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平面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平面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11-08 02:00:22

① 如圖是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此實驗中用______代替平面鏡,這是為了便於______.如果有4㎜

(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原因是可以准確確定像的位置,便於測量物距和像距.
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2)這位同學只做了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平面鏡成像時物距總是與像距相等」,這種做法不恰當,因為一次就得出結論,偶然性較大,應該多次改變蠟燭的位置,通過多次測量數據,避免實驗結論出現偶然性.
(3)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除了測量物距和像距外,還必須比較物與像的大小.
(4)根據光的反射作用,可以用手電筒照跳棋,那此時成的像也會清晰了.
故答案為:(1)玻璃板;准確確定像的位置;2;
(2)不恰當;一次就得出結論,偶然性較大;
(3)物與像的大小;
(4)用手電筒照跳棋.

② 如圖1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______的大小.

(1)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大小的關系.
(2)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後面B蠟燭,便於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3)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是像與物體等大,與物距大小無關,
所以如果把蠟燭A向鏡面移動一段距離,又移動蠟燭B去與蠟燭A的像比較,會發現蠟燭A像的大小不變.
(4)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而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所以如果在蠟燭像的位置放一個光屏,光屏上不會承接到像,從而驗證了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5)A、物與像的對應點連線與鏡面不垂直,故本選項錯誤;
B、測量的是物體距離鏡面的最裡面和像距離鏡面的最外面,誤差較大,故本選項錯誤;
C、測量的是物體距離鏡面的最裡面和像距離鏡面的最裡面,誤差較小,故本選項比較合適
D、測量的是物體距離鏡面的最外面和像距離鏡面的最裡面,誤差較大,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C.
(6)反射是光線到達玻璃板後有一部分被反射到你的眼睛,所以看到1次反射,2次折射是光到了玻璃板後還有一部分光透過玻璃板,而光從空氣進入玻璃板後會折射,這是第一次,然後又要從玻璃板另一側出來,又一次折射,所以1次反射,2次折射.
故選D.
故答案為:(1)物體;(2)便於確定像的位置;(3)不變;(4)虛;(5)C;(6)D.

③ 如圖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

(1)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的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透過玻璃板也能觀察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時,盡量採用薄玻璃板,避免出現明顯的兩個像,簡化實驗.所以選擇2mm玻璃板進行實驗.
(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玻璃板沒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不能重合.
(4)只有一次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多測幾組數據得出的結論才具代表性.
(5)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玻璃板另一側沒有蠟燭,所以不會燒痛.
故答案為:(1)找到並確定像的位置;(2)2;(3)後面的蠟燭跟像不能完全重合;(4)不合理;數據太少,結論帶有偶然性;(5)不會;虛.

④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______的大小.

(1)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大小的關系.內
故答案為:物體.
(2)因為玻璃板容是透明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後面B蠟燭,便於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故答案為:便於確定虛像的位置.
(3)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是像與物體等大,與物距大小無關,
所以如果把蠟燭A向鏡面移動一段距離,又移動蠟燭B去與蠟燭A的像比較,會發現蠟燭A像的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不變.
(4)像與物是關於鏡子對稱的,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後面的蠟燭是擺在桌面上的,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為: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5)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而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所以如果在蠟燭A像的位置放一個光屏,光屏上不會承接到像,從而驗證了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不能;虛.

⑤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____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便於找到像的位置.
(2)折射專會使像錯屬位,所以玻璃板越薄越好,故選2mm.
(3)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4)不合理,因為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是一個普遍規律,需要多次測量,僅憑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
要得出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的結論,在實驗中,需注意兩只蠟燭相同,且一支點燃,另一支不點燃;
(5)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2;(3)很難使未點燃的蠟燭與點燃蠟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4)不合理;大小一樣,且一支點燃,另一支不點燃;(5)虛.

⑥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任何兩種介質的表面都是反射面,都會發生反射並成像。
所以,本實驗中,選擇薄點的,從而減輕重影的問題。

⑦ (2014南寧)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

(1)刻度尺復可以測量物體的距離制,刻度尺的作用是便於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即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確定像的位置;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後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不會出現在光屏上.
(4)平面鏡成像大小跟物體大小有關,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會變化.
故答案為:(1)刻度尺;位置;(2)前;等效替代法;(3)虛;(4)不變.

⑧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為了便於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選填「較明亮」或「較黑

(1)在比較抄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2)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3)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為了分清燭焰和燭焰的像,實驗時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c不應將c點燃.
(4)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5)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不是實際光線照到像點,所以鏡子背面放什麼物體都不會影響成像;
故答案為:(1)較黑暗;(2)1;(3)物;不應;(4)不論怎樣在水平桌面上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會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5)不變.

⑨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裝置

不合理,因為這個實驗要做多次,取平均值,而他只做了兩次。
這個題目我剛做過,老師講的

⑩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______的關

(1)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 物與像的大小的關系.
(2)實驗中要版採用蠟燭B在玻璃權板後面移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來確定像的位置,而不是用光屏來接收像,是因為平面鏡成虛像,不會成在光屏上;
(3)如果將蠟燭A向左下方向移動,像將向左上方方向移動,像的大小不變;
(4)點燃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蠟燭A,曉蘭同學在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玻璃板後面的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推斷其原因可能是:平面鏡沒有豎直放置.
故本題答案為:(1)物和像的大小;
(2)平面鏡成虛像;
(3)左上方;不變;
(4)平面鏡沒有豎直放置.

閱讀全文

與平面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鉻鉬鋼閥門材質是什麼 瀏覽:149
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的裝置 瀏覽:329
閥門BDV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41
順德五金機電市場 瀏覽:776
備用電源自動轉換裝置 瀏覽:70
壓縮機沖冷媒的閥門是什麼 瀏覽:113
展示櫃高壓燙就是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644
標致307軸承壞了怎麼辦 瀏覽:980
電子儀表落後了怎麼辦 瀏覽:661
數控軋輥車床自動上料裝置 瀏覽:309
建鋼帶廠需要哪些設備大概多少錢 瀏覽:184
照紅光是什麼儀器 瀏覽:295
老a8儀表怎麼拆 瀏覽:73
崑山興久義液壓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78
礦用紅外線自動灑水降塵裝置 瀏覽:410
白山市南位置修理電動工具 瀏覽:642
機械表什麼怎麼調 瀏覽:651
奧的斯主機軸承怎麼拆 瀏覽:247
抽真空蒸餾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300
機械迷城怎麼玩兒 瀏覽:533