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所受合力的關系.將裝有力感測器的小車放置於水平長木
(1)由於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所以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0.16m/s
2,
(2)改變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復實驗,獲得多組數據,描繪小車加速度a與合力F(F=F
1-F
0)的關系圖象.
由於已經平衡摩擦力,所以圖象應該過原點.故AB正確,CD錯誤;
故選:AB.
(3)對小桶受力分析,設小桶重力為mg,
木板釋放前彈簧秤的示數F
1,所以F
1=mg,
設小車的重力為Mg,小車在加速運動時彈簧秤的示數F
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F
2=ma
所以F
1>F
2,
(4)A、在該實驗中實際是:mg=(M+m)a,要滿足mg=Ma,應該使小車和感測器的總質量應遠大於小桶和砂的總質量,故A正確;
B、實驗中不需要將長木板右端墊高,因為已經測量了小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故B錯誤;
C、實驗中不需要測出小車和感測器的總質量,只需要保證小車和感測器的總質量不變,故C錯誤;
D、用加砂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可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故D正確;
故選:AD.
故答案為:(1)0.16
(2)AB
(3)>
(4)AD
B.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去),來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1)圓底燒瓶中發生反
解答:(1)①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Zn+2H+=Zn2++H2↑;專故答案為:Zn+2H+=Zn2++H2↑;
②屬t1>t2,說明實驗Ⅱ反應速率較大,二者濃度不同,說明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化學反應速率隨反應物濃度的增大而增大,對量氣管讀數時,要注意調整左右兩管的液面高度相平,且視線與液面相平;故答案為:其他條件不變時,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3)題目裝置中,裝有硫酸的分液漏斗,通過導管連接錐形瓶和分液漏鬥上方,即上下壓強相同,則實驗中向燒瓶中滴入的稀硫酸的體積對測定氣體體積無影響,故答案為:無影響;
(4)由反應速率大於上述實驗對應的數據可知所含雜質必能與鋅形成原電池,使反應速率增大,所含雜質可以是比鋅不活潑的:石墨、銀、銅等,故答案為:abc;
(5)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為:溫度、濃度、壓強、接觸面積和催化劑,因此加快該反應的反應速率還可以升高溫度、將鋅片換成鋅粒或鋅粉等,故答案為:升高溫度、將鋅片換成鋅粒或鋅粉.
C.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表
(2)改變瓶中水的質量重復實驗,確定加速度a與彈簧秤示數F1的關系,下列圖像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果的是 C
由a=(F0-f)/(M+m)
試驗沒有平衡摩擦力 隨瓶中水的增加,不能滿足M>>m 加速度增加的幅度變緩, a-F0 圖像向下彎
D.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化學實驗,請你根據裝置圖回答相關問題:(1)C池屬於什麼裝置______.
依據電極材料分析A池為原電池做電源,所以B池、C池是電解池,原電池中活潑金屬做負極,鋅做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為:Zn-2e-=Zn2+,銀做正極發生還原反應,溶液中氫離子得到電子生成氫氣,電極反應為:2H++2e-=H2↑;B池是惰性電極滴加硝酸銀溶液;C池是粗銅做陽極,精銅做陰極是粗銅精煉的反應原理,陽極電極反應電子守恆分別計算電極上質量變化;
(1)分析可知C池是粗銅做陽極,精銅做陰極是粗銅精煉的反應原理,屬於電解精煉銅,
故答案為:電解精煉銅;
(2)電極材料分析A池為原電池做電源,所以B池、C池是電解池,原電池中活潑金屬做負極,鋅做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為:Zn-2e-=Zn2+,銀做正極發生還原反應,溶液中氫離子得到電子生成氫氣,電極反應為:2H++2e-=H2↑;B池是惰性電極滴加硝酸銀溶液,電池反應為:4AgNO3+2H2O
通電 | .
