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藻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實驗室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實驗操作①名稱______,所用儀器有______(2)提
(1)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溶液採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所以分離碘離子溶液和不溶性固體採用過濾的方法;過濾中需要燒杯盛放溶液、玻璃棒引流、漏斗過濾,故答案為:過濾;玻璃棒、燒杯和普通漏斗; (2)萃取劑的選取標準是:兩種溶劑互不相溶;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大於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溶質與萃取劑不反應, A.酒精(沸點78℃)和水互溶,故錯誤; B.四氯化碳(沸點77℃)和水不互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於水,四氯化碳的沸點較低,故正確; C.甘油(沸點290℃)和水互溶且沸點較高,故錯誤; D.苯(沸點80℃)和水不互溶,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大於水,苯的沸點較低,故正確; 故選BD; (3)測量溫度是蒸汽溫度;冷凝管中下口是進水口,上口是出水口;用酒精燈加熱燒杯、燒瓶時要墊石棉網,所以錯誤之處有:溫度計插到液體中、冷凝管進出水方向顛倒、缺少石棉網,故答案為:溫度計插到液體中、冷凝管進出水方向顛倒、缺少石棉網; (4)碘易升華,溫度過高易以蒸氣進入冷凝管,有機溶劑沸點較低,所以控制溫度不能過高;碘晶體聚集在燒瓶中, 故答案為:有機溶劑沸點較低,控制溫度不能過高,避免碘蒸氣進入冷凝管;蒸餾燒瓶. |
❷ 實驗室里從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1)指出製取碘的過程中有關的實驗操作名稱:①______,②__
(1)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溶液採用過濾的方法、根據同一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採用萃取的方法分離,所以①的操作名稱是過濾、②的操作名稱是萃取和分液,
故答案為:過濾;萃取和分液;
(2)灼燒海藻時,除需要三腳架外,還需要用到的儀器盛放海藻的坩堝、支撐坩堝的泥三角、用於加熱的酒精燈,故選BDE;
(3)萃取劑的選取標准:萃取劑和原溶劑不互溶,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大於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萃取劑和溶質不反應,
A.酒精和水互溶,所以不能作萃取劑,故錯誤;
B.四氯化碳、苯與水不互溶,且碘在這兩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和碘也不反應,故正確;
C.乙酸能和水互溶,所以不能作萃取劑,故錯誤;
D.甘油能和水互溶,所以不能作萃取劑,故錯誤;
故選B;
故答案為:B;四氯化碳、苯與水不互溶,且碘在這兩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和碘也不反應;
(4)四氯化碳沸點:76.8℃,碘單質沸點為184℃,故最後晶態碘在蒸餾燒瓶里聚集,故答案為:蒸餾燒瓶;
(5)為了時蒸餾燒瓶受熱均勻,則加熱蒸餾燒瓶需要墊石棉網;溫度計測量餾分的溫度而不是溶液的溫度;為防止蒸氣急劇冷卻而炸裂冷凝管,則冷凝管中的進水口是下口,故答案為:應該墊石棉網;溫度計的水銀球不應插在溶液中,應該處於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冷凝管的下口為進水口.
