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傳動裝置的總效率計算
總效率抄η=運輸機傳送帶效率η襲1×運輸機軸承效率η2×運輸機與減速器間聯軸器效率η3×減速器內3對滾動軸承效率η4×2對圓柱齒輪嚙合傳動效率η5×電動機與減速器間聯軸器效率η6;
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
汽車傳動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與汽車發動機協同工作,以保證汽車能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為此,汽車傳動系都具備以下的功能:
減速和變速
我們知道,只有當作用在驅動輪上的牽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對汽車的阻力時,汽車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駛。由實驗得知,即使汽車在平直得瀝青路面上以低速勻速行駛,也需要克服數值約相當於1.5%汽車總重力得滾動阻力。
減速作用
為解決這些矛盾,必須使傳動系具有減速增距作用(簡稱減速作用),亦即使驅動輪的轉速降低為發動機轉速的若干分之一,相應地驅動輪所得到的扭距則增大到發動機扭距的若干倍。
『貳』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二級減速器
你可以去:http://www.opticsky.cn/thread-htm-fid-58.html找一下,裡面有不少是關於減速器設計的。
『叄』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二級減速箱優化設計
圓柱齒輪減速器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的機械傳動裝置。我國目前生產的各種類型的減速器還存在著體積大、質量大、承載能力低、成本高和使用壽命短等問題,與國外先進產品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對減速器進行優化設計,選擇其最佳參數提高承載能力,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等各項指標的一種重要途徑。
減速器的優化設計一般是在給定功率P、齒數比u、輸入轉速n以及其他技術條件和要求下,找出一組使減速器的某項經濟技術指標達到最優的設計參數。下面介紹建立減速器優化設計數學模型時,如何選擇設計變數、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的一般原則。
不同類型的減速器,選取的設計變數是不相同的。對於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來說,設計變數可取齒輪齒數、模數、齒寬、螺旋角及變位系數等。對於行星輪來說,設計變數除上述的齒輪參數外,還可加上行星輪個數[6]。
設計變數是獨立參數,因此要特別注意,不要把非獨立參數也列為設計變數。例如,齒輪傳動的齒數比u為已知,一對齒輪傳動中,只能取z1(或z2)為設計變數,又如中心距也不應取為設計變數,因為齒輪參數確定後,中心距隨之而定了。根據減速器的工作條件和設計要求不同,目標函數也不同。若減速器的工作條件和設計要求不同,目標函數也不同。若減速器的中心距沒有要求時,可取減速器最大尺寸最小(如圖2-1)或重量最輕作為目標函數。設m為減速器殼體內零件的總質量,l為最大尺寸,則目標函數的形式為:f(x)=m→min或f(x)=ι=r1+a+r4→min
式中:r1 、r4——分別為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分度圓半徑;
a—— ̄減速器的總中心距。
圖2-1二級減速器最大尺寸若減速器的中心距已固定,可取其承載能力最大作為目標函數。設承載能力用系數表示,則目標函數的形式為:f(x)=1/→min
減速器類型、結構形式不同、約束函數也不完全一樣。但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6]:
(1) 邊界約束:如最小模數,不根切的最小齒數,螺旋角,變位系數,齒寬系數的上下界等的限制。
(2) 性能約束:如接觸強度、彎曲強度、總速比誤差、過度曲線不發生干涉、重合度、齒頂厚等的限制。對行星齒輪減速器來說,尚有裝配條件、同心條件和鄰接條件等的限制。
減速器的類型很多,下面介紹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
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優化設計
1 . 確定設計變數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傳動簡圖如圖2-3所示。設計的原始數據為:高速軸輸入功率P1=6.2KW,高速軸轉速n1=1450r/min,總傳動比I=31.5,齒寬系數取0.4;齒輪材料和熱處理:大齒輪鋼45、正火HB取值范圍為:187207,小齒輪鋼45、調質HB取值范圍為:228255;總工作時間不少於10年,要求按總中心距最小來確定總體方案的各主要參數[12]。
圖2-3 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傳動簡圖為方便加工,取二級傳動齒輪的螺旋角相等,這樣此次優化設計的設計變數有:mn1,mn2,Z1,Z3,i1,。顯然:i2=31.5/i1。因此設計變數可取為:
