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小明設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小明設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11-16 06:55:31

A. (2009玄武區一模)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並與相同條件

(1)本題中要注意:不論用哪一種方法,都要形成液封.方法一必須夾上彈簧夾,還要加水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形成液封.方法二和方法三中要注意針筒或吸球造成的內外的壓強差.第二個裝置中也要注意內外壓強差.故答案為:方法一、在乳膠管上夾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適量水,靜置一段時間後,若長頸漏斗液面與試管內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在試管內加入適量水,形成液封後,用針筒接在乳膠管上,當針筒外拉或內推時,若看到試管內有氣泡或長頸漏斗下端出現穩定的液柱,說明氣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針筒進行如上操作.)(答案合理也給分,1分)
在乳膠管上夾上彈簧夾,向量氣管加適量水,提高量氣管,一段時間後,若量氣管內液面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
(2)因為1升水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氣,因此防止氧氣溶在水中.故答案為:防止O2溶於水.
(3)本實驗的設計意圖是比較反應速率的快慢,實驗時間均以生成30mL氣體為准,故答案為:生成30mL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4)讀數時,要注意視線應於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前應上下移動水準管,待兩管液面相平再讀數是為了防止水的壓強造成影響.故選ad
(5)本題要抓住催化劑的特點「一變、二不變」.即改變其它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不變,就可以設計有關的實驗步驟.故答案為:(答案合理即可)

實驗步驟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把上述混合物,過濾所得固體晾乾後稱重 CuO的質量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將所得固體重新與過氧化氫溶液混合,觀察是否依舊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 CuO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B. 小明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不同物體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將物體放置在水平的長木板上,

解:
(1)當滑動變阻器抄滑片P指向b端時,R 1 的阻值為0
R 0 = ,R 1 ′=R-R 0 ′=15Ω-10Ω=5Ω,根據圖象可知,物體所受的摩擦力f=5N;
(3)當電路中電流表的示數變大時,R 1 的阻值變小,由圖象可知物體所受的摩擦力變大了。

C. 小明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CO還原CuO的實驗.試回答:(1)圖1裝置存在著一個不足之處,你的改


(1)可使用酒精燈把從澄清石灰水中排出的尾氣進行燃燒處理或用氣球類裝置進行收集後處理等;
故答案為:在B裝置的末端放一盞燃著的酒精燈(或用氣囊、氣球等收集尾氣;或將尾氣導出,在左側對裝置加熱的酒精燈上點燃);
(2)先加熱再通入一氧化碳會使一氧化碳與裝置內空氣形成混合氣體而引起爆炸,因此,應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空氣後再進行加熱;故答案為:先通入一氧化碳;
(3)A處氧化銅在高溫下與一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光亮的紅色銅和二氧化碳,可觀察到氧化銅的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生成的氣體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白色沉澱和水,在B處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4)根據資料知,①Ca(OH)2與NaOH的化學性質相似;②稀硫酸與稀鹽酸的化學性質相似.則:
①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時,通入的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會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從而將二氧化碳除去,分離得到一氧化碳.②關閉活塞a,再打開活塞b,稀硫酸與上一步反應中生成的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從而分離得到二氧化碳.
(5)實驗過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不僅能生成銅,還可能生成中間產物氧化亞銅(化學式為Cu2O).如果要對反應後A處殘留固體的組成進行探究,則猜想殘留固體的組成可能為:全部為銅;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銅和氧化亞銅的混合物;氧化銅、氧化亞銅的混合物;銅、氧化銅和氧化亞銅的混合物
故答案為:
(1)在出口處添加一燃著的酒精燈;(2)先通一氧化碳;(3)黑色固體逐漸變成亮紅色;
Ca(OH)2+CO2=CaCO3↓+H2O;(4)①CO;②CO2;(或寫名稱);(5)全部為銅;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銅和氧化亞銅的混合物;氧化銅、氧化亞銅的混合物;銅、氧化銅和氧化亞銅的混合物.

