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點燃奧運聖火的裝置對光有什麼作用

點燃奧運聖火的裝置對光有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2021-11-08 15:11:41

❶ 奧運聖火是什麼裝置,是利用什麼原理燃燒的

奧運火炬的構造及原理 獨特的「芯」設計 創造自己的火炬內部燃燒系統 在近幾屆奧運會火炬設計中,一般都只進行外形設計,而內部燃燒系統基本都通過購買原來成型的技術來解決。北京奧組委慎重研究後,決定走自主創新之路,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火炬內部燃燒系統。 科研實力雄厚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成為競爭這一設計方案的積極參與者。為此,集團幾十名相關領域的精幹科研人員組成了設計攻關團隊,並委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興洲為火炬內部燃燒系統總設計師。 「簡單地說,火炬內部燃燒系統就是在火炬內安裝一套設備,使火炬在點燃後能在一定范圍內的各種復雜環境下保持一段時間燃燒不熄,完成接力傳遞。」劉興洲院士介紹說,北京奧運會火炬內部燃燒系統包括三個部分,即燃燒器、穩壓裝置和用於儲存燃氣的燃氣罐。「我們就是要在很小、彎曲且不規則的空間內精心安裝固定好這些裝備。」 最先需要解決的是燃料。北京奧運會火炬選擇了丙烷。丙烷燃燒後主要產生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適應比較寬的溫度范圍,在零下40攝氏度時仍能產生1個以上飽和蒸氣壓,高於外界大氣壓,形成燃燒;而且,丙烷產生的火焰呈亮黃色,火炬手跑動時,動態飄動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較醒目。

❷ 如圖為了採集奧運聖火的畫面生活採集器是一個凹面鏡利用其對光的什麼作用製成

奧運聖火採集器是一個凹面鏡,太陽光射向凹面鏡,會發生反射,反射光線會會聚在焦點上,焦點上的溫度很高,將火炬點燃.
故答案為:會聚.