E. (1)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
(1)①為了減小測量加速度的偶然誤差可以採用的方法是保持F1不變,重復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內均值.容 ②當F1>F0時,木板才產生加速度.隨著繼續向瓶中加水後,水的重力與繩子的拉力差值越來越大.故選C.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點是B.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 C.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 故選BC. (2)①若電流表示數為零、電壓表示數為E,則發生故障的是待測金屬絲 ②先將選擇開關旋至直流電壓10V,再將紅表筆固定在a接線柱,把另一支表筆依次接b、c、d接線柱.若只有滑動變阻器斷路,則多用電表的示數依次是 0、E、E. 故答案為:(1)①保持F1不變,重復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②c ③bc (2)①待測金屬絲 ②直流電壓10V、紅、0、E、E.
F.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
(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得: a= 為了減小測量加速度的偶然誤差可以採用的方法是保持F 1不變,重復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2)當F 1>F 0時,木板才產生加速度.隨著繼續向瓶中加水後,礦泉水瓶的質量不斷增加, 礦泉水瓶的質量不能遠小於木板的質量,那麼水的重力與繩子的拉力差值越來越大.故選C. (3)A、不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故A錯誤. B.緩慢向瓶中加水,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故B正確. C.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故C正確. D.並沒有獲得很大的加速度,可以獲取多組實驗數據以提高實驗精度.故D錯誤. 故選BC. 故答案為:(1) ,保持F 1不變,重復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2)C, (3)BC.
G. 某學生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製取CO2,其中靠改變裝置內部氣壓的方式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的裝置為
A、反應進行時,打開開關,稀鹽酸向下流與塑料板上的碳酸鈣接觸,版反應發生,不用時可權以關閉開關,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排出,試管內壓強增大,把鹽酸壓回到長頸漏斗內,使鹽酸與碳酸鈣分離,反應停止,故改變裝置內部氣壓的方式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故A正確; B、雖然有帶孔的塑料片,但是稀鹽酸總是浸沒大理石,所有無法控制反應的進行,故B錯; C、石灰石在有孔塑料片上,用氣體時,打開開關,U型管的右邊壓強減小,稀鹽酸就會浸沒石灰石產生氣體,不用時關閉開關,壓強增大鹽酸又被壓到塑料片以下,控制了反應的進行,故C正確; D、可以上下移動銅絲,就移動了有孔的塑料瓶,因此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但是不是通過改變裝置內部氣壓的方式實現,故D錯. 故選AC.
H.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塊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個
(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得: d= a t2 解得:a= (2)當F1>F0時,木板才產生加速度.隨著繼續向瓶回中加水後,礦泉水答瓶的質量不斷增加, 礦泉水瓶的質量不能遠小於木板的質量,那麼水的重力與繩子的拉力差值越來越大,則圖象出現彎曲.故選C. (3)A、緩慢向瓶中加水,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故A正確. B.不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故B錯誤. C.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故C正確. D.並沒有獲得很大的加速度,可以獲取多組實驗數據以提高實驗精度.故D錯誤. 故選:AC. 故答案為:(1);(2)C;(3)AC.
I. (1)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把紙帶穿
(1)①採用數顯測力計測量細線拉力與用重物重力代替拉力的方法相比,可以直接測量出小車(包括測力計)所受的拉力,不需要再滿足重物的質量要遠遠小於小車和數顯測力計的總質量的條件,也不需要測量重物的質量,從而減少了實驗的系統誤差,故BC正確,D錯誤, 但仍需要平衡摩擦力,否則細線拉力就不是小車受到的合力,故A錯誤. ②取計數點2到6研究, S |
J. 某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裝置(夾持儀器省略)進行系列實驗,實驗時將葯品A逐滴加入到固體B中,請回答:
(1)在氨水中有下列平衡:NH 3 +H 2 O NH 4 + +OH - , NaOH固體溶於水放熱,使得氨氣的溶解度減小,同時增大了溶液中的c(OH - ),促使化學平衡逆向移動;有白色沉澱產生; Al 3+ +3 NH 3 · H 2 O == Al(OH) 3 ↓ + 3 NH 4 + (2)CO 3 2- +2CH 3 COOH→2CH 3 COO - + H 2 O+CO 2 ↑;醋酸酸性強於碳酸;不能,因為醋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醋酸也可以和苯酚鈉溶液發生反應,生成苯酚 |
與某同學設計了如圖4所示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