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時,記錄了下列實驗步驟.合理的操作順序是______.(填寫步
先組裝器材,然後進行實驗操作,所以首先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並接好電路;再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並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然後將平板一端抬高,輕推小車,使小車恰能在平板上作勻速運動,此步驟是為了平衡摩擦力;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的鉤碼; 拉住紙帶,將小車移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後放開紙帶;斷開電源,取下紙帶;最後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做兩三次.故合理的操作順序為:BACD
故答案為:BACD
⑵ 某學生利用「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來測量一個質量m=50g的鉤碼下落時的加速度值,該學生將鉤碼
①實驗中安裝、調整好器材,穿好紙帶,在打點之前,應先接通電源,後松開紙帶,實驗結束關閉電源整理器材.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 2 ,有: s 6 -s 3 =3a 1 T 2 ① s 5 -s 2 =3a 2 T 2 ② s 4 -s 1 =3a 3 T 2 ③ a=
解得:a=
帶入數據解得a=9.60m/s 2 . ②根據實驗原理可知,造成該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是物體下落過程中存在摩擦阻力,一是小球下落的空氣阻力,二是紙帶和限位孔之間的摩擦,故具體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將鉤碼換成較大質量的重錘. 故答案為:①交流,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紙帶,關閉打點計時器電源; a=
a=9.60m/s 2 ②將鉤碼換成大質量的重錘. |
⑶ 某學生利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來測量一個質量m=50g的重錘下落時的加速度值,該學生將重錘
(1)①實驗操作:先接通電源,然後釋放紙帶,讓重錘自由落下,再關閉電源.
②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2,有:
x6-x3=3a1(2T)2…①
x5-x2=3a2(2T)2…②
x4-x1=3a3(2T)2…③
a=
a1+a2+a3 |
3 |
(x6+x5+x4)?(x3+x2+x1) |
36T2 |
(x6+x5+x4)?(x3+x2+x1) |
36T2 |
⑷ 某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1)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
(1)由實驗裝置圖象可知,打點計時器用的必須是交迴流電,圖中用的是直流電,所以采答用的電源不對, 小車釋放的位置應該靠近計時器,以便測量更多的數據來減小誤差. (2)根據推論公式△x=aT 2 ,有: S 2 - S 1 =2a T 2 解得 a=
勻變速直線運動在連續相等世間內的位移之差為一個恆量,故: BC-AB=CD-BC 解得: BC=
B點瞬時速度等於AC段的平均速度,故: v B =
故答案為:(1)打點計時器應接交流電源,重物釋放時應緊靠打點計時器;(2)
|
⑸ 某學習小組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用如下圖所示的氣墊導軌裝置來測小車的加速度,由導軌標尺
由於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極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時速度.
滑塊經過光電門1時的瞬時速度的表達式v1=
d |
t1 |
d |
t2 |
1 |
2 |
d |
t2 |
1 |
2 |
d |
t1 |
1 |
2 |
d |
t2 |
1 |
2 |
d |
t1 |
⑹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步驟如下:A.安裝好實驗器材;B.讓小車拖著紙帶
(1)實驗中,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平板、鐵架台、導線及內開關外,在容下列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給打點計時器供電,需要用刻度尺測量計數點之間的距離處理數據,故選:AD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相鄰的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個定值得:
s3-s2=s2-s1
解得:s3+s1=2s2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c=
=s2+s3 2T s2+s3 10t
故答案為:
(1)AD;(2)s3+s1=2s2;s2+s3 10t
⑺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1)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
(1)①打點計時器應接交流電源 ;②重物釋放時應緊內靠打點計時器 .(2) 0.49 0.42
⑻ 某學習小組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用如圖所示的氣墊導軌裝置來測小車的加速度,由導軌標尺可
⑼ (1)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其中斜面傾角θ可調,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