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漏氯吸收裝置的選型參數
1、吸收能力是否考慮氯氣的吸收速度與氣體中氯氣的濃度成正比因素。
吸收能力是衡量一套裝置性能好壞的重要參數,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吸收氯氣的量,它是反映裝置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的綜合參數。現在市面上銷售的產品標明吸收量多少公斤,這個參數是生產廠家在產品出廠時通過試驗得出的結果,有一個先決條件,即裝置在常溫、常壓下、進風口氣體中氯氣的濃度達到100%時,一個小時內能夠吸收氯氣的量,當氣體中氯氣的濃度發生變化時,那麼吸收等量的氯氣所需的時間就會延長。
2、吸收塔是否選擇單塔多層大塔徑的結構。
漏氯吸收裝置屬於化工填料塔的范疇,空塔流速一般都在2~3米/秒。有的片面追求大風量,會造成吸收塔內傳質狀況惡化,吸收能力下降,甚至會產生液泛。風量過小,吸收時間就長。吸收裝置的常見塔體結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單塔多層(多塔並聯),另一種是雙塔串連,由於雙塔串連塔徑小、彎頭多、風阻大、系統通過的氣量小等缺點,已逐步被單塔多層結構的塔體結構所替代。各種類型裝置選用的均是離心式風機,由於該類風機全壓低,若系統阻力大,風量就小,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吸收完泄漏的氯氣,就應選擇吸收塔徑較大且設計合理的裝置。
3、風量是否滿足氣體循環次數要求及考慮氯庫房體積因素。
氯庫房內混合氣體與漏氯吸收裝置構成一個閉路循環系統,在這個系統內氣體的循環次數會影響到氯氣的吸收效果:在《城鎮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58- 2009中規定:漏氯吸收裝置風機風量要滿足氣體循環次數8-12次/小時,並以此作為設計裝置的重要參數。氯氣的泄漏是由於氯氣鋼瓶、管道突然爆裂,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擴散,並在地面進行沉積,同時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和腐蝕性等特點。要求漏氯吸收裝置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氯氣的濃度降低到安全范圍內。漏氯吸收裝置的循環次數在設計上應大於12次/時。因此在選擇漏氯吸收裝置時,氯庫房的大小(由此決定了循環風量)是選擇漏氯吸收裝置類型的關鍵因素。以塔徑為1300mm的漏氯吸收裝置為例,同類型裝置對應的氯庫房容積及循環風量對應關系如下(表一):
(表一) 序號 型號 系統風量(m3/hr) 適用氯庫房體積(m3) 1 500型(單塔) 5465 50~250 2 1000型(單塔) 9580 250~500 3 准2000型(單塔) 12300 500~700 4 2000型(雙塔並聯) 19160 700~1200 5 3000型(雙塔並聯) 24600 1200~1800 6 4000型(三塔並聯) 28740 1800~2500 7 5000型(三塔並聯) 36900 2500~3200 表格中的各參數為氯庫房結構較為簡單的選型建議,若氯庫房結構較為復雜(如在線氯瓶區與空、滿瓶堆放間分隔放置或氯庫房為雙層結構等)的情況下,則根據氯庫房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配置。
4、布風系統設計是否合理。
布風系統是「高效」的代名詞,是漏氯吸收裝置專業度的體現,是氯庫房氣體循環次數達到8~12次/小時的重要保障之一。以往漏氯吸收裝置的布風由簡單的吸風管和送風管來完成氯庫房內氣體的循環,易產生氣流死角,影響吸收效率。而布風系統的出現使得漏氯吸收裝置具有更高的吸收效率,可以很大程度的縮短泄氯事故的處理時間。布風系統由吸風系統和送風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吸風系統採用面源吸風的方式,在氯庫房氯瓶區形成一個整體的負壓區,使氯庫房內產生含氯混合氣體的單向循環系統,促進泄氯吸收系統對氯氣的有效吸收;而送風系統採用空間立體布風的方式,對氯庫房氯氣混合氣體產生推動力,使混合氣體平穩流動,便於吸收,避免在氯庫房出現氣流死角的現象。
『貳』 誰是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吸收塔系統的CAD和設計方案,跪求 有沒有這方面的高手,急等請教。。。
你要的東西也太多了 人家搞一個設計幾十萬,你在網路上就想拿走~~~~~~~~~~~~~~~~~
『叄』 污水處理溢流堰布水器的設計。
一般抄以堰負荷考慮,150~250CMD/m.d,擾動大選負荷小,反之亦同.
