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其他機械機構與聯接裝置

其他機械機構與聯接裝置

發布時間:2021-11-10 15:14:26

機械與機構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機器:由零件組成的來執行機械運動自的裝置。用來完成所賦予的功能,如變換或傳遞能量、變換和傳遞運動和力及傳遞物料與信息。機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構件通過活動聯接形成的構件系統。 機器同時產生運動和能的轉換 ,目的是利用或轉換機械能以代替或減輕人的勞動;機構只產生運動的轉換,目的是傳遞或變換運動。設計新機構時,必須分析機構的運動。用簡單的線條和符號代替構件和運動副,按一定的比例表示各運動副之間相對位置的簡單圖形稱為機構運動簡圖。利用機構運動簡圖,可方便地求出機構上各點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運動參數,同時也可以表達復雜機器的組成和傳動原理,便於進行機構的運動和受力分析。 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機器具備機構的特徵外,還必須具備第三個特徵即能代替人類的勞動以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的機構。從結構和運動的觀點來看,機構和機器並無區別泛稱為機械。

⑵ 簡述機器與機構的區別與聯系

一、兩者的組成不同:

1、機器的組成:機器是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

2、機構的組成:機構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構件通過活動聯接形成的構件系統。

二、兩者的分類不同:

1、機器的分類:包括原動機和工作機。

2、機構的分類:按組成的各構件間相對運動的不同,機構可分為平面機構(如平面連桿機構、圓柱齒輪機構等)和空間機構(如空間連桿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等);

按運動副類別可分為低副機構(如連桿機構等)和高副機構(如凸輪機構等);按結構特徵可分為連桿機構、齒輪機構、斜面機構、棘輪機構等;按所轉換的運動或力的特徵可分為勻速和非勻速轉動機構、直線運動機構、換向機構、間歇運動機構等。

三、兩者的作用不同:

1、機器的作用:用來代替人的勞動、進行能量變換、以及產生有用功。機器貫穿在人類歷史的全過程中。但是近代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卻是在西方工業革命後才逐步被發明出來。

零件、部件間有確定的相對運動,用來轉換或利用機械能的機械。機器一般由零件、部件組成一個整體,或者由幾個獨立機器構成聯合體。由兩台或兩台以上機器機械地聯接在一起的機械設備稱為機組。

2、機構的作用:機器、儀器等內部為傳遞、轉換運動或實現某種特定的運動而由若干零件組成的機械裝置。如機械手錶中有原動機構、擒縱機構、調速機構等;車床、刨床等有走刀機構。

機器與機構之間的聯系:機器由不同功用的機構組成;在運動鏈中,如果將其中某一構件加以固定而成為機架,則該運動鏈便成為機構。

從能量角度定義,機器為利用或轉換機械能的裝置,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為機械能的稱原動機,如內燃機、蒸汽機,電動機等,利用機械能來完成有用功的稱工作機,如各種機床、起重機、壓縮機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的概念也在不斷地更新和變化。

⑶ 機器與機構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機構的主要功用在於傳遞或轉變運動,而機器的主要功用是為了生產目的而利用或轉換機械能。

⑷ 概述機械、機器、機構、零件之間的關系

機械、機構、機器是從機械的組成原理來劃分的;零件、部件則是從機械製造技術的角度來劃分的。

機構與機器總稱為機械。
具有動力源,用以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與信息的機構稱為機器。
能夠傳遞運動與力的一種可動裝置稱為機構。
例如:千斤頂沒有動力源只屬於機構,電動機、計算機、汽車由於具有動力源而屬於機器。
機械製造加工、裝配的最小單元稱為零件,如螺釘、螺母、齒輪、機座等。

由此可見其關系為:
機械包含機構與機器;機器包含一個或多個機構。
一個零件可成為一個構件,如計算機上的一個鍵;多個零件在工作時保持相對靜止也可組成一個構件,如鍵聯接的齒輪和軸作為一個整體一起轉動就是一個構件。2個或2個以上的構件通過運動副可以聯成運動鏈;而在一個運動鏈中若其中某一構件作為機架則變成機構。

