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電氣一次設備和一次迴路什麼是電氣二次設備和二次迴路
1、一次設備是指直接生產、輸送和分配電能的高壓電氣設備。它包括發電機、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 自動開關、接觸器、刀開關、母線、輸電線路、電力電纜、電抗器、電動機等。由一次設備相互連接,構成發電、輸電、配電或進行其它生產的電氣迴路稱為一次迴路或一次接線系統。
2、二次設備是指對一次設備的工作進行監測、控制、調節、保護以及為運行、維護人員提供運行工況或生產指揮信號所需的低壓電氣設備。如熔斷器、控制開關、繼電器、控制電纜等。由二次設備相互連接,構成對一次設備進行監測、控制、調節和保護的電氣迴路稱為二次迴路或二次接線系統。
(1)繼電保護自動裝置與二次迴路視頻擴展閱讀:
主要功能
為了保證一次設備運行的可靠與安全,需要有許多輔助電氣設備為之服務,能夠實現某項控制功能的若干個電器組件的組合,稱為控制迴路或二次迴路。這些設備要有以下功能:
1、自動控制功能:高壓和大電流開關設備的體積是很大的 ,一般都採用操作系統來控制分、合閘,特別是當設備出了故障時,需要開關自動切斷電路,要有一套自動控制的電氣操作設備,對供電設備進行自動控制;
2、保護功能:電氣設備與線路在運行過程中會發生故障,電流(或電壓)會超過設備與線路允許工作的范圍與限度,這就需要一套檢測這些故障信號並對設備和線路進行自動調整(斷開、切換等)的保護設備;
3、監視功能:電是眼睛看不見的,一台設備是否帶電或斷電,從外表看無法分辨,這就需要設置各種視聽信號,如燈光和音響等,對一次設備進行電氣監視;
4、測量功能:燈光和音響信號只能定性地表明設備的工作狀態(有電或斷電),如果想定量地知道電氣設備的工作情況,還需要有各種儀表測量設備,測量線路的各種參數,如電壓、電流、頻率和功率的大小等。
在設備操作與監視當中,傳統的操作組件、控制電器、儀表和信號等設備大多可被電腦控制系統及電子組件所取代,但在小型設備和就地局部控制的電路中仍有一定的應用范圍。這也都是電路實現微機自動化控制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氣
『貳』 怎樣學看電氣二次迴路圖
1、要先總體了解一下二次迴路所實現的功能,大體了解後再來看是怎樣具體實現的,這樣就能夠簡單快速一些;
2、先看主電路,然後再看控制電路;
3、要熟悉電路電器圖形符號的意義;
4、可以根據控制順序,電流的途徑等分析整體電路。
在電氣系統中由互感器的次級繞組、測量監視儀器、繼電器、自動裝置等通過控制電纜聯成的電路。用以控制、保護、調節、測量和監視一次迴路中各參數和各元件的工作狀況。
用於監視測量表計、控制操作信號、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等所組成電氣連接的迴路均稱為二次迴路或稱二次接線。
『叄』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投入和解除順序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投入順序:投入時應先將裝置的直流電源開關投入,再投入裝置的操作迴路電源,最後投入裝置的交流電壓迴路電源空氣開關。解除的順序,正好相反。希望能幫助你,記得採納哦
『肆』 繼電保護自動裝置的二次原理接線圖和展開圖有什麼區別
1、原理圖和展開圖從原理上是一樣的,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2、原理圖偏重於說明接線原理,多用於學校教學;展開圖偏重於接線關系,用於生產實際,廠家和現場使用。
『伍』 什麼是一次迴路什麼叫二次迴路
由一次設備相互連接構成發電、輸電、配電或進行其他生產的電氣迴路,稱為一專次迴路或一屬次接線。
其中主電路就可以稱為一次迴路,控制電路屬於二次迴路。
二次迴路(secondary circuit) 定義:測量迴路、繼電保護迴路、開關控制及信號迴路、操作電源迴路、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電氣閉鎖迴路等全部低壓迴路。由二次設備互相連接,構成對一次設備進行監測、控制、調節和保護的電氣迴路稱為二次迴路。
(5)繼電保護自動裝置與二次迴路視頻擴展閱讀
二次迴路的背景:
繼電保護二次迴路接線復雜,環節多,涉及面廣,綜合各種因素,二次迴路中存在的缺陷隱蔽性強,有些隱患只有在遇到設備故障或大的系統故障沖擊時才被發現,危害極大,往往影響繼電保護裝置的正確動作,造成設備損壞或電網瓦解等重大事故。
電力系統二次迴路對一次迴路起著控制、保護、測量、調節等作用,對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陸』 我想學繼電保護關於裝置這塊的內容,請問有什麼好方法嗎有推薦的書、碟或者視頻嗎
裝置這塊的每個廠家和每個廠家不同,不過都是大同小異,原理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每個裝置的端子定義和線路走線不同,原理都一樣,建議你先看那些原理的書,裝置具體到你去哪個公司工作或者合作你看他們的說明說就好了。一般大公司就是南瑞和國電了。推薦你幾本書:《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實用技術問答(第二版)》《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2004(增訂版)-賀家李 宋從矩》《國家電網公司繼電保護培訓教材》《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及二次迴路(第2版)》
『柒』 關於110KV變電站繼電保護及其二次迴路畢業論文
設計說明書可以來到我以前源的回答里去看,按主接線圖配置保護配置,常規配置:主變保護;母差保護,線路保護,後問保護廠家要套保護裝置的標准版接線圖,你選好開關,要到開關的二次標准圖後就可以畫二次圖了,你可以參照110kV變電所的圖集!!!
