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調製冷氣密性試驗有哪幾個程序
一、製冷系統的氣密性試驗
系統的氣密性試驗就是查漏。可用壓力試漏、抽真空試漏和充注少量製冷劑試漏的三個程序查漏。
1.壓力試漏
壓力試漏與吹污一樣,也可用氮氣、乾燥的壓縮空氣或用普通壓縮空氣。用氮氣時,應該在氮氣瓶與系統之間安裝減壓閥,如圖4-4所示。如採用空壓機,則採用雙級機。系統的試驗壓力,一般低壓系統為1.2 MPa,高壓系統為1.8 MPa。加壓之後用肥皂水檢查管道之間、管道和設備之間的連接處,如果出現氣泡,則表明泄漏。檢查無漏時,可進行保壓,保壓時間為24h,前6小時允許壓力下降0.02-0.03 MPa,後18 h內,溫度恆定時,壓力不變為合格。
壓力試驗時要採取的安全措施有:
(1)用壓縮機壓縮空氣時,排氣溫度不得超過120℃,油壓不高於0.3 MPa。
(2)壓縮機進、排氣壓力差不允許超過其限定工作條件1.4 MPa。
(3)不允許關閉機器和設備上的安全閥。高壓系統試壓時,可將低壓系統與高壓系統分開,以防止低壓系統壓力超高,安全閥開啟。
(4)系統試壓時應將油泵等有關設備的控制閥關閉,以免損壞。
壓力試驗是對整個製冷系統充以一定壓力的氮氣或空氣,使管壁設備內壁受壓,以檢查安裝後的接頭、法蘭、管材、設備等是否有泄漏。在氟利昂系統中,因為氟對系統含水量要求很嚴,因此試壓時,多採用工業用的氮氣。氮氣具有無腐獨、無水分、不燃不爆、價格便宜、操作方便等優點。盡量不採用壓縮空氣,因它含有水分和雜質。
嚴禁用氧氣充壓,因為有危險性,在沒有氮氣的情況下,亦可用乾燥壓縮空氣試漏。
2.真空試漏
在壓力試漏工作完成後,可以進行真空試漏。目的有兩個,一是檢查系統在真空條件下的密封性,二是抽除系統中殘留的氣體和水分。
從製冷機的工作原理可知,製冷劑在製冷系統內循環流動時,它的狀態是在不斷變化的,壓縮時為氣體,冷凝後變為液體,蒸發後又變為氣體。但屬於不凝性的空氣或氮氣,在常溫下或在一般的低溫下是不會凝結為液體的。這部分不凝性氣體存在於冷疑器中,並佔去了部分容積,從而影響了冷凝器的散熱能力,使冷凝壓力升高,影響正常的製冷效果。所以,一定要把系統中不凝性氣體抽盡。根據有關規定:進行真空試驗時,氟利昂系統內的壓力,應降到5.33KPa以下(即真空度要在96kPa以上),並在8h內壓力的回升不超過1.33 kPa。對真空度的要求,也應隨著各地大氣壓力不同而異。一般來說,用當地當天的大氣壓力乘上0.96的系數即為所需抽的真空度。
進行真空試漏時,應採用真空泵來抽真空。對於小型製冷系統或者沒有真空泵的情況下,也可利用製冷壓縮機本身來抽真空。
系統抽真空
(1)關閉排出閥,打開排出閥上的多用通道或排空閥,以便排放空氣。
(2)關閉系統中通大氣的閥門(如充注閥、放空氣閥等),打開系統中其他所有閥門。
(3)放盡冷凝器中的冷卻水,否則會因冷卻水溫低而使系統內的水分不易蒸發,難以被推盡。
(4)將油壓繼電器的接點強迫常通,然後啟動一下壓縮機並立即停車,查看一下旋轉方向是否正確,排空孔道中有否排氣,最後才正式啟動壓縮機抽空。
抽空時壓縮機的吸氣閥不能開大,尤其是大型製冷壓縮機,否則排氣口來不及排氣,有打壞閥片的可能。抽真空應分幾次間斷地進行,因為抽吸過快,積聚在系統內的水分和空氣亦不易一下子被抽盡。
(5)抽好真空後,先關閉排空孔道,然後停機,以防止停機後因閥片的不密合而出現空氣倒流現象。
在使用製冷壓縮機抽空的過程中,假如壓縮機自身帶滑油泵時,則隨著系統內真空度的提高會使滑油泵工作條件惡化,引起機器運動部件的損壞。所以當油壓(指壓差)小於26.7kPa耐,應立即停車。
為了檢查是否已將系統內的水分、空氣等抽盡,可在壓縮機排出閥的多用孔道上接臨時管子,待系統中的大量空氣排出後,將管子的另一端放入一隻盛有冷凍油的容器內。若系統內還有水分、空氣等,油里就會出現氣泡,一直要抽到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不出現氣泡,說明系統內的水分、空氣等已抽盡。
用真空泵抽真空時,應首先開啟系統閥門,關閉與大氣相通的閥門,將真空泵與系統製冷劑充注口相連。真空泵抽吸系統內空氣,絕對壓力達97.3kPa(真空度達730 mmHg)時,關閉系統與真空泵的連接閥並停止真空泵的工作,然後進行查漏。方法是用點燃的煙靠近可能出現漏點的地方,若有抽吸現象則表明此處泄漏。
