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並回答下列問題:(1)判斷裝置的名稱:A池為______,B池為______.(2)鋅極為
該裝置中A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為原電池,B為電解池,鋅易失電子作負極,銅作正極,B中連接銅的電極為陽極,連接鋅的電極為負極,電解池中陽極上氯離子放電,陰極上氫離子放電;A中鋅電極上失電子生成鋅離子進入溶液,銅電極上銅離子得電子生成銅單質,所以其電池反應式為Zn+Cu2+=Cu+Zn2+;
(1)A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能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所以為原電池,B有外接電源,屬於電解池,故答案為:原電池;電解池;
(2)該裝置中A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為原電池,B為電解池,鋅易失電子作負極,電極反應為:Zn-2e-=Zn2+;銅作正極,溶液中銅離子得到電子生成銅,電極反應為:Cu2++2e-=Cu;B中連接銅的電極為陽極,連接鋅的電極為負極,電解池中陽極上氯離子放電,電極反應為:2Cl--2e-=Cl2↑;陰極上氫離子放電,電極反應為2H++2e-=H2↑,電極上有氣體生成,溶液中水的電離平衡正向進行,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負極附近的溶液遇到酚酞變紅色;
故答案為:負;Zn-2e-=Zn2+;正;Cu2++2e-=Cu;陽;2Cl--2e-=Cl2↑;有無色氣體產生;附近溶液出現紅色;
(3)石墨棒C2為陰極,陰極上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其電極方程式為:4H2O+4e-=2H2↑+4OH-,當C2極析出224mL氣體(標准狀態)時,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為n(H2)=
0.224L |
22.4L/mol |
2. 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不能達到對應目的是()A. 收集H2B.驗滿O2C.配製20%的溶液D.除去CO
A、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應選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圖中所示裝置正確,按圖中裝置實驗能達到對專應目的.
B、檢屬驗氧氣是否集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圖中所示裝置正確,按圖中裝置實驗能達到對應目的.
C、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很小,溶解度不到0.2g,將20g氫氧化鈣放入80g水中,最多隻能溶解的質量不到0.2g,形成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遠遠小於20%,按圖中裝置實驗不能達到對應目的.
D、圖中裝置起洗氣功能時進氣管與出氣管的方向是「長進短出」,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一氧化碳不能,除去CO中的CO2,可選用氫氧化鈉溶液,圖中所示裝置除雜試劑、進氣與出氣方向均正確,按圖中裝置實驗能達到對應目的.
故選:C.
3. 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C、C1、C2均為石墨電極).(1)鐵電極為______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
(1)該裝置中,A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所以構成原電池,Fe易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而作負極、C作正極,Fe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C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故答案為:負;Fe-2e-=Fe2+;
(2)B有外接電源,所以是電解池,C1、C2分別是陽極、陰極,C1、C2電極反應式分別為2Cl--2e-=Cl2↑、2H2O+2e-=H2↑+2OH-,所以C2電極附近溶液呈鹼性,無色酚酞試液遇鹼變紅色,所以該電極附近溶液呈紅色,則該電極看到的現象是產生無色氣體,電極附近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故答案為:陽;產生無色氣體,電極附近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3)C2電極生成氣體為氫氣,生成2.24L氫氣轉移電子物質的量=
2.24L |
22.4L/mol |
0.2mol |
2mol |
4. 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並回答下列問題:(1)鋅極為______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__,石墨棒C 1 為______極
(1)A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能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活潑性較強的Zn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Zn-2e - =Zn 2+ ;活潑性較弱的Cu為正極,石墨棒C 1 與正極相連為陽極,陽極上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其電極反應式為:2Cl - -2e - =Cl 2 ;石墨棒C 2 為陰極,陰極上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所以陰極附近有氣泡,溶液變紅, 故答案為:負;Zn-2e - =Zn 2+ ;陽;2Cl - -2e - =Cl 2 ;有氣泡,溶液變紅; (2)石墨棒C 2 為陰極,陰極上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其電極方程式為:4H 2 O+4e - =2H 2 ↑+4OH - ,當C 2 極析出224mL氣體(標准狀態)時,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為n(H 2 )=
故答案為:0.65. |
5. 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其中C1、C2均是石墨電極),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甲池中,Cu極上有氣
A.甲池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所以屬於原電池,鋅作負極,銅作正極,正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故A正確;
B.濾紙有外接電源,所以屬於電解池,a是陰極,b是陽極,陰極上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同時a極附近有氫氧根離子生成,所以呈鹼性,酚酞遇鹼變紅色,故B正確;
C.乙池有外接電源,屬於電解池,C1、C2電極分別是陽極、陰極,陽極上氫氧根離子放電生成氧氣,陰極上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且C1、C2電極上所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1:2,故C錯誤;
D.乙池中實際上電解的是水,導致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但溶劑的量減少,所以物質的量濃度增大,溶液的pH減小,故D正確;
故選C.
