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架空乘人裝置要淘汰蝸桿渦輪減速機
根據國家煤礦安監局科技裝備司2014年2月28日發布的《關於加強煤礦斜井(巷)運人系統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規定:架空乘人裝置使用的蝸輪蝸桿式減速器應在3年之內淘汰。請您盡快更換配件!
蝸輪蝸桿減速器機械效率低,容易產生高溫且會導致潤滑油變質、碳化,一旦潤滑油滿足不了要求,就會對軟齒面造成嚴重損傷,存在安全隱患。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曾多次發生安全事故。
建議換用硬齒面減速機,它具有效率高,潤滑效果好不易產生高溫且齒面為硬齒面,不易磨損,該減速機還設有副油箱,加油時容易控制油量,不會造成缺油現象。
B. 煤礦安全生產具體涉及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安全生產涉及到人、機、環境。
復雜點來講:
安全生產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是老生常談、是一個企業掛在嘴邊的座右銘。作為煤炭企業因為它工作環境、設備的特殊性,安全生產顯得更為重要。可是煤炭行業的安全事故卻頻頻不斷、不能杜絕,原因分析證明所有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95%以上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真正由於不可抗拒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不足5%,也就是說在煤礦安全事故中人是事故的直接製造者,他們忽視了安全、忽視了生命存在的可貴性。安全意識的淡薄導致了不安全行為,最終釀成了一系列悲劇的發生。
如果說煤礦過去安全設備、設施投入嚴重不足,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而現時在國家、企業領導的重視下,隨著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安全投入逐步到位,安全設備、設施逐步完善,可安全事故還是時有發生,我們就不得不從人的角度去反省一下了,人本身的安全隱患可能比物的還大,我們要徹底以人為本,以安全意識為根下手,提高職工自身的安全素質,治理職工內心的隱患,才能有效地防範安全事故的發生。
要實現煤礦安全發展,必須走科學發展之路。
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方針,通過抓安全文化建設,推動了企業健康發展。安全文化,是指企業全體員工認可、接受和實踐的安全核心理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從業行為以及安全文化設施的總稱,體現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每一個群體對安全的態度、思維程度及採取的行為方式,它包含了安全理念文化、安全行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態文化。
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
一是企業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問題突出。
二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
三是行業管理弱化。
四是煤礦安全投入不足。
五是煤礦安全科技水平低。
六是煤礦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下降
七是煤礦安全法制建設亟待加強。
C. 煤礦斜井用架空乘人裝置一定安設在入風井嗎
一般是這樣,總回風巷是不準安裝電氣的,回風巷環境也相當差。
D. 斜井人車乘車的細則
乘車人員要遵守(煤礦安全規程360條)下列規定:
一、聽從司機及乘務人員的指揮,開車前必須關上車門,或掛上防護鏈。
二、人體及所攜帶的工具和零件嚴禁露出車外。
三、列車行駛中和尚未停穩時,嚴禁上、下車和在車內站立。
四、嚴禁在車上或任何兩車箱之間搭乘。
五、嚴禁超員乘車。
六、車輛掉道時,必須立即向司機發出停車信號。嚴禁扒車,跳車和坐非乘人車輛。
其他規定:
