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退磁機的工作原理
磁機退磁原理:
1.退磁處理最重要的兩個條件:
磁極交迭。
磁場強度遞減。
2.磁極交迭的方法
磁化電流採用交流電;
交替改變直流電方向
轉變磁場中試件的方向
3.磁場強度遞減的方式
試件漸離磁場或磁場漸離試件
由電源控制電流衰減或分段步降
市面上的退、脫、消磁機(器)型號、規格多種多樣,退磁的對象、
效果有所不同,但、都是根據上述原理設計、生產製造出來的。
4.我們可根據你的具體退磁要求:工件尺寸、工件材質、殘磁要求、工
作效率等進行計算和設計
② 退磁的過程
用遠大於這個磁鐵的交流電磁鐵 讓它磁飽和後在逆向飽和 來回來去然後逐漸降低交流磁鐵的強度直至0
比如 它飽和度是100 但它現在有50 就用200的交流磁鐵磁化它 正向200+50到飽和只到100 就是50+200=100 反向200-100=100 交換這飽和磁性數次後降低交流磁鐵強度 100 50 10 1 0 這樣就沒磁性了
③ 求教Flyback電路中,變壓器消磁電路的設計,有知道的可以大概講解一下么
反激電路中,變壓器的消磁可以在變壓器初級線圈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通過一個幅度為3~5倍極限電流的阻尼振盪電流。所以可用一個20~40歐的消磁熱敏電阻串進初級線圈,然後接到220V/50Hz交流電源上,大約需要20多秒鍾,待消磁熱敏電阻完全加熱後,即可達到退磁的目的。
對於小功率開關變壓器,由於容許流過開關變壓器初級線圈的電流比較小,因此,在消磁電路中需要採取限流措施。
④ 一鋼制部件不慎被磁化,請設計一種退磁方案。
AC 解析當磁體被高溫加熱、劇烈撞擊或者受到其它磁場等的作用時,分子電流取向變得雜亂無章,對外就不再顯示磁性.
⑤ 鐵磁材料的退磁原理
磁機退磁原理:
1.退磁處理最重要的兩個條件:
磁極交迭。
磁場強度遞減。
2.磁極交迭的方法
磁化電流採用交流電;
交替改變直流電方向
轉變磁場中試件的方向
3.磁場強度遞減的方式
試件漸離磁場或磁場漸離試件
由電源控制電流衰減或分段步降
市面上的退、脫、消磁機(器)型號、規格多種多樣,退磁的對象、
效果有所不同,但、都是根據上述原理設計、生產製造出來的。
⑥ 退磁機和退磁器有什麼分別
退磁機和退磁器都是利用交流電磁鐵,將機械五金件的剩餘殘磁退去。在經過退磁處理後,工件完全不帶有磁性,不吸其他鐵磁物質,容易清洗干凈;磁處理能降低殘余應力,能增加工件的壽命和表面效果。但是退磁器應用於較小的零部件,比如手錶類的退磁。退磁機通用應該於大型工業生產,像軸承、機械五金件、油嘴油泵。舉個例子:福建退磁機專業生產企業三維退磁機廠首次最新研製生產的「強磁王」退磁機終於能徹底解決了汽車離合器等復雜機械零部件退磁難題。在汽車離合器退磁中,一直無法解決退磁難的問題。這主要是離合器是由數百個不同的零部件組成的。特別是它們有好幾層的膜片組成,膜片與膜片之間還有其它零部件。退磁時,鐵性膜片對磁場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上面與下面的膜片退磁干凈了,可中間就比較難退了,還有彈簧.鐵尖及中間有孔的部件都是退磁的難題。三維「強磁王」退磁機如何解決呢?首先,必須設計一個三維退磁場,讓磁力線N極從一面穿透離合器的另一面,並與S極構成迴路,而且讓N極與S極交相變化,也就是說要讓交變磁場的磁力線直接穿透所有部件,而且磁力線要顯多方向性,不但要有水平分量,而且要有垂直分量,還有,磁力線的也要有很好的密度,就象一張網,縫隙太大就會漏掉小魚。
⑦ 如何製作退磁機
退磁處理的重要性 在經過退磁處理後,工件完全不帶有磁性,不吸其他鐵磁物質,容易清洗干凈;磁處理能降低殘余應力,能增加工件的壽命和表面效果。 退磁處理技術是一項新型的非熱處理型金屬材料性能處理技術,它利用磁脈沖處理工藝降低鋼鐵工件內部殘余應力、改變其位錯結構及缺陷構造,提高了工件整體綜合機械性能。 脫磁處理技術集電子學、鐵磁學、金屬材料學等於一身,科技含量較高。 經磁處理過的工件,其耐磨性、耐用度和抗疲勞性能都得到明顯提高. 退磁機一般用於永磁材料(ALNICO,鐵氧體)及低矯頑力材料(五金件,模具鋼等)的退磁,可分為脈沖退磁及交流退磁式。
崑山蘇磁無損檢測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是專業做退磁機的廠家
⑧ 「退磁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退磁器是用來消除因機械加工所產生的剩磁的一種設備,它由電磁線圈產生磁力線,直接或者間接的通過磁力線對原本工件的磁性進行干擾達到工件退磁。
退磁處理最重要的兩個條件:
1、磁極交迭;
2、磁場強度遞減。
磁極交迭的方法:
1、磁化電流採用交流電;
2、交替改變直流電方向;