3.充注少量製冷劑試漏
向製冷系統內充注少量製冷劑,可利用鹵素檢漏儀試漏、也可以用試紙和肥皂水等方法檢漏。
4.點動通電檢查電動機的轉向
在機組完成試漏工作以後,對於開啟式機組,可拆下聯軸節上的螺釘和壓板,取下傳動芯子,將飛輪移向電動機一側,使電動機與壓縮機分開,然後用點動方式通電,檢查一下電動機的轉動方向是否正確(對於半封閉或全封閉式機組,此項工作可不做),同時,再動一下油泵,檢查一下油泵的轉動方向是否與泵殼上所標的箭頭方向一致。檢查合格後,將聯軸節上的傳動芯子和壓板裝上,並用螺釘緊固。
Ⅱ 怎麼製作一個小型的製冷設備
氟利昂的也可以的,就是毛細管長度要加長很多,製冷效率也要下降很多,因為高低壓相差很多了,再還有就是保溫要做的很好,壓縮機不需要很大的功率,冰箱的就可以了,
Ⅲ 冷凝器計算方法
對某些應用來說,氣體必須通過一根長長的管子(通常盤成螺線管),以便讓熱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氣中,銅之類的導熱金屬常用於輸送蒸氣。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經常在管道上附加散熱片以加速散熱。散熱片是用良導熱金屬製成的平板。這類冷凝器一般還要用風機迫使空氣經過散熱片並把熱帶走。一般製冷機的製冷原理壓縮機的作用是把壓力較低的蒸汽壓縮成壓力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體積減小,壓力升高。
壓縮機吸入從蒸發器出來的較低壓力的工質蒸汽,使之壓力升高後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壓力較高的液體,經節流閥節流後,成為壓力較低的液體後,送入蒸發器,在蒸發器中吸熱蒸發而成為壓力較低的蒸汽,從而完成製冷循環。
蒸汽壓縮式
單級蒸汽壓縮製冷系統,是由製冷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閥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它們之間用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製冷劑在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其工作過程如圖1所示。
製冷系統
液體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的物體熱量之後,汽化成低溫低壓的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蒸汽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卻介質(水或空氣)放熱,冷凝為高壓液體、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這樣,製冷劑在系統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組成
在製冷系統中,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和節流閥是製冷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這當中蒸發器是輸送冷量的設備。製冷劑在其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實現製冷。壓縮機是心臟,起著吸入、壓縮、輸送製冷劑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熱量的設備,將蒸發器中吸收的熱量連同壓縮機功所轉化的熱量一起傳遞給冷卻介質帶走。節流閥對製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同時控制和調節流入蒸發器中製冷劑液體的數量,並將系統分為高壓側和低壓側兩大部分。實際製冷系統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輔助設備,如電磁閥、分配器、乾燥器、集熱器、易熔塞、壓力控制器等部件組成,它們是為了提高運行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設置的。
