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實驗室制乙烯裝置圖!
書上不是有嗎,那麼簡單。
Ⅱ 實驗室如何制乙烯
乙烯的實驗室製法
(1)反應原理:CH3CH2OH→濃硫酸、170℃→CH2═CH2↑+H2O
(2)發生裝置:選用「液內+液 氣」的反應裝置。
(3)收集方法:容排水集氣法(因乙烯的密度跟空氣的密度接近且難溶於水)。
(4)反應類型:消去反應
Ⅲ 實驗室制乙烯的原理、裝置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化學實驗室中取用固體葯品時,粉末狀的用葯匙,塊狀的用鑷子,取用一定體積液體葯品用量筒,研碎固體用研缽。
葯品的取用原則:
①使用葯品時的「三不(不觸、不聞、不嘗昧)」源則:不能用手接觸約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②取用葯品時注意節約原則:取用葯品應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體,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即可。最大量,液體不超過容器容積的1/3,固體不超過1/2。
③用剩葯品的處理原則:實驗用剩的葯品不能因為要
「節約」而放回原試劑瓶,這樣做會污染試劑瓶中未使用的葯品。因此,用剩的葯品既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也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固體葯品的取用:
①取用粉末、顆粒狀葯品應使用葯匙或紙槽,步驟:「一橫、二送、三直立」,即將試管橫放,用葯匙或紙槽將葯品送人試管底部(如下圖所示),再把試管直立起來,讓葯品滑入試管底部。
②取用塊狀葯品或較大的金屬顆粒時應用鑷子夾取,步驟:「一橫、二放、三慢豎」,即先將試管(或容器)
橫放,把葯品放人試管(或容器)口以後(如下圖所示),再把試管(或容器)慢慢豎立起來,使塊狀固體緩慢地滑到試管底部,防止打破試管(或容器)底。
Ⅳ 實驗室製取乙烯有哪些注意事項
乙烯(ethylene)最簡單的烯烴,分子式C₂H₄ 。少量存在於植物體內,是植物的一種代謝產物,能使植物生長減慢,促進葉落和果實成熟。無色易燃氣體。熔點-169℃,沸點-103.7℃。幾乎不溶於水,難溶於乙醇,易溶於乙醚和丙酮。
中文名稱:乙烯
英文名稱:Ethylene[1]
中文別名:高純乙烯
英文別名:Ethylene,high purity
CAS號:74-85-1
分子式:C2H4
分子量:28.05
乙烯的辨識折疊編輯本段
(1) 實驗:通入KMnO4(H+)
現象:溶液褪色
結論:乙烯可被KMnO₄氧化
(2) 實驗:通入溴的CCl₄溶液
現象:溶液褪色
結論:乙烯可與溴的CCl4溶液中的Br2反應
(3) 實驗:點燃
現象:火焰明亮,有黑煙
結論:乙烯中的C含量較高[2]
物性數據折疊編輯本段
1.性狀:無色氣體,略具烴類特有的臭味。[1]
2.熔點(℃):-169.4[2]
3.沸點(℃):-104[3]
4.相對密度(水=1):0.61(0℃)[4]
5.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98[5]
6.飽和蒸氣壓(kPa):4083.40(0℃)[6]
7.燃燒熱(kJ/mol):-1323.8[7]
8.臨界溫度(℃):9.6[8]
9.臨界壓力(MPa):5.07[9]
10.辛醇/水分配系數:1.13[10]
11.閃點(℃):-135[11]
12.引燃溫度(℃):450[12]
13.爆炸上限(%):36.0[13]
14.爆炸下限(%):2.7[14]
15.溶解性: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溶於乙醚、丙酮、苯。[15]
16.臨界密度(g·cm-3):0.214
17.臨界體積(cm3·mol-1):131.1
18.臨界壓縮因子:0.2815
19.偏心因子:0.085
20.Lennard-Jones參數(A):4.0021
21.Lennard-Jones參數(K):261.20
22.溶度參數(J·cm-3)0.5:12.437
23.van der Waals面積(cm2·mol-1):3.720×109
24.van der Waals體積(cm3·mol-1):23.880
25.氣相標准燃燒熱(焓)(kJ·mol-1):-1411.2
26.氣相標准聲稱熱(焓)( kJ·mol-1):-52.5
27.氣相標准熵(J·mol-1·K-1) :219.25
28.氣相標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68.5
29.氣相標准熱熔(J·mol-1·K-1):42.90
Ⅳ 實驗室制乙烯的製取,除雜,驗證,收集裝置圖
如果除去co2、so2,可將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如果鑒別製得的乙烯中含有專co2、so2,可將氣體屬分別通過品紅溶液、氯化鐵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第一個品紅溶液的作用是檢驗so2,如果品紅溶液褪色,說明製得乙烯中含so2;
氯化鐵溶液是除去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fecl3
+so2+2h2o=2fecl2+h2so4+2hcl
第二個品紅溶液的作用:是檢驗so2是除凈;
第二個品紅溶液不褪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混合氣體中含有co2;
第二個品紅溶液不褪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製得氣體中含有乙烯.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Ⅵ 實驗室制乙烯的裝置圖
1、檢驗氣密性。在復燒瓶里注入乙醇和制濃硫酸(體積比1:3)的混合液約20mL(配置此混合液應在冷卻和攪拌下將15mL濃硫酸滿滿倒入5mL 酒精中),並放入幾片碎瓷片。(溫度計的水銀球要伸入液面以下)