❸ 奧運聖火為什麼要用凹透鏡點燃

如果有凸透鏡去點,就要把火巨放在凸透鏡的後面,這樣不是很方便,也不好掌握焦點。用凹透鏡即好看由容易操作

❹ 凹透鏡和凸透鏡的區別和用途.點燃奧運聖火的是哪

如果用凸透鏡取火,火向上竄,如點火後不快速移走火焰,會燒壞凸透鏡。

凹面鏡在下方會聚光線,就是一個太陽灶,火苗上竄,不會燒壞凹面鏡。

❺ 奧運火炬有什麼作用

自從向全球發出公開徵集火炬設計的邀請後,北京奧組委共收到有效設計338件。在最終入圍的9件作品中,不乏玉鐲、龍鳳、太極等多種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造型,但評委經過不計名投票,最終選擇了由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設計的火炬「祥雲」。
「火炬創意的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形象,它在中國的文化上具有千年的時間跨度。」設計師仇佳鈺說,「無論是火炬軀乾的雲紋圖案,還是火炬底部進氣口和火炬口的雲紋形狀,都使得『祥雲』理念渾然一體。」
「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設計師姚映佳說,「紙卷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可以說是傳承文明或者傳遞文明的載體,剛好和我們的火炬要傳遞的精神相吻合。」
火炬由銀、紅兩色組成。紅色的選擇源於漢代的漆紅色,藉以承載千年中國印象。因為漆器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發明,具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點,堪稱中華民族的瑰寶。由於紅色部分位於火炬下半部分,是火炬手手持的部分,「祥雲」火炬創造性地使用了橡膠皮革漆,從而使「祥雲」手感舒適而不容易滑落。「當火炬手手持火炬的時候,那感覺宛如在與同伴握手。」設計師章駿說:「橡膠漆一般多用於藝術品和手工業製造,用於奧林匹克火炬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小貼士:「祥雲」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並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情況下保持燃燒。火炬燃料為丙烷,燃燒後只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根據相關規定,奧運火炬將生產2萬支,而每支火炬的成本不會高於人民幣1500元。
兩條絲路
經國際奧委會批准,北京奧運聖火將於2008年3月25日在希臘奧林匹亞按照傳統儀式點火;2008年3月30日,在希臘泛雅典體育場舉行聖火交接儀式;2008年3月31日,在北京舉行聖火進入中國和火炬接力啟動儀式。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以「和諧之旅」為主題,以「點燃激情、傳遞夢想」為口號,將是有史以來路線最長(總行程為137000公里)、范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
奧運聖火的境外傳遞路線是以「絲綢之路」為主線的。選擇「絲綢之路」,其實與「祥雲」火炬的造型不謀而合。「祥雲」火炬造型是一個紙卷軸,而紙當年正是沿著「絲綢之路」由中國傳向西方。另一方面,「絲綢之路」這條國際通道當年溝通了中國和世界,起到了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認為穿越具有歷史意義的「絲綢之路」,行經世界五大洲,並且到訪奧林匹克聖火不曾到過的地方,將會把友誼和尊重帶給不同民族、不同種族以及不同信仰的人們。
奧運火炬接力境外路線將先從阿拉木圖出發,到達「陸上絲綢之路」的終點伊斯坦布爾,輾轉進入歐洲,然後飛赴美洲的舊金山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後從非洲的達累斯薩拉姆開始,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回到中國,期間歷經非洲、大洋洲、亞洲,一共途經22個境外城市。
北京奧運會聖火回到中國境內後,將開始在國內的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113個城市和地區進行傳遞。奧運聖火將傳遍遼闊的中華大地,並抵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終於2008年8月8日到達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會場,點燃奧運會主火炬塔。境內傳遞天數為97天,總里程為4萬公里。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境內傳遞計劃路線,像一條珍珠串聯起來的珠線。」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對這條路線進行了點評。「它涵蓋了我國的海洋、高原、盆地、山地、峽谷、平原、沙漠等各種地理風貌。各地在傳遞路線的選擇上,高度重視廣大基層群眾的參與,盡可能地安排火炬傳遞計劃路線穿鄉過鎮。同時,特別注意將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計進去,充分展現56個民族大家庭的和諧相處。這條路線還包括了我國近一半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70%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所在地,窗體頂端窗體底端北京奧運會火炬將沿著這條文化走廊,穿越歷史和現代,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魅力。」
2007年6月,北京奧組委還將公布火炬手選拔的條件、程序、方式等,正式開始火炬手的選拔工作。人們可以通過爭當火炬手,加入到奧運中來

❻ 點火裝置有什麼作用

一、 電火花的產生

二、發動機的工作狀況對點火的影響

三、發動機對點火系統的要求

四、數字式電子點火系統組成

數字式電子點火系統是在使用無觸點電子點火裝置之後的汽油機點火系統的又一大進展,稱為微型電子計算機控制半導體點火系統。

點火系統的分類:
A.。電感蓄能式點火系統(實際電路參見圖3、4、5)
點火系統產生高壓前以點火線圈建立磁場能量的方式儲存點火能量。目前汽車使用的絕大部分點火系統為電感儲能式。(重點分析介紹)

B.電容儲能式點火系(圖6)
點火系統產生高壓前,先從電源獲取能量以蓄能電容建立電場能量的方式儲存點火能量。多應用於高轉速發動機上,如賽車。

工作原理是把較低電源電壓變換成較高直流電壓(500V-1000V)對電容充電蓄能,點火時刻通過電

容放電使變壓器產生高壓。特點是電容充放電周期快,高壓跳火火花持續期短(約1微秒)且電流大,

不存左火花尾。ECU根據發動機工況在一個點火周期內進行1-3次點火。

電感蓄能式點火系統主要有微型電子計算機(ECU)、各種感測器、高壓輸出部分(功率管、變壓器、高壓線、火花塞)三大部分組成。(參見圖1)

