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化學小組利用下圖裝置完成Fe2O3 和CO的反應.(1)實驗開始前,首先必須進行的操作為______.實驗開始
(1)因CO能燃燒,點燃不純的CO能引起爆炸,CO能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回化碳,則實驗時應先答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時先通入CO一段時間,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後加熱;當觀察到紅棕色粉末逐漸變黑,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CO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通入CO一段時間,後加熱;紅棕色粉末逐漸變黑,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酒精燈火焰上罩一個金屬網罩,能集中火焰,提高反應溫度,確保受熱均勻,實驗中可利用酒精噴燈代替酒精燈,
故答案為:提高反應溫度,確保受熱均勻;酒精噴燈;
(3)CO還原氧化鐵的還原產物為可能Fe3O4,FeO和Fe.Fe2O3加熱溫度可達到500℃~600℃,質量由46.4g減少為45g,還原產物為Fe3O4;650℃~700℃時,質量由43.2g減少較大,還原產物為FeO,為驗證還原產物,在適量待檢物中加入稀H2SO4至完全溶解,再加入少量高錳酸鉀溶液,溶液紫色褪去,可說明還原產物為FeO,
故答案為:Fe3O4;在適量待檢物中加入稀H2SO4至完全溶解,再加入少量高錳酸鉀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B. 某化學小組利用下圖實驗裝置進行NO的製取,並進行NO與O2反應的實驗,請你參與此項活動並回答相應問題:(
(1)該實驗裝置中,利用J型管製取一氧化氮,然後將生成的一氧化氮通過導管e、f進入乾燥管,氣囊中空氣通過f進入乾燥管,NO和氧氣在乾燥管中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可以用鹼液吸收,所以乾燥管的d連接b,所以儀器的連接順序是:a→e,f→c→d→e,
故答案為:a;f;c;d;
(2)連接好儀器後,在做實驗前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故答案為: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3)向J型管中加入稀硝酸時要打開止水夾1,關閉止水夾2,加完稀硝酸後關閉止水夾1,銅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反應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NO↑+4H2O,
故答案為:1;2;1;3Cu+8HNO3=3Cu(NO3)2+2NO↑+4H2O;
(4)無色的一氧化氮不穩定,易被氧氣氧化生成紅棕色的氣體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所以看到的現象是:紅棕色氣體生成,溶液不斷進入乾燥管,紅棕色氣體變為無色,
故答案為:紅棕色氣體生成,溶液不斷進入乾燥管,紅棕色氣體變為無色;
(5)關閉止水夾1,打開止水夾2,用氣囊將空氣壓入乾燥管,利用氣囊中的空氣排出二氧化氮氣體即可,
故答案為:閉止水夾1,打開止水夾2,用氣囊將空氣壓入乾燥管;
(6)根據方程式知,當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體積比為1:1時,二者能完全被吸收,如果只有二氧化氮時,氣體也能被完全吸收,由此得出,當一氧化氮與二氧化氮的體積比等於或小於1:1時,氣體能完全被吸收,
故答案為:a≤b.
C. 某化學小組在課外活動時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圖中鐵架台等儀器已略去).(1)若乙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
(1)①甲中所發生的反應為稀鹽酸與碳酸鈣的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②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發生反應,使乙試管出現冒氣泡的現象,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甲中的壓強增大,將稀鹽酸壓入乙試管,稀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不能使溶液變渾濁,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2H2O+CaCl2
(2)①中產生氣泡的原因是,甲中液體裡面的鹽酸與乙中碳酸鈉發生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若鹽酸過量,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再加上由甲溶液中流入的氯化鈣,故溶質為:CaCl2、HCl、NaCl;恰好完全反應則溶質為:CaCl2、NaCl
;若鹽酸的量不足,剩餘的碳酸鈉與氯化鈣生成碳酸鈣的沉澱,溶液變渾濁,此種情況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Ca(OH)2+2HCl=2H2O+CaCl2
(2)①Na2CO3+2HCl=2NaCl+H2O+CO2↑②CaCl2、HCl、NaCl;CaCl2、NaCl.
D. 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打開彈簧夾,將液體a滴入試管一中與
若試管②中的導管內沒有氣泡產生,則試管①中的氣壓不能變大,如果反應或內溶解時放熱或生成氣體,都容能使使氣體膨脹,都會觀察到有氣泡冒出.
A、硝酸銨固體溶解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試管①中的氣體遇冷收縮造成氣壓會減小,試管②中的導管會形成一段水柱,故A正確.
B、水與氧化鈣反應在生成氫氧化鈣的同時會放出大量的熱,試管①中的氣體受熱膨脹造成氣壓會變大,試管②中的導管口有較多氣泡產生,故B錯誤.
C、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試管①中的氣壓會變大,試管②中的導管口有較多氣泡產生,故C錯誤.
D、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氣壓會變大,試管②中的導管口有較多氣泡產生,故D錯誤.
故選A.
E. 某校化學小組學生利用下圖所列裝置進行「鐵與水反應」的實驗,並利用產物進行相關實驗.(圖中夾持、加熱
(1)裝置B中鐵粉與水蒸氣在高溫下發生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內3Fe+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