Ⅶ 實驗室制乙烯的具體解釋及圖解
1.葯品:乙醇和濃硫酸(體積比:1∶3)
2.裝置:根據反應特點屬於液、液加熱制備氣體,所以選用反應容器圓底燒瓶。需要控制反應物溫度在反應物170℃左右,所以需要用溫度計且溫度計水銀球浸入液面以下,但又不能與燒瓶底部接觸。由於有氣體生成,所以需要在燒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3.反應原理:
濃H2SO4作用:既是催化劑又是脫水劑,在有機物製取時,經常要使用較大體積比的濃硫酸,通常都是起以上兩點作用。
4.收集:乙烯難溶於水,且由於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僅比空氣的相對平均分子質量29略小,故不用排空氣取氣法而採用排水取氣法收集。
5.氣體凈化:由於在反應過程中有一定的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與有機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生成的氣體中混有SO2、CO2,將導致收集到的氣體帶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因此收集前應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
6.注意事項:要嚴格控制溫度,應設法使溫度迅速上升到170℃。因為溫度過低,在140℃時分子間脫水而生成過多的副產物乙醚(CH3-CH2-O-CH2-CH3)。溫度過高,濃H2SO4使乙醇炭化,並與生成的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2、SO2等氣體。
圖片需要你自己找
Ⅷ 高中化學 制乙烯實驗 總結 包括實驗圖 原理 除雜 注意事項... 謝啦~
1、反應製取原理:C2H5OH CH2=CH2↑+H2O
2、液液加熱型,與實驗室制氯氣製法相同。
3.濃硫酸的內作用:催化容劑、脫水劑
4.注意事項:①乙醇和濃硫酸的體積比為1:3
② 向乙醇中注入濃硫酸;邊慢注入,邊攪拌
③溫度計水銀球插到液面以下
④反應溫度要迅速升高到170℃
⑤該實驗中會產生副產物SO2,故檢驗乙烯時,一定先用鹼液除去SO2,再通入KMnO4或溴水
5.本反應可能發生的副反應:
C2H5OH=====(170度濃硫酸) CH2=CH2↑+H2O
C2H5-OH+ HO-C2H5======(140度濃硫酸) C2H5OC2H5+H2O
C+2H2SO4(濃) ===== CO2↑+2SO2↑+ 2H2O
Ⅸ 實驗室制乙烯的原理、裝置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1.葯品:乙醇和濃硫酸(體積比:1∶3)
2.裝置:根據反應特點屬於液、液加熱制備氣體,所以選用反應容器圓底燒瓶。需要控制反應物溫度在反應物170℃左右,所以需要用溫度計且溫度計水銀球浸入液面以下,但又不能與燒瓶底部接觸。由於有氣體生成,所以需要在燒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3.反應原理:
濃H2SO4作用:既是催化劑又是脫水劑,在有機物製取時,經常要使用較大體積比的濃硫酸,通常都是起以上兩點作用。
4.收集:乙烯難溶於水,且由於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僅比空氣的相對平均分子質量29略小,故不用排空氣取氣法而採用排水取氣法收集。
5.氣體凈化:由於在反應過程中有一定的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與有機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生成的氣體中混有SO2、CO2,將導致收集到的氣體帶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因此收集前應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
6.注意事項:要嚴格控制溫度,應設法使溫度迅速上升到170℃。因為溫度過低,在140℃時分子間脫水而生成過多的副產物乙醚(CH3-CH2-O-CH2-CH3)。溫度過高,濃H2SO4使乙醇炭化,並與生成的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2、SO2等氣體。
Ⅹ 實驗室制乙烯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燒瓶、導氣管等儀器,要在加入葯品之前先檢驗其氣密性,氣密性合格的儀器才能使用;
2、實驗中所用的葯品之一濃硫酸,其作用是酒精分解的催化劑和脫水劑,為了保證有足夠的脫水性,硫酸要用98%的濃硫酸,酒精要用無水酒精,濃硫酸和無水酒精的體積比為3:1為宜;
3、將濃硫酸與無水酒精混合時,要遵循濃硫酸稀釋的原理,按濃硫酸溶於水的操作方法混合無水酒精和濃硫酸,即將濃硫酸沿容器內壁慢慢修倒入已盛在容器內的無水酒精中,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無水酒精和濃硫酸的混合物,不規范的操作或錯誤的操作,都可能導致熱的、有強腐蝕性的液體飛濺,釀成人被灼傷等不良事故;
4、由於反應物都是液體而無固體,所以要向燒瓶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液體受熱時劇烈跳動;
5、燒瓶的耐熱性較差,直接接觸火焰時易炸裂,一旦燒瓶炸裂,無水酒精和濃硫酸溢漏的不良後果是嚴重,因此,燒瓶要墊石棉網加熱,以防燒瓶炸裂;
6、在無水酒精和濃硫酸的混合物中生成乙烯氣體的適宜溫度是170℃左右,實驗中要通過加熱使無水酒精和濃硫酸混合物的溫度迅速上升到並穩定於170℃左右;
7、溫度計要選用量程在200℃~300℃之間的為宜,溫度計的水銀球要置於反應物的中央位置,因為需要測量的是反應物的溫度;
8、用排不收集乙烯;
9、實驗結束時,要先將導氣管從水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反之,會導致水被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