X= (2-40)
式中:mn1、mn2為高速級與低速級齒輪法面模數;Z1、Z3為高速級與低速級的小齒輪齒數;i1、i2高速級與低速級傳動比;為斜齒輪的螺旋角。
2.確定目標函數該齒輪傳動減速器的總中心矩:
a=a1+a2= (2-41)
式中:a1為高速級中心矩;a2低速級中心矩。根據式(2-33)可得目標函數為:
minf(X)= (2-42)
3. 確定約束條件(1) 邊界約束:
綜合考慮傳動功率與轉速、平穩,軸向力不可太大,能滿足短期過載,高速級與低速級大齒輪浸油深度大致相近,軸齒輪的分度圓尺寸不能太小等,因此取[9]:
2≤mn1≤5 3≤mn2≤6
14≤Z1≤22 16≤Z3≤22
5.8≤i1≤7 8°≤≤15°
由此可以建立12個約束條件:
g1(X)=2-x1≤0 g2(X)= x1-5≤0
g3(X)=3-x2≤0 g4(X)= x2-6≤0
g5(X)=14-x3≤0 g6(X)= x3-22≤0
g7(X)=16-x4≤0 g8(X)= x4-22≤0
g9(X)=5.8-x5≤0 g10(X)= x5-7≤0
g11(X)=8-x6≤0 g12(X)= x6-15≤0
(2) 齒輪的接觸應力和彎曲應力不大於許用值得: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接觸應力和彎曲應力的計算公式如下[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3) 幾何干涉約束
高速級大齒輪與低速軸不幹涉條件[9]:
a2-E-dc2/2≥0 (2-55)
式中:E為低速級軸線與高速級大齒輪(中間軸)齒頂圓之間的距離,根據經驗,E≥50mm;本次設計里取E=50mm。dc2為高速級大齒輪的齒頂圓直徑。
4. 減速器優化設計程序框圖
5 .MATLAB實現及結果分析此設計是具有6個設計變數,19個約束的優化設計問題,在MATLAB優化工具箱中可調用fmincon函數來求解。
首先編制目標函數的M文件opti4.m,代碼如下:
function f=opti4(x)
f=(x(1)*x(3)*(1+x(5))+x(2)*x(4)*(1+31.5/x(5)))/(2*cos(x(6)));
再編制非線性約束函數的M文件mycon4.m,代碼如下:
function [c ceq]=mycon4(x)
g(1)=(cos(x(6)*pi/180))^3-3.079*1.0e-6*(x(1))^3*(x(3))^3*x(5);
g(2)=(x(5))^2*(cos(x(6)*pi/180))^3-1.017*1.0e-4*(x(2))^3*(x(4))^3;
g(3)=(cos(x(6)*pi/180))^2-9.939*1.0e-5*(x(1))^3*(x(3))^2*(1+x(5));
g(4)=(x(5))^2*(cos(x(6)*pi/180))^2-1.116*1.0e- ...
4*(x(1))^3*(x(3))^2*(1+x(5));
g(5)=(x(5))^2*(cos(x(6)*pi/180))^2-1.076*1.0e- ...
4*(x(1))^3*(x(3))^2*(31.5+x(5));
g(6)=(x(5))^2*(cos(x(6)*pi/180))^2-1.171*1.0e- ...
4*(x(2))^3*(x(4))^2*(31.5+x(5));
g(7)=x(5)*(2*(x(1)+50)*cos(x(6)*pi/180)+x(1)*x(3)*x(5)- ...
x(2)*x(4)*(x(5)+31.5));
c=[g(1);g(2);g(3);g(4);g(5);g(6);g(7)];
ceq=[];
最後編制主函數的M文件myfun4.m,代碼如下:
function [y fval]=myfun4(x)
A =[-1,0,0,0,0,0;1,0,0,0,0,0;0,-1,0,0,0,0;0,1,0,0,0,0;0,0,-1,0,0,0; ...
0,0,1,0,0,0;0,0,0,-1,0,0;0,0,0,1,0,0;0,0,0,0,-1,0;0,0,0,0,1,0; ...
0,0,0,0,0,-1;0,0,0,0,0,1];
b =[-2;5;-3;6;-14;22;-16;22;-5.8;7;-8;15];
lb=zeros(2,1);
options = optimset('LargeScale','off');
[y,fval,exitflag,output]=fmincon(@opti4,x,A,b,[],[],lb,[],@mycon4,options);
運行後結果如下:
x= 2 3.78575964782261 18.380170427575
17.830153178196 5.8 12.5702622643179
fval=349.015042141358 優化了31.8%。將數據進行圓整後:
x= 2 4 19 18 5.8 12.57
fval=355.68
依然比原來的優化了30.49%
『肆』 大三機械課程設計 二級減速器
我去年做的機械設計 告訴你 沒有完全一樣的 別人給你的也不能用 老老實實自己做 不是難的完全做不了 但是機械制圖時有些東西的確可以直接復制黏貼 比如螺釘什麼的
『伍』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示運動機構簡圖,傳動裝置總效率怎麼計算
傳動裝置總效率=電動機效率×V帶傳動效率×齒輪傳動效率×滾動軸承效率的三次方×輸送帶傳動效率
『陸』 帶式運輸機二級減速器的總效率怎樣計算
查閱機械設計手冊啊
比方說軸承的傳動效率為0.99,二級減速器經歷了三對軸承就是0.99的三次方
然後還有聯軸器,齒輪,滾筒,V帶
乘下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