⑸ 機械 機器 機構 構件 零件 運動副 運動鏈 之間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區別:
一、它們的定義不同。
1、機械:機器與機構的總稱。機械是一種工具裝置,旨在幫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節省力氣。
2、機器: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
3、機構:把一個或幾個構件的運動,變換成其他構件所需的具有確定運動的構件系統。
4、構件:機器中每一個獨立的運動單元體稱為一個構件。
5、零件:組成機械和機器的不可分拆的單個製件,其製造過程一般不需要裝配工序。
6、運動副:兩構件直接接觸並能產生相對運動的活動連接。
7、運動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構件通過運動副的連接而構成的相對可動的系統稱為運動鏈。
二、發揮的作用不同。
機械和機器能夠獨立地完成做功,具有特定功能,比如紡織機能夠織布,粉碎機能夠粉碎。可以幫助人們節省力氣,提高工作效率。其他的機構、構件、零件、運動副、運動鏈不能獨立完成做功,無法實現具體的目的。
三、復雜程度不同
機械和機器是由許多個機構、構件、零件、運動副、運動鏈構成的,組成部分比較多,結構比較復雜。而機構、構件、零件、運動副、運動鏈相比於機械和機構,復雜程度要低一些。其中零件是單一的不可拆分的,沒有組成部件的,其他的都是可以拆分的。
聯系:
由零件組成構件,構件通過運動副連接成機構,機構再組成機器,機器和機構總稱機械。他們之間相互連接,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特定的功能。
(5)其他機械機構與聯接裝置擴展閱讀:
機械,源自於希臘語之Mechine及拉丁文Machina,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現代中文之「機械」一詞為機構為英語之(Mechanism)和機器(Machine)的總稱。
機械的特徵有: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是現代機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機械的現代概念多源自日語之「機械」一詞。
最早系統的「機械」定義是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i)在其著作《建築十書》,主要對於搬運重物發揮效力」,機械和工具作了區別:「機械(machane)和工具(organon)之間似乎有著以下的區別。即機械是以多數人工和很大的力量而發生效果的,如重弩炮和葡萄壓榨機。
而工具則是一名操縱人員慎重地處理來達到目的的,如蠍形輕弩炮或不等圓的螺旋裝置。因此工具和機械都是利用上不可缺少的東西。」古希臘時期已有圓柱齒輪。
亞歷山大利亞·希羅(Heron
of
Alexandria)在1世紀最早討論了機械的基本要素,他認為機械的要素有五類:輪與軸,杠桿,滑車,尖劈,螺旋。希羅的論述反映了古典機械的特徵。中國古時《
莊子·齊物論》:「其發若機括。」《釋文》稱:「機,弩牙;括,箭括。」《說文解字》對「機」的解釋是「機,主發者也」,指弩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構

⑹ 機械中螺紋聯接的防松裝置

1,利用摩擦力的防松裝抄置:原理是在螺紋間經常保持一定的摩擦力,且附加摩擦力盡可能不隨著載荷大小而變化.有兩種:彈簧墊圈和雙螺母.2,用機械方法的防松裝置:原理是用機械裝置把螺母和螺栓聯成一體,消除了它們之間相對轉動的可能性,這種方法最為可靠.有兩種:開口銷和止動墊圈.1.帶傳動的優缺點:優點:1,可用於兩軸中心距離較大的傳動;2,帶具有彈性,可緩和沖擊和振動載荷,運轉平穩,無雜訊;3,當過載時,帶即在輪上打滑,可防止其他零件損壞;4,結構簡單,設備費低,維護方便缺點:1,傳動的外廓尺寸較大;2,由於帶的彈性滑動,不能保證固定不變的傳動比;3,軸及軸承上受力較大;4,效率較低;5,帶的壽命較短,約為3000到5000h,.6,不宜用於易燃易爆的場合.

⑺ 請問機構、裝置和機器的區別

機構:
機構,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構件通過活動聯接形成的構件系統。按組成的各構件間相對運動的不同,機構可分為平面機構(如平面連桿機構、圓柱齒輪機構等)和空間機構(如空間連桿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等);按運動副類別可分為低副機構(如連桿機構等)和高副機構(如凸輪機構等);按結構特徵可分為連桿機構、齒輪機構、斜面機構、棘輪機構等;按所轉換的運動或力的特徵可分為勻速和非勻速轉動機構、直線運動機構、換向機構、間歇運動機構等 ;按功用可分為安全保險機構、聯鎖機構、擒縱機構等。
在運動鏈中,如果將其中某一構件加以固定而成為機架,則該運動鏈便成為機構。
機構:是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構件組合,它是用來傳遞運動和力的構件系統

裝置:
1. 安裝。
魏巍《路標》二:「 雷鋒 同志也正是裝置了這樣的『發動機』,所以才精神奮發,力氣無窮。」
2. 機器、儀器或其他設備中,構造較復雜並具有某種獨立的功用的物件。如:核裝置。

機器:
機器是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它是用來代替人的勞動、進行能量變換、信息處理、以及產生有用功。機器貫穿在人類歷史的全過程中。但是近代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卻是在西方工業革命後才逐步被發明出來。

⑻ 機械原理中 機器機構和機械三者有何聯系與區別

它們的區別只有一點就是概念不同:

1、機械是利用力學等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各種機器、齒輪、槍炮等均是機械。

2、機器是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它是用來代替人的勞動、進行能量變換、以及產生有用功。

3、機構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構件通過活動聯接形成的構件系統.按組成的各構件間相對運動的不同,機構可分為平面機構(如平面連桿機構、圓柱齒輪機構等)和空間機構(如空間連桿機構、蝸輪蝸桿機構等)。

