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醇脫水是合成烯烴的常用方法,實驗室合成環己烯的反應和實驗裝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關數據如下: 合成
()冷凝管(2)防爆沸 D (3)查漏上口倒出(4)除水分(5)C(6)C
『貳』 求一種方法合成環己烯
方法太多了。簡單的如: 溴環己烷在鹼性條件下(比如用NaOH)發生消除反應。 就生成了環己烯。 如果不怕花錢, 比較炫的反應可以用 CH2=CH-CH2-CH2-CH2-CH2-CH=CH2, 然後用Grubbs 二代催化劑,來一個烯烴復分解反應就行了。 (PS:這個是得諾貝爾獎的反應哦)
不要有壓力嘛,你的diels alder 反應是195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反應,相當經典。而且是解釋前線軌道理論的最佳反應。
『叄』 環己烯的合成
乙醇被濃硫酸氧化而變綠,之後濃硫酸又做脫水劑而使乙醇中的碳氫元素脫去僅剩碳元素而變黑
『肆』 某化學小組採用類似乙酸的裝置(如圖1),以環己醇制備環己烯已知: 密度(g/cm3) 熔點 沸點(
(1)①根據制乙烯實驗的知識,發生裝置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由於生成的環己烯的沸點為83℃,要得到液態環己烯,導管B除了導氣外還具有冷凝作用,便於環己烯冷凝, 故答案為:防止暴沸;冷凝; ②冰水浴的目的是降低環己烯蒸氣的溫度,使其液化, 故答案為:使環己烯液化,減少揮發; (2)①環己烯是烴類,不溶於氯化鈉溶液,且密度比水小,振盪、靜置、分層後環己烯在上層,由於分液後環己烯粗品中還含有少量的酸和環己醇,制備乙酸乙酯提純產物時用c(Na 2 CO 3 溶液)洗滌可除去酸, 故答案為:上層;c; ②為了增加冷凝效果,蒸餾裝置要有冷凝管,冷卻水從下口(g)進入,冷卻水與氣體形成逆流,冷凝效果更好;更容易將冷凝管充滿水;以防蒸汽入口處驟冷驟熱使冷凝管破裂, 故答案為:g;冷卻水與氣體形成逆流,冷凝效果更好;更容易將冷凝管充滿水;以防蒸汽入口處驟冷驟熱使冷凝管破裂; ③根據表中數據可知,餾分環己烯的沸點為83℃,故收集產品應控制溫度在83℃左右; a、蒸餾時從70℃開始收集產品,提前收集,產品中混有雜質,實際產量高於理論產量,故a錯誤; b、環己醇實際用量多了,製取的環己烯的物質的量增大,實驗製得的環己烯精品質量高於理論產量,故b錯誤; c、若粗產品中混有環己醇,導致測定消耗的環己醇量增大,製得的環己烯精品質量低於理論產量,故c正確; 故答案為:83℃;b; |
『伍』 環己烯的制備實驗中,為何蒸餾至最後也不見白霧
眼袋很重怎麼辦
『陸』 環己烯的制備試驗的注意事項
裝配儀器時,須注意應使儀器安裝穩妥,不可使各介面銜接過緊,否則會使其炸回裂。 溫度計水銀球答的位置,應在蒸餾頭的支管處。 冷凝管應在加熱前就通水,且在加熱停止一段時間後,在停止供水。 稱量葯品或錐形瓶時,應在托盤兩邊放上2片等大的稱量紙,而不可直接放在托盤上。 加熱圓底燒瓶時,不可使坪地接觸到電熱套,亦不可使電熱套溫度過高。 分餾及蒸餾時,在未達到要求溫度前生成的餾分,要單另收集。
『柒』 實驗室制備環己烯副反應的方程式
產物:環己基苯 烯烴也能發生F-C反應,歷程: 1.烯烴的雙鍵和Lewis酸絡合 2.絡合物進攻苯,正離子轉移到苯上 3.苯上的H+離去,得到環己基苯與Lewis酸的絡合物 4.加水終止反應,此時才得到產物環己基苯
『捌』 實驗室通常以環已醇為原料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來制備環己烯.實驗步驟下:①在25mL乾燥的圓底燒瓶中加入10
(1)試劑添加順序是先加入密度曉得再加入密度大的,加入10g環已醇和0.5mL98%濃硫酸的順序是先加環己醇,再加濃硫酸; 故答案為:先加環己醇,再加濃硫酸; (2)控制加熱速度使溫度不超過90℃,溫度低於100°C,利用水浴加熱可以控制; 故答案為:水浴加熱; (3)向餾出液中加約1g精鹽使其達飽和的目的是降低環乙烯的溶解度,利於分層; 故答案為:降低環乙烯的溶解度,利於分層; (4)互不相容的液體可以利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故答案為:轉入分液漏斗中進行分液; (5) 7.4g | 8.2g | |
×100%=90.2%;
實製得的環己烯質量低於理論產量可能的原因是反應混合不均勻,局部炭化或溫度過高,部分環己醇未反應即被蒸出或分液時部分有機層被分出;
故答案為:90.2%;反應混合不均勻,局部炭化或溫度過高,部分環己醇未反應即被蒸出或分液時部分有機層被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