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低氧實驗裝置

低氧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11-13 19:57:54

㈠ 在呼吸運動調節實驗中,低氧裝置中鈉石灰是什麼作用

吸入二氧化碳,造成瓶內負壓,可以清楚測量消耗氧氣量

㈡ 小鼠實驗性缺氧實驗的分析怎麼寫

如下:
小鼠跳台實驗:跳台實驗屬一次性刺激迴避反應實驗.跳台法的實驗裝置一般為一長方形反射箱,其長徑被黑色塑料板隔為若干區間,底部鋪以間距為5mm的銅柵,可通適當的電流.每個小的區間有一個高和直徑均為4.5cm的小平台.實驗時,首先將小鼠放在銅柵上,當銅柵通電時,跳在銅柵上的小鼠受到電擊,其正常反應是躲避電擊跳上平台,大多鼠有可能再次或多次跳下平台受到電擊,受到電擊時又會迅速跳回平台.如此訓練5min,並記錄每隻鼠受到電擊的次數(錯誤次數),以此為學習成績.24h後重新測驗,此次測驗時,首先將鼠放在跳台上,記錄第一次跳下的時間(潛伏期)、受電擊的動物數和3min內的錯誤次數,以此反映記憶保持情況.
該方法的優點為:操作簡便易行,一次可同時觀察多隻動物,能較客觀地反映動物經過一次刺激後記憶獲得的情況,尤其適用於葯物篩選實驗.因為不同的葯物引起記憶障礙的機制不同,因而通過觀察益智葯物對這些模型的葯效可分析益智葯物的作用機制.缺點:動物的躲避性反應的個體差異較大.

㈢ 熱水器帶有動態缺氧保護裝置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熱水器自身帶有一個可以隨時檢測所處空間空氣中氧濃度的一個裝置;
在檢測到空間空氣中氧濃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會保護性停止工作或者是報警。

㈣ 缺氧電解裝置空管子是什麼意思

㈤ 瓶內放置鈉石灰為何導致小鼠發生缺氧

小白鼠在密閉的缺氧瓶內,不斷消耗氧氣,而產生的CO2又被鈉石灰吸收,瓶內氧分壓逐漸降低而產生負壓,當缺氧瓶與測耗氧量裝置相連時,裝置的移液管內液面因瓶內負壓而上升,量筒內液面下降的毫升數即為消耗氧的總量。

㈥ 請問機能學缺氧實驗中高溫瓶若未平衡溫度到室溫會有什麼影響

缺氧未來版本更新預測 1. 溫度從上版本開始K社加入了溫度要素,但目前溫度影響的主要還是農作物的產量,小人什麼的跟岩漿什麼的談笑風生還是沒啥問題的。未來版本中溫度將直接影響小人的生死存亡。根據對文字的解讀,未來溫度改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溫度過高或過低的環境小人將無法呼吸,根據文檔里說法是由於過熱或過冷導致氣體無法呼吸(即便是氧氣),因無法呼吸導致窒息身亡。 2)小人的死亡原因中有被熱死和被冷死的描述,說明可能過熱或過冷的環境中小人將會被直接秒殺。 3)K社在很多建築的描述中大量使用「熔化」這個詞,與上版本有很大改動,表明未來版本中可能過熱的環境會使建築物直接變回原材料。 2. 氣壓目前氣壓僅僅影響小人呼吸和植物生長,以及影響帶有氣體吸收或排放的建築是否正常工作。未來版本中氣壓將會變成和溫度類似的一個環境指標。具體說就是 1)小人死亡原因中含有「氣壓過高而死亡」和「氣壓過低而死亡」,說明環境氣壓過高或過低,小人會被直接秒殺。 2)植物可能因為氣壓過高或過低而枯萎,目前版本因枯萎時提供足夠的氣壓能夠恢復,未來版本中可能會直接枯萎。 3. 小人的1000種死法剛剛說到了一部分了,繼續補充一些目前版本已經有的:憋死、餓死、被哈奇咬死(除了不能戰斗的,一般小人沒這么弱吧)。根據文字描述,未來版本中預計新增: 1)溫度殺:被直接燙死,被直接凍死,因高溫無法呼吸而窒息,因低溫無法呼吸而窒息 2)氣壓殺:因氣壓過低直接死亡,因氣壓過高直接死亡 3)毒素殺:被氯氣等劇毒物質直接毒死 4)重力殺:摔死(別再亂挖地板了哥) 5)重力殺改:被頭上掉落的東西砸死(挖頭頂的時候求注意沙子,不過根據描述好像能及時搶救出來就沒事) 6)怪物殺:未來版本新增的電氣蟲,聚集在一起相當吊,一個小人是單挑不過的,更別說不能戰斗的小人了。 7)病死:有些病屬於不治之症,有些病不及時治療也會要命。 8)溺死:在水裡無法脫身,溺死與窒息的文字描述是分開的,可能算不同的死法。 4. 新衣物衣物在目前版本中的作用性尚不是決定性的,但由於新版本中溫度和氣壓都可能致命,增加了許多新的衣物作為裝備: 1)潛水衣,需要搭配氧氣瓶使用,氧氣瓶離開液體後無法工作。作用為防止小人在液體中溺死。 2)生化衣,需要在「太空衣補充裝置」附近補充氧氣。作用為對抗有毒和不能呼吸的環境。 3)保溫毛衣,僅保溫,對寒冷環境有效。根據描述應是初期的衣物種類。 4)溫控衣,針對寒冷和炎熱環境。 5)太空衣,LOADING畫面那個小人頭上戴的就是,太空衣在紡織工廠中製作,需要在「太空衣補充裝置」填充氧氣後才能使用,對抗高溫低溫高氣壓低氣壓有毒等各種環境均可。

