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下是中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圖1)(1)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制備並收集乾燥的氫氣,請
(1)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時不需要加熱,可以選擇②裝置,乾燥氫氣時,應該用濃硫酸,氫氣應該從d進入,從c出,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應該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應該選擇⑦,所以所選裝置介面按從左到右順序連接為:bdci.
故填:bdci.
(2)a、用KMnO4制氧氣應選用①作為發生裝置,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故填:①;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b、過氧化氫分解可以選擇二氧化錳做催化劑,二氧化錳是粉末狀的,用H2O2溶液制氧氣時,不可以採用此裝置.
故填:二氧化錳;不可以.
C、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氯酸鉀分解能生成氯化鉀和氧氣,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 .
『貳』 (2013黑龍江大慶)以下是中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圖1) (1)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制備
(1) bdci (2) a、①;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b、二氧化錳;不可以;c、2 KClO 3  ×100%
『叄』 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還原氧化銅裝置圖
(1)稀硫酸抄是由長頸漏斗加入,鋅粒是從試管口加入.加入的順序是先固後液,故先加鋅粒後加酸,加入鋅粒的具體操作是: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故填:長頸漏斗,試管口,鋅粒,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 (2)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將氫氣中混有的水分除去從而使氫氣易於燃燒,故填:濃硫酸.
『肆』 如圖所示是實驗常用的實驗裝置.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常溫下,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得氫氣,應選
(來1)常溫下,用鋅粒和稀硫酸源反應製得氫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屬於固液常溫型的B裝置;因為氫氣不易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採用的收集方法為:排水法(C)或向下排空氣法(E); (2)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該反應是酸和鹽相互交換成分的復分解反應;碳酸氫鈉固體加熱產物為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NaHCO3 △ | .
『伍』 鋅與硫酸反應速率變化的圖像
(1)本實驗設計存在明顯不足,分液漏斗的使用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應該改為分液漏斗,其次是反應速率太快,收集25mLH 2 時所需時間間隔太短,不易計時,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控制反應的進行不可取,收集25mLH 2 時所需時間間隔太短; (2)在金屬鋅和硫酸的反應中,接近反應的最後階段,由於氣體的熱脹冷縮性質,會發現氣體的體積突然減小,故鋅與硫酸反應速率的變化趨勢,可能原因為氣體遇冷壓縮, 故答案為:氣體遇冷壓縮; (3)觀察到鋅與稀硫酸反應初期,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反應進行一定時間後,酸中氫離子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故發現產生氫氣速率發生明顯變化,可能原因為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反應進行一定時間後,酸中氫離子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 故答案為: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反應進行一定時間後,酸中氫離子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
『陸』 現有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問題: (1)如果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來製取氫氣,應選用的發生裝
(1)B;H 2 SO 4 +Zn=ZnSO 4 +H 2 ↑;F;(2)A;(3)操作簡便,不用加熱.
『柒』 用鋅粒與稀硫酸制氫氣的實驗裝置
(1)檢查裝置氣密性後,先在有孔塑料板上加鋅粒,再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H 2 SO 4 ═ZnSO 4 +H 2 ↑; (2)圖示方法是排水法收集氣體,氫氣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氫氣難溶於水; (3)該裝置可通過止水夾的關閉控制反應的隨時發生和停止,打開夾子,固液接觸產生氣體,關閉夾子,試管內壓強增大,將硫酸壓入長頸漏斗,反應終止;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鹽酸常溫反應,不需加熱,也可用此發生裝置; (4)實驗室製取大量CO 2 氣體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為原料,因為 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生成CaSO 4 微溶於水,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所以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鋅粒;通過長頸漏鬥倒入稀硫酸;Zn+H 2 SO 4 ═ZnSO 4 +H 2 ↑; (2)排水法;氫氣難溶於水; (3)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可以;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也不需加熱; (4)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鈣,會覆蓋在塊狀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絕,阻止反應繼續進行,所以不能用塊狀的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但大理石粉末與硫酸能充分接觸,故可用於製取二氧化碳.
『捌』 以下是中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圖1) (1)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制備並收集乾燥的氫氣,
(1)bdci (2)a、①;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b、二氧化錳;不可以. C、  ×100%.
『玖』 圖1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1)常溫下,用鋅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
(1)常溫下,用鋅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屬於固液常溫型,故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B,氫氣密度比空氣小且難溶於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 (2)圖F是採用排水法測二氧化碳的體積,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從而測二氧化碳的體積;二氧化碳能溶於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層植物油,防止二氧化碳溶於水.排水法測氣體體積的原理是:利用排出水的體積和進入裝置中的氣體的體積相等的原理進行的,所以在沒有二氧化碳生成時,盛水的集氣瓶中壓強和外界大氣壓是相等,當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時,集氣瓶內氣體壓強增大,將水排出,所以油上方的空氣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3)碳酸鈉和鹽酸常溫下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向燒杯內Na2CO3粉末滴入鹽酸,觀察燒杯中燃著的小蠟燭.觀察下面一支蠟燭的火焰先熄滅,上面一支隨後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大於空氣,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故可用於滅火; 故答案為:(1)B;C或D; (2)防止CO2溶於水且與水反應;沒有; (3)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密度比空氣大;CO2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CO2可用於滅火.
『拾』 如圖1是實驗室制備氫氣的裝置圖.該裝置的特點是,打開彈簧夾,鋅粒和稀硫酸接觸,發生反應.關閉彈簧夾
(1)右圖裝置的特點是即開即停,也就是說能控制反應的開始和停止,回BD都能通過開閉止水夾來答改變反應容器內的氣壓,使液體葯品與固體葯品接觸或脫離,從而達到即開即停的效果,AC不可以. (2)在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時,若遇到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膠皮管內的情況,先把玻璃管插入端用水潤濕,潤滑後再行插入. (3)在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實驗所用的氫氣質量遠遠超過理論值,原因主要是加熱前要先通氫氣,排去試管內空氣,以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發生爆炸;反應後熱銅粉還需在氫氣中冷卻,以防止製得的銅又被氧化;這兩部分氫氣都不能與氧化銅反應而白白消耗掉.另外如果氫氣通過的速度過快,可能會來不及與氧化銅充分反應而浪費. 故答案為: (1)BD; (2)先把玻璃管用水潤濕; (3)氧化銅加熱前要先通氫氣,排去試管內空氣;反應後熱銅粉還需在氫氣中冷卻.
與鋅與稀硫酸的反應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楔式閥門
發布:2025-10-06 12:29:39
瀏覽:90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