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準直法實驗裝置

自準直法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11-15 03:40:29

A. 如何用自 准 直 法 測 量 凹 透 鏡 焦 距

可以用自準直法能測凹透鏡的焦距。

當發光點(物)處在凸透鏡的焦平面時,它發出的光線通過透鏡後將為一束平行光,若與光抽垂直的平面鏡將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過透鏡後仍會聚於透鏡的焦平面上,其會聚點將在發光點相對於光軸的對稱位置上,就可以測得焦距。

自準直是利用光學成像原理使物和像都在同一個平面上的方法,自準直法可使對准和調焦精度提高一倍,在某些情況下,如干涉測量,自準直法可以使測量誤差減少一倍。

(1)自準直法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實驗原理

當發光點(物)處在凸透鏡的焦平面時,它發出的光線通過透鏡後將為一束平行光,若與光抽垂直的平面鏡將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過透鏡後仍會聚於透鏡的焦平面上,其會聚點將在發光點相對於光軸的對稱位置上。

實驗器材:

1、帶有毛玻璃的白熾燈光源S

2、物屏P:SZ-14

3、凸透鏡L:f=190mm(f=150mm)

4、二維調整架:SZ-07(或透鏡架SZ-08)

5、平面反射鏡M

6、通用底座:SZ-04

7、二維底座:SZ-02

B. 無窮遠物體要通過自準直法實驗獲得無窮遠物體,除了光源,物體,還需要什麼器材

無窮遠物體要通過自準直法實驗獲得無窮遠物體,除了光源,物體,還需要什麼器材
結論來說,題主的「光源、我的眼睛、以及物體的高光這三者之間的夾角是固定的」觀點是不對的,這個夾角仍然近似地遵循光線反射定律,就如同鏡面反射一樣。題主若有條件可以親自實驗一下,比如放一個球,固定自己的眼睛,然後移動光源(當然固定光源然後移動眼睛也是一樣的),觀察球上的高光的變化。
而題主說的「我覺得高光的部分更亮,是因為這一塊反射了更多光子到我眼睛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的,具體說明可以看下面。
至於題主說推薦的書,恕我先賣個關子,放到最後吧。

C. 如何用自準直法測量三棱鏡頂角

使用全自動折射儀,在這種儀器上用最小偏向角法或自準直法測折射率時能自動尋的,測量結果也能自動處理。測定波長范圍可擴展到紫外和紅外(0.2~15微米)。

當發光點(物)處在凸透鏡的焦平面時,它發出的光線通過透鏡後將為一束平行光,若與光抽垂直的平面鏡將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過透鏡後仍會聚於透鏡的焦平面上,其會聚點將在發光點相對於光軸的對稱位置上。

(3)自準直法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其他測量方法:

(1)調分光儀。望遠鏡垂直於儀器轉軸,並聚焦無窮遠、調平行光管平行於望遠鏡,且產生平行光。

(2)調三棱鏡。測出兩個三棱鏡S1、S2頂角A1、A2,最小偏向角δ1,δ2,由(1)式算出n1、n2,由(2)式算出i10、i20。

(3)分光儀平行光管分別以i10、i20入射三棱鏡S1、S2,望遠鏡分別找到三棱鏡S1、S2的反射光,把偏振片P1、P2分套在望遠鏡物鏡上,旋轉偏振片,望遠鏡觀察消光,則偏振片P1、P2水平方向是其偏振方向 。



D. 自準直法測凹透鏡的實驗方法

像距法 (對凸透鏡可變形為二次成像法 )、自准法、準直管 (又稱焦距儀 )法

E. 如何用自準直法測量三棱鏡的頂角

實驗內容

* 一.分光計調整:

* 二.自准法測三棱鏡頂角:

分光計調整

* 將三棱鏡按標識要求放置在載物平台上

* 目測粗調

* 使望遠鏡聚焦於無窮遠

* 使望遠鏡光軸垂直於分光計主軸:
望遠鏡對准AB面時應調整α2和望遠鏡傾斜度螺釘;
望遠鏡對准AC面時應調整α1和望遠鏡傾斜度螺釘。

* 使平行光管的光軸垂直於分光計主軸
注:
自准法測α,此要求可以不調,反射法測α,則應在用自准法測得α後從平台上取下三棱鏡進行調整;調整完成再按反射法測量要求把三棱鏡放置在載物平台上。

top
用自準直法測三棱鏡的頂角

* 測量條件調整

測量條件:望遠鏡旋轉平面應與分光計刻度圓盤平面平行,即望遠鏡光軸與分光計主軸垂直,載物平台也應與分光計主軸垂直。

調整:如用三棱鏡進行分光計的調整,且三棱鏡在載物平台上位置沒有變化,自準直法測三棱鏡頂角的測量條件已滿足。

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則要進行測量條件調整,具體方法與步驟:

方法一:把待測三棱鏡置於台上後,按分光計調整要求重新調整。

方法二:把待測三棱鏡置於平台上後:
A:望遠鏡對准AB面,調α2 使「十」字像水平部份位於法線上;
B:望遠鏡對准AC面,調α3 使「十」字像水平部份位於法線上;
C:重復A,B直至同時達到上述要求。
* 測量

(1)固定刻度盤(連同載物平台)的位置;
(2)望遠鏡對准AB面,微調望遠鏡方位使「十」字像處於法線與垂直准線的交點上,記錄雙游標窗口讀數T1′,T1〃。
(3)松開望遠鏡鎖緊螺釘,轉動望遠鏡對准AC面,重復(2)測量T2′,T2〃。
(4)重復(2),(3)共測6次。