1.ECU
ECU就是整部汽車的智能控制中心,指揮協調汽車的各部工作,同時ECU還有自動診斷功能。

其中處理控制點火系統工作是ECU眾多工作重要的一項。ECU只讀存儲器ROM中存有500多萬組

數據,這些數據大多數是發動機通過各種實際工作情況測量優選得出的,包括了整個汽油機工作范圍

內各種轉速和負荷下的最佳點火提前角及噴油脈寬等有關全部數據。不同型號整車的ECU的存儲數

據是不同的,各廠家對數據都是保密不公開的;這些數據保證了汽油機在功率性、加速性、經濟性和

排放控制方面達到最優組合。

ECU控制點火原理
發動機啟動後,ECU每10ms採集一次發動機的各感測器動態參數,按預先編好的程序處理這

些數據,並存入隨機存儲器RAM中;同時ECU還要根據電源電壓大小、從其只讀存儲器ROM中選

取出適應當前工況的高壓變壓器初級線圈電流導通時間,(即ECU輸出寬度不同的方波電壓控制高壓

輸出糸統變壓器初級線圈電流大小,實現對高壓輸電壓大小的控制)ECU綜合這些數據,從其只讀

存儲器ROM中查找出(計算出)適應當前發動機工況的最佳點火提前角存入隨機存儲器RAM中,

然後利用發動機轉速(或轉角)信號和曲軸位置信號,將最佳點火提前角轉換成點火時刻,即切斷高

壓變壓器初級電流的時刻。

在下列情況下ECU點火實行開環控制,點火按預設程序工作。
A..發動機啟動時。B.重負荷時。C.節氣門全開時。

2.感測器

感測器就是各種不同類型及功用的測量元件,安裝在發動機不同的有關部位,把發動機工況各種參數變化反饋給ECU作計算數據。

在點火系統中應用的感測器主要有:空氣流量計及進氣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及曲軸位置感測器、節氣門位置感測器、冷卻液溫度感測器及爆震感測器、氧感測等等。

3. 高壓輸出

A.高壓輸出功率三極體:在電路中起開關作用。

B.高壓輸出變壓器:在電路中把低電壓轉換成高電壓供火花塞點火。

C.高壓線:在電路中把高壓電傳輸到火花塞。

D.火花塞:在電路中把高壓電引進汽缸並把電能量轉換成熱能。

點火的電原理

變壓器次級線圈分布電容及火花塞、高壓線的分布電容組成迴路電容C,電路無屏蔽時C約50PF,有屏蔽約150PF,火花塞間隙等同可變電阻R。

高壓能量分三個階段變化消耗
第一階段
電容C放電期(誘燃期):變壓器次級線圈產生的點火高壓對電容C充電,當電容C電壓上升達到火花塞擊穿電壓時,火花塞跳火電容C快速放電, 火花塞間隙電壓迅速下降到幾百到幾千伏,電容C放電瞬間電流達10-50安培以上,放電時間約1微秒。點火電壓越高(即點火能量越大),C放電電流越大。

正常狀況下氣缸的混合氣就是這一時刻的火花點燃。如果跳火電離線被發動機氣缸內高速擾流吹息,変壓器高壓再次對C進行充電,則C第二次放電產生電離通道。

註:電壓從10000V-20000V左右在1微秒內突降至幾百到幾千伏,由此產生了一個很強的方波

電壓,並通過高壓線幅射電磁波,對外界電器產生干擾波。方波由N個正弦波組成,所以形成了一

個1微秒時基為中心的干擾電磁頻帶。

第二階段
電感放電期(燃燒期):電感放電是靠電容C放電產生的電離通道形成的低阻產生的。由於電容C放電產生的電離通導(電阻)不能立刻消失,同時變壓器次級電感中還存有充足的高壓能量,所以電感繼續對電離通導放電使火花持續。