㈦ 小白鼠不同類型缺氧實驗報告是什麼

不同類型缺氧的表現特徵不同,乏氧性缺氧可使小白鼠呼吸先加深加快而後逐漸衰竭,皮膚黏膜肝臟顏色為紫紺色;CO中毒性缺氧可使小白鼠呼吸無明顯變化,皮膚黏膜肝臟顏色為櫻桃紅色;亞硝酸鈉中毒性缺氧可使小鼠呼吸無明顯變化,皮膚黏膜肝臟顏色為棕褐色。

CO中毒性缺氧小鼠存活時間偏長,皮膚粘膜肝臟顏色櫻桃紅色不夠明顯,可能原因是未用酒精燈加熱反應裝置,使CO生成速度過慢,產量過少,後期甚至停止,重新添加反應試劑才繼續生成CO,瓶內CO不足,延長小鼠存活時間。

在復制缺氧病理模型的實驗注意事項

低張性缺氧時,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可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CO中毒性缺氧和亞硝酸鹽中毒性缺氧屬於血液性缺氧,是由於血紅蛋白的性質改變而致組織缺氧,動脈血氧分壓不降低,所以呼吸無明顯變化,氰化物中毒屬於組織性缺氧,是由於組織、細胞利用氧異常而引起的缺氧,動脈血氧分壓正常,故呼吸無明顯變化。

㈧ 幾種類型缺氧實驗結果

實驗十六 幾種類型的缺氧及影響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一、幾種類型的缺氧
【實驗目的】
1.在動物身上復制低張性、血液性缺氧,並了解缺氧的分類。
2.觀察缺氧對呼吸的影響和血液顏色的變化。
【實驗原理】
氧為生命活動所必須。當組織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時,組織的代謝、功能,甚至形態結構都可發生異常變化,這一病理過程稱為缺氧。本實驗將小白鼠放入密閉的缺氧瓶內,小白鼠不斷消耗氧氣,瓶內氧分壓不斷下降,復制低張性缺氧。CO與Hb結合形成HbCO,使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的能力,本實驗將CO通入缺氧瓶內,復制CO中毒性缺氧。亞硝酸鈉可使二價鐵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與羥基牢固結合而失去攜帶氧的能力,本實驗將亞硝酸鈉注射入小白鼠腹腔,復制亞硝酸鈉中毒性缺氧。
【材料與方法】
一、實驗對象:小白鼠
二、葯品和器械:缺氧瓶、注射器、天平、剪刀、鈉石灰、5%亞硝酸鈉、1%美蘭、生理鹽水。
三、觀察指標:觀察動物的一般情況,呼吸頻率(次/10秒)及深度,皮膚和口唇的顏色。
四、方法與步驟
(一)低張性缺氧
1.取鈉石灰少許(約5克)及小白鼠一隻放入缺氧瓶內。觀察動物的一般情況,呼吸頻率(次/10秒),深度,皮膚和口唇的顏色,然後塞緊瓶塞,記錄時間,然後每3分鍾重復觀察上述指標一次(如有其他變化則隨時記錄)直到動物死亡為止。
2.動物屍體留待2、3實驗做完後,再依次打開腹腔,比較血液或肝臟顏色。
(二)CO中毒性缺氧
1.取小白鼠一隻放入缺氧瓶中,觀察其正常表現。
2.用注射器抽CO 2~4ml,緩慢注入瓶中。
3.觀察指標與方法同(一)。
(三)亞硝酸鈉中毒性缺氧
1.取體重相近的兩只小白鼠,觀察正常表現後,分別向腹腔注入5%亞硝酸鈉0.3ml,其中一隻注入亞硝酸鈉後,立即再向腹腔內注入1%美蘭0.3ml,另一隻再注入生理鹽水0.3ml。
2.觀察指標與方法同(一)。
【注意事項】:
1.低張性缺氧實驗,缺氧瓶一定要密閉。
2.小白鼠腹腔注射,應稍靠左下腹,勿損傷肝臟,但也應避免將葯物注入腸腔或膀胱。
3.CO已於實驗前置備完畢,裝於貯氣袋。