『捌』 二次迴路及繼電保護自動裝置的巡視檢查項目有哪些
(1)檢查模擬盤各來元件的位自置指示是否與實際運行工況一致。
(2)檢查中央信號是否正常。
(3)檢查控制屏(監控系統各運行參數)各儀表顯示是否正常,有無過負荷現象;母線電壓三相是否平衡、正常;系統頻率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
(4)檢查控制屏各位置信號是否正常。
(5)檢查變壓器遠方測溫指示和有載調壓指示是否與現場一致。
(6)檢査二次迴路及繼電保護各元件有無異常,接線是否緊固,有無過熱、異味、冒煙現象。
(7)檢查交直流切換裝置工作是否正常。
(8)檢查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運行狀態、運行監視是否正確。
(9)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屏上各小開關、把手的位置是否正確。
(10)檢査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有無異常信號。
(11)核對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投退情況是否符合調度命令要求。
(12)檢查高頻通道測試數據是否正常。
(13)檢査記錄有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計數器的動作情況。
(14)檢查屏內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迴路有無異常。
(15)檢查屏內照明和加熱器是否完好,是否按要求投退。
(16)微機保護的列印機運行是否正常,有無列印記錄。
(17)檢查微機錄波保護和錄波器的定值和時鍾是否正常。
『玖』 繼電保護,自動裝置,直流電源裝置都是屬於二次設備嗎
所謂二次設備,就是對一次設備進行控制、測量、監察、保護及調節的設備,它包括控制和信號器具、測量儀表、繼電保護裝置、自動裝置、遠動裝置、操作電源及二次電纜等。
反應二次部分的圖紙有原理與和接線圖:原理圖主要反映二次裝置的工作原理(通常使用展開圖);接線圖主要用於安裝維護。
控制迴路:對斷路器進行合、跳閘操作以及監視斷路器位置狀態的的電路。按監視迴路完好性的方式不同分為燈光監視和音響監視兩種。
中央信號:由事故信號和預告信號組成,主要通過跳閘及發信號的方式反映電力系統的故障與不正常,由燈光和音響兩部分組成。
測量監視系統:主要由電流、電壓變換裝置和各種測量儀表等構成,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對運行參數的測量來監視一次設備的運行情況,以便運行人員調整、控制運行狀態、分析處理運行中的問題。
同期迴路:電力系統中的發電機並列運行的條件電壓幅值相等;頻率相同;相位差為零,為此在電力系統的發電廠與變電所中均有同期裝置,以進行並列操作
操作電源:在發電廠、變電站中為二次設備提供工作電能的電源。現常用的有:
(1)蓄電池組直流系統:可靠性高,容量大,電壓平穩,在系統中普遍應用,但附屬設備多,維護工作量大。
(2)整流直流系統:利用變換裝置將交流變為直流供二次部分使用,根據工作原理分為電容儲能整流系統及復式直流系統,因可靠性較差,只適用於中、小型變電所中。
繼電保護的作用
反映電力系統故障,自動、可靠、快速而有選擇地通過斷路器將故障元件從系統中切除,保證無故障部分繼續運行,這是繼電保護的首要任務
反映電力系統不正常工作狀態,是繼電保護的另一任務,此保護一般作用於信號,有時也作用於跳閘,但要帶有一定的延時。
繼電保護的基本構成
測量:反映被保護元件運行參數的變化,並與保護的整定值進行比較,若達到整定值,則向邏輯部分發出信號;
邏輯部分:對測量部分傳送來的信號進行綜合判斷,決定保護裝置是否動作
執行部分:根據保護裝置的性質與作用,向斷路器發出跳閘脈沖或發出信號。
電力系統中常用的保護分析:
過電流保護:利用短路時電流增大的現象實現的保護。為保證選擇性與快速性,通常設為三段,Ⅰ段為速斷,只保護線路的一部分;Ⅱ段保護線路全長,但要加一時間延時;Ⅲ段作為後備保護。在雙側有電源的線路中通常加入功率方向來保證動作的可靠性。其缺點是受系統運行方式以及短路類型的影響較大,一般應用於110KV以下線路。
低電壓保護:電力系統短路時另一個現象是電壓降低,由此構成的繼電保護就稱為低電壓保護。由於電壓信號一般取自母線,所以低電壓保護往往與別的保護配合使用,如低壓閉鎖的過流保護。