由於次級線圈放電電流的變化引起磁通量的變化,次級電感線圈產生了一個感抗電動勢,即產生一個與電感放電電流方向相反的電動勢阻礙了電流的変化,使放電電流較小,電流在幾到幾十毫安,所以,高壓能量需要較長時間放電才能消耗掉,這一電感放電火花持續期俗稱火花尾。

由第一階段電容C放電誘燃後產生一個「火焰中心」,這個「火焰中心」跟隨氣缸內高速擾流移動離開了火花塞電極,這時電感電能放電火花又會點燃混合氣另一個「火焰中心」,作為點燃混合氣的補充,「火焰中心」使混合氣在整個氣缸內很快形成燃燒的「明亮火焰期」,即氣缸內混合氣燃燒溫度達最高,氣體壓強達最高值。這個過程稱為混合汽燃燒期, 燃燒時間在750μS-2500μS之間。

電感放電火花在發動機啟動及低速時非常重要,發動機在啟動或非正常工況下,電容C放電期極有可能未點燃混合氣,此時,只有靠電感放電火花來點燃燃混合氣。

冷車啟動時氣缸內的混合氣溫度低,霧化效果差,點然混合氣需要較長火花期;在低轉速時,由於氣缸內混合氣擾流速度低,第一個「火焰中心」移動慢,有必要點燃第二個「火焰中心」加快混合氣的燃燒,所以點火火花期也較長。但當發動機轉速較高時, 氣缸內混合氣擾流速度変快,「火焰中心」高速移動,快速傳播引燃了缸內混合氣,因此,並不需要第二個「火焰中心」。

根據混合汽燃燒時間在750μS-2500μS之間,所以,火花持續期最長在700μS左右就可保證混合氣的完全燃燒。實驗證明火花持續期過長對燃燒效果並沒有提高,相反,電離通道生產的高熱加上火花塞自身溫度反而加速了火花塞電極的燒蝕,這就是為什麼要控制點火能量的主因。

另外,從這一原理可以正明,點火能量的大小與高壓線無關(當然,不包括損壞高壓線)。

第三階段
振盪衰減期:隨放電時間的增加電感線圈儲存能量(電壓)消耗下降,使氣體中分離的電離子越來越少,電感放電電流也就越來越少,電離通道溫度下降,根著通道電離子數量急劇下降,即相當於通道電阻值R逐步上升変為無限大,火花塞停止跳火。這時電感剩餘能量對電容C充電,電容C對電感放電,如此反復直至下一個點火周期的到來。

註:同樣此階段產生一個逐步衰竭的正弦振盪波對外界造成干擾,但強度遠小於第一階段電容放電干擾電磁波。

❼ 奧運會採集聖火是利用光的()

利用凸透鏡原理,
利用凸透鏡將光匯聚於一點而產生高溫點燃聖火。

聖火一般是在現代奧林匹克發源地希臘雅典衛城,
儀式中,用聚光器接收太陽光束,
由象徵潔白無暇的少女(必須少女)點燃!
然後點燃准備好的火炬。

❽ 奧運聖火是_________________裝置,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原理點燃的。