❸ 海洋植物如海帶、海藻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離子的形式存在。實驗室從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圖
(1)過濾;萃取;2I - +Cl 2 = I 2 +2Cl - (2)B (3)分液漏斗 (4)蒸餾的三點錯誤:①沒有石棉網;②溫度計插入液面以下;③冷凝器進、出水方向顛倒。 (5)萃取劑沸點較低,I 2 易升華;燒瓶 |
❹ 實驗室里從海藻中提取碘的詳細實驗操作是什麼
實驗室里從海藻中提取碘的詳細實驗操作是:海藻曬干灼燒得到海藻灰→加水得到海藻灰懸濁液→過濾得到含有碘離子的溶液→加入雙氧水得到含有碘的溶液→加入CCl4萃取→分液得到碘的CCl4溶液→蒸餾得到碘單質。
❺ 海洋植物如海帶、海藻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實驗室里從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1)指出提取碘的過程中
(1)①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回從它跟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答溶液里提取出來,這種方法叫做萃取,用到的玻璃儀器為燒杯和分液漏斗;
故答案為:萃取;
(2)萃取的基本原則兩種溶劑互不相溶,且溶質在一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種大的多,故可用四氯化碳或苯,
故答案為:BC;
(3)①根據儀器的形狀、結構、用途可知,A為蒸餾燒瓶,B為冷凝管,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
②冷凝水應是下進上出,溫度計水銀球應與燒瓶支管口相平;
故答案為:冷凝水的方向錯誤,應為下進上出;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錯誤,應與蒸餾燒瓶的支管口相平;
❻ 實驗室從海帶提取單質碘的方法流程
海帶中碘的提取
【實驗目的】:提取海帶中的碘元素
【實驗原理】:利用氧化劑把碘離子氧化成碘單質,再用澱粉檢驗
2KI +Cl2== I2 +2KCl I2 遇到澱粉變藍
【實驗需要的儀器】:天平,鑷子,剪刀,鐵架台,酒精燈,坩堝,坩堝鉗,泥三角,玻璃棒,分液漏斗
【實驗葯品的選擇】:海帶,氯水,澱粉溶液,四氯化碳
【實驗步驟及現象】:
實驗步驟 現象 解釋及反應方程式
①用稱取5g干海帶,用刷子把海帶表面的附著物(不要用水洗),用酒精潤濕後,放在坩堝中。 海帶表面原理有較多白色的附著物 不用水洗是為了防止海帶中的碘化物溶於水而損失。用酒精潤濕是為了讓海帶充分燃燒。
②把坩堝置於泥三角上,用酒精燈加熱灼燒海帶成至成灰,停止加熱,自然冷卻 干海帶燒成白色灰燼 將有機碘化物轉化為無機碘化物
③將海帶灰轉移到小燒杯中,加入20ml蒸餾水,攪拌,煮沸2~3min,使可溶物溶解,冷卻。 海帶灰煮沸時溶液渾濁 使碘離子進入溶液
④過濾,收集濾液,棄去濾渣 濾液 得到碘離子溶液
⑤向濾液中滴入1ml氯水,振盪。 滴入後溶液由無色變為棕黃色 方程式:cl2+2I-=2CL-+I2
⑥將氧化後溶液轉移到分液漏斗中,向其中加入2mlccl4,振盪,靜置。 加入ccl4後,溶液分層,有色層在上層,
振盪後溶液仍分層
有色層在下層,顏色 碘單質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討論交流】
1、灼燒的作用是什麼?除了灼燒外,還可以採用哪些方法來處理海帶?
2、在第五步中為了將I-氧化為碘單質,滴加氯水能否過量?還可選用什麼試劑?如何檢驗是否有碘單質生成?
3、碘元素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是如何轉化的?
4.是否可以利用碘單質易升華的特性對其進行純化?如果可以,如何進行實驗?
【實驗拓展】
如何從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碘單質----------反萃取法:
①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逐滴加入適量40%NaOH溶液,邊加邊振盪,直至四氯化碳層不顯紅色為止。碘單質反應生成I-和IO3進入水中。
(方程式為3I2+6OH- = 5I-+ IO3-+3H2O)
②分液,將水層轉移入小燒杯中,並滴加45%的硫酸酸化,可重新生成碘單質。由於碘單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沉澱析出。
(方程式為5I-+ IO3-+ 6H+ =3 I2+3H2O)
③過濾,得到碘單質晶體。
【反饋鞏固】
1、用化學方法分離、檢驗植物樣品中某元素或某成分時,是否都能用先高溫灼燒再加水溶解的方法對樣品進行預處理?