3、轉變磁場中試件的方向。
磁場強度遞減的方式:試件漸離磁場或磁場漸離試件,由電源控制電流衰減或分段步降。
(8)tuici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自動定時退磁
用於生產線時,把工作方式開關扳到自動定時位置,接好行程開關,並把行程開關調到與框口前的適應位置,使其能夠在工件勻速進入框口前壓動一下。工件在5-6秒鍾通過退磁口並達到1.5米以外,退磁器自動停止工作,工件退磁完成。
退磁過程中,工件在距框口1.5米距離內不可斷電,若工件放置托盤上進行退磁,托盤必須是非金屬材料製成,不得將工件放在金屬托盤或金屬容器內進行退磁,否則將會影響工件的退磁效果。
工件退磁條件
工作方式開關一般在自動定時位置,手動位置停留時間每次一般不得超過1分鍾。/低剩磁工件,如低中碳鋼,鑄鐵等可用弱磁退磁檔,高剩磁工件如:高碳鋼,合金鋼及錊火後工件用強退磁檔,對於特別難退磁的工件,可採用三維方向重復去磁。
即先對工件用強退磁檔,然後工件水平方向轉動90度退一次,再將工件垂直方向轉動一次退磁,這樣,可充分出去工件六個表面的剩磁,達到徹底退磁的目的。/在使用過程中如有不當,造成退磁器溫度過高,若超過了使用溫度控制極限,退磁器將自動停止工作,待溫度降低後,退磁器自動恢復工作。
⑨ 退磁的目的是什麼
軸承生產企業大多都能理解軸承退磁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將生產部件的軸承剩磁降低到規定的殘磁技術要求范圍內。
軸承退磁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將軸承材料磁中性化的過程,也就是磁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同時趨於零的過程。
我們知道交流退磁的一般方法是先用一個強度較大的磁場統一軸承材料剩磁的方向,再用按等比規律衰減的磁場使軸承材料動態磁滯回線逐漸逼近於原點。
要獲得理想的退磁效果就必須選用最有利於磁中性化的退磁磁場參數。這些參數主要有退磁時間磁場強度初始值磁場強度終值磁場衰減比。其中磁場衰減比直接影響退磁時間。
並且如果退磁時磁場衰減比選擇不當即使磁場強度初始值足以統一剩磁方向磁場強度終值足夠小也無法將殘磁降低到技術要求范圍內。為探求各磁場衰減比對退磁效果的影響找出退磁效果最好的磁場衰減比,三維退磁機研究小組選用直流換向退磁裝置設計了相關軸承退磁實驗。軸承退磁實驗時將一組6205軸承內圈在不同磁場衰減比下進行退磁。通過測量各衰減
比下軸承的殘磁比較退磁效果得出最佳衰減比。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磁場衰減比與退磁效果的關系並提出這種關系產生的原因。這對生產實際中關於進一步減小殘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課題所用實驗裝置可用於教學模擬實驗。軸承剩磁的來源及影響
電磁夾具是軸承零件加工中常用的工藝裝備。大型和小型軸承套圈端面磨削是將軸承套圈吸附在磁碟上加工的磨削完畢後套圈的殘余磁性很大。在磨削外圈外徑、內圈內徑以及內、外溝道時常常也採用電磁無心卡具夾緊的方式來滿足加工工藝的要
求。由於軸承套圈加工中要有很大的吸附磁力才能保證套圈在砂輪上切削時不會產
生甩脫因此軸承磨削加工後會殘留較大的剩磁。軸承套圈上剩磁的大量存在會使儀
器檢測時的檢測值產生偏差。
此外套圈上的剩磁會吸附著許多鐵屑對下一道加工工
序的加工精度有直接影響。另外軸承滾動體也受原料和加工工藝的影響存在大量剩磁。
如果軸承裝配後仍存有較大的殘余磁性清洗、潤滑質量就很難得到保障而且微小的
金屬磨粒被吸附在軸承工作表面加速軸承的磨損影響軸承的使用壽命和工作可靠性。同時殘余磁性會使軸承各零件相互吸引影響其旋轉精度。所以退去軸承剩磁的工作十分重要。
⑩ 退磁機退磁後如何檢驗退磁效果及殘磁多少
退磁後的效果如何,需要進行檢查。可以使用大頭針、指南針、測磁器等較為簡單的方法。但要進行定量測試時,則需要使用霍爾元件的高斯計以及有特殊感測元件的磁通計來完成。
一、羅盤檢驗
將羅盤放於遠離一切磁化設備、退磁設備以及鐵磁性材料的場所,然後將需要檢驗的材料放置於羅盤東—西軸的規定距離,並緩緩地旋轉360度。在旋轉過程中,羅盤指針的偏轉不應大於1度,如超過這個限度,此零件必須重新退磁。
二、使用磁通計和磁場強度計檢驗
將測量裝置放於零件表面,並在其上移動,測量貼近表面處的最大磁場強度值。此磁場強度值不應超過規定值,如超過規定值,則此零件必須重新退磁。
三 、非定量檢驗
在不需要定量數據的場合,可將一片沒受磁化的薄鋼片系一根細線,用手拿住細線的一頭將江薄鋼片懸在空中,當薄鋼片靠近零件表面時,薄鋼片應不被表面所吸引,則此零件必須重新退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