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目錄

火炬簡介
外觀創意
技術特點
工作流程
火炬組件
設計研發
設計團隊
全新亮相
編輯本段火炬簡介
奧林匹克火炬是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的、用於奧林匹克聖火燃燒的、可手持的火炬。奧林匹 火炬設計創意過程
克火炬是奧林匹克聖火的載體。從1936年柏林奧運會開始,每屆奧運會都誕生一支體現主辦國家文化特色並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並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遺產。
編輯本段外觀創意
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燃燒時間15分鍾,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
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在工藝方面使用錐體曲面異型一次成型技術和鋁材腐蝕、著色技術。火炬外形製作材料為可回收的環保材料。 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編輯本段技術特點
北京奧運會火炬在燃燒穩定性與外界環境適應性方面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情況下保持燃燒。在工藝上採用輕薄高品質鋁合金和中空塑件設計,十分輕盈。下半部噴塗高觸感塑膠漆,手感舒適不易滑落。北京奧運會火炬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的產物,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 北京奧運會火炬使用燃料為丙烷,這是一種價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氫,燃燒後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沒有其他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編輯本段工作流程
航天芯,也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的燃燒系統,包括燃料供應系統(燃料瓶、穩壓裝置和回熱裝置)和燃燒器兩大部分。工作時,利用開關工具順時針打開燃料瓶上的常閉開關閥,瓶內的高壓丙烷蒸汽經過穩壓裝置進行減壓,並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某一壓力值附近,然後經過有五個通氣孔的燃料分配器的側孔進入回熱銅管,在流經燃燒室和燃料瓶後重新進入燃料分配器,並從兩路分別進入預燃室和主燃室進行燃燒。
編輯本段火炬組件
燃料瓶 燃料供應系統的主要構成部件是穩壓裝置和燃料瓶,都是採用國內先進工藝和技術自主研發的。燃料瓶採用無縫冷拉工藝,直徑為32毫米,即用一整塊板拉成現在的形狀,因此非常耐壓(達14兆帕),相當於可承受水下1400多米的壓力。由於火炬燃燒有時間要求,一瓶燃料需要保證燃燒15分鍾以上,而燃燒器除要保證火炬形態外,也有一定的流量要求,因此為了既能保證和火炬外殼的匹配,又能滿足燃燒時間,燃料瓶只能做得又細又長。這從工藝上講,難度大大增加。因為是整體成型,且燃料瓶壁的壁厚不到1毫米,在長細比達到7.5倍的情況下是很容易拉裂的。 燃料的選擇 燃料用的是99%以上純度的丙烷。歷史上的奧運火炬用混合燃料的較多。採用丙烷燃料是為了能在火炬傳遞路線范圍內,滿足環境溫度的要求。其次顏色也是一個考慮,丙烷燃燒後火焰是橙色,具有較好的可視性。 穩壓裝置 穩壓裝置也是特別研製的。從燃料瓶里出來的氣體壓力是不穩定的,隨著溫度降低而減小。而火炬的燃燒需要一個穩定的流量,穩壓裝置的作用就是提供一定壓力,一定流量的燃料供應,這和一般穩壓裝置的原理是一樣的。氣態的燃料以相對較高的壓力進入穩壓裝置的進口,以高出環境壓力一定范圍的壓力流出,保證燃燒所需的燃料壓力和流量。穩壓器的設計要求一般就是小巧輕便和多功能。現在的穩壓裝置共有四個功能:第一是將火炬開關設計到穩壓裝置上,這就少了一個零件;第二是減壓;第三是穩壓;第四就是在意外跌落的情況下,還能確保火炬繼續燃燒,不會發生危險。 燃料瓶和穩壓裝置的連接 燃料瓶和穩壓裝置採用螺紋連接,燃料瓶口用外螺紋,穩壓裝置用內螺紋。這個雖不是獨創,但在火炬上用得比較少。以前的一些火炬用的是現成的燃料瓶,多數是採用直接的頂壓方式。這種沒有螺紋的連接方式,如果氣體壓力過大,頂針會頂得很緊,用起來費勁;如果壓力過小,由於使用時的振動,容易松脫,造成漏氣;同時由於是非精確定位密封,在壓緊的過程中或使用過程中也容易密封不嚴而漏氣,既不安全,也容易熄火。我們吸取了國外火炬的經驗和教訓,採用了螺紋介面。
回熱管 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的火炬都採用了保溫裝置。因為對於氣相燃燒而言,若沒有有效的熱量補充,燃料瓶的溫度是下降的。燃料在低溫狀態下,蒸汽壓會降低,有可能會影響火炬燃燒性能。最初的設計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剛研製時燃料瓶容積較大,因此它降溫慢。現在燃料瓶小了,而燃燒時間要求提高,所以必須要加回熱裝置。要給它加熱,就要有熱源,於是很自然地想到利用火炬自身的火焰熱量——燃料出來後不是直接進燃燒室,而是通過回熱系統給燃料瓶進行加熱,減緩溫度降低的速度,滿足燃燒時間。回熱管還有個好處,就是熱交換不可能把所有熱量都交換掉,所以管內的氣體溫度也是升高的,有利於燃燒,這是個額外的好處。 燃燒器 雙火焰是一個核心設計,並在國內第一次運用。