Ⅳ 找一本製冷專業書籍電子版本,小型製冷裝置設計指導pdf版,吳業正主編。感激不盡!,,
原因如下:
1、製冷劑泄漏.(表現為內外機都工作,壓縮機也工作,但就是沒效果專)。
2、壓縮機電容損壞屬或不良,導致壓縮機不工作.(現象和上面差不多,但壓縮機不轉,且過熱)。
3、室溫感溫頭阻值變值,導致空調外機不工作.(現象和空調達到設定溫度後停機一樣)。
4、遙控器不良或空調接收器不良.(表現為開機空調無反映,或時靈時不靈)。
Ⅳ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有什麼關系,怎樣計算
製冷量和製冷功率的關系。製冷量是一個類似於功率的名詞,如一個房間的需冷量可以按200W/m²來計算所需的製冷量,製冷裝置能提供的製冷量由壓縮機的種類及參數、製冷劑的種類及充注量、裝置系統的結構、風道布置等因素有關,一般實驗測得此數據。製冷功率一般是指製冷裝置的耗電功率。
功率*能效比=製冷量,功率是實際的用電功率,製冷量是需要乘以能效比的,根據能效比的不同空調可分為1-5級的耗能空調。比如一個櫃機的輸入功率為3850W,能效比為3.12,製冷量就為12012,銘牌顯示製冷量為12000,基本相同。而匹這個單位是指輸入功率的一匹大概有700多W。
(5)小型製冷裝置實驗數據擴展閱讀:
空調器上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製冷量」,它就是空調器的「大小」,就像電視機講的屏幕尺寸大小一樣,空調器也是有著大小的區別,除了外觀可能有的大小不同以外,實際上唯一重要的「大小」指標,就是指這個「製冷量」。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
1. 「匹」用於動力單位時,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稱「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表示。
Ⅵ 求小型製冷裝置窗式空調器設計中,蒸發器與冷凝器的CAD樣圖,包括主視、俯視、側視圖……不限制蒸發器的
小型製冷裝置窗式空調器設計中,蒸發器與冷凝器的CAD樣圖,包括主視、俯視、側視圖……不限制蒸發器的結構樣式,只是需要一個整體的模板,都有怎麼和你聯系呢?
Ⅶ 實驗中毛細管的粗細與長短由什麼因素決定
毛細管的長度粗細視製冷劑 流量 及溫度要求而定,一般先做計算,然後再以實驗方法獲得與製冷裝置匹配的長度和內徑,一般家用的冰箱,窗式空調,以及小型製冷設備管徑在0.6--2mm左右長度一般在0.5米以上多為紫銅管製作。
Ⅷ 冷凝器有哪些分類哪些實驗室比較常用
主要有直型冷凝器,球形冷凝器,空氣冷凝器以及蛇形冷凝器,各有不同用處
直型冷凝器一般用於蒸餾及減壓蒸餾,球形冷凝器主要用於迴流,冷凝效果較直型冷凝器好,二者都是實驗室常用。空氣冷凝器主要用於沸點較高的液體的迴流,可防止水冷時冷凝管炸裂。
蛇形冷凝管效果最好,但就夠復雜,常用在一些儀器上,如旋轉蒸發儀,一般不單獨使用
Ⅸ 小型製冷設備注意因素
小型製冷設備,無論多小,也要注意跟你的需求匹配,選大了,雖然製冷好,但浪費能源啊,回一般這個冷答水機比較注重品牌,深圳凱德利的製冷設備就不錯,小型緊湊、美觀,關鍵是質量售後到位,我浙江大學試驗室用的就是它。
Ⅹ 求助製冷裝置用壓力容器應該如何進行檢驗
小型製冷裝置中的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可以在系統不停機的狀態下進行。
檢驗項目:
1、資料審查
2、宏觀檢驗
3、液氨成分檢驗
4、壁厚測定
5、高壓側壓力容器的外表面無損檢測。
6、必要時還應當進行低壓側壓力容器的外表面無損檢測、聲發射檢測、埋藏缺陷檢測、材料分析、強度校核、安全附件校驗、耐壓試驗等檢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