F. 自準直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原理是什麼我知道是光路可逆,可是想不明白為什麼

你在網上搜下,很多的,帶圖。
實驗原理:
薄透鏡是指其厚度比兩球面的曲率半徑小得多的透鏡。透鏡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凸透鏡(也稱為正透鏡或會聚透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焦距越短,會聚本領越大。另一類是凹透鏡(也稱負透鏡或發散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焦距越短,發散本領越大。
在近軸光束(靠近光軸並且與光軸的家教很小的光線)的條件下,薄透鏡(包括凸、凹透鏡)的成像公式為:
…………(1)
式中:
為物距;
為像距;
為焦距。它的正、負規定為:實物、實像時,

為正;虛物、虛像時,
為正,
為負;凸透鏡
為正,凹透鏡
為負。利用上式測定焦距,可以有幾種方法,除了本實驗中的方法以外,還可用焦距儀測量。
利用上式時必須滿足:
a.
薄透鏡;
b.
近軸光線。
實驗中常採取的措施是:
a.
在透鏡前加一光闌以去邊緣光線;
b.
調節各元件使之共軸。
一般透鏡中心厚度有幾毫米,也會給測量帶來一定的誤差。當不考慮透鏡厚度時,會有百分之幾的誤差,這是允許的。

G. 自準直法測量凸透鏡焦距時,若透鏡光心和透鏡架底座讀書准線不共面,會產生什麼性質的誤差,如何消除

對於薄透鏡,焦距是指透鏡光心到焦點的長度。
自準直法中,物就放在透鏡焦點上。那麼測試時,就是要測量物到光心的距離。
也就是要讀出物點坐標,和光心坐標。若透鏡光心和透鏡架底座讀數准線不共面,則意味你讀出來的坐標並不是光心的坐標。這樣就存在測量系統誤差(不是認為的隨機誤差)。
消除方法:
1、調整他們,讓他們共面;
2、兩次測量求平均值,多的一次是將物和反射鏡對調,再測試一次。

H. 平行光管法和自準直法測凸透鏡焦距的優缺點是什麼

成共軛關系。根據光路可逆原理,當物體和光屏位置固定不動時,移動凸透鏡使物距大於2倍焦距,將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間,成一個縮小倒立的實像,如果物像位置對調,將物體放大原來像的位置(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間)

I. 如何用自準直法測量三棱鏡的頂角

實驗內容
* 一.分光計調整:
* 二.自准法測三棱鏡頂角:

分光計調整
* 將三棱鏡按標識要求放置在載物平台上
* 目測粗調
* 使望遠鏡聚焦於無窮遠
* 使望遠鏡光軸垂直於分光計主軸:
望遠鏡對准AB面時應調整α2和望遠鏡傾斜度螺釘;
望遠鏡對准AC面時應調整α1和望遠鏡傾斜度螺釘。
* 使平行光管的光軸垂直於分光計主軸
注:
自准法測α,此要求可以不調,反射法測α,則應在用自准法測得α後從平台上取下三棱鏡進行調整;調整完成再按反射法測量要求把三棱鏡放置在載物平台上。

top
用自準直法測三棱鏡的頂角

* 測量條件調整

測量條件:望遠鏡旋轉平面應與分光計刻度圓盤平面平行,即望遠鏡光軸與分光計主軸垂直,載物平台也應與分光計主軸垂直。

調整:如用三棱鏡進行分光計的調整,且三棱鏡在載物平台上位置沒有變化,自準直法測三棱鏡頂角的測量條件已滿足。

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則要進行測量條件調整,具體方法與步驟:

方法一:把待測三棱鏡置於台上後,按分光計調整要求重新調整。

方法二:把待測三棱鏡置於平台上後:
A:望遠鏡對准AB面,調α2 使「十」字像水平部份位於法線上;
B:望遠鏡對准AC面,調α3 使「十」字像水平部份位於法線上;
C:重復A,B直至同時達到上述要求。
* 測量

(1)固定刻度盤(連同載物平台)的位置;
(2)望遠鏡對准AB面,微調望遠鏡方位使「十」字像處於法線與垂直准線的交點上,記錄雙游標窗口讀數T1′,T1〃。
(3)松開望遠鏡鎖緊螺釘,轉動望遠鏡對准AC面,重復(2)測量T2′,T2〃。
(4)重復(2),(3)共測6次。

閱讀全文

與自準直法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然氣閥門關了開不開怎麼辦 瀏覽:432
湘潭市閥門廠破產進度 瀏覽:782
機床按什麼規定加油 瀏覽:572
裝修吊沙子機械多少錢 瀏覽:536
高壓微機保護裝置的作用 瀏覽:609
機械圖上m是什麼意思 瀏覽:337
閥門ht200代表什麼 瀏覽:357
山東電動工具繞線機 瀏覽:916
什麼是楔式閥門 瀏覽:902
怎麼把機械硬碟拆掉 瀏覽:783
為什麼蝙蝠能在嘴裡發出超聲波 瀏覽:44
機械能的變化與什麼力做功有關 瀏覽:617
推力軸承拿在手上如何判斷 瀏覽:443
閥門廠工人倒鐵水 瀏覽:380
智跑機械鑰匙怎麼啟動 瀏覽:892
加氣塊設備哪裡有賣 瀏覽:116
工程施工中機械費如何開票 瀏覽:383
向心滾子軸承規格多少錢 瀏覽:146
儀表是什麼意思小汽車燈 瀏覽:167
湖州五金機電城房產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