6. 按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A極是銅鋅合金,B極是純銅,電解質溶液中含有足量的銅離子,通電一段時間後,
B極上析出的是銅,B極質量增加7.68g,其物質的量=
陽極上溶解鋅時內,陰極上析出銅,所以溶液容質量增加的質量為鋅和銅的質量差,溶液質量增加0.03g,即鋅和銅的質量差為0.03g. 設鋅的物質的量為x,則: Zn+Cu 2+ ═Zn 2+ +Cu 質量增加 1mol 1g x0.03g x=0.03mol. 即合金中鋅的物質的量是0.03mol. 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知,陽極上鋅和銅失去的電子數等於陰極上銅離子得到的電子,設合金中銅的物質的量為y,則: 0.03mol×2+2y=0.12mol×2 y=0.09mol, 所以合金中銅和鋅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09mol:0.03mol=3:1,所以銅和鋅的原子個數之比是3:1, 故選:B. |
7. 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下列描述正確的是(N裝置中兩個電極均為石墨棒)()A.Zn和C2上均發生氧化反應
M中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屬於原電池,N為電解池,Zn易失電子作負極,銅作正極,C1為陽極、C2為陰極;
A.Zn為負極、C2為陰極,負極上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陰極上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故A錯誤;
B.原電池放電時,電解質溶液中SO42-移向Zn電極移動,故B錯誤;
C.隨著反應的進行,M中銅電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氫離子濃度逐漸減小,N中陰極上氫離子放電,陽極上氫氧根離子放電,所以實質上是電解水,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溶液的體積減小,所以氫離子濃度增大,則M中pH增大,N中pH減小,故C正確;
D.陰極和正極上都是氫離子得電子,電極反應式為2H++2e-=H2↑,故D正確;
故選CD.
8. (2013濰坊模擬)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鐵架台等儀器均已略去).先在試管Ⅱ中加入試劑乙,然後
A、I中NaHCO3和稀HCl反應會來生成氣體二氧化源碳、氯化鈉和水,氣體排不出去,氣壓增大,將I中的氯化鈉、或者未反應的鹽酸壓入Ⅱ中NaOH溶液,鹽酸可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氯化鈉和水,氯化鈉與氫氧化鈉不反應,看不到渾濁,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
B、I中Al和稀H2SO4反應會生成氣體氫氣,試管內氣壓增大,將生成的硫酸鋁和稀H2SO4壓入Ⅱ中,二者均會與Ba(NO3)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澱,符合實驗現象,故B正確;
C、I中氧化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無氣體生成,所以I中液體不會進入Ⅱ中,故無白色沉澱生成,不符合題意,故C錯誤;
D、I中銅和稀硫酸不會反應不會有液體被壓入Ⅱ中,溶液不會變渾濁,不符合實驗現象,故D錯誤;
故選:B.
9. 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並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裝置的名稱:A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