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右圖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裝置,試判斷下列操作順序中正確的是() A.先通氫氣再通氧氣,
氫氣具有可燃性,若不純點燃可能會引起爆炸,所以要先通氫氣,排盡空氣,點燃後再通氧氣. 故選C. |
Ⅱ 實驗室用下圖裝置製取氫氣,進行氫氣在氯氣(Cl 2 )中燃燒的實驗.純凈的氫氣可以在黃綠色的氯氣中安靜
(1)鋅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 2 SO 4 ═ZnSO 4 +H 2 ↑;長頸漏斗插入以下的原因防止生成的氣體沿長頸漏斗逸出從而收集不到氫氣; (2)氫氣有可燃性,點燃前要檢驗氫氣的純度,防止發生爆炸;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H 2 +Cl
(3)以前說的燃燒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氫氣在氯氣中燃燒不需要有氧氣參加; (4)根據提供的信息,氯氣的物理性質是:黃綠色氣體,密度大於空氣 答案:(1)Zn+H 2 SO 4 ═ZnSO 4 +H 2 ↑;防止生成的氣體沿長頸漏斗逸出(;(2)氫氣的純度;H 2 +Cl 2
|
Ⅲ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什麼!!
發生裝置抄和收集裝置襲: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具體如下圖所示:
1、反應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應物的選擇:選用鋅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鹽酸,因為:鹽酸易揮發,使製得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
4、不用鎂是因為反應速度太快,不用鐵是因為反應速度太慢。
5、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化學中常用的裝置:
1、固固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2、固固不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3、固液加熱型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4、固液不加熱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Ⅳ 如圖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裝置圖和微觀模擬圖,請回答.(1)通過上述微觀模擬圖,可判斷生成物屬於
(1)由生成物的微觀構成可知,生成物是由同種分子構成且分子由不同原子構成內,屬於純凈物容中的化合物;
(2)由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模擬圖可知,該變化的實質是:在點燃的條件下,氫分子分解成氫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氯原子重新組合成一個氯化氫分子.
故答為:(1)化合物;由同種分子構成且分子由不同原子構成;(2)在點燃的條件下,氫分子分解成氫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氯原子重新組合成一個氯化氫分子.
Ⅳ 宏寧和白寧同學用氫氣燃燒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用夾子B夾住橡膠
A、氫氣不純時遇明火可能產生爆炸,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故A合理;
B、當氫氣燃燒的火焰剛好熄滅時,對夾子的操作應是立即夾緊夾子A,以免氫氣過量,測定不合理,故B正確;
C、甲裝置漏氣,則空氣會進入集氣瓶中,導致測的結果偏小,故C合理;
D、一氧化碳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壓強不變,無法測定,故D不合理;
故選D.
Ⅵ 實驗室制備氫氣的方法及裝置圖
原理Zn+H2SO4=ZnSO4+H2裝置從左至右來,從上到自下為,長頸漏斗,燒瓶,導管,水槽,集氣瓶注意事項是點燃氫氣或加熱氫氣之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否則有爆炸的危險.因為在氫氣和空氣的混合物中,當含氫的體積在4%~74.2%的范圍遇到火就會立即爆炸.而純凈的氫氣則能在空氣中安靜燃燒.連續檢驗氫氣時,不要用同一個試管,需要更換一隻試管(為什麼
)重新檢驗.
使用啟普發生器時,要遠離火源,防止氫氣不純而引起爆炸.
Ⅶ 實驗室用如圖裝置製取氫氣,並進行氫氣在氯氣(Cl 2 )中燃燒的實驗.純凈的H 2 可以在黃綠色的Cl 2 中安
(1)圖中a是試管,b是集氣瓶.(2)不純的氫氣點燃會爆炸,所以點燃氫氣之前,要先檢驗氫氣的純度.故答案為:氫氣的純度; (3)氫氣點燃後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反應化學式是:H 2 +Cl 2
(4)從(3)小題可知,氫氣不但在空氣中燃燒,也可在氯氣中的燃燒,說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5)氯化氫氣體易溶於水而形成鹽酸,所以瓶口有較多的白霧是鹽酸的小液滴,鹽酸能與硝酸銀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氯化銀的白色沉澱. 故答案為:(1)試管、集氣瓶;(2)H 2 +Cl 2
|
Ⅷ 右圖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裝置,試判斷下列操作順序中正確的是()A.先通氫氣再通氧氣,然後點
氫氣具有可燃性,若不純點燃可能會引起爆炸,所以要先通氫氣,排盡空氣,點燃後再通氧氣.
故選C.
Ⅸ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准備用氫氣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1)寫出儀器名
(1)儀器名稱:A長頸漏斗;D燒杯; (2)鋅粒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專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3)對於操作的填寫,根據上面關於關閉開關B後冷卻至室溫後,此時乙裝置處於密閉狀態,所以要觀察現象就要改變乙裝置的密閉狀態,所以應該打開開關C.觀察到的現象是水倒吸入乙裝置,大約占集氣瓶容積的
(4)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雖然消耗掉氧氣,但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能用CO氣體代替氫氣進行上述實驗;如果用CO氣體代替氫氣改進措施:驗前在乙瓶內壁先附著一層濃NaOH溶液. 故答案為:(屬1)長頸漏斗;燒杯; (2)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3)打開開關C;丙中的水倒流入乙瓶,進入水的體積約占乙瓶容積的
(4)不能;實驗前在乙瓶內壁先附著一層濃NaOH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