燃料經過回熱之後,分兩路,一路進入預燃室,一路進入主燃室,基本上按1:2的比例進行分配。預燃室底部中心是噴嘴,其周圍是進空氣的孔。火炬外殼底部也有一定面積的進氣通道。預燃室燃料往上噴時,會帶動周圍空氣上升進入預燃室,這就是引射作用。 預燃室中燃料和空氣混合後再燃燒,火焰像我們家裡的煤氣灶一樣,摻混得比較好,燃燒充分,火焰溫度比較高,形狀短,是藍色的,在強光下不易看見。而主燃室的燃料沒有經過預混,燃料噴出後和空氣混合,先擴散再燃燒,火焰溫度稍低些,呈不透明的橙色。火焰高度高於25厘米。預燃室相當於一個穩定的火源,保證它始終不滅,即使外面的主燃室火焰熄滅,它會馬上把主火焰點燃。 國外也有類似雙火焰的設計,但不太一樣,不是預混氣的。像2006年都靈冬奧會,也是前後兩個燃燒室,但兩個都是擴散火焰。我們考慮用預混火焰,主要是它的溫度比較高,復燃主火焰比較容易些。另一方面,主火焰在上,預燃火焰在下,受外界影響相對就小,保護火焰就容易些。 這個設計實際上是受了吸氣式發動機的啟發。因為有的發動機也有一個小的預燃室。應該說這種方案在火炬的使用中是第一次。主火焰從圓形管道上均勻的小孔中噴出,這也是特別之處。國外有很多是從一個小口噴出,或者雖是多個噴口,但尺寸較大。我們也做過這樣方案的試驗,一方面不太利於火焰的穩定,另一方面燃燒時煙較大。我們現在這個設計,火焰能從一個環的小孔中噴出,好處之一是噴出的燃料比較均勻,是圓形的火焰;另一個就是噴出來的燃料能與空氣摻混的比較均勻,燃燒比較充分,煙就會小,有利於觀賞性和環保。 在火炬研製中發現,風速對火炬工作的影響最大,在專用設備上進行了大量實驗,做到大風小風條件下,都不熄火。我們很希望得到一支性能可靠、穩定的火炬。我們認為今後應在實際環境中,繼續對火炬進行各項參數考核,並經嚴格的生產過程,保證研製質量。我們期待著北京奧運火炬將在同一個世界,傳播同一個夢想。
編輯本段設計研發
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研究規劃工作從2005年8月開始。結合北京奧運會舉辦理念,通過對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經驗的分析,確定了火炬設計理念、設計要求和創作方式。根據火炬工業設計的特點,為使設計方案達到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經北京奧組委辦公會批准,確定了火炬設計方案以藝術造型為主導,燃燒技術與工業設計同時徵集、公開徵集和定向委託創作相結合的創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奧組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出公開徵集火炬設計的邀請。截至2 鳥巢上方的巨型火炬
006年2月28日,北京奧組委共收到海內外設計機構和設計師提交的應征參賽作品847件,其中有效應征作品388件。 經過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徵集活動初評評審委員會對應征作品初評和復評,按照評審程序的規定,選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2006年6月至8月,根據選擇最好藝術設計和技術設計方案的原則,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確定由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創新設計中心設計的火炬外形祥雲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藝術設計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團設計研發的火炬內部燃燒系統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技術方案,並確定由航天科工集團在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協助下完成火炬外形與燃燒系統結合的火炬樣品製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的完整設計,並於2007年1月經國際奧委會批准。
編輯本段設計團隊
祥雲火炬由聯想集團創新設計中心設計 火炬設計總指導:姚映佳 創作總負責人:李鳳朗 創作指導:仇佳鈺 創作工藝:負責人韓小勤 火炬主創設計:章駿。
編輯本段全新亮相
2011年1月18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又添一處新景觀。完成「搬家」移建施工的北全新火炬(5張)京奧運主火炬塔正式在鳥巢東北側的空地亮相,色調與奧運期間保持一致。據介紹,全新的奧運主火炬塔地面高31米 ,基座埋入地下7.8米。[1] 2008年曾在北京奧運會熊熊燃燒了16天的奧運主火炬16日正式結束了為期三個多月的「搬家工程」,亮相「鳥巢」東北角的空地,吸引了眾多遊人拍照留念。17日清晨,紅色蒙皮、印有祥雲圖案的主火炬在寒風中與國家體育場內的冰雪世界相映成趣,紅白交映,幾位遊客正圍著拆除了腳手架的奧運火炬合影留念。 據工作人員介紹,全新的奧運主火炬塔地面部分高31米,埋入地下基座部分深7.8米。奧林匹克公園近期還將在奧運主火炬塔旁建造一面冠軍牆,形成總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火炬廣場」,面向遊客開放。 長32米、重45噸的奧運主火炬塔2010年9月底拆離「鳥巢」,主體鋼結構返廠維修後進行了再次翻新、加固和「瘦身」,新增加基座、蒙皮、燃燒器和外網。全部組裝完的主火炬塔在造型和色調上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火炬點燃時一致。[2]