二、影響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實驗目的】
了解條件因素在缺氧發生中的重要性和臨床應用冬眠和低溫治療的實用意義。
【實驗原理】
病因為疾病發生所必須並決定疾病的特異性的因素。疾病發生還取決於機體所處的內部與外部條件,條件可通過增強或削弱病因的致病性,改變機體對疾病病因的耐受性,促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本實驗通過改變機體的內部與外部條件,觀察小白鼠對缺氧耐受性的變化。
【材料與方法】
一、實驗對象:小白鼠
二、器械和葯品:缺氧瓶、測氧儀、天平、注射器、溫度計、燒杯、鈉石灰、1%咖啡因、0.25%氯丙嗪、生理鹽水。
三、觀察指標:存活時間、耗氧量、耗氧率。
四、方法與步驟
(一)環境溫度變化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1.取缺氧瓶三隻,各放入鈉石灰少許。
2.取500毫升燒杯兩只,一隻加入碎冰塊和冷水,將杯內水溫調到0~4℃,另一隻加入熱水,將溫度調到40~42℃。
3.取體重相近的小白鼠三隻,稱重後分別裝入缺氧瓶中,其中的兩只分別放於盛有冰水或熱水的燒杯內,另一隻置於室溫中,塞緊瓶塞後開始計時。
4.持續觀察各鼠在瓶中的活動情況,待小白鼠死亡後,計算存活時間,並立即從燒杯內取出缺氧瓶,置於室溫中平衡15分鍾。
5.用測氧儀測定瓶內空氣的剩餘氧濃度,方法見附錄1。或用測耗氧量裝置測定總耗氧量(A),方法見附錄2。然後再用測瓶內氣體容積裝置測出瓶內空氣的容積(,方法見附錄3。
6.如有血氣分析儀,可直接測定瓶內空氣的氧含量。
7.根據小白鼠體重(W),存活時間,總耗氧量 ,計算小白鼠耗氧率(R)ml/g/min。
計算方法:
(1)由測氧儀測得瓶內空氣的剩餘氧濃度(C)和用測瓶內氣體容積裝置測出瓶內空氣的容積(,求總耗氧量(A)
A(ml)=(20.94%-C)× B
(2)小白鼠耗氧率(R) R(ml/g/min)=A÷體重(克)÷存活時間(分)
(二)機體狀況不同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1.取體重相近的小白鼠 三隻,分別作如下處理:
甲鼠,腹腔注射1%咖啡因0.1ml/10g體重。
乙鼠,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ml/10g體重,待動物安靜後,全身浸入冰水5-10分鍾。
丙鼠,腹腔注射生理鹽水0.1ml/10g體重
2.約15-20分鍾後,將三隻小白鼠分別放入有鈉石灰的缺氧瓶內,密閉後開始計時
3.以下步驟同一的5、6、7步驟。
【實驗結果】
繪制三線表填入所觀察各項指標的數據。
【注意事項】:
1.必須保證缺氧瓶完全密閉。
2.測剩餘氧濃度前,作高、低溫實驗的兩只缺氧瓶必須放在室溫平衡15分鍾左右。
【要求與思考】
學生課前應復習《病理生理學》「缺氧」的內容,依據缺氧的理論和實驗內容,聯系實際討論第十章病例一、病例二,各實驗組推薦一名學生代表作課堂發言。
【作業題】
1.低張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對呼吸有何影響?為什麼?
2.低張性缺氧、CO中毒性缺氧、亞硝酸鈉中毒性缺氧血液顏色有何不同?為什麼?
3.美蘭為什麼使亞硝酸鈉中毒小白鼠存活時間延長?
4.當外界環境溫度逐漸降低時,小白鼠對缺氧的耐受性有何變化?為什麼?
5.神經系統處於興奮或抑制狀態對小白鼠的缺氧耐受性產生何種影響?為什麼?