一、乘人裝置的運行坡度,運行速度,乘人數不得超過技術參數要求。
二、乘人裝置運行時不得掛拉別的載物車輛。
三、乘人車時必須配備跟車工司機聯絡信號打點運行。
四、乘人裝置在運行時,跟車工要系好安全帶,跟車工必須坐在設有手動防墜落把手或制動器把手的位置上。只要不發生脫鉤事故,跟車工不允許操縱手動閥實施人工制動;當發生脫鉤事故後,跟車工可操作手動閥實施制動。
五、每輛人車乘15人,每排3人。乘坐人員嚴禁攜帶易燃
易爆物品乘車。
六、乘車人員攜帶物品長度不得超過1.2米,重量不得超過
20公斤,且必須順前進方向放置,攜帶物品不得拖地運行。
七、乘坐人車人員必須在指定地點的區域上下車,上下車必
須按先後次序、順序上下車,嚴禁搶車搶座。
對於違反以上安全管理規定的單位或人員,按「嚴重三違」
進行處罰,並且由單位和個人承擔一切後果。
E. 安全生產 對煤礦井下爆破工安全職責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雷管與炸葯分裝於不同的爆管箱內,上鎖分人專管,起爆器及鑰匙隨時不離身。認真配合瓦檢員執行好「一炮三檢」,在班組長指揮下在規定位置設置好放炮安全警戒,按規定處置瞎炮、啞炮;按照爆破規程定量裝葯、按程序裝葯接線,在規定的放炮站點放炮;嚴格檢查放炮母線的完整性,杜絕明接頭、線路裸露;隨時檢查放炮器及備用放炮器,保證放炮器能正常使用;堅持炮前、炮後安全安全警示喊話,炮後15(高瓦斯及防突煤巷、半煤岩巷30分鍾)分鍾後在安全員檢查結束以後才能解除安全警戒。
F. 什麼規定是斜井人車管理中必須嚴格執行的
在協警人車管理中,每一條規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有涉及到生產安全的問題,更是重之重。
1、人員乘坐管理規定:
1、1乘坐人員上車時先雙手握住吊椅桿,跨上吊椅座上,然後雙手置於腳踏桿上,運行時保持正確坐姿集中精力注意前方。
1、2下車時先雙足觸地,臀部離開座位,然後雙手鬆開吊桿
1、3運行時乘車人員不得前後左右擺動吊椅,不得用手抓住運載索和觸摸托(壓)繩輪,以防傷手
1、4上下乘車人員中途相遇時,不得嬉鬧、握手等,以免發生危險
1、5乘車人員攜帶物品長度不得超過1.2米,重量不得超過20公斤,且必須順前進方向放置,攜帶物品不得拖地運行,乘坐人員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車。
1、6乘坐中嚴禁將腳觸及地面
1、7人員必須在指定的上下車區域內上下猴車,上下猴車必須按先後次序,順序上下車,不得搶車、搶座,乘員必須保證乘人間距不得小於15米,乘坐人員不得擁擠、扎堆或兩人共用一個吊椅。
1、8猴車在運行中,如果沒有下行人員,全部為上行人員時(或沒有上行人員,全部為下行人員)應間隔乘人,避免全線滿乘。
1、9乘車人員乘車時不得打瞌睡,必須集中精力注意前方,一旦發生緊急情況隨即拉停沿線設置的拉線開關,立即停車檢查處理,
1、10乘車人員到達下車地點時必須及時下車,不得越位乘車,以防發生危險,造成事故。
1、11乘坐中途發現拖繩或其它情況,要及時下車處理或報告有關管理人員。
1.12乘人裝置在運行中,牽引鋼絲繩產生一定的旋轉是正常的,但吊椅重力足以平衡鋼絲繩所產生的旋轉力。
1、13對於違反以上人員乘坐管理規定的,按「嚴重三違」進行處罰,同時本人一個月內不得乘坐猴車。
2、維護與保養
2、1日常維護保養
2、1、1每日檢查所有堅固件是否松動,特別是驅動部連接螺絲、地腳螺栓、各種U型螺栓,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1、2每日檢查各繩輪轉動靈活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1、3每日檢查鋼絲繩磨損情況,鋼絲繩的檢查、試驗、更換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鋼絲繩的規定執行
2、1、4第班檢查減速機運行工況,發現減速機溫升超過80度,或油溫超過100度、漏油、油的質量下降以及產生不正常噪音等現象時,應停止使用,檢查原因,進行處理。
2、2定期維護保養
2、2、1最初運行7天後,減速機更換同牌號新潤滑油,以後每運行2~3個月換油一次。
2、2、2所有繩輪軸承及驅動部主軸軸承每月加註一次潤滑脂、電機、減速機軸承至少每兩個月加註一次潤滑脂。
2、2、3定期清理電機、減速機外殼的塵土和雜物,但不得用水沖掃
2、2、4定期檢查輪襯和吊椅膠墊的磨損情況,磨損深度達到25㎜時必須更換新襯墊
2、2、5定期檢查吊椅抱索器(固定吊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2、6定期檢查電氣系統和制動器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架空乘人裝置檢修規范
3.1.1 驅動裝置
3.1.1主繩輪、導向輪繩槽磨損不超過原厚度的1/3,驅動輪襯磨損余厚不小於原厚度的1/3。輪緣、輻條無開焊、裂紋或變形,鍵不松動。輪轉動靈活,無異常擺動,無異響。
3.1.2工作閘和安全閘的制動力為實際牽引力的1.5~2倍。閘把及杠桿系統動作靈敏可靠,銷軸不松曠、不缺油。閘輪表面無油跡。液壓系統不漏油。松閘狀態下,閘輪與閘瓦間隙不大於2mm。制動時,閘瓦與閘輪緊密接觸,有效接觸面積不小於原設計的60%,制動可靠。閘帶無斷裂,磨損余厚不小於3mm。閘輪表面溝痕深度不大於1.5mm,溝槽總寬度不超過閘輪有效寬度的10%。
3.2機座和基礎
3.2.1機座無變形損壞。
3.2.2砼基礎規格和螺栓符合設計,緊固可靠。
3.3信號和通訊
信號聲光齊全、吊掛整齊,完好、無失爆,通訊裝置完好暢通。
3.4架空裝置
3.4.1 鋼梁無變形扭曲,螺絲緊固有效,焊縫不開焊。
3.4.2吊輪轉動靈活,無異響。各部件螺栓緊固有效。托(壓)繩輪襯圈磨損余厚不小於5mm,貼合緊密無脫離現象。
3.4.3鋼絲繩的安全系數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斷絲不超過25%;磨損銹蝕不超限,插接長度不小於繩徑的1000倍,繩間距不小於0.8m。
3.4.4吊鉤裝置各部件齊全完整,緊固有效,無開焊、裂紋或變形。摩擦襯墊固定可靠,無缺損;鎖緊裝置齊全有效,無變形。
3.5安全保護
3.5.1 工作閘靈敏可靠。驅動裝置必須有制動器,且動作靈敏可靠,起動時間應先於工作閘2~4s。
3.5.2沿線緊急停車開關裝置、超速、乘人越位、防滑保護、墜砣位置(繩)檢測等保護靈敏可靠。
3.5.3尾輪保險繩可靠,架空乘人裝置與軌道運輸混用的巷道,提升絞車和架空乘人裝置之間的電氣閉鎖裝置靈敏可靠。
3.6張緊裝置
3.6.1墜砣基礎架符合設計,螺栓緊固有效,焊接部分無開焊。活動滑輪上下移動靈活,不卡輪軸、不歪斜。墜砣上下活動靈活,不卡、不擠、不碰支撐架;配重安設穩固可靠。滑動架距滑道的極限位置不小於100mm。收繩裝置靈活可靠。
3.6.2尾輪輪襯磨損余厚不小於原厚的1/3。輪緣、輻條無開焊、裂紋或變形,鍵不松動。定期注油,轉動靈活,無異響,無異常擺動,不脫繩。
3.7試運行
檢修完畢,試運行不少於4h,達到驅動輪、從動輪、托繩輪、尾輪等輪系轉動靈活,聲音正常,鋼絲繩不脫槽,各種保護工作正常,靈敏可靠。
4、斜井架空索道人車崗位操作規程
4.1斜下架空索道人車司機操作規程
4.1接班
4.1.1接班司機必須准時到達工作地點,現場接班
4.1.2接班司機聽取交接司機介紹當班人車運行情況及巷道情況
4.1.3觀察並檢查吊座、鋼絲繩、托繩輪、減速器、電動機巷道情況
4.1.4檢查信號進行雙打、對打、是否聲音洪亮、清晰准確
4.1.5啟動前,應在室外目視檢查有無檢修人員或其他人員在架空人車在架空人車附近作業或停留。
4.1.6向下信號工打電話聯系,准備試車,等收到下信號工的信號後,按啟動按鈕開車度運轉
4.1.7啟動後,司機應集中精力細心觀察傾聽絞車有無異常,試車一圈確認無問題後准備正式開車運送人員
4.1.8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否則及時向隊匯報
4.1.9履行交接班手續
4.2作業
4.2.1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齊全,保險准備情況
4.2.2用電話(信號)與下信號工聯系,等待下信號工的開車信號
4.2.3收到開車信號後,再對打一次,確認無誤後,按啟動按鈕開車
4.2.4運行中司機要注意精力集中,注意觀察吊座、托繩輪、鋼絲繩磨損情況及電動機、減速器的運轉是否正常,手不離操作按鈕,隨時做好停車准備
4.2.5乘人高峰期間,司機必須站在信號房外安全地點監視乘人情況
4.2.6若是非正常停車,立即電話詢問下信號工或到變坡點,觀察有無異常現象
4.2.7經檢查若無異常情況,給下信號工打開車點.收到下信號後,按下啟動按鈕,點動開車2次,使架空人車正常運行
4.2.8運行中聽到下信號工打正常的停車信號,立即停車
4.2.9停車後,司機應檢查電機、減速器有過熱漏油現象,聯軸節銷有無折斷和缺少情況,制動閘的磨損餘量是否超限
4.2.10架空人車運行中,發現鋼絲繩脫輪,應立即打點停車,使用專用工具進行處理
4.2.11發現信號按鈕及控制開關損壞必須向隊值班人員匯報,安排檢修人員處理
4.3交班
4.3.1清點好所使用的工具或零配件,有無丟失,做到心中有數
4.3.2清理機頭的雜物,並打掃干凈
4.3.3檢查機頭部分所有設備、電機溫度是否超限
4.3.4向接班人匯報本班工作情況
4.3.5協助接班人員現場檢查
4.3.6發現問題協同處理
4.3.7對遺留問題,落實責任向上匯報
4.3.8履行交接班手續
4.4猴車司機操作規程口訣:
班前准備,應知應會,持證上崗,交接現場,傾聽聲音,詢問情況檢查各部,是否完好,開機之前,電話相連,對打信號,試運一圈,細心觀察,有無異常確認無誤,方准運人,巡迴檢查,站道兩側,鋼繩托輪,嚴禁手摸,信號要靈,聯系開停機頭檢查溫、油、軸、閘,鋼繩脫輪,停機上槽搞好衛生,清點器具,交班謹記,接受檢查安全運行,人人平安
5、架空索道人車崗位工操作規程
5.1接班
5.1.1接要求准時進入接班地點
5.1.2了解上一班運轉情況
5.1.3檢查所用吊椅是否完好
5.1.4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否則必須向調度室匯報
5.1.5履行交接班手續
5.2作業
5.2.1集中精力維持秩序,規范乘坐人員乘坐
5.2.2乘坐架空人車按順序排隊乘車,不許擁擠搶乘
5.2.3乘客所攜帶物件以不影響架空人車運行為宜,重量不超過20公斤,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哎呀其它有礙於安全的物品乘車
5.2.4乘坐間距不小於15米
5.2.5嚴禁睡崗脫崗
5.2.6在架空人車巷內施工、作業、必須經相關部門批准,方可進行
5.2.7非乘坐人員不得入內
5.2.8及時掌握吊椅存放情況,若數量不足,則與鄰近點聯繫上(或下)吊椅,崗位工對吊椅及時回收
5.2.9巡道檢查,發現掉道及時處理
5.3交班
5.3.1交班前,要及時進行自查自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好交班准備
5.3.2向接班人匯報本班工作情況
5.3.3協助接班人現場檢查
5.3.4發現問題立即協同處理
5.3.5對遺留問題,落實責任向上匯報
5.3.6履行交接班手續
5.4猴車崗位工操作口訣
現場交接,集中精力,維持秩序,規范運行,無關人員,嚴禁進入,吊椅不足,相互彌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現場交接,填寫記錄
G. 斜井人車應該怎麼管理
一、斜井人車,必須有固定的機修工進行每天的檢修,機修工要由經過專業培訓並取得合格證人員擔任,否則不得上崗。
二、新的斜井人車或大修後的人車,必須要按《煤礦安全規程》、《行人車運行試驗技術規范》規定進行認真檢查和試驗後方可投入使用。
三、機修工每天應對行人車裝置以下部位進行詳細檢查:
1、斜井人車的連接裝置、保護鏈和制動器;
2、主拉桿與主彈簧是否有折斷或其它不良現象,如發現問題及時更換,並檢查撞鐵的螺釘是否松動;
3、主拉桿在導向箱內移動是否靈活;
4、緩沖木有無炸口,裂紋等缺陷,緊固螺釘是否松動。
5、聯動機構的前後連桿靈活及潤滑情況、大小撞鐵至扭桿間距及大小撞鐵固定情況、人工制動閘聯接鋼絲繩及鏈條固定及銹蝕情況。
6、連接裝置的鋼絲繩、防脫插銷、牽引裝置的固定及潤滑情況。
7、制動器的位置、制動座靈活情況、制動器壓板與車體間隙是否超標、制動器扭簧疲勞程度。
8、保護鏈的銹蝕及安全強度。
9、轉向器的靈活情況。
10、車體各緊固部位是否有松動情況。
四、緩沖木在人車運行落閘有切割痕跡後,應進行更換。
五、每班運送人員前需進行一次手動落閘實驗,檢查插爪落閘順序及落閘速度情況。
六、檢修情況要記錄備案,認真保管,並註明檢修人、檢修時間。
七、車輛檢修人員要做到誰檢修、誰簽字、誰負責。
八、嚴禁檢修人員對人車不作日常檢修,而弄虛作假填寫檢修記錄,否則,一旦發現,將嚴肅處理。
九、人車維護單位要做好人車的日常保養與防腐工作,以保證人車達到設計服務年限。
十、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相關規定執行。
H. 斜井人車制度
斜井人車管理制度
1、斜井人車定期試驗制度
1、使用中的人車防墜器,每班進行一次手動落閘試驗。
2、使用中的人車防墜器,每月進行一次靜止松繩落閘試驗。
3、使用中的人車防墜器,每年進行一次重載全速脫鉤試驗。
4、使用中的人車防墜器的各個連接和傳動部分,必須經常處於靈活狀態。
5、專為升降人員和物料的提升裝置的連接裝置主要受力部件以破斷強度為準的,安全系數必須不小於13。
2、人車司機崗位責任制
1、負責人車的日常檢查,並做好記錄。
2、指揮乘車人員有序上、下人車,做到先下後上,不得擁擠。
3、負責檢查乘車人員及其所攜帶物品是否露出車外。
4、負責檢查乘車人員是否帶煙火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下井。
5、開車前負責檢查人車防護鏈是否掛好。
6、開車前負責通知絞車工、井上、井下信號工,做好人車運行的一切准備工作,在井上、井下信號沒有到位或者絞車工調速裝置失效的情況,嚴禁使用人車。
7、開車前檢查遙控器是否有效,人車司機負責用遙控器發送信號,井上、井下、信號工不得越過人車司機直接向絞車司機發送信號,遙控器失靈情況下由人車司機通知井上、井下信號工發送信號。
8、人車運行時人車司機必須直視前方,發現障礙物及時發出停車信號。
9人車司機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操作。
3、乘坐人車人員注意事項及規定
1、聽從司機指揮、開車前必須掛上防護鏈
2、人體及所攜帶的工具等物嚴禁露出車外。
3、人車運行和尚未到停車場,嚴禁上下車。
4、嚴禁帶煙火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下井。
5、攜帶爆破物品的爆破員嚴禁乘座同一列人車上下井。
6、嚴禁超載。
7、人車掉道時,或發生其它意外情況,司機應立即發出停車信號,乘座人車人員應聽從司機及管理人員指揮,嚴禁跳車。
8、乘座人員應做到先下、後上、不得擁擠。
9、等候人車應到候車巷道,不得在井底車場等候人車。
4、人車的使用方法
1、每班運送人員前,必須對人車的連接裝置,保護鏈和制動器進行全面檢查。
2、制動座與車體之間的滑動應靈活可靠,壓板與車體應有三到六毫米間隙,保證制動座與車體之間的滑動自如,使之列車連動落閘後,列車向上提,制動座應能在下滑力的作用下,自動回位。
3、制動座必須靠在最前面,不準打斜以保證制動行程和列車緊急制動時的平穩性。
4、檢查主拉桿與主彈簧是否所有折斷或其它不良現象,如發現問題時應及時更換,並檢查撞鐵的螺釘是否松動。
5、前後連桿在導向箱導套內應活動靈活,閉鎖裝置應可靠好用。
6、緩沖木應符合要求,緊固螺釘不應松動。
7、為驗證制動器是否處於良好狀態,每班運送人員前需在原在搬動手動搬把一次,檢查落閘情況,如遇問題,立即排除。
8、人車進入6°以上斜巷時,應觀察錘式平道閉鎖的作用下是否抬起,以防止制動連動機構失靈造成事故。
9、列車進入6°以下斜巷時,應將平道閉鎖鎖上,防止列車進行入平巷時落閘。
布村煤礦鋼絲繩檢查制度
一、定期檢查制度
1、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每隔6個月檢查1次。
2、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之日起12個月進行第1次檢驗,以後每隔6個月檢驗1次。(到指定試驗站試驗)
二、日常檢查制度
絞車提升鋼絲必須每天檢查1次,檢查斷絲、磨損、銹蝕和變形等。
1、鋼絲繩在1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
①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為5%
②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為10%
2、鋼絲繩直徑減少量達到10%時,必須更換。
3、鋼絲繩的鋼絲有變黑,銹皮點蝕麻坑等損傷時不得用作升降人員,銹蝕嚴重,不論斷絲或繩徑變細多少都必須立即更換。
4、綱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到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發現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或變形,繼絲及直徑減小超過《規程》的規定,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長度伸長0.5%以上時,必須將受力段剁掉或更換綱絲繩。
三、鋼絲繩的維護保養
1、新繩到貨後,應由檢驗單位進行驗收檢驗。合格後應妥善保管備用,防止損壞或銹蝕。
2、對每卷鋼絲繩必須保存有包括出廠廠家合格證、驗收證書等完整的原始資料。
3、保管超過1年的鋼絲繩,在懸掛前必須進行1次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4、對使用中的鋼絲繩,應根據井巷條件及銹蝕情況,至少每月塗油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