❾ 奧運火炬傳遞有什麼用

本來有很多愛熱鬧的人,因為股市大跌,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了,也就沒有心思去旅遊、消費了,更談上有心情去看奧運會了。

❿ 為什麼奧運會要點燃聖火有什麼意義

奧運會期間在主會場燃燒的火焰,即是奧林匹克聖火,它象徵著光明、團結、友誼、和平、正義。
聖火起源於古希臘神話傳說。據古希臘神話,大力神普羅米修斯為解救飢寒交迫的人類,瞞著宙斯到阿波羅太陽神處偷取火種帶給人間,而火種到了人間後就再也收不回去。宙斯只好規定,在燃起聖火之前,必須向他祭祀。於是古代奧運會開幕前必須舉行隆重的點火儀式,由祭司從聖壇上燃取奧林匹克之火,所有運動員一齊向火炬奔跑,最先到達的三名運動員將高舉火炬跑遍希臘,傳諭停止一切戰爭,開始四年一度的奧運會。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恢復後,1912年顧拜旦提出了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的建議,1928年開始實施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的儀式。自1936年,奧林匹克聖火開始從奧運會的故鄉希臘奧林匹亞點燃火炬,然後將火炬接力傳到主辦國,並於奧運會開幕式時進入會場,一般由東道國著名運動員手執火炬點燃熊熊的聖火,直到閉幕時才熄滅。冬季奧運會於1952年也開始點燃聖火。

閱讀全文

與點燃奧運聖火的裝置對光有什麼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鉻鉬鋼閥門材質是什麼 瀏覽:149
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的裝置 瀏覽:329
閥門BDV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41
順德五金機電市場 瀏覽:776
備用電源自動轉換裝置 瀏覽:70
壓縮機沖冷媒的閥門是什麼 瀏覽:113
展示櫃高壓燙就是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644
標致307軸承壞了怎麼辦 瀏覽:980
電子儀表落後了怎麼辦 瀏覽:661
數控軋輥車床自動上料裝置 瀏覽:309
建鋼帶廠需要哪些設備大概多少錢 瀏覽:184
照紅光是什麼儀器 瀏覽:295
老a8儀表怎麼拆 瀏覽:73
崑山興久義液壓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78
礦用紅外線自動灑水降塵裝置 瀏覽:410
白山市南位置修理電動工具 瀏覽:642
機械表什麼怎麼調 瀏覽:651
奧的斯主機軸承怎麼拆 瀏覽:247
抽真空蒸餾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300
機械迷城怎麼玩兒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