2、某研究小組測定菠菜中草酸及草酸鹽含量(以C2O42-計),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菠菜樣品預處理後,熱水浸泡,過濾得到含有草酸及草酸鹽的溶液。……
回答下列問題:步驟①中「樣品預處理」的方法是。(A.灼燒成灰B.研磨成汁
❼ 從海帶中提取碘用什麼裝置
蒸發皿。過濾器。分液漏斗和蒸餾裝置就差不多了
蒸發皿灼燒提取海帶灰,過濾器提取濾液。分液漏斗就是將濾液中的碘單質萃取到有機溶劑中,最後用蒸餾裝置將碘單質提取出來
1、先將已經刷凈表面附著物的干海帶剪碎並放入坩堝中壓擠。再向坩堝內加入少量酒精,使海帶潤濕以便於灼燒。將坩堝放在三腳架的泥三角上,蓋上坩堝蓋。(點燃酒精燈,將酒精燈放在的三腳架下,灼燒盛有海帶的坩堝。經過長時間的灼燒,直至海帶完全變成灰後,停止加熱並冷卻。
2、等坩堝完全冷卻後,(都是用坩堝鉗操作)打開坩堝蓋,將坩堝中的海帶灰倒入燒杯中。再向燒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餾水,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再把燒杯放在三腳架的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在石棉網下方加熱。直至溶液煮沸2~3分鍾後,移去酒精燈,使燒杯完全冷卻。
3、然後將混合物倒入過濾器中過濾。過濾結束後取出濾液。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稀硫酸,旋搖溶液(用來酸化溶液)。再將質量分數為5%的過氧化氫加入這只燒杯中,旋搖溶液,看不到發生變化的現象。
4、向剛才滴加過稀硫酸、過氧化氫的"混"合溶液分別裝入兩支試管中。向其中的一支試管中注入少量澱粉溶液。振盪試管
可以看到溶液呈藍色。這說明海帶中含有成份碘。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盪
靜置分層後可以看到,下層四氯化碳層因溶有碘而呈特殊的紫色。這是由於,過氧化氫將碘離子氧化成碘,而碘又溶於四氯化碳的原因
5、將二者分分液,之後將碘的四氯化碳進行蒸餾
❽ 實驗室里從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
從海洋中提取碘:海帶燒成灰→加水溶解再過濾→用氯氣氧化→加入有機溶劑萃取
❾ 海藻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實驗室提取碘的流程如下(1)實驗操作①名稱______,所用儀器有______(2)提取
(1)分離不溶性固體和溶液採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所以分離碘離子溶液和不溶性固體專採用過濾的屬方法;過濾中需要燒杯盛放溶液、玻璃棒引流、漏斗過濾,故答案為:過濾;玻璃棒、燒杯和普通漏斗;
(2)萃取劑的選取標準是:兩種溶劑互不相溶;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大於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溶質與萃取劑不反應,
A.酒精(沸點78℃)和水互溶,故錯誤;
B.四氯化碳(沸點77℃)和水不互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於水,四氯化碳的沸點較低,故正確;
C.甘油(沸點290℃)和水互溶且沸點較高,故錯誤;
D.苯(沸點80℃)和水不互溶,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大於水,苯的沸點較低,故正確;
故選BD;
(3)測量溫度是蒸汽溫度;冷凝管中下口是進水口,上口是出水口;用酒精燈加熱燒杯、燒瓶時要墊石棉網,所以錯誤之處有:溫度計插到液體中、冷凝管進出水方向顛倒、缺少石棉網,故答案為:溫度計插到液體中、冷凝管進出水方向顛倒、缺少石棉網;
(4)碘易升華,溫度過高易以蒸氣進入冷凝管,有機溶劑沸點較低,所以控制溫度不能過高;碘晶體聚集在燒瓶中,
故答案為:有機溶劑沸點較低,控制溫度不能過高,避免碘蒸氣進入冷凝管;蒸餾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