工程如何管控機械費 瀏覽:692
儀表盤出現制動燈亮都是什麼問題 瀏覽:720
機械密碼鎖怎麼改密碼視頻patnt 瀏覽:460
景程20空調用什麼製冷劑 瀏覽:396
五金件卷圓 瀏覽:660
美國國家實驗室點火裝置 瀏覽:706
油井自動量油裝置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