附錄1 氧電極法測定瓶內空氣氧濃度(%)的方法
1.原理
氧電極法測定的原理是利用溶解的氧分子在一定的極化電壓下,被還原而產生電流。
O2+2H++2e- H20
當測定系統將電極與被測溶液用僅能通過氣體分子的聚乙烯薄膜隔開時,在一定極化電壓下,電極中測出的電流量將只反映被測系統中彌散過來的氧分子,並與被測溶液中的氧分壓成正比。
2.方法與步驟
(1)按測氧儀說明書安裝電極,檢查電池電壓,調整極化電壓和調節零點。
(2)將已裝好的氧電極插入儀器的「輸入」孔,進行電極的靈敏度調節;先用新鮮配製的無氧水,以緩慢的速度從電極進樣管,注入樣品池內,校正零點。然後用已知氧濃度的混合氣體,調節靈敏度至刻度。重復以上操作1~2次,使重現性誤差小於讀數誤差的2.5% 。
(3)將缺氧瓶塞上的一個橡皮管同測瓶內空氣容積裝置相接,裝置內的水即因負壓而進入缺氧瓶內。然後將另一橡皮管同測氧儀的電極進樣管相連,並從電極出樣管緩慢抽氣,使缺氧瓶內氣體緩慢進入測氧儀的測量池。待測氧儀的表頭指針穩定後,直接讀出瓶內空氣剩餘氧濃度(C)。

附錄2 用測耗氧量裝置測定小白鼠的總耗氧量
1.原理
小白鼠在密閉的缺氧瓶內,不斷消耗氧氣,而產生的CO2又被鈉石灰吸收,瓶內氧分壓逐漸降低而產生負壓,當缺氧瓶與測耗氧量裝置相連時,裝置的移液管內液面因瓶內負壓而上升,量筒內液面下降的毫升數即為消耗氧的總量。
2.方法與步驟
(1)向量筒內充水至刻度,然後將玻璃管接頭與缺氧瓶塞上的一個橡皮管相連。
(2)打開上述橡皮管上的螺旋夾,待移液管內水平面上升穩定後,從量筒上讀出液面下降的毫升數,即為小白鼠的總耗氧量(A)。

附錄3 測缺氧瓶內空氣容積的方法
(1)將測瓶內空氣容積裝置的全部系統內充滿水,並向量筒內加水至刻度。
(2)將缺氧瓶塞上的兩橡皮管全部打開,其中之一與裝置相連。
(3)裝置內水因虹吸作用進入缺氧瓶內,待瓶內全部充滿水時立即夾緊裝置上的彈簧夾。
(4)讀出量筒上液面下降的毫升數,即為缺氧瓶內空氣的容積。

閱讀全文

與低氧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藝管線中哪些屬於設備 瀏覽:48
送排風管應加什麼閥門 瀏覽:350
軸承的鋼珠為什麼不會滑出來 瀏覽:124
自動門控制裝置介紹 瀏覽:948
品牌裝置設計 瀏覽:535
江門新會寶豪塑膠五金製品廠 瀏覽:643
為什麼不讓用帶閥門的口罩 瀏覽:78
肥皂的製作實驗裝置圖 瀏覽:624
木炭還原氧化銅探究實驗裝置圖 瀏覽:384
閥門電機18轉什麼意思 瀏覽:522
軸承測量內外徑怎麼算 瀏覽:929
萬貫五金機電城C區怎麼樣 瀏覽:823
蒸汽管道閥門壓力 瀏覽:667
天然氣閥門關了開不開怎麼辦 瀏覽:432
湘潭市閥門廠破產進度 瀏覽:782
機床按什麼規定加油 瀏覽:572
裝修吊沙子機械多少錢 瀏覽:536
高壓微機保護裝置的作用 瀏覽:609
機械圖上m是什麼意思 瀏覽:337
閥門ht200代表什麼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