距離保護:線路正常運行時,電壓與電流的比值(阻抗)較大,而系統發生短路時,此比值將降低,利用電壓與電流比值降低而動作的保護,稱為距離保護(或阻抗保護),該保護的優點是受系統運行方式影響較小,其缺點是不能全廠速動,通常也設為三段。一般作為110KV線路的主保護以及220KV線路的後備保護
差動保護:線路正常運行時,流過線路兩端的電流方向相反,而線路內部短路時電流的方向相同,利用此原理構成的保護稱為差動保護。其優點是不受系統運行方式及短路類型的影響,主要作為主要設備及重要線路的保護,有縱差動和橫差動之分。
高頻保護:利用高頻信號比較線路兩端的電氣量的差動保護稱為高頻保護,根據比較的信號分為方向高頻保護(功率方向)及相差高頻保護(電流相位)。作為220KV線路的主保護以及500KV線路的後備保護。
光纖差動:其造價高,一般作為500KV線路的主保護。
為避免保護故障造成的影響,一般電力系統的元件都有多重保護,分為:
主保護:能按要求的速度切除被保護線路(或元件)范圍內的某種短路故障
輔助保護:一般用於彌補主保護某些性能的不足而設
後備保護: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絕動作時起作用的繼電保護,有近後備和遠後備之分
繼電保護技術發展歷史過程中經歷了四個時期:(1)電磁型:(2)晶體管型:(3)集成電路型:(4)微機型:
微機保護裝置的特點:
維護調試方便
可靠性高
動作正確率高
易於獲得各種附加功能
保護性能易得到改善
使用方便靈活
具有遠方監控特性
我國微機保護發展概況
1972年世界上第一台微機保護樣機——PRODAR-70投入試運行,1978~1980年前後我國在一些高校(華北電力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等)展開了微機保護的研究,我國首台微機保護樣機MDP-1(距離保護)投入試運行,第二代「11」型微機保護裝置於1990年投入試運行,其代表產品WXH-11和WXB-11,第三代產品是CS系列,如CSL-101、CST-200等。國家電力公司自動化研究院的LFP-900系列突破了我國快速保護的現狀。
微機保護裝置的硬體結構
信號輸入電路:對開關量和模擬量信號進行處理。
微機系統:由單片機和擴展晶元構成的控制系統,以完成數值測量、計算、邏輯運算、控制和記錄等智能化任務,此外微機保護還具有遠方功能。
人機介面部分:如鍵盤、顯示器、列印機等,完成整定值的輸入、工作方式的變更、系統狀態的檢查等
輸出通道:對控制對象實現控制操作
電源
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保證電能質量、提高電能生產和分配的經濟性、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電力系統中還廣泛裝設有自動裝置。
電力系統自動化一般有兩方面的內容:
(1)常規自動裝置:重合閘裝置、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發電機的自動勵磁調節裝置、自動按頻率減負荷裝置、自動准同期裝置;
(2)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即電力系統的實時調度,對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實時監視和控制,以提高系統安全、經濟運行水平,提高電能質量。主要通過遠動裝置、利用四遙(遙測、遙控、遙信、遙調)技術實現。
傳統變電站存在的問題:安全性、可靠性不能滿足現代電力系統高可靠性的要求;供電質量缺乏科學的保證;佔地面積大;不是應電力系統快速計算和實時控制的要求;維護工作量大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是將變電站的二次設備(包括測量、信號、繼電保護、自動裝置、遠動裝置等)經功能組合與優化,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實現對全變電站的主要設備和輸、配電線路的自動監視、測量、自動控制和微機保護,以及與調度通信等綜合性的自動化功能。是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在變電站領域的綜合應用。因此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具有功能綜合化、結構微機化、操作監視屏幕化、運行管理職能化等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