D. 小明設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起水管長度不超過2m),他可以通過直桿P向上提起活塞S,活塞下面原來

開始時活塞S位於缸的底部,活塞S下邊空氣壓強等於大氣壓,管內與槽內水面內相平.活塞向上提起,S下邊空氣容體積膨脹,壓強減小,水槽中的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沿水管上升.活塞繼續上提,在活塞S未達到出水口Q之前,管內氣壓繼續減小,管內水面不斷上升.當活塞S稍高於出水口Q時,管中水柱與大氣相通,管內氣壓等於大氣壓,管中升高的水柱由於重力又流回水槽中.
故選AC.

E.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並與相同條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

(1)本題中要注意:不論用哪一種方法,都要形成液封.方法一必須夾上彈簧夾,還要加水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形成液封.方法二和方法三中要注意針筒或吸球造成的內外的壓強差.第二個裝置中也要注意內外壓強差.故答案為:方法一、在乳膠管上夾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適量水,靜置一段時間後,若長頸漏斗液面與試管內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在試管內加入適量水,形成液封後,用針筒接在乳膠管上,當針筒外拉或內推時,若看到試管內有氣泡或長頸漏斗下端出現穩定的液柱,說明氣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針筒進行如上操作.)(答案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在乳膠管上夾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適量水,靜置一段時間,若長頸漏斗液面與試管內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
(2)在乳膠管上夾上彈簧夾,向量氣管加適量水,提高量氣管,一段時間後,若量氣管內液面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在乳膠管上夾上彈簧夾,向量氣管加適量水,提高量氣管,一段時間後,若量氣管內液面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
(3)因為1升水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氣,因此防止氧氣溶在水中.
故答案為:防止O2溶於水.
(4)本實驗的設計意圖是比較反應速率的快慢,實驗時間均以生成30mL氣體為准.
故答案為:生成30mL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5)讀數時,要注意視線應於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前應上下移動水準管,待兩管液面相平再讀數是為了防止水的壓強造成影響.
故選ad
(6)本題要抓住催化劑的特點「一變、二不變」.即改變其它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不變,就可以設計有關的實驗步驟.
故答案為:(答案合理即可)

實驗步驟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把上述混合物,過濾所得固體晾乾後稱重 CuO的質量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將所得固體重新與過氧化氫溶液混合,觀察是否依舊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 CuO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F.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A、B進行趣味實驗.(1)使用裝置A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

(1)使用裝置A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版發現氣球鼓起來,則權錐形瓶中的物質可能是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使瓶內的壓強變小,故填:CO 2 ,NaOH溶液;
(2)使用裝置B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中,發現氣球也鼓起來,則是B瓶中產生了氣體額導致壓強變大,可能是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裝置A、B中氣球都能鼓起來的共同原理是錐形瓶內外存在氣體壓強差,故填:錐形瓶內外存在氣體壓強差.

G.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熱本領.(1)寫出調整實驗器材的方法步驟.______.(2

(1)調整下面的鐵圈,使石棉網處於適當的高度;調整上面鐵夾,使版溫度計處於權適當的高度;
(2)水與食用油的質量相同.
(3)由於該題中需要控制質量相同,故需要天平;該題中還需要測量時間和溫度,故還需要秒錶;
(4)分析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食用油每分鍾溫度升高2.5℃,所以第6min食用油的溫度記錄錯誤,應該是45℃.
分析表中的數據可知,加熱時間相同時,食用油升高的溫度比水高.分析比較水在第5min、10min和食用油在第2min、4min的數據可知,升高相同的溫度,水需要加熱的時間比食用油的長,進而得出水的吸熱本領比食用油大.
故答案為:(1)先調石棉網的高度,再調溫度計的高度;(2)水和煤油的質量相等;(3)天平;秒錶;(4)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不等(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等).