按運動副類別可分為低副機構(如連桿機構等)和高副機構(如凸輪機構等);按結構特徵可分為連桿機構、齒輪機構、斜面機構、棘輪機構等。

按所轉換的運動或力的特徵可分為勻速和非勻速轉動機構、直線運動機構、換向機構、間歇運動機構等 ;按功用可分為安全保險機構、聯鎖機構、擒縱機構等。

它們的共同之處有:

1、都是人為實體的組合。

2、各運動實體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8)其他機械機構與聯接裝置擴展閱讀:

機械工程的服務領域:

機械工程的服務領域很廣,凡使用機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產的部門,無不需要機械工程的服務。現代機械工程有5大服務領域:

1、研製和提供能量轉換機械,包括將熱能、化學能、原子能、電能、流體壓力能和天然機械能轉換為適合於應用的機械能的各種動力機械,以及將機械能轉換為所需要的其他能量的能量變換機械。

2、研製和提供用以生產各種產品的機械,包括農、林、牧、漁業機械和礦山機械以及各種重工業機械和輕工業機械等。

3、研製和提供從事各種服務的機械,如物料搬運機械,交通運輸機械,醫療機械,辦公機械,通風、採暖和空調設備以及除塵、凈化、消聲等環境保護設備等。

4、研製和提供家庭和個人生活用的機械,如洗衣機、電冰箱、鍾表、照相機、運動器械和娛樂器械等。

5、研製和提供各種機械武器。

⑼ 機械的結構與機構有什麼不同

機械結構,是指機械設備中的不動的設備主體構件,比如機械設備的機架等。機械版機構是指用權來傳遞與變換運動和力的可動裝置,簡單來說就是若干個加工件(或標准件)通過各種方式連接,以達到某種預想動作的部分。
機械機構包含機結構,但機械結構不包含機構。

⑽ 機械 機器 機構 構件 零件 運動副 運動鏈 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區別:

一、它們的定義不同。

1、機械:機器與機構的總稱。機械是一種工具裝置,旨在幫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節省力氣。

2、機器: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

3、機構:把一個或幾個構件的運動,變換成其他構件所需的具有確定運動的構件系統。

4、構件:機器中每一個獨立的運動單元體稱為一個構件。

5、零件:組成機械和機器的不可分拆的單個製件,其製造過程一般不需要裝配工序。

6、運動副:兩構件直接接觸並能產生相對運動的活動連接。

7、運動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構件通過運動副的連接而構成的相對可動的系統稱為運動鏈。

(10)其他機械機構與聯接裝置擴展閱讀:

機械,源自於希臘語之Mechine及拉丁文Machina,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現代中文之「機械」一詞為機構為英語之(Mechanism)和機器(Machine)的總稱。

機械的特徵有: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是現代機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機械的現代概念多源自日語之「機械」一詞。

最早系統的「機械」定義是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i)在其著作《建築十書》,主要對於搬運重物發揮效力」,機械和工具作了區別:「機械(machane)和工具(organon)之間似乎有著以下的區別。即機械是以多數人工和很大的力量而發生效果的,如重弩炮和葡萄壓榨機。

而工具則是一名操縱人員慎重地處理來達到目的的,如蠍形輕弩炮或不等圓的螺旋裝置。因此工具和機械都是利用上不可缺少的東西。」古希臘時期已有圓柱齒輪。

亞歷山大利亞·希羅(Heron of Alexandria)在1世紀最早討論了機械的基本要素,他認為機械的要素有五類:輪與軸,杠桿,滑車,尖劈,螺旋。希羅的論述反映了古典機械的特徵。中國古時《 莊子·齊物論》:「其發若機括。」《釋文》稱:「機,弩牙;括,箭括。」《說文解字》對「機」的解釋是「機,主發者也」,指弩機。

閱讀全文

與其他機械機構與聯接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德國可換頭電動工具 瀏覽:338
如何換bj40的駕駛儀表 瀏覽:363
鑄造廠都是干什麼活了 瀏覽:82
天津哪裡有電動工具專賣店 瀏覽:895
騰人程工具箱 瀏覽:60
紅米1s設備鎖怎麼解 瀏覽:353
閥門開著是不是不用暖氣費 瀏覽:413
普通天然氣灶怎麼加自動熄火裝置 瀏覽:257
進入VB系統後若發現沒有工具箱 瀏覽:336
儀器儀表回收價格是多少 瀏覽:602
東莞市斯寶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50
永康小五金市場 瀏覽:631
主機風扇軸承怎麼加潤滑油 瀏覽:9
某水果的自動篩選裝置 瀏覽:195
實驗室製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 瀏覽:969
機械革命s2後蓋怎麼拆 瀏覽:838
設備號如何綁定IMEI 瀏覽:728
去大明宮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623
自動准同步裝置的調壓部分 瀏覽:450
摩托車儀表罩如何製作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