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用序號填空).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常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固體大理石或石灰石與液體稀鹽酸反應且不需要加熱符合使用B裝置,由於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能溶於水(能用C裝置收集的氣體須不溶於水),故只能用D裝置收集;實驗室製取氧氣用加熱氯酸鉀、高錳酸鉀時選擇A,利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時選擇B,由於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於水,所以選擇C或D進行收集; (2)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顯酸性,故溶液變紅;由於碳酸不穩定,常溫就可分解,所以,給溶液加熱,碳酸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溶液重新變成紫色; (3)分析題目所給信息: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和稀硫酸在常溫下製取硫化氫氣體,所以發生裝置選擇B;硫化氫氣體能溶於水,故不能選C,可計算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4>29,可知硫化氫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選擇D裝置收集該氣體. 故答案為: (1)B;D;石灰石、稀鹽酸;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A或B;C或D; (2)紫色石蕊試液變紅;H 2 O+CO 2 ═H 2 CO 3 ;紅色石蕊試液變紫色H 2 CO 3 ═H 2 O+CO 2 ↑; (3)B;D. |
2. 下面是幾種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是不是沒把問題發上來啊,哈哈
3. 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用序號填空).(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是_
(復1)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製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製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B;D;A;B;C;D;
(2)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若用A裝置來進行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因為碳和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因此要把酒精燈換成酒精噴燈;故答案為: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把酒精燈換成酒精噴燈;C+2C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