H.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也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並與相同條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

(1)本題中要注意:不論用哪一種方法,都要形成液封.方法一必須夾上彈簧夾,還要加水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形成液封.方法二和方法三中要注意針筒或吸球造成的內外的壓強差.第二個裝置中也要注意內外壓強差.加葯品的先後順序:先加CuO後滴加H2O2
故答案為:方法一:在乳膠管上夾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適量水,靜置一段時間後,若長頸漏斗液面與試管內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在試管內加入適量水,形成液封後,用針筒接在乳膠管上,當針筒外拉或內推時,若看到試管內有氣泡或長頸漏斗下端出現穩定的液柱,說明氣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針筒進行如上操作.)
加葯品的先後順序:先加CuO後滴加H2O2
(2)因為1升水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氣,因此防止氧氣溶在水中.
故答案為:防止O2溶於水.
(3)本實驗的設計意圖是比較反應速率的快慢,實驗時間均以生成30mL氣體為准.
故答案為:生成30mL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4)本題要抓住催化劑的特點「一變、二不變」.即改變其它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不變,就可以設計有關的實驗步驟.
故答案為:(答案合理即可)

實驗步驟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把上述混合物,過濾所得固體晾乾後稱重CuO的質量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將所得固體重新與過氧化氫溶液混合,觀察是否依舊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CuO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I.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CO還原CuO的實驗.試回答:(1)該裝置存在一處不完善的地方是______

(1)一氧化來碳有毒,應該有尾源氣處理裝置,而本題無尾氣處理裝置,所以該實驗的問題是無尾氣處理裝置;
因為一氧化碳可以燃燒生成對大氣無污染的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可以用燃燒的方法把一氧化碳處理掉.
故答案為:缺少尾氣處理裝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了.
在出氣口處添加一燃著的酒精燈,把未反應的一氧化碳燃燒掉(或在出氣口處套一氣球,用來收集未反應的一氧化碳)
(2)若不先通一氧化碳氣體,則該裝置中混有空氣,最後生成的銅在高溫條件下會又被氧氣氧化成氧化銅,所以在加熱之前要先通一會兒一氧化碳.
故答案為:②
(3)黑色的氧化銅在高溫條件下可以被一氧化碳還原為紅色的銅,同時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故答案為:黑色物質變成紅色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J.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熱本領.(1)寫出調整實驗器材的方法步驟.(2)依據

(1)調復整實驗器材的步驟:制①調整下面的鐵圈,使石棉網處於適當的高度;②調整上面鐵夾,使溫度計處於適當的高度;
(2)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熱本領,除了要選用相同規格的燒杯和酒精燈,還要使水與食用油的質量和初始溫度相同;
(3)分析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食用油每分鍾溫度升高2.5℃,所以第6min食用油的溫度記錄錯誤,應該是45℃.
分析表中的數據可知,加熱時間相同時,食用油升高的溫度比水高;分析比較水在第5min、10min和食用油在第2min、4min的數據可知,升高相同的溫度,水需要加熱的時間比食用油的長,進而得出水的吸熱本領比食用油大.
故答案為:(1)①調整下面的鐵圈,使石棉網處於適當的高度;②調整上面鐵夾,使溫度計處於適當的高度;
(2)水與食用油的質量和初始溫度;
(3)第6min食用油的溫度;水的吸熱本領比食用油大.

閱讀全文

與小明設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油加氣防雷裝置多久檢測 瀏覽:475
閥門DJ41Y40P什麼意思 瀏覽:796
軸承如何加大承重 瀏覽:559
天正給排水系統圖怎麼畫閥門 瀏覽:264
暖氣片放完水回水閥門關還是開 瀏覽:428
暖氣進水閥門堵了什麼情況 瀏覽:106
鋼筋機械連接多少扣合格 瀏覽:131
機械密碼鎖如何打開右左右 瀏覽:36
管道天然氣要不要關閥門 瀏覽:984
用電腦怎麼解除設備鎖 瀏覽:619
晚幾點後怎麼調機械表日期 瀏覽:716
長安汽車儀表盤出現i是什麼 瀏覽:239
設備中電腦圖標感嘆號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861
超聲波流量表不熱怎麼回事 瀏覽:970
地鐵閥門卡怎麼拿 瀏覽:577
5400機械和固態差別多少 瀏覽:642
變電站計量裝置典型設計 瀏覽:268
睿馳cc儀表盤系統如何 瀏覽:491
機械表怎麼樣調整日期 瀏覽:628
鄭州最大的五金建材批發市場是哪個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