堰之水溝約60cm深,約15~40cm 寬,請以流速較核之.
堰體之高約40cm,突出水溝約17.5cm,堰之波谷與谷之距約30cm.
堰體與水溝間一有橡膠墊防水,以30~50cm距固定之.因堰之目的之一為均勻堰之輻射方向出水,故堰體打孔為長橢圓形,以利將來水平校正.
『肆』 製冷系統冷卻塔中布水器的噴水方向如何確定
一般布水器都是向下噴水的,布水管上的孔是固定的,一般不能調整。
『伍』 什麼是變流量冷卻塔是不是可以均勻布水
空調冷氣與冷卻塔是兩個概念,空調冷氣是由機組製冷量控制,冷卻塔布水是由水泵控制,如果冷卻塔循環水溫度過高,就要檢查冷卻塔的布水裝置是否堵塞、填料是否需要更換,風機運轉是否正常,如果需要設計請與北京冰涼冷卻塔設計研究院聯系,這是國內第一家專門從事冷卻塔研究的設計院。
『陸』 【題目】某金剛砂生產間凈化系統中的吸收塔設計
❤爺~
建議請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吸收部分
如果不懂
請看《環境工程原理》、《化工原理》
還不懂的話~~~
請看《物理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
有關繪圖 請參考《工程制圖》
『柒』 吸收塔設計
吸收塔無非就是那幾種,設計主要要注意,吸收什麼的,有機廢氣,酸,鹼等等,記得內壁要做f防腐,外壁可選做保溫,還有救填料,布水什麼的 形狀各異。這里有相關解答http://www.doc88.com/p-302944776613.html
『捌』 一個日處理10噸生活污水的人工濕地,裡面是怎麼設置布水和集水的
進出水系統的布置:濕地床的進水系統應保證配水的均勻性,一般採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裝置。進水管應比濕地床高出0.5m。濕地的出水系統一般根據對床中水位調節的要求,出水區的末端的礫石填料層的底部設置穿孔集水管,並設置旋轉彎頭和控制閥門以調節床內的水位。
填料的使用:濕地床由三層組成表層土層、中層礫石、下層小豆石。表層土鈣含量在2~2.5kg/100kg為好;礫石層粒徑在5~50mm,鋪設厚度0.4~0.7m。
潛流式濕地床的水位控制:當接納最大設計流量時,進水端不能出現雍水現象;當接納最小流量時,出水端不能出現填料床面的淹沒現象;有利於植物生長,床中水面浸沒植物根系的深度應盡可能均勻。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幾種生物膜污水處理工藝
1、顆粒型生物膜反應器
1.1上流式污泥床(USB)
上
流式污泥床(USB)是20世紀70年代末由荷蘭Lettinga開發的又一項新的顆粒型生物膜反應器,主要用於厭氧生物處理系統中,即UASB。它主要
由配水系統、污泥床、三相分離器等組成。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將污泥和污水進行充分混合,三相分離器將顆粒污泥、氣體和污水進行分離,污泥保留在反應器
中,氣體和處理後的出水排出反應器,其結構示意見圖1。
4.2無泡曝氣的特點:
與常規曝氣相比,採用中空纖維膜進行無泡曝氣具有如下優點:
①由於曝氣不產生氣泡,氧直接以分子狀態擴散進入生物膜,幾乎百分之百地被吸收,傳質效率可高達100%,因此溶解氧不再是限制微生物生長的決定因素。
②由於生物膜生長在中空纖維膜的外表面,所以在供氧過程中,生物膜